明初穿越当官保命手册

明初穿越当官保命手册

首页模拟经营穿越古代当大官更新时间:2024-06-23

今天来说一点有趣的,如果你穿越到了明朝初年,也就是朱元璋时代,你该怎么做官并且保全自己?这可是地狱级的难度,因为朱元璋的肃贪和嗜*都是出了名的。

作为穿越者的你肯定不能平平淡淡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必然是要做个小官,造福一方百姓或者名留青史。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你分解。

来自朱元璋的必死局

一、做官的三条路

在朱元璋时代,做官有三条路,即荐举、学校与科举。可以放心的是,在明朝建立之初,官员缺口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当官的机会也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来看这三条路径。

荐举,顾名思义就是各地推荐人才到中央,供朱元璋使用。这一路径早在朱元璋没有统一天下之前就开始使用了,也为朱元璋笼络了一大批人才。在洪武年间,朱元璋

“征贤才进京,授以守令。其年冬,又遣文原吉、詹同、魏观、吴辅、赵寿等分行天下,访求贤才。”

被举荐者有的马上就被任命为大官,如赵翥就被任命为尚书;剩下很多人不泛侍郎、御史、布政使司等官职。

另外,朱元璋还注重从富民之中选拔人才。朱元璋认为“人有恒产,斯有恒心”,即这些富民都是有着固定财产的人,他们更希望王朝的安稳,因此他们也会效忠于王朝势力。朱元璋的想法便是动员起这一批富民来帮助他稳定地方,将其视之为“利益共同体”。

如洪武十九年,朱元璋选取应天诸府县地主到南京做官者一千四百六十人;洪武三十年,明政府统计了浙江、直隶、应天等十八府州的地主,将其编成了花名册,以备日后使用。那时候:

“富户耆民,皆得进见,奏对称旨,辄予美官。”

倘若你觉得,我就是不想服侍朱元璋,我就是想做一个富家翁。但是依照着朱元璋暴戾的性格,对于与他不合作的人,朱元璋往往会采用很严厉的措施去惩罚他们。如

“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断指不仕,苏州人才姚润、王谟被征不至,皆诛而籍其家。”

因此倘若是被举荐了,你想去也要去,不想去也要去。朱元璋甚至还补充了一条法令: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刘基便是通过荐举到了朱元璋手下的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可以先去学校学习一下。当时的学校在中央称“国子学”(也称国子监),国子监规模最大时达到了八千一百二十四名学生,以至于要“增筑房舍五百余间”,学校在地方称府州县学,在洪武八年又在各地农村建立社学,后停办,改为“民间自立社学。”

当时的课本主要是《四书》、《五经》、《御制大诰》、《大明律令》等书。不要忽略这些书,很可能这些书未来就能救你一命。而且你必须学明白这些书,不然可能会有*身之祸,因为当时有规定:

“国子监正官严督诸生熟读讲解,以资录用,有不遵者,以违制论。”

经过努力,你成功从府州县学升到了国子监之中,有了做官的机会。在当时从国子监直接被提拔为官员的人不在少数,如洪武二十六年,监生六十四人被提拔到了不同的岗位,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参政、参议等官。

这股风气弥漫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入学读书做官,一时间出现了“家有弦诵之声,人有青云之志”的现象,读书氛围十分浓厚。

国子监

来了古代,还是躲不开考试。想要做官,如果你没人荐举,没进国子监,那么你只能走科举考试这一条路了。考试都要有个考纲,正如现在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当时你考试需要“八股取士,四书五经”。

首先要会写八股文,这八股文包括:破题、承题、起讲、题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在写八股文的时候,不像现在高考作文,你可以随意发挥,当时八股文在行文时要求你必须根据古人思想和规定的几家注疏来阐释发挥,不允许有个人见解。因此哪怕你有着石破天惊的发现与创造力,你也要依据这八股一步一步写下去,不然你的试卷可能就废了。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州县考试,中试的叫做“秀才”;乡试,中了的叫做“举人”;会试,中了的叫做进士;最后是皇帝的选拔,也被称为“廷试”或者是“殿试”。一般来说,二三甲考选庶吉士就可以为翰林官。

洪武六年,朱元璋曾经暂停过科举考试,因为朱元璋认为科举所选拔出的人才“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也就是说朱元璋觉得这些考试出来的人眼高于顶,实践能力太差,因此不愿意用他们。后来洪武十七年又恢复了科举考试。此后形成了惯制。

