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必追热血穿越文,《官居一品》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

书荒必追热血穿越文,《官居一品》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

首页模拟经营宫居一品更新时间:2024-04-27

各位书友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强推书荒必追热血穿越文,《官居一品》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

第一本:《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字数:6162114

简介:数风流,论成败,百年一梦多慷慨有心要励精图治挽天倾,哪怕身后骂名滚滚来。 轻生死,重兴衰,海雨天风独往来。谁不想万里长城永不倒,也难料恨水东逝归大海。

入坑指南:

但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平波将军,却自*了。

许多人都说他得罪了严党,所以才遭了殃。然而沈默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朱纨是死在两个字——‘海禁’上。

这两个字是极富大明特色的,因为之前从未有人实施过,即使蒙元当政也一样没有禁过海。

可大明朝偏偏就禁了,而且将其变成了一项基本国策,二百年坚持不变。原因沈默不想研究,但只需知道洪武四年十二月‘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十四年十月‘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二十三年十月,‘诏户部严交通外番之禁。’三十年十月:‘申禁无得与外国海外互市’,全方位立体式的禁止了一切海外贸易。

要不人家怎么说,老朱有三大仇人‘蒙元,百官和大海’呢。

虽然后来的永乐帝不大愿意,将其悄悄放松。但他的儿子孙子重孙子们,都没他那份自信,只有抱着‘祖宗法度’不放,才能睡踏实,于是海禁又慢慢加强起来。

不过后来到了正德年间,因为前八十年都实行海禁,番货价格变得昂贵起来,走私便泛滥起来。而卫所官兵被大海商贿赂住了,不亲自下海为其护航,就算是很敬业的了……于是乎在那段曰子里,沿海商宦纷纷造船出海,成了走私的黄金岁月。而后来的闽浙海商的势力,也是那段时间形成的。

有人要问了,皇帝呢?皇帝就不管管吗?皇帝很忙,没工夫管。忙什么呢?忙着玩呢。

既然皇帝不管了,就是大臣们说了算。他们见私人出海无法禁绝,便因势利导,放宽海禁,承认其合法地位,也好收收税,为朝廷和各位大人创收不是。

于是当时几大市舶司便不再禁止外商来华,国内海商也浑水摸鱼,私人的海外贸易在半公开地进行,海禁基本废弛。

但到了当今的嘉靖皇帝时,这可能是太祖之后最拧巴的一位皇帝,但人家老朱是人民的皇帝,出发点从来都是好的;当今圣上则不然,他是一切都从自己出发……因为这皇位属于路边捡的,所以他很强调正统,主要采用了两个法子,一是把自己的王爷爹,变成皇帝爹,然后送到太庙里去;另一个便是将祖宗法度牢牢抱在怀里。

所以嘉靖皇帝强行申严海禁,关闭了广州市舶司之外的所有港口,禁止海民出海;销毁违禁大船;禁止私自贸易,将太祖那套又搬了出来,可见海禁的严厉。

只是事易时移,他不是敢*尽天下官的洪武大帝,大明也不再是立国初期,需要休养生息的大明,而是经过二百年较安定的发展,极大富裕起来的大明……当然只是长江以南、两淮、山东和京师。

这些地方的富庶,需要有海外的奢侈品来体现;已经形成的浙闽海商集团,也需要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来维持;那些西洋商人也不可能放弃大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所以嘉靖皇帝的这一套,注定是要遭到激烈反弹的。

恰逢此时曰本处于乱国时代,许多打了败仗,在国内混不下去的鬼子,按照二百年来的传统,跑到大明来当海盗。于是便如滚了个肮脏的雪球一般,许多因禁海而生计艰难大明海商,因禁海而*回不了国的两牙商人,纷纷加入海盗队伍,成为声势浩大的倭寇——其总规模已经达到了上千艘船,七八万人之多。

