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飓风“艾达”席卷美国,狂风骤雨,法拉盛的街道一片狼藉。
混乱之中,人们突然发现,路面积水上漂浮着三具尸体。众人遍寻其亲人,却始终一无所获。
没有人想到,死者冷鸿升及其家人,是一名中国人,曾经也拥有显赫的地位。
“无名”死尸根据目击者的说法,台风“艾达”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大量低矮的建筑均浸泡在水中。
水面上漂浮的三名尸体,或许来自于地下室,洪水倒灌,导致其窒息而亡。警察接到报警后紧急前往现场,发现死者是三名亚洲面孔,极有可能是中国人。
由于死亡时间过长,尸体肿胀得厉害,隐隐有腐烂的痕迹,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
不久后,三名死者的身份被确认,他们为一家人,男性死者名叫冷鸿升,已经80多岁,其余两名女性死者,为他的妻子和女儿。
警察尝试着在数据库中寻找冷鸿升的亲人、朋友,却发现没有任何信息。
为了替冷鸿升等人寻找家人,他们发表了寻人启事,也依旧无人理会。就这样,冷鸿升等人的遗体,一直停放在太平间。
一次偶然,同在美国的湖北同乡会会长张德超发现了冷鸿升的遇难信息,紧急前往认领。众人这才知晓,冷鸿升是中国武汉人。
后来,张德超找到了冷鸿升一家人居住的公寓,眼前的破败景象,却让他十分感慨。
正如众人猜测的那样,冷鸿升居住在地下室中,狭窄的房间中,只有两张床,除此之外,便是堆满整个房间的垃圾。这里黑暗、潮湿,条件恶劣,远超他人想象。
因为在美国没有亲人、朋友,张德超联合美国湖北同乡会的成员,为冷鸿升筹集了一些钱,帮助他们下葬,并送其骨灰回到中国。
晚年身无分文,生活艰难,众人原本认为,冷鸿升一家人,只是流落街头的流浪汉。
人们根本不敢想象,溺毙在美国的冷鸿升,曾经是一名风光无限的武汉设计院院长。
拥有崇高社会地位的他,究竟何以沦落至此?
少年成长,顺风顺水出生于30年代末期的冷鸿升,曾经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
冷鸿升祖籍辽宁,祖上世代经商,原本家境优渥。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北沦陷,为了保全一家人,冷鸿升的父亲带着妻儿南下,来到武汉定居。
尽管处于动荡时期,冷鸿升自小却锦衣玉食,接受良好的教育。冷鸿升读书、写字、绘画,几乎样样精通。
父亲向来思想开明,专门为他请了家庭教师,除了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外,冷鸿升还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其中便包括思想、礼仪。
正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冷鸿升的思想,开始偏向于西方。他对西方国家的崇拜,甚至超过了中国。
后来,冷鸿升在建筑方面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他成功完成了光耀门楣的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毕业后前往武汉水利部门工作。
在教育匮乏的年代,冷鸿升大学生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无数的光环与崇拜。他是同事们眼中的“不可超越”,也是老师们眼中的“可塑之才”。
水利部门的前辈们,将自己所有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冷鸿升,希望他能够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冷鸿升原本对水利十分感兴趣,加之其天赋非凡,又有高人指点,不久后就攻克了一系列难题。
冷鸿升设计的水利建筑,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得到了众人的喜爱。也正因如此,冷鸿升成为了水利部门的“明星”。
20世纪60年代,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国家开始招揽人才。
冷鸿升经验丰富,技术高超,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水利部门的设计师,享受着国家给予的一切福利待遇。
在不少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时,冷鸿升就拿着高额的工资,衣食无忧。那时的冷鸿升,在别人眼中风光无限。
然而由于长期钻研学术,冷鸿升不善交际,一直保持着独身。大量的媒人找上门来,为冷鸿升介绍对象,均被他一口回绝。冷鸿升始终孤身一人,家人也心急如焚。
20世纪80年代,冷鸿升已经小有成就,他成为了水利部门的老师,负责指导学生。不久后,一名叫沈爱华的年轻女孩,被分配到了冷鸿升的手下。
刚刚进入这一领域的沈爱华,青春靓丽,热情活泼,勤奋好学。她对德高望重的冷鸿升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总是不自觉地靠近。