科举有规定书目

二、当官后的保命攻略

经历了层层选拔,你终于成为了一名官员。但是这仅仅是开始,朱元璋一朝的官员受到刑罚者十之八九,怎么保全性命才是要旨。我总结了一下,想要保全性命,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虽然你的工资很低,可能养活不了一家人,退休后连个富家翁也做不了,但是你一定不要贪污。在朱元璋一朝,倘若官员贪污钱财在六十两以上,就要被斩首示众,而且还要剥皮实草。当时衙门左面的土地庙就是专门用来剥皮的地方。

如果你想着贪污六十两以下,额,其实还有挑筋、断指、断手、膑刑、钩肠等酷刑在等着你。当时出现了

“官吏有罪者,笞以上,悉谪屯凤阳,至万数。”

如果你想着依靠关系可以让皇帝饶你一命的话,恐怕行不通。当时朱元璋手下有个大将叫做胡大海,胡大海当时正在外面带兵打仗,胡大海的儿子因为私自酿酒,因此朱元璋要*了他。当时大臣们都说不要*他,要稳住胡大海,让他打完仗再说。朱元璋说:

“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

然后自己抽刀*掉了胡大海的儿子。因此在朱元璋看来,哪怕是天大的关系,只要你犯了律例就要*了你。因此哪怕关系再硬,也逃不过朱屠户的屠刀啊。

土地庙曾经也是“剥皮庙”

朱元璋作为特务政治的开创者,特别注意下面大臣的动态,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朱元璋手下特务的眼睛。因此哪怕你在家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流露出任何对于朱元璋的不满,因为可能你身边就有人再给你画像。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批手下为高见贤、夏煜、杨宪、凌说四人。这四人专门以

“伺察搏击为事,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

朱元璋称他们四人像恶犬一般让人惧怕。当时朝中大臣没有人不怕他们的,甚至连李善长等人都畏惧这几人的“小报告”。他们不仅汇报看到的事情,就连“风闻之事”,仅仅是听说的事情也要汇报上去。

当时国子监祭酒宋讷在家中“危坐有怒气”,第二天朱元璋就问他为什么发怒。吓得宋讷赶紧解释。朱元璋见状拿出一副吴讷生气的画像,说这是昨晚监视你的人画的。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建立了锦衣卫,下面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可以随时侦查逮捕各级官员。

看起来很酷,但是*都是*人的勾当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似乎文字狱是清朝的产物。敏感的清朝统治者往往对于文字这一方面很忌惮。但是其实在明朝朱元璋统治之时也有文字狱,因为朱元璋本人暴戾的性格以及卑微的出身,朱元璋对于儒士始终怀着一股忌惮之心。加上有相当一部分儒士不愿意与朱元璋合作,更加加深了朱元璋的这股忌惮。因此出现了很多类似于段子的明初文字狱。

如当时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表中有“作则垂宪”,被*;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作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被*;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作表中有“建中作则”,被*。

这是因为在朱元璋看来,“作则”就是“作贼”,这是在讽刺他早年参加起义军的经历。

另外,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睿性生知”,被*,因为“生知”读起来与“僧”是谐音,朱元璋认为这是讽刺他早年做过和尚的经历。

另有许元作“藻饰太平”,被*,因为“藻饰太平”读起来与“早失太平”是一样的,朱元璋认为这是对明王朝的不认同与诅咒。

因此在明初,这种文字狱大大窒息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人人自危,担心自己一个不小心就因此惹上*身之祸。

三、总结

做朱元璋一朝的官员,恐怕是历史上的最高难度了吧,稍有不慎就会惹上*身之祸,而且还是极其惨烈的死法。

朱元璋如此暴戾行事,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早年的漂泊生涯,让他对官员无甚好感,他认为正是因为这些腐败的官员才导致了他的悲惨生活;另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本人的自卑心理,虽然他已经成为了皇帝,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但是在他心里,他还是那个小和尚、小乞丐,因此他十分在意与此有关的事情。

最后,朱元璋本人虽然嘴上说着尊重文人、尊重人才,但是以他的行事来看,这只不过是忽悠这些人才为自己所用的办法罢了。若是穿越到了朱元璋一朝任官,能活下来的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参考文献:《明史》,《明史选举志》,《明史刑法志》,《明太祖实录》,《南雍志》,《廿二史答记》,《吴晗论明史》,《明史十讲》等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