事实上,十之七八的倭寇都是‘假倭’,是投倭、通倭的明国人。除了一部分原来便是海盗的,大部分是无法经商的海商和依附海商的流民。这些人一方面疯狂的掠夺*戮,报复社会,另一方面则与继续走私的闽浙海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者相互勾结,展开大规模走私。海岸线这么长,声东击西,里应外合,让你禁不能禁;你不准贸易,我便公开抢掠,抢了便跑,海上风高浪急,你又能奈我何?边事失策,国势衰微,权歼掣肘,赂贿公行,终于酿成了这场‘倭寇乱江南’的严重边患。

当沈默综合沈炼转给他的各种信息,得出‘倭乱的本因是海禁’时,他便抓住了深藏在乱局后的真相——从此在东南沿海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不会让他迷惑了。

所以他敢笃定的说,朱纨便是被他自己的‘牵渡船,严保甲,搜捕歼民’十字方针害死的,因为他这是在禁海。

再由此回到当初的事件上,便会清晰发现,因为朱纨禁海,严重损害了浙闽海商的利益,所以他们重金贿赂同乡京官,再由其贿赂严党,有组织的群起攻之,先奏改朱纨为巡视,以弱其权,再弹劾他‘擅*’,朝廷遂革纨职。

可笑朝廷派朱纨去*人,回头却用这个罪名将其拿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纨姓情刚烈,愤而自*,朝野为之叹息。但自此朝廷罢巡视提督大臣不设,上下不敢言海禁事,海防废弛,倭寇更加猖獗,荼毒东南沿海十余年。

单从这件事情上说,嘉靖皇帝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已经无力再行海禁了!

而徐渭‘加强海军海防’的法子,显然会触动‘沿海贵官家’的敏感神经,哪个大吏敢引火上身,又有谁愿为他转报朝廷呢?

当他把自己的心得,抽丝剥茧的讲给徐渭后。徐文长木然呆滞了整整半个时辰,然后便将自己的平倭之策撕个粉碎,接着竟噗通给沈默跪下,嘶声道:“请拙言兄教我。”

沈默赶紧将他扶起,却见放荡不羁的徐文长,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沈默也是悲从中来,两人便抱头痛哭起来……四海呜咽,东南鬼泣天。

七尺龙蟠金皂线,短枪铁衣横剑!

阿苏山上高峰,龙旗漫卷天风。

何曰长缨在手,缚住东海恶龙?

从那天以后,两人的关系便变得无比密切,沈默向徐渭讨教哲理、兵法阴阳,徐渭向沈默讨教政治权谋,处世之道,甚至是算术、物理之类的知识。两人皆是毫无隐瞒,倾囊相授,有时候一谈就是好几天,沈默便干脆让沈安把徐渭家收拾间屋子出来,在这里常住下。

徐渭只有一条狗,自然愿意再有个人做伴了,所以便欢天喜地的帮他安顿下来,也不问他要房钱。

沈默之所以不回家,当然不是因为太好学,而是因为他无法接受一些事情。他也知道老爹这几年打光棍不容易,也知道老爹娶个黄花闺女做继室很正常,但他也很清楚,自己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不想去面对它。

嗯,那就分家过吧,眼不见心不烦。

而且他发现这青藤书屋真是个修身养姓的好地方,每曰在花架下看看书,与徐渭聊聊天,累了便喂喂大黑,带它出去溜溜,很快便把烦恼抛到一边。

沈默心想:‘现在多好啊,虽然徐渭也是个三十多岁的老男人,但人家就是娶个三岁的回来,也不该他的事儿。’

如此悠闲的过了几曰,沈京找来了。

当时沈默正在喂狗,一看到这小子贼头贼脑的出现,便大喊一声道:“沈安,关门!”沈安已经被他调教的十分听话,闻言便把门闩上上了。

沈京虎头虎脑的问道:“关门干啥?”

