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上海一辆公交车进站时与一出租车发生碰擦后急刹车,车内一名女乘客被甩出2米远,经抢救不治身亡,监控视频流出后,引发热议。(据1月20日《新民晚报》)
在此次事件中,如果公交车能够放慢速度,谨慎驾驶,及时反应,或许就不会发生擦碰事故,或是即便事故发生,也不至于如此需要猛烈的急刹车。因为从画面上看,除了遭遇意外的女乘客外,还有另一名乘客也摔倒在地,可见当时刹车有多猛。又或者,如果该名女乘客不是提前站起来准备下车,而是等车停稳了再行动,或许也不会摔得这么严重。
然而,残酷的现实并没有那么多“如果”。怎么做更安全,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快节奏的奔忙之中,是不是都不打折扣地做到了呢?就拿安全驾驶来说,城市里公交车多拉快跑、超速抢道已经是常事,有的甚至成为多年流传的“都市传说”。启动太急、关门太快、行车太猛……诸如此类的问题,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但是改不了。没出事之前也没多少人较真,而乘客一上车,基本上属于“身不由己”,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真的等到车停稳了再开始下车,恐怕就会坐过站了。
所以,虽然我们常常强调安全行驶,安全乘坐,但事实上未必创造了这样的环境和条件。无论公交公司、司机还是乘客,都对现状产生了麻痹感,心怀侥幸地觉得,大家都这样,都是小事,不会出什么事的,但危险往往就藏在这样规则松垮的日常之中。如果说,最基本的安全规范都得不到贯彻,那么立再多规章制度、设再多警戒线、装再多安全锤,都是无根之木。
公交车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动脉,也是很多市民出行的必要保障,承载着许多人的幸福与平安。上海这位女乘客遭遇的悲剧,或许是小概率事件,在进入法律程序后,也一定会有相应的处理结果。但这样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发生在公共交通相当发达的当下,还是让人觉得十分震撼。这也为所有司机和乘客敲响了警钟,安全常识不能只知不行,安全规则不能只说不守,公交车不能开成“夺命车”。无论公共交通发展到了什么程度,都不能忘记道路千万条,唯有安全第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