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可是却刷着抖音停不下来;明明能够早点完成的事情,非得拖到最后时刻才去做。我们经常遭受着拖延、懒惰、盲目、焦虑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煎熬。为什么是“煎熬”,是因为我们明明感受到了难以忍受,却没有办法去摆脱这种噩梦。
这就是本文想要讨论到问题,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明明知道,却又难以摆脱”的状况——那就是进行认知觉醒。
认知、认知、认知!又是认知。无论是从鸡汤励志文,还是理论干货文中,总是听到“认知”这个词,以至于我们看到这个词,就会反应出来一种逆反的感觉。
认知不就是对一件事的看法吗?这个并不难理解,干嘛要总结出这么多的“花活”呢?
没错,我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总以为这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做法,为了书籍畅销或者爆文而故意做出的概念。
但是当我读了心理学之后才发现,一个人的“认知”如何,处于什么层次,几乎决定了我们的所有事情。
一、为什么认知是最重要的?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而人们面对这些事情总会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包括喜悦、悲伤、兴奋、沮丧、温馨、气愤等等。
如果这些反应给我们带来困扰,甚至严重到心理疾病,应该怎么办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来应对人们的这些问题。
他把外界发生的事情设定为A,人们的认知设定为B,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设定为C。
这个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C)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A),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B)。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常常是改变不了的),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如下图所示)这也被称为ABC理论。
这个理论并不难理解。我们遇到任何事情,会有情绪反应,而这个情绪反应并不是由这个事件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决定的。
事件是固定的,而认知是可以多个角度的,因此带来的情绪反应也就是不同的。
例如,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困难。一种认知是,这个困难超出了我的能力,应该找其他的人来做。于是感到无助并觉得冤屈;另一种认知是,这个困难对我是个挑战,我需要想办法解决到这个困难,因为这能使我得到成长。
我们看,这两种不同的认知,决定了面对同一个事件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和行为。遇到的困难是固定不变的,而认知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不同。
可见,一个人的认知才是我们过好生活的关键。
那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呢?非常有幸,我读到了周岭先生的新书《认知觉醒》,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的认知有了一个水平上的跳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认知上的“觉醒”。
二、贯穿认知成长的三重大脑《认知觉醒》的开篇第一章就把我们的大脑敲散了。书中提出人类的大脑存在三个层次,也就是三重大脑。
第一层是“本能脑”,也叫原始脑或者爬行脑,是人作为动物最本能的一部分;第二层是“情绪脑”,是人作为哺乳动物的大脑里发展出的一个独特的情感区域;第三层是“理智脑”,是人类区别于哺乳动物而进化出的新的脑区,具有人类独有的理智思考的能力,例如运用语言工具、思维建设等等。(如下图)
我们所说的认知,就是被理智脑所主管。
当我们人遇到外界发生的事情之后,这三重大脑都在发挥作用。本能脑会促使人做出本能反应,例如饥饿觅食、危险逃跑、冷热感受等等;情绪脑会让我们愉悦或者伤心,甚至同情或者关爱;而理智脑则会让我们思考、权衡利弊等等。
最终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这三重大脑综合处理后的结果。这一点,跟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既有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又有理智的力量。本能脑和情绪脑追求安逸、舒适、趋易避难,而理智脑则注重理智、成长。虽然理智脑比较高级,但它的力量相比于前两者要小的多。
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出现我们“明明知道要努力奋斗,却总是懒惰、拖延”的原因。理智脑知道要怎么做,而本能脑和情绪脑却目光短浅,拖着我们贪图享受。理智脑哪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对手啊!
这种三重大脑的划分,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成为贯穿我们认知成长过程中的基础。因为我们人的任何行为, 都是大脑“指挥”的结果。
因此,要想认知得到成长,就需要理智脑发挥更多的力量,并善于利用好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力量。
三、舒适区边缘和延伸区我们经常被人提醒,走出舒适区,走出舒适区。这句话听多了,就会让人不以为然。只是存在于说说而已,或者是夸夸其谈。因为没有具体的方法来实施。
可是怎样才算是走出舒适区?是专门跟自己过不去、找别扭吗?是逼着自己进入到一个无法完成的领域吗?我们不知道如何界定,什么叫做走出了舒适区。
01.拉伸区——舒适区之外的存留之地。
《认知觉醒》里提出了一个让我开窍的概念——拉伸区,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从已知到未知、从熟悉到陌生的过渡区域。
是的,保留在舒适区肯定无法进步,甚至还会滑落。但如果直接进入到困难区,后果可能比待在舒适区更糟糕,因为被打击的可能是之前保有的信心,一旦信心被击垮,可能连舒适区都变得不再舒适。
这时就就需要我们关注一个区域——拉伸区,处在舒适区和困难区之间。这才是我们走出舒适区后能够存留的区域。如图所示:
《认知觉醒》里说: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是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在舒适区的边缘。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突破舒适区边缘来到拉伸区,然后不断的向外扩展舒适区,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
02.怎样突破舒适区边缘到达延伸区呢?