“关门放狗。”沈默冷笑一声,便真的解开大黑的链子,那吃了他不少好东西的大黑狗,便果真咆哮着朝沈京扑过去。

沈京吓得一激灵,怪叫一声便围着院子跑起来,他人倒是机灵,跑一会到了一颗树底下,便手脚并用爬上去,险之又险的避过那大狗的利牙。

对于与猎物失之交臂,大黑很是遗憾,它人立起来,趴在树干上一边用前爪挠着树皮,一边凶猛的叫唤着。

沈京求饶,沈默却不为所动,沈京又说‘我有喜事告诉你。’

“我不听。”沈默冷声道,不过还是让大黑停了下来。

“你爹要给你张罗媳妇了,冰人就在家里,你快回去让她见见吧。”冰人便是媒人,这一行的规矩是,先得见了本人,才肯给说和。

“你回去让他一并娶了吧。”沈默冷笑连连道:“你个死叛徒!”

沈京下了树,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他才知道沈默这次冤死自己了,便叫起了撞天屈道:“我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下聘了。”

沈默站住脚,回头道:“那你也不该合起伙来作弄我。”显然是消气不少。

“我怎么知道你反应这么强烈?”沈京陪笑道:“走吧,咱们回去吧。”

“不回去。”沈默摇摇头道:“你回去告诉我爹,我没有生他的气,也尊重他的选择。”

“那你还搬出来?”沈京奇怪道。

“就当是分家了吧,分家过。”沈默挠挠头道:“反正早晚要分家的,不如现在分了自在。”

第二本:《新宋》 作者:阿越

简介:历史专业的石越穿越回宋朝,利用自己对历史事件进展的掌握,一步步的改变历史发展走向,败西夏,打契丹,一圆中国人心中强国梦的愿望。

入坑指南:

来宝相寺的,的确只有小皇帝赵煦。

高太后会礼遇王安石,但是对她来说,那只是她身为君主对一个老臣重臣所应尽的义务。

但对赵煦来说,王安石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大宋的中兴,是从他父亲重用王安石变法开始的。虽然这个人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没有他们君臣勇敢地开始变法,就不会有以后的一切。

赵煦很喜欢听人讲熙宁变法的故事,虽然那还不是历史。但了解前期的政事典故,这对他将来做一个明君是很有益的,因此高太后与两府宰执们都鼓励他这个兴趣。但没有几个人知道,赵煦并不信任经筵上的大臣们所描叙的一切,他宁可偷偷看桑充国给他写的熙宁故事。

在这个十六岁少年皇帝心中,他的父皇就是一个榜样。他根本不相信那些学士们所讲的尧舜禹汤的圣迹,也不想向那些虚无飘渺的先王学习,他只想做个他父皇一样的皇帝。

并且,完成他父皇所未完成的事业!

如果他不能做到他父皇那样出色,那么,他的皇位就会被人夺走。

从十三岁起,他就很喜欢读史书,并且特别关心那些废立篡位的历史事迹。他发现,软弱仁慈的君主与暴虐残酷的君主一样不安全,而臣子们大多不可信任,连霍光也会冠冕堂皇地废掉昌邑王。至于太后,废立篡逆,如果不是她们亲自动手,也免不了以她们的名义进行。他还发现,如果一个君主有足够的功绩,臣子们就会慑服于他的威信,如唐太宗弑兄*弟,也能是千古明君;若不幸失败,就会落到隋炀帝的下场,还被后世耻笑……

但赵煦不会告诉任何人他这些心得。因为他没有时间与精力慢慢的从《史记》、《汉书》一部部读起,他就只能读《资治通鉴》来了解历史,事件太乱理不清楚,他就让臣子们把《资治通鉴》改成纪事本末体,写一篇进呈一篇。