一次次的问题解答,一次次地相处,冷鸿升也被年轻漂亮的沈爱华深深吸引,爱慕油然而生。
然而在冷鸿升看来,他与沈爱华之间,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冷鸿升与沈爱华,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那个思想尚未开放的时代,这样的关系为人诟病。
与此同时,冷鸿升与沈爱华的年龄相差近20岁,老夫少妻的组合,更令冷鸿升担忧。也正因如此,冷鸿升与沈爱华虽然互生情愫,关系却始终停滞不前。
后来,沈爱华先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向冷鸿升表达了自己的好感。至此,冷鸿升也不再顾虑,两个人勇敢地走在一起。
冷鸿升与沈爱华,同为水利领域的人才,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多年来一直感情深厚。渐渐地,两个人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沈爱华向家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同冷鸿升一起走下去的决心,却遭到了家人的坚决反对。
在他们看来,沈爱华与冷鸿升在年龄、性格、社会地位上差距太过悬殊,未来的他们,根本无法携手同行。
沉浸在爱情中的沈爱华,一心一意想要陪伴在冷鸿升身边,面对家人朋友的劝告,她选择忽视。看到女儿态度坚决,冷鸿升的父母也无可奈何,只能松口。
20世纪80年代末,冷鸿升与沈爱华冲破重重阻碍,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刚刚结婚时,冷鸿升与沈爱华相敬如宾。
1990年,两个人的孩子出生。已经50多岁的冷鸿升,算得上老来得子。
他望着自己的女儿,脸上是无法抑制的笑容。冷鸿升为女儿取名“冷冷”,抽出了大量的时间,陪伴她玩闹。
不久后,冷鸿升被任命为武汉设计院的院长,他开始频繁地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带领团队参加设计大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冷鸿升这个名字,几乎成为了水利设计领域的“标杆”,如雷贯耳。此时的冷鸿升,事业、爱情双丰收,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冷鸿升每个月的收入,能够达到上万元,相当于普通家庭几年的收入。为了更好地照顾冷鸿升和女儿,妻子沈爱华辞去了自己的工作。
一家人在冷鸿升的庇护下,过着富足的生活。在欢声笑语中,冷鸿升的人生,也平稳地前进着。
人生的岔路口渐渐地,在水利专业领域到达顶峰的冷鸿升,厌倦了日夜钻研的生活。他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书法与绘画的练习与研究。
由于冷鸿升在水利界、建筑界的崇高地位,众人为了讨其欢心,花费大价钱买下的字画,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
在如此众星捧月的环境中,冷鸿升开始了对金钱的过分迷恋。
他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艺术研究,不再关注外界,脾气变得十分古怪,夫妻二人经常发生争吵。家中的大小事务,均由沈爱华一人管理。
与此同时,一向以慈父形象出现的冷鸿升,开始忽视女儿冷冷。他选择在物质上满足冷冷的所有要求,却鲜少与其沟通。
由于长时间不与他人交流,冷冷性格愈发沉闷,而后竟然患上了自闭症,只能通过吃药稳定情绪。
见到女儿如此痛苦,沈爱华十分自责。她多次同冷鸿升沟通,希望他能够多多陪伴冷冷。
冷鸿升却不以为然,继续沉醉于艺术,在他人虚假的赞美中彻底迷失了自我。沈爱华十分心寒,便带着冷冷离家,与冷鸿升分居。
沈爱华带领冷冷四处求医问药,冷鸿升从未过问一句。他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艺术交流展上,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其中也包括美国专家。
由于自小受西方文化的教育,美国于冷鸿升而言,有着莫名的吸引力。
冷鸿升在与同事的交谈中得知,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那里是艺术的天堂。
冷鸿升未经任何考察,便对美国产生了疯狂的热爱,与美国有关的一切,油画、雕塑等,他都趋之若鹜。
长久沉浸在对美国的幻想中,冷鸿升成为了激进的亲美者。
他全然忘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公然在课堂上发表反动言论,大肆吹嘘美国的文化,不断美化,如同走火入魔一般。
冷鸿升近乎疯狂的态度,引起了众人的不满。设计院高层得知此事,多次与冷鸿升谈话,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固执的冷鸿升,却始终不愿意回头。
2000年,已经60多岁的冷鸿升,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此时已经完全失去理智的他,愈发向往美国所谓“自由”的空气。
