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缔造的朝代,一直以来备受诸多历史迷们所喜爱。
无论是洪武大帝的筚路蓝缕,还是永乐一朝的封狼居胥,亦或者万历皇帝的马踏朝鲜,崇祯皇帝的罪在朕躬等等。
似乎不管站在什么样的历史视角上,你都能在这个王朝身上找到能触动你内心的那一段故事。
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年来,很多人一直为明朝的衰亡感到惋惜,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不断探讨着明朝灭亡的原因。
这其中,既有小冰河期的自然天灾,也有叫门天子的败家人祸,更有东林党争所带来的吏治腐败等等很多。
其实,这些说法都对,但并不完全对。
因为这些都是某一个历史节点的失败,如果拿着放大镜来看历史书,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这样那样不完美的地方。
这些可能说是加速王朝灭亡的诱因,但不能说是导致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明朝的最终灭亡呢?
其实,这一切的答案都源自于一场失败的国家转型。
而正是这场国家转型的失败导致了明朝最后的衰亡,并且葬送掉了中华民族的随后二百余年。
既是巅峰,亦是低谷过去,我们总是会讲,清朝是中国封建帝制的巅峰,在有清一朝,封建制度发展到了顶点,因此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但如今,历史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个时间节点或许应该更加提前。
在他们看来,明朝时期封建帝制已然变得牢不可破,使得整个社会尾大不掉,哪怕发现了问题,最终也难以回头。
公元1368年,明军经过一系列的南征北战,终于肃清中原,与此同时在南京城内,洪武大帝朱元璋焚香祭天,宣布登基。
自此,明朝正式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毋庸置疑,关于朱元璋,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很难不对他心生敬佩之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农民皇帝,“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打”,如果非要给所有朝代的开局评级的话,那么朱元璋拿到的一定是“地狱剧本”。
不过,佩服归佩服,但作为皇帝,朱元璋真的算得上称职吗?
的确,朱元璋能以农民之身,艰难创业,值得我们去赞颂。
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这农民的出身,使得朱元璋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而这也为后来大明陷入的困境,埋下了伏笔。
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朱元璋的童年过得并不幸福。
在土地财主和官吏豪绅的挤压下,朱元璋可以说是完全被逼着走上的反贼之路。
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朱元璋对那些欺压农民的人很是深恶痛绝,这使得朱元璋制定的很多政策,都突出了一个词,那就是“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这个词在封建社会并不少见,实际上非要追溯的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相关的政策。
不过,在有明一朝,这股风气却是在仇恨商人阶级的朱元璋刻意之下,进一步被锁紧,各种不公平几乎被摆上了明面。
就拿穿衣着装来说,在明朝,农民能够穿绸、纱、绢、布四种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穿绢、布两种料子的衣服。
更别提其他日常生活中,遭受到的各种刁难和限制。
就拿古人最为看重的科举考试来说,在明初时干脆就是“一刀切”,不让“商籍”(或者说商人阶级,明初并没有“商籍”)参与其中。
当然,可能有的朋友会问,难道“重农抑商”就一定阻碍社会进步吗?
这个答案是否定的,“重农抑商”并不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但需要注意的是,“重农抑商”并不代表着商人阶级的利益就凭空消失了,因此,在“抑商”的同时,势必会有另外一个阶级,剥夺掉这部分的利益。
而在明朝,这个阶级便是封建阶级的上层,皇族与士族。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朱元璋的另外一个失误,那就是大肆封赏。
或许正是由于曾经吃过太多的苦,所以朱元璋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会遭受同样的委屈,因此在建国以后,朱元璋对所有粘亲带故的人,都进行了大肆封赏。
特别是对皇室子弟,几乎都是“实封”,不仅享受着国家财政的供养,而且还在封地内拥有巨大的实权。
在朱元璋看来,中国足够地大物博,养活这么几个勋贵并不是什么难事。
的确,在洪武一朝,虽然勋贵给国家财政增添了一部分支出,但总体而言,并无伤大雅。
但朱元璋显然忽略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勋贵们会拥有后裔,子子孙孙代代演替,如果国家持续供养这些人,迟早会有一天不堪重负。
事实也的确如此,都不用说远的,在朱元璋驾崩后没多久,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明朝第二位皇帝是朱允炆,在他登基后不久,明朝便开始削藩。
而朱允炆之所以会选择这么做,除了担心藩王被实封,会影响中央统治之外,很大程度上的另外一个原因,正是国家财政已经对供养勋贵感到疲惫。
可惜,朱允炆看到了问题,却选择了错误的方法,太过急于求成最终使得江山拱手相让。
朱允炆的失败,致使明朝的勋贵问题彻底被放纵。