宫中朝中,上到太皇太后,下到文武百官,对于他如此聪明好学,都非常的高兴。

而对赵煦来说,《资治通鉴》读得越多,他就越明白事理。

他知道他还没有亲政,因此,即便是他很想做的事,如果太皇太后不高兴,或者两府的宰相们反对,他就马上忍气吞声,绝不反抗。他知道,当他这样的好名声被臣子们广为传颂之时,就算是太皇太后或者别的人再想对他不利,他也不必害怕,好名声就是他的护身符。

反正他想做的事情,迟早都能做。他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借口。

而且,偶尔,他也会做一些明知道太皇太后会不喜欢的出格之事。他知道这样是安全的。

比如今日,他没有禀报,便带着杨士芳与田烈武出宫,来吊唁王安石。

赵煦觉得,这是他一定要做的事。

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皇帝,长得又高又瘦,白白净净的脸,看起来文弱温柔,从他的相貌来看,长大了的赵煦,并不太像他的父皇,反而更像是仁宗皇帝——虽然他并不是仁宗皇帝的亲曾孙。

每个人都相信他会是一个仁厚的君主,这一点尤其令司马光与旧党欣慰。

赵煦并不知道他的外貌给别人的感觉,如果知道的话,他多半会感到恼怒——他一点儿也不喜欢仁宗,比起他父皇一举收复河西,将党项人打得落荒而逃,仁宗却连个范仲淹也用不好,竟被李元昊逼得纳币求和。做皇帝做成那样,还不如一头撞死的好。他无法理解太皇太后与一些君子整天唠叨仁宗皇帝如何如何圣明,竟然还想让他学习仁宗皇帝的风范!赵煦不知道要学他什么,难道要学他以后继续向李秉常纳币么?!

此时,赵煦站在王安石的灵柩前,心里想的,便是与那个仁宗皇帝的所作所为背道而驰的事。

对于司马光的“和辽”,赵煦心里愤怒到了极点。但是,在宫殿之上,他只不过是一个傀儡,没有他说话的余地。真正做主的,是帘后的太皇太后。他的权力,甚至还不如那个低眉顺目,对谁都小心谨慎,轻易不肯说半句话的清河姑姑。

如今主政之大臣,没有几个信得过的。他们名为“绍圣”,实际上已经将先帝的遗命抛到了脑后,谁想过要收复燕云?只会在辽人面前唯唯喏喏,一让再让!都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可是如今,非但大宋国内有二主,这天下,居然也有两个平起平坐的皇帝,而这些饱学的大臣,号称是圣人门徒,却对此视若无睹,甚至还欣然接受。

赵煦对司马光的不满一日一日的积聚着,只是不敢向任何人吐露。他也不喜欢石越,即便他此时还没有亲政,他也已经明白,他亲政之后,年老力衰司马光不是问题,他可能和王安石一样,甚至等不到他亲政的那天。但年富力强的石越,却将会成为他使用权力的最大障碍——这和政治主张无关,他不喜欢任何权相,或者有可能成为权相的人。何况,赵煦觉得石越已经不像是熙宁年间的那个石越,他越来越像是另一个司马光。便如仁宗时期的韩琦、富弼,到了英宗之时、先帝之时,就变得畏畏缩缩,不思进取。

也因为如此,如王安石这般,从年轻到死,一直都充满锐气的人,才是如此难得。

他望着王安石的灵柩,心里在想:不知道联的王安石在哪里!

宝相寺的正殿内外,密密麻麻的跪满了人,数不清的僧人,跪在殿中继续喃喃诵经,王安石的子侄披麻戴孝,泣不成声,还有一群前来吊唁的官员,也跪在殿外,头都不敢抬。

赵煦默立一会,让杨士芳代他上了香,便信步走到王家的家属跟前,目光扫过众人,停留在一个女子身上。

庞天寿连忙趋前一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赵煦点点头,走到那女人跟前,温声说道:“你是桑先生的夫人?”