是以,他在心中暗自做了一个决定:拿到美国绿卡,正式定居国外。
冷鸿升找到沈爱华,与她分享了这一计划,却遭到了妻子的拒绝。
不久后,冷鸿升独自一人背上行囊,前往向往已久的美国。踏上美国的那一刻,冷鸿升仿佛戴上有色眼镜一般,被那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也在美国的氛围中流连忘返。
武汉设计院院长的身份,让冷鸿升在美国受到了大量的追捧。美国高官,美国建筑领域的专家,甚至是军方人员,先后对冷鸿升发出邀请。
冷鸿升借旅游之名,在美国长时间逗留。为了依附于美国,拿到绿卡,冷鸿升多次发表抹黑中国的言论,宣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与此同时,他将自己知晓的中国水利方面的机密告知美方,讨得欢心。
就这样,冷鸿升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正式移民美国。
异国他乡,无限凄凉冷鸿升永远不会知道,他大肆抹黑中国的言论传回国内,武汉设计院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自己的不满。相关部门对此事十分重视,取消了冷鸿升在中国的一切待遇。
与此同时,冷鸿升的妻子和孩子也背上了“叛国贼”的骂名,被人指指点点。沈爱华带着女儿,没有收入,冷冷的病情开始恶化。生活得十分艰难。
刚刚定居美国时,美国政府为冷鸿升安排了一份薪酬丰厚的职位,也为他提供了别墅,生活条件十分优越。
冷鸿升在美国乐不思蜀,全然忘记了在中国的一切。
然而不久后,冷鸿升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原本为他热心提供工作的人员,纷纷消失不见。
不久后,冷鸿升所在的单位便将其开除。冷鸿升没有收入,支付不起高额的别墅租金,只能在地下室生活。
身无分文的冷鸿升,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年过花甲的他满头白发,与流浪汉无异。
走投无路的冷鸿升,决定重操旧业。他在美国街头支起一个画摊,为他人作画,换取微薄的收入。
原本对自己的书法、绘画水平颇为自信的冷鸿升,再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冷鸿升曾经所谓的艺术辉煌,只是趋炎附势之人的伪装,他的真实水平十分有限,也并不符合美国人的审美。冷鸿升的绘画生意,可谓“门可罗雀”。
人们不禁疑惑,原本对冷鸿升趋之若鹜的美国人,为何一瞬间消失?
原来,美国人并不在意冷鸿升的才华,也不在意他的身份,只在意其设计院院长的头衔。
当冷鸿升将自己知道的秘密和盘托出后,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利用价值。对待这一颗“弃子”,美国人也丝毫不会客气。
2014年,已经在美国生活十多年的冷鸿升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客死异乡、无人问津。
他突然想到了自己在国内的妻子和孩子,便写信给沈爱华,以美国有最好的自闭症医生,可以为女儿治病为由,将家人骗到美国。
沈爱华得知这一消息,满心欢喜,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前往美国,看到的却是冷鸿升居住在地下室,一片残破不堪的景象。
尽管沈爱华悲痛欲绝,却无能为力,只能跟随冷鸿升居住在地下室。为了生存下去,沈爱华只能到街道上捡垃圾。
最初,有着文人风骨的冷鸿升认为捡垃圾十分丢脸,果断拒绝了沈爱华的提议。
然而渐渐地,家中生活贫穷,就连温饱都无法解决。
冷鸿升虽然十分不情愿,但还是跟着沈爱华一起,穿梭在美国街道,捡破旧的纸盒子与瓶子,拿到收费站换取仅有的收入。
就这样,冷鸿升一家三口人,在潮湿阴暗,仅20平米的地下室,度过了整整六年的时间。
2021年,一场飓风引发的洪水,摧毁了冷鸿升的梦想,也夺走了一家三口人的性命。
当年对美国心生向往的冷鸿升,如今亲手在美国的推动下,横死街头,何其讽刺。
偌大的中国,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有的人生于中国,长于中国,却自小崇洋媚外,为了追寻自己所谓的理想国度,牺牲祖国利益,忘记自己从何而来。设计院院长冷鸿升如此,最终的结局是自食恶果。
而在中国,还有另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他们生于中国,自小便对祖国有着割舍不下的感情,纵使身在异国他乡,也从未放弃对祖国的牵挂。
当年历经艰难,只为回国的钱学森先生如此;后来放弃美国的高薪职位,辞去终身教授的殊荣,一心一意为中国电子网络、计算机做贡献的段路明亦如此。
花花世界,总是存在着诸多诱惑。
有人一生铭记中国人的身份,他们的人生,正直而又精彩。诸如冷鸿升一般奔赴“理想”的人,终究会在“理想”中溺亡。
参考资料[1]澎湃新闻,《纽约大洪灾:法拉盛一家三口惨死地下室》
[2]美国侨报网,《冷鸿升一家三口洪灾遇难,湖北乡亲洒泪告别》
[3]凤凰网,《来自武汉逝于纽约,被艾达洪灾吞没的华人一家》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