等到万历年间,明皇室宗藩人口已然达到了十五万人之巨,而根据《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一文中给出的数据,此时明朝政府供养这些人的费用,大概已经占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9%。
而且,这还不包含那些“实封”的勋贵们,在自己封地内收的“私税”。
由此可见,在此时,勋贵阶级已经成为了拖累明朝的巨大负担。
勋贵阶级成为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沉重负担,毫无疑问,这会导致一个情况出现,那就是所有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勋贵。
如果能够承蒙祖上阴德,那自然是好运不必多说,如果没有,那么也会挤破脑袋,先成为士族,然后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成为勋贵。
当然,从封建制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社会氛围极为利于维护统治。
而这,便是明朝之所以将封建帝制推向顶峰的原因。
毕竟,如果所有人都把眼界放在怎样去抢蛋糕上面,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再去盯着切蛋糕的人。
可,也恰恰因为如此,在“分蛋糕的人”足够多之后,这部分力量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他们共同享受着封建统治所带来的“剥削”福利,当然也会自觉的去维护这封建统治,所有想要破坏这份平衡的人,都将成为他们的敌人。
哪怕皇帝,也不行。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明朝的封建制度最终牢不可破,哪怕后来迎来了国家的转型,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转型,国家就是最大的阻力“戚继光抗倭”,相信大家对这段历史一定很熟悉。
但大家有了解过“倭寇”为什么会入侵大明吗?他们又入侵的是哪里呢?
其实,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明朝江南地区的经济繁荣,而正是这里太过“诱人”,才招惹来“倭寇”的垂涎。
没错,尽管明太祖朱元璋用了一系列政策去“重农抑商”,但不可避免的,商人阶级还是创造出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其中,特别是江南地区,基本上可以说是冠绝全球。
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那么在这之后,一个新的阶级将登上历史的舞台,而它便是“资本阶级”。
在“资本”的推动之下,明朝将迎来国家转型的良机,自此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
事实上,这也是同一时代,欧洲各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只不过,相较于大明,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远没有发展到那么完美。
而这,正是为什么明朝与欧洲会走上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的原因。
明朝的封建帝制太完美了,完美到“资本”的力量,已经无法撼动封建阶级的统治。
在庞大、且严密的封建机器运作之下,资本阶级压根没有露头的机会,哪怕有那么一两个,侥幸得以萌芽,但很快就会被封建阶级所吸纳,依然无法溅起丁点水花。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明朝的国家转型,最终走向了失败。
而随后的二百多年,清军入关,由于外来者的身份,一直对中原文化有一股“敬畏之情”,因此便沿着明朝错误的道路继续下去。
至此,中华民族彻底落后于世界。
当然,我们这是站在后来者的角度,宏观的看待这一切,我们不能去苛责古人所做的选择。
但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去探讨为什么会出现失败。
对此,在我看来,主要有三部分的原因。
首先第一点,就是明朝的地大物博。
明朝太过地大物博了,也正因为这样,明朝不需要同外界进行经济活动,仅仅依靠“内循环”就足够满足人民富足生活的愿望。
我们都知道,大航海的起因是什么?
不就是因为欧洲的贫瘠,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大海吗?
当人被生活逼迫到悬崖边上,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纵身一跃,而非待在原地束手就擒。
可明朝不需要,而深究原因,这还要“怪”咱们的老祖宗太勤奋。
以至于勤奋到东亚大陆这边,最为肥沃的土地,全部被收纳入怀中。
因此,仅仅依靠着农业的发展,中国已经可以养活数以万计的人口,自然也就不会想着踏足未知且充满危险的大海。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实际上古代的中国,就是一个大号的农场。
而皇帝就是农场主,由上自下,严密运转,有退路,就不会想着前进。
第二,是封建阶级与资本阶级的矛盾。
其实,不管是封建阶级,还是资本阶级,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剥削”。
只不过,封建阶级的“剥削”范围要更大,资本阶级也被囊括其中。
因此,这就导致资本阶级与封建阶级成为了对立面,两者之间的矛盾无法缓解。
纵观欧洲历史,发生的类似状况并不少见,就拿法国来说,封建阶级与资本阶级的矛盾达到一个临界点后,战争就成为了必然。
可是,在大明不一样,由于封建制度太过完美,大明的封建阶级给出了另外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把资本阶级容纳入怀中。
资本阶级统治的来源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正是金钱。
也正因为如此,资本阶级的统治,并不具备稳定性,在经济的市场上,资本之间相互撕咬,前一天是亿万富翁,后一天流落街头的情况并不罕见。
所以,如果有一个更稳定的统治方法摆在面前,试问谁能拒绝?