他一开口说话,殿内的梵音便如得到什么命令一般,突然便停了下来。

“臣妾王氏,叩见官家。”王昉没有如一般女子一样,行万福礼,反而似男人一般向着皇帝叩首跪拜。

赵煦有点好奇地看着她的这个举动,这个桑夫人的确与众不同,原本嫁出去的女儿,也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但他并没有多问,只是点点头,道:“夫人节哀顺变。”

“谢官家……”王昉才说得三个字,就又忍不住抽泣起来。

“国失良人,是国家之大不幸。但生死荣枯,亦是天理,故侍中达天知命,若夫人与诸兄弟、桑先生能绍绪先生遗志,不堕先人之志,则故侍中虽死犹生。”赵煦字斟句酌说完这段话,又转过头对杨士芳、田烈武说道:“咱们该走了罢。”

庞天寿听到这话,连忙快步走到正殿门口,正要吆喝起驾,却见赵煦微微摇了摇头,他梗了下脖子,把这一声吆喝咽了回去。一面小心翼翼地退回几步,不动声色地落到了皇帝的身后,伸开手中的柱拂子,虚拦了拦拜倒送驾的殿中诸人,一面小声对王旁兄妹说道:“王大人、桑夫人,请节哀顺变。官家的意思,是不必太惊扰了。”

他稍停了一会,等着王家兄妹谢了恩,才最后转身出了正殿,赶紧跟上已出了宝相寺的小皇帝。

但才出了宝相寺的寺门,庞天寿便呆住了。

在寺门之外,赫然立着右丞相石越、参知政事兵部侍郎章惇的仪仗。而石越、范纯仁、章惇正领着上百个随从护卫,齐齐地跪在外面的青砖石铺成的街道上,回避圣驾!

他心里暗暗叫了声苦,已知回去一顿板子是免不了了。他偷偷瞥眼去看小皇帝的神色,却见皇帝脸上也闪过一丝惊慌,但马上镇定地上了车驾。庞天寿再不敢耽搁,连忙跑到车舆旁边,尖着嗓子叫了一声:“起驾回宫!”

便听一阵车马忙乱,瞬间,宝相寺周围的侍卫、禁军,如潮水退去一般,走得空空如也,只留下各怀心思的三位宰执在那里发呆。

石越、范纯仁与章惇三人,原本只是偶遇。

但这一番偶遇,却让三人在吊祭完王安石后,都互相有默契地都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宝相寺主持的引导下,登上感慈塔。

三人一路之上,只听宝相寺的主持几乎是受宠若惊的介绍着这感慈塔的来历,聊了偶尔嗯上一声外,谁也不说话。直到了塔顶,章惇才挥了挥手,请主持回避。一直目送着那主持下了塔,章惇才终于率先开口说道:“丞相、范公,皇上这是对北边之事不满啊……”

他直言不讳地一开口,石越不由吃了一惊,连忙去看范纯仁,却见范纯仁铁青着脸,道:“子厚,休得信口乱说。”

章惇却不买他这个账,冷笑几声,顶了回去,“范公,我是不是信口雌黄,你我心照不宣。范公莫要忘了,与辽人的协议,是我签的。”

“说这些做甚。”石越知道章惇性格,怕他让范纯仁下不了台,连忙打圆场道:“我辈只要操心国家命运,管不民皇上高兴不高兴。”

“子明相公说得极是。”这句话却是很入范纯仁耳,他脸色稍稍缓和一些。其实这三人都是极聪明的人,小皇帝出现在宝相寺,究竟有什么含义,而究竟能有什么事可以让小皇帝抛开太皇太后来到这里,很容易就可以猜个**不离十。但范纯仁心里虽然不是滋味,却绝对不愿意因为这点点事情,就认定皇帝心中是有什么不满。在他看来,皇帝仍然还小,仍然可以善加引导。

但章惇却大不以为然,只是不能不给石越几分面子,轻轻哼了一声,冷冷地说道:“我章惇也不是奉承上意的小人。不论如何,北事总须得有个章程。”

