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成了奥运项目,他给儿子造了一座碗池

滑板成了奥运项目,他给儿子造了一座碗池

首页模拟经营滑板艺术3D更新时间:2024-05-09

以下是父亲陈玩钦的自述:

我记得那是 2016 年,那天刚好元旦,偶然的机会我带儿子去商场,看到那里有滑板可以玩。因为平时像骑车啊,轮滑啊,或者打球这些,我都有带他玩,所以开始我也觉得跟其他运动没什么两样,就陪他玩了几下。

当时他挺喜欢的,就跟我说:爸爸,要不你买一个滑板给我?

但当时我没有买给他,就像很多家长一样,我觉得他可能玩几下就不玩了。我就采取了另外一个方式,反正商场可以提供试玩,我说你想玩的时候我就带你来玩。

元旦三天基本上每天都去,那时候他才 8 岁,后来坚持了一个月,我就感到他还是挺喜欢的,就买了一块滑板给他。当然了,我跟他说,我现在借钱给你买,如果你能坚持三个月,这个钱就不用你出了,我就送给你。

我心里其实觉得,如果前半年玩完了之后——因为坚持半年挺不容易的——我就有决心去陪他,让滑板成为他更长久坚持的一个爱好。

应该是练了一年多的时候,我们在网上看见,说这个项目进入了奥运会。

要说心态变化肯定是有的。我们以前玩滑板完全就是为了开心,只不过我们玩也要认认真真地去玩。他对这个东西这么热爱,我们就还是坚持把技术练好,当时的目标可能是“成为一个滑板高手”。

后面知道有竞技之后,就有一些所谓的方向了。之前的心态就是要努力,要加油,要坚持把喜欢的事做好。直到 2018 年,北京有比赛了,那也是我们参加的第一次比赛,叫“U 系列中国青少年滑板巡回赛”,他拿了个第三名。我们当时觉得,原来这样练,技术也还不错?

拿了第三名之后,我们肯定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拿个第二名或第一名,我们再努力下是不是也可以?一下子就对自己之外的世界有了认知。

我们家在广东中山,刚接触的那一年我经常在他放假的时候带他去香港,去我觉得可能会有挺多人玩滑板的地方,带他去感受氛围,也是帮他持续对滑板有兴趣。慢慢地,才会想在技术上怎么引导他。

刚开始练的时候真的很感恩互联网上的资讯,对我们帮助太大了,国外不管是小朋友还是职业滑手的视频,我们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哪一招他感兴趣,或者比较接近他的训练的,我就帮他去检索,帮他分解一下,先练什么再练什么。这可能跟我自己兴趣很多有关,我也是学舞蹈的,编舞的时候我也会把动作分解,这是共通的。

陈烨背着滑板和行李去了很多地方,

图为香港街头。

滑板这个项目,在国内还是小众的,5 年前那就更没有教练这些了,根本没有系统的教学。

我们中山市其实有一个滑板场,但很少人在那玩,要说是“练”就更加少了。更多时候,那里就是我们两个人。有时候一些招练了一个星期、一个月都没什么进展,陈烨也会说,我们花这么多时间去练这个干嘛?最终都是因为他本身的兴趣而坚持了下来。

我感觉很多人对滑板的态度可能是,觉得这个东西其实就是玩,不应该有教学。我们练滑板经常会摔、会疼,其他家长看到会说“摔成这样你不心疼吗”,而我可能就会回他们,他都这样了还要练,我怎么能不支持他?

我记得我们学跳跃的时候,当时国内都没有人——或者说我们当时没见过国内有人做过那招。我们只在视频里看见别人做到,但是我们已经摸索了一两个月了,都摸索不出来,怎么办呢?我们就去了一趟东京。

那次去了一个星期,我们也不会日语,不知道怎么沟通,就只是在那里看别人做,再自己尝试能不能像他们那样。虽然也不可能自己就一定做得出来,但至少现场见过,这是给自己的一个信心。

第二个收获很大的地方就是,日本回来之后我跟儿子聊天,他说,那些日本小孩太自觉了,在那练的时候都没有偷懒,没有累了、摔了就休息。这样他在回来之后,就会很勤奋地去做热身、去自己练习,这也是对他很大的影响。

陈烨在东京的紫公园,

这是一家位于北千住的专业滑板公园。

我们去的不是专业队伍的训练场,而就是开放的滑板公园,都是普通爱好者在那里玩。我们也是回来以后才知道,日本在一些国际比赛上面都取得了很厉害的成绩,这块文化也扎根得比较早。那里有一些很小的小朋友,就跟我儿子差不多,也有一些 40、50 多岁的滑手在那里,各个年龄段都有。

