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之八)孩子们的乐园“大众浴池”--于超英

(城市记忆之八)孩子们的乐园“大众浴池”--于超英

首页模拟经营大众浴池更新时间:2024-04-29

现在的人洗澡可谓是五花八门,其含义已远远超出了洗澡的范围。记得我们小时候洗澡整个嘉峪关还没有一个拿洗澡做文章的洗浴中心,全是酒钢开设的“大众浴池”。不把酒钢厂区内的浴池算在内,印象中市区里的浴池就那么几个,原酒钢三宿舍后面的一个浴池;邮电局后面灯光球场南侧紧挨房区的一个浴池;十四栋市场大门南侧的浴池(后搬迁到十四栋市场东面),兰新路房区里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浴池,九街坊房区里面对那里住户的一个浴池;建设路市场里有一个二层楼的浴池。

我小时候去的最多的就是三宿舍后面的浴池,他是当时全市最大的一个浴池,一个面积很大上面加盖一排用于排气用的尖顶铺瓦阁楼,分为男女两部。浴池的外面有一片沙石裸露的空地,供洗澡人停放自行车,后来在这片空地上有了几间专业理发的铁皮棚子。

男部浴池内部分里外两间,外面是工作人员收票领牌和洗澡人脱换衣服的地方,几排长条木质椅子,有好些因年久失修,咣了咣荡地吱吱作响,靠墙的地方都摆放着无锁的柜子,洗澡人按手牌的号数把脱下的衣服往柜子里一放 ,再用柜子上的挂钩挂住就可放心地去里间洗澡了,不用担心会出现丢东西的事情发生。

地上摆满了用厚木板做成的公用拖鞋,穿上既厚重又不跟脚,小孩宁愿光着脚都不去穿它。一般讲究点的人,都会自己从家带着拖鞋。

里间是用于洗澡的房间,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池子,一个面积很大的池子是温水区,另一个面积不大的是热水区,专供一些上了岁数和愿意泡热水澡的人使用。整个房间里雾气腾腾,好在房顶很高,还有用于排放热气的“阁楼”,使得洗澡的人感觉不是那么憋闷。雾气大时人员噪杂的只能听见“嗡嗡”的说话声,难以看清人的脸。

当年人们的生活条件都很简陋,家家都不具备洗澡条件,用的近乎都是公共水管,取暖做饭都是煤炉子,卫生环境要比现在差得多。特别是冬天有很多孩子的脖子上都结着一层皴,大人们厌弃地称为“黑车轴”,手背上翻着冻裂的口子,只有到“大澡堂”子泡透,再使劲地搓才能去除干净,也能让人看见了9舒服几天。

池子里的水从开门到关门都不会去换,只要凉了再往水里加些热气而已,因此池子里的水常是脏不见底,在光线的折射下还能看见水面上飘着的一层油花,整个池子就像铺了一片深褐色的缎面,更像是勾过芡的菜汤。这种现象司空见惯,所以大家也都习以为常,讲究的人是不会下到池子里浸泡的,他们直接去洗淋浴。只有那些不挑剔的人进来后直接下到池子里,脸上流露出的还是惬意和舒服的神情。

面积很大的温水池大概也就是半米多深,小孩洗澡多半是在里面玩耍,那时嘉峪关没有游泳场地,这里自然就是孩子们最好练习游泳的地方。嬉戏打闹的孩子常会被泡澡的大人呵斥,那也只会带来片刻的安静,待训斥的大人出了池子,新一轮的打闹就又开始了。工作人员看着实在太过分了,进来制止也只能消停一阵子。爱打爱闹是孩子们的天性,无可挑剔,但选错了地方就会让人生厌。

我们一些小孩结伴洗澡,都是在大池子里玩够了才胡乱地相互搓搓了事。脖子上和手上的皴也只是泡的发白,根本没有洗掉,回到家会被家长数落半天,但谁家都不会再花上一毛钱让孩子重洗,毕竟那时的一毛钱还有不小的购买力,在菜市场上买几斤蔬菜能够全家人吃好几顿。

小池子里的水温要比大池子里的水温高许多,小孩子不会去下,除非有时几个小孩玩憋气打赌,输了的人才会鼓足勇气地跳进去,坚持片刻,满身通红地再蹦上来,火烧火燎的让人难以忍受,当时想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为什么偏爱龇牙咧嘴地泡在那里,能舒服吗?

有时玩累了,就在池子边躺着,看屋子顶上热汽结成的水珠,密麻麻地晶莹剔透特像胳膊上被烫起的水泡, 掉下一滴滴到身上,像针刺般地冰凉,全身都会跟着一颤。忽有一阵微风从排气窗吹了进来,凉意顿时抚遍全身。

池子外靠墙是一溜淋浴喷头,泡完澡搓完身的人都要到那冲洗一番,全身打上肥皂冲净,最后再去洗头。这是洗澡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聚得人很多,常会出现喷头不够等候的现象,有时还要很长时间。也会发生为了争抢喷头而争吵的事情,但最多也就是说说理,拌拌嘴而已。喷头的水温不可调节,水龙头开关有许多都已不见,因此绝大部分是长流水,记得曾有一段时间为了省水,酒钢对淋浴喷头做过一次改造,水龙头开关都改成了下拉式,地上有一块铁板,用一条链子或铁丝连到开关上,用时只要人一踩铁板,就会通过自身的重量把水龙头开关拉开,人一离开就会自动关闭,这一小小的改进,确实节省了不少水,可人们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小孩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麻烦重重,加之使用起来极易把连接的铁链拽断,检修起来又费时间,常有坏了又不能得到及时维修而不能用的喷头。好的初衷并没有带来好的效果,所以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又恢复了从前。

那时洗澡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花上一毛钱洗澡是每个城里家庭的必须。有些退休无事可做的老人,到澡堂子里一泡就是半天,其乐自在心中。

改革开放以后,公共浴池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倒是各类的“洗浴中心”如雨后春笋多了起来,洗澡的内涵也有了变化,洗澡已不再是单纯的洗澡,成了一种社交的方式。服务内容名目繁多,经营形式更是五花八门,单是一个澡洗下来都要几十元或更高,更别说全套的服务了。难怪那一段时间“洗浴中心”那么火爆,开一个火一个,原来洗澡已不全是为了卫生,更多地是为了享受,一度还成了身份的象征。

“洗浴中心”最为盛行的那几年,它的名声和“洗头房”、“歌厅”齐名,“打非扫黄”时,都要把“洗浴中心”带上。可见洗澡已不像从前那么简单,在普通人眼里成了高消费的象征,不是一般人常去之地了。

洗澡这件本该和老百姓休戚相关的事情被“洗浴中心”横插进来弄得和老百姓的生活脱节了,但它必定还算是一种商品,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好在那些亲民的浴池还没有绝迹,虽然环境不是很好,但老百姓还可以去那里洗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