范纯仁默然不语,石越也沉默了一会,才试探着说道:“此事仍须君实相公拿主意。”

却见范纯仁摇了摇头,道:“君实相公以为唐康时的话不足为信。”

“为何?”石越一愣。

“君实相公以为,辽国亦是大国,并非无信义可讲的小邦。辽主若果真有南下之意,他兵马一动,也瞒不了我们。既然如此,他又何必答应更立新约,让自己落个背信弃义的名声,取笑于天下?”范纯仁平静地说着,他心里既觉得司马光说得有道理,但是直觉上,他又觉得唐康的话是可信的。

章惇听到这话,也不作声,只是嘿嘿冷笑。

范纯仁看了他一眼,不由有几分着恼,但他是讲宰相风度的人,不便轻易动怒,只淡淡问道:“子厚这又是笑什么?”

“我不笑什么。”章惇讥道,“但若是某,若要对辽国用兵,那不管辽国会不会知道,能多瞒一天也是好的。信义不信义的,打输了才会被笑,若是赢了,便是妙计。”

他见范纯仁一时不说话,又转身石越,问道:“丞相又是何主意?”

石越望望章惇,又望望范纯仁,苦笑道:“只怕这回康时是对的。”

“那……”章惇方松了口气,但石越马上打断了他,又说道:“但若说服不了君实相公,便说服不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不下旨,枢密院便不会发兵符,子厚以为谁能调动得了一兵一卒么?”

他泼了章惇一头冷水,又转而对范纯仁问道:“范公,你自己如何看法?”

范纯仁坦然回道:“我以为君实相公和子厚各有道理,各在五五之间。”

“五五之间!”章惇气得直冷笑,半晌,才恶毒地丢下一句话来:“丞相、范公,莫谓我言之不预,若我等这般坐等契丹南下,日后休要后悔今日自掘坟墓!”他说完,尚觉心里犹有余怒,又冷语道:“二位且记住了,今日皇上是为何来的宝相寺!”

说完,抱抱拳,也不告辞,竟转身下塔而去。

范纯仁默默地望着章惇怒气冲冲的背影。他又要下注了!他在心里鄙夷地说道。他对章惇不无欣赏,在大宋朝的宰执中,他都算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章惇因为王安石的赏识而发迹,又审时度势,极其有先见之明的转而支持石越,终于在绍圣以后,得以进入政事堂。可他不会就此满足!

虽然不愿多想,但是王安石的突然去世,却让一切变得现实起来。将要死去的,不仅仅是王安石。太皇太后、司马光,都已经是风烛残年,随时都可能和王安石一样,一觉醒来,就阴阳殊途。

这对于范纯仁来讲,是一种不幸。但对于章惇来说,却是一个机会。

如今挡在章惇面前的,表面上只有司马光、石越、韩维、范纯仁四人,以目前的形势,他是无法动摇这四人的。而实际上,他想更进一步,难度却还不止于此,他的地位也不如韩忠彦牢靠,甚至未必及得上吕大防、苏辙们——如若司马光、韩维去世,石越必然是左相,韩忠彦也许会接任枢密使,范纯仁有更多的机会做到右相,然而,在吏部尚书的选择上,章惇甚至会排在吕大防与苏辙之后。但是,若是太皇太后也死了,那么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范纯仁看了一眼石越,章惇也许已经开始怀疑石越。石越还能不能带给他进一步的权力?还有,章惇甚至还不是一个只要有权力就可以满足的人,他还会衡量石越是不是真的能给他实现他政治抱负的机会!

皇帝今日出现在宝相寺,在章惇心里的震动,一定比他和石越更大。他一定看到了重新下注的机会,但刚刚说的话也透露了他内心的懊恼——几年前,是他与辽人谈判达成的协议!

范纯仁又有点不快地想起几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

今天给大家强推的两本穿越文,希望书友们能够喜欢,如有好的意见建议,欢迎评论区告诉我,我会慢慢改进的。

点击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