那么,资本阶级如何上升成为封建阶级呢?
答案很简单,正是“科举”。
前文有所提到,在明初,商籍并不具备科举的资格。
这也使得商人们被迫走上另外一条道路,从客观的角度上看,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在明朝中后期,特别是在万历十三年,“商籍”正式设立以后,这份制约却被取消掉了,因此资本家便有了上升成为士族阶级的资格。
就这样,商人们通过资本市场积累下丰厚的财富,随后供养子孙们读书科举,再在背后为其摇旗助力。
如此下来,一些头部的资本家们有了归属,自然也成为了原有体系的维护者,压根不会想着跟封建阶级做对抗,相反还会去挤压资本阶级的生存空间。
那么,资本为什么不能和政治挂钩呢?
要知道,在现在的欧美,政治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了资本谋取利益的工具,而资本也可以助力政治更上一层楼。
为何明朝的人们,就想不到这些呢?
这里就涉及到了第三点原因,那就是扎根在中国人脑海里的封建思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中国由此进入了封建时代。
等到了明朝,封建制度已经发展了将近两千年,封建的思想早已扎根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脑海当中。
而这,自然而然的也成为了一股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
所谓士农工商”,在封建思想里,商人是属于整个社会的下层。
虽然可能从生活上看,过得比农、工两个阶级要富足,但在整个社会氛围之下,就是要低人一等。
因此,如果能成为“士族”,谁会愿意当“商人”呢?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封建思想所带来的血缘、宗族文化。
在资本国家里,为政治开路的,往往是金钱,可封建国家则不同。
在封建社会里,给政治提供助力的,往往是血缘与宗族关系。
就拿严嵩来说,作为一个载入史册的大贪官,他收了那么多的钱,站在其身边,最亲密的那个人,是给他捐钱最多的吗?
并不是,站在严嵩身边最亲密的,是从未给他送过一分钱都儿子,严世蕃。
由此可见,在封建思想里,血缘关系,永远要大于金钱。
的确,金钱可以成为给政治开路的工具,但这条路的尽头极为有限。
事实上,皇帝不也是这么回事?试问皇族会让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成为皇帝吗?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明朝的资本阶级虽然有通过金钱,获得一些政治地位的,但这些政治地位极为有限,远没有达到影响社会发展的地步。
地大物博创造出的优越环境,封建阶级的宽容接纳,加之资本阶级的“自我嫌弃”。
当然,在这之外,肯定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正是这些力量,共同制约了明朝的国家转型,最终使得封建制度继续存活下去。
可,封建制度真的能带来长治久安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1945年7月,在延安的窑洞内,著名学者黄炎培先生曾与*促膝长谈,并在此作出了著名的“延安窑洞对”。
而也是在此次谈话中,黄炎培先生提到了“历史周期律”的观点。
事实上,如果我们翻开历史书也不难发现,唐朝289年,两宋319年,明朝276年,清朝同样276年。
似乎,三百年这个数字,就像一个魔咒,所有朝代都在这个节点,走向寿终正寝。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集体堕化。
三百年的时间,往少了说,可能大概是12代人,中间的经历早已天疏地别。
我们可以相信,第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可是第二代呢,第三代呢?
就拿明朝的皇帝来说,朱元璋足够勤奋,儿子朱棣也不落下风,可偏偏后世出了个三十年不上朝万历,更别提什么沉迷斗蛐蛐的,玩木工的。
说白了,你指望这些养尊处优的勋贵后代,能像祖先们一样吃苦赖劳,不如白日做梦。
在资本社会里,当你把家产挥霍一空的时候,自然就丧失掉了自己的特权。
可封建社会不同,封建阶级的本质决定了封建统治者不能轻易陨落,因此,就算你再怎么摆烂,依然可以躺在国家身上“挖骨吸髓”,成为蛀虫。
最终,与国同休。
公元1644年4月25日,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与此同时,崇祯皇帝自绝于煤山。
十分有趣的是,在王朝覆灭的那一刻,大明的国库已然空空如也,分文不剩,可那些京城的勋贵私库里,金银珠宝堆砌如山。
每每看到这里,后人都忍不住感慨,明朝的覆灭,还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大明的悲哀,正是整个中国封建史的悲哀,同样,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明朝曾经距离国家转型是那样的近,却又那样的远,最终还是倒在了自己的手上,实在令人惋惜。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需要从这段历史中吸取到教训。
唐太宗李世明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或许,这大概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意义所在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