我们懂得了前面所说的道理,那如何才能做到突破舒适区边缘到达延伸区呢?幸运的是,《认知觉醒》这本书不仅是一个讲道理的书,更是一个能够实操的成长工具书。这里面给出了具体办法。
①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当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例如刷小视频、看热播剧等等,这些不断吃掉我们时间的娱乐行为,我们的本能脑和情绪脑是非常乐意接受这些的,因为它们能轻而易举的获得各种刺激、反馈的满足。但我们的理智脑却想要拒绝这些。
此时理智脑就跟本能脑和情绪脑对立了起来。
我们知道理智脑的力量远远弱于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如果对抗的话,显然理智脑会以失败而告终。想想我们睡前刷小视频的时候,心里想着停下来快点睡觉,但手指依然忍不住划向下一个视频。
那怎么办呢?《认知觉醒》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延迟满足,把理智脑与本能脑和情绪脑之间的对抗状态,转化为沟通状态。
所谓的延迟满足并不是不满足,而是在沟通后,选择完成该做的事后再满足。例如可以先写完这个文章后再看更新的热播剧,这就极大的削弱了对抗性,我们的本能和情绪就可能接受理智脑的这个决定。
因为放弃享受,他们是不会同意的,但延迟享受,他们是能接受的。
②改变视角,巧妙利用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力量。
前一点是消除理智脑与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对抗,那第二点就是巧妙的利用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力量,如果强大的本能力量能为我所用,一定会事半功倍。
这里不免产生疑问,本能脑和情绪脑不是畏惧困难、只会享乐吗?但是,谁说它们不能从困难的事情中感受到乐趣呢?它们可不管你是在玩游戏还是在工作,他们只在乎是否快乐。
当我们在工作或者学习时,如果进入到一种超级集中的精神状态,就会进入所谓的心流状态。这种状态下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欣快感,并且会上瘾的。此时不需要理智脑去强行提神,身体的本能就会促使着我们去做那些以往抗拒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从工作中找到快乐,体会到工作学习带来的快感,那我们的三重大脑就会力往一处使,再也没有什么阻拦了。
例如,科学家痴迷于项目的研究工作,他们进入心流状态,乐在其中;跑步者体会到运动快感,自然就不愿意停下来,他们正舒服着呢!
所以,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学会释放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会无往不胜!
四、元认知——“灵魂出窍”看到“灵魂出窍”这四个字先别害怕,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比喻,一个新的概念——元认知。理解了“元认知”,能让我们的理智脑如获神功,具备超凡的能力。
我刚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第一印象给了我错误的理解,认为“元”是一种基础、最小单位,例如神经元。难道元认知是最基本、颗粒度最小的认知吗?
不是,我把“元”当成了“原”,而“元”的意思是最高级别的意思(元首的元),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权重最大)的认知——以另外的、出离本体的一种视角,来审视整个自己。
当我们局限于我们自身的时候,往往无法做到理性认知(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因为我们的理智脑会受到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影响。
要想理智脑发挥纯正的力量,就需要摆脱本能和情绪的束缚,于是理智脑就需要“灵魂出窍”,跳出自身,以另外的视角来反观自己的行为。
理智脑是有这个本事的,这个本事就是我们所说的“元认知”的能力。
这听起来像是一种反思能力,这样理解也没错。但我们平常的反思往往是在受到指责、批评或者失败的时候才有会发生(这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品质了),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在失败中成长。
而“元认知”不仅仅是这种被动的反思,更是一种主动反思。无论是遇到批评、失败,还是得意、胜利,还是在做事的每个时刻,都会以另一个视角来反观自己,帮助自己认识自我,以及做出决定。
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这种“元认知”的能力的一种体现。
了解了元认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提高“元认知”能力的两个关键点:一是,由被动元认知到主动元认知;二是,偶尔一次元认知到经常保持元认知。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经常、主动的启动元认知,就意味着我们的元认知能力是非常强的。元认知能够做到尽量不受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影响,所以我们就不容易被本能或情绪所控制,成长的会更快更顺利。
当然,我们不可能随时做到“灵魂出窍”,我们只要给元认知创造启动的条件就可以了,比如,做事情的时候,给理智脑时间,哪怕是几秒钟,有了这几秒钟,我们的元认知就有可能被启动。
我们在刷小视频的时候,为什么停不下来。是因为我们的行为被本能脑和情绪脑所控制,痴迷于不停的刺激和满足当中。
一个小视频结束,在零点一秒的时间内,就会切入到下一个视频,我们的“元认知”没有时间被激活,我们没有理智的时间。
如果我们能够停下几秒钟,我们的理智脑就会抓住这个时机,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时的状况,来决定当下的行为选择。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越强,所需要做决定的时间就越短。
五、结语书文到此,篇幅也有些长了,怕读者看累了。实际上前面所说的这几点,只是《认知觉醒》这本书的一角,还有更多刺激我们认知成长的内容等着我去挖掘和理解。
即使仅这些,也切切实实的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的认知有了觉醒的机会,并且具有超级可能性。
因为《认知觉醒》不仅提出问题(我们不曾想到,却被作者深挖到的问题),更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意义所在。因为,只懂道理,过不好一生,还需要方法。
我诚挚的邀请看到本文的读者,跟我一起走进这条认知的觉醒之路,相信读到这本书的读者都是幸运的。
如果你跟我一样,正处在“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状态,那这本书就是改变我们命运的一把钥匙。在我看来,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end)
欢迎【关注】大象生,专注解答情感、两性、婚姻、家庭等问题。希望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