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莉莉丝、叠纸、心动网络、三七互娱、腾讯北极光、B站、育碧、EA、紫龙……作为打工人,以上十家游戏厂商,你想选哪一家?
或许是因为互联网企业996、过劳的话题再度热络,近期游戏圈对于关乎自身归宿的话题十分热衷。一些老生常谈的议题,例如上海好还是北京好,去大厂还是中小公司,又一次引发了游戏从业者的讨论兴趣。
经过近来几轮新闻的洗礼,似乎游戏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GameLook也注意到了背后有趣的趋势——游戏企业、乃至地方游戏产业,正逐渐从粗略认知转化为更具影响力的品牌。游戏行业人才争夺战,正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发生着。
网易or莉莉丝,这是一个问题
前不久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一名前字节跳动员工发问求助,称自己在网易与莉莉丝之间举棋不定,希望同行帮忙拿个主意。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排除自告奋勇的别家公司HR,大部分网友都劝告选择莉莉丝,而非公司更为强大、产品阵容更丰富、市场地位更稳固的网易。
最有趣的地方更在于,顶着网易员工认证的,反而建议选莉莉丝,顶着莉莉丝员工认证的,还是建议选莉莉丝。
这就有点荒诞了。
以媒体旁观者的角度看,网易显然比莉莉丝更为强大,也有着相当多的顶级游戏项目和团队,个别从业者意见显然不能代表全部网易同学的看法,但GameLook以为出现这一“反常”的原因有几种:
……
以上因素或多或少都有可能,但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可能是第三个。
这话并非无的放矢。薪酬固然很重要,但显然已经不是今天打工人选择企业的唯一要素,站着赚钱、活着花钱,是大多数人的诉求。
实际上,互联网上有声讨996公司的黑名单,脉脉上自然也存在着一些955公司的白名单,文章开头十家公司,正是脉脉上游戏圈好事者编排的“上海十大舒适游戏公司”,莉莉丝位列其中,被推荐的原因,正来自于外界对于“舒适”的认知。
任何榜单都会有槽点,无视非总部等无关紧要的因素,比如三七互娱、腾讯北极光进榜,还是惹来一定非议。三七以页游见长,加班并不少见,而腾讯北极光,2年前GameLook曾有幸与工作室群总裁于海鹏有过一次深谈,彼时他自嘲“北极光头”,也不避讳工作强度。
凭什么是上海?
所以,比起为什么是这十家公司,有更大的问题值得深究,为什么是上海?
同样有人提出过类似问题:如今的上海游戏圈值得跳吗?还是等到决赛圈决出一个比肩腾讯网易的公司?
该问题提出者的潜意识是,继深圳腾讯、广州网易之后,下一个巨头出现会在上海,而非北京。
脉脉上同样有人总结过北京游戏行业的困境,在一名自称“北京某大厂技术总监”的网友甚至直言“基本绝望”。“北京的游戏行业就是已经死了”,他继续解释,“人才流失严重,策划脑子死气沉沉,还停留在韩国非主流画美术画风加仙侠套路的世界里”。
“要混游戏行业,去上海吧。”
人脉还挺广的
自然,一棒子打死一个地方所有的游戏厂商很离谱,但关键是,类似情况下,抨击者依然在给上海游戏行业说好话。结合网易vs莉莉丝的终极选择,理应是大多数人选择网易,却并非如此的案例来看,上海,不约而同成为了许多游戏人认可的归宿。
换言之,上海的游戏行业正在形成自己的品牌。
如此印象、如此认知,远远比背后真相——北京游戏圈到底有没有死更重要,因为它正影响着游戏从业者未来职业归属地的判断。
精品化成为主流的今天,业内对游戏人才的重视可能到了历史之最。2020年游戏产业年会,巨人联席CEO吴萌发表演讲,就提出了“人才的竞争已经远远大过产品的竞争”的观点。“现在基本上每家公司都缺人”,之前一直在广州生活的吴萌从亲身体验出发,“回到广州我第一个感觉是,广州这边好幸福,上海人才竞争太激烈了”。
很微妙,巨人就在上海。很多人想来上海、上海的人才竞争很激烈,推导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上海的游戏行业有未来、有潜力,这也正是脉脉上,绝大多数游戏人的普遍认知,即前文提到的所谓的品牌。
从米哈游立项《原神》后规模膨胀至超过1000人,到莉莉丝公布新项目不是为了宣传而是招人,都体现了游戏公司对人才的渴望,以及上海对游戏人才的鲸吞效应。
游戏人真正想要的“舒适”
再打破砂锅问到底,游戏人眼中的舒适,究竟是什么?
如果单纯是工作强度,三七、腾讯北极光,甚至榜单入围的所有其他厂商,都有理由换成Supercell这样的外企。归根结底,想要寻常意义上的“舒适”,首先就不要进入游戏行业。
B站UP主LexBurner探班Supercell上海办公场所
考虑到打工人“钱多事少离家近”的普世愿望,游戏从业者选择这一行业的前提,就已经认同了做游戏虽累,但赚的多的事实。
本质上,上海的游戏行业优势并不是位置,按照GameLook数年前的统计,譬如在出海这件事上,头部企业中北京公司的数量就多于上海,上海的优势是更深层次、也更显而易见的东西。年轻。
在“上海十大舒适游戏公司”的同一帖子中,发帖人还归纳了“上海十大坑爹游戏公司”,即人们并不是对上海游戏行业抱着盲信的迷恋,而是有着一条严格的判断准绳。而在这个注定不科学的榜单中,上榜的公司有着极为突出的共性:大多经营多年,不乏有十年以上的老牌公司。
与用户一样,游戏行业研发人员,也需要不断地新鲜血液注入。
中国没有系统的游戏研发专业,所有游戏人入坑都非科班,最初都是怀揣着单纯的游戏梦想(当然能赚钱更好),必然需要“做出自己满意与玩家认可的好游戏”这样的反馈支撑,以强化从事游戏行业的正确性,用金钱回报与心理安慰,打消公众舆论和亲友对游戏的偏见。
另一方面,大厂和运营多年的游戏公司,内部井然有序、流程严格,立项需要层层审查、成本相对高昂,年轻人掌握话语权的现象十分罕见。附加商业性考虑,年轻一代觉得有趣的项目,实权的建制派并不一定觉得有趣,年轻一代认为有商业潜力的项目,有丰富经验的老游戏人并不一定认同。
类似《阴阳师》被制作人带到大厂、反而有机会立项并大火的故事是反例,但终归还是太少。
从年轻人的角度来看,既然要去相性好的公司做喜欢的游戏,比起主张“年轻化”的老牌公司,为什么不直接去本来就年轻的新锐公司?而上海,恰恰有大量年轻的、有实力的、有潜力的游戏公司可供选择。而这,正是当下游戏人真正追求的舒适。
结语
玩家需求提升=精品化=游戏人才竞争,是当下游戏行业最明朗的一个等式,无论是机缘巧合、抑或是环境使然,上海的确已然抢占先机。
当下市场环境,越能感受到人才竞争激烈的游戏企业,代表着越加处于游戏品质提升的一线,相反,对游戏人才紧缺无实感、乃至感到“舒适”的厂商,有可能正在交出未来的船票。这是一个危险、又重要的信号,在用产品决出胜负之前,胜负其实已在别处明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