跟日本遇到的小滑手合影

所以后来知道东京奥运会延期的时候,只能说没办法,因为疫情的大环境原因。

最开始肯定是很期待的,期待大家可以知道滑板是连奥运会上都有的比赛,而不是最开始很多人认为的那种,滑板是不务正业的人,或者“飞仔”去玩的。或者他们觉得滑板是太危险的运动,是不要命的人玩的。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看法,所以我期待滑板在奥运、在公众面前成为正规的比赛,那样可能更多人就会去接受它吧。但疫情来了,大部从事滑板的人还是会接受这个现实的。

如果没有疫情,我们其实也不会去东京看奥运,也就是在电视上看。这些还是得考虑很多事情的,包括经济上。

我原来自己开公司,开得不是很好,那时候儿子已经喜欢滑板了,我就干脆把公司关了,自己也不会赚钱,那就陪孩子。后来在教他的过程中自己又开了个滑板店,其实是为了赞助他玩滑板。

最初我们是在一个废弃商场里练习的,我自己做了一些道具,但不是专业的碗池,后来他比了赛觉得更喜欢碗池,但碗池只能到广州大学城那里去玩,我们从中山过去要坐两个小时的车。

当时就会心里想,如果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碗池该多好啊。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梦想,是他的,也是我的。

照片中就是陈玩钦花半年时间,

亲手给儿子建造的专业碗池,

几乎撑满了租来的仓库,

他的打造视频也在互联网上流传。

我先去网上看有没有外国人做过,还真找到一些人,有人在房间里做了个小小的碗池,当时觉得太厉害了。后来可能也是想得多了,就很有冲动,或者说很有*。

一开始其实想着就做最简单的一个 U 池(不是 360 度的),但是在租地方的时候,我又看到网上那些别人做的碗池,心里面还是向往的,最后看得多了,就觉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出来。

滑动查看更多

当时其实很怕失败,因为我去打听了一下叫别人来施工的费用,朋友也跟我说,还可能会做不出来,或者做了却不能滑。当时很怕会像他们说的那样失败,怕钱都投入进去了,却做不出来。

我前面说我的兴趣爱好很多,我也学过 3D,所以我在做之前,就把它用 3D 去模拟了一遍,觉得可能可以做。当时就想,就当作是为了梦想,失败了就失败了,反正我存的钱不多,也就那么多钱,就拿它去实现梦想试一下。

最初的材料

我是从 2019 年 9 月份开始做的,之前从来没有做过木工,但我看过我哥哥做木工,我当时还想,如果我失败了,能不能叫我哥哥来帮忙,但他太忙了,所以所有的手工都还是我自己来操作的。

我爸爸 70 多岁了,也过来帮我。他眼睛不太好,但是他力气比我大多了,那些板有些很重,他就和我两个人抬上去。

其他上面的所有螺丝,还有那些用到锯子的工作,都是我来操作。最开始因为我没操作过,老板就没卖给我,说太危险了。他给了我另外一个锯子,说你还是回去试一下。

我就拿它用了两个星期,觉得手上好像有力气了,可以控制了,我就再去找老板,因为还是需要一个圆锯的。他可能看我真的在做这个事情,就卖给我了,叮嘱我一定要小心。

其实那些别人的视频都是快进的,可能几分钟就完事了,而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锯一个木头也需要反反复复地去计算,也会依然锯不对。

有时候我做着做着,就会一个人流眼泪——孩子应该是不知道的,我一般都是晚上 9 点做到凌晨 2 点。其实做这些的时候都挺害怕失败的,因为钱都花进去了,工具是最贵的,还有木头本身,那些柱子、杆都是比较扎实的,成本当然都是在那里了,还有仓库每个月的租金其实也是不少钱。这么说吧,我可能自己也不是很会赚钱,那些就是我的全部积蓄了,只要想到就会很担心失败。

陈烨在接近完工的碗池上练习

整个过程很漫长,一直到第二年 3 月多才完成,有时候很希望能不能快一点,为什么一天两天三天了还是这样。这个时候儿子就会陪着我,这样我一边看他在上面玩,一边做东西的时候,还是会很有满足感。

因为是一点一点看着碗池建起来的,所以等到半年后做好的时候,他已经觉得很自然了。只是我自己回看,会觉得这个之前认为不可能的、会失败的东西,竟然真的做出来了。

建造过程中的日常

2020 年底的时候,陈烨在全国滑板锦标赛得了男子碗池的亚军,这算是现在国内比较高的单项比赛了。如果要说最高荣誉的话,那就是全运会了。全运会第一次有滑板比赛是在 4 年前,也是跟着奥运的消息增设的。

滑板这个项目,国家现在比较重视,一个表现就是很多场地都在建了,很多省市也组建了专门的集训队,像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一样,天天就专门练滑板,所以他们进步很快。

陈烨和他的全国滑板锦标赛证书

但总的来说大家都还在摸索,集训队可能周边的支持更多,会更科学一点,比如以前我们可能不注重深蹲,不注重肌肉、膝盖哪些需要训练,这些都是互相学习而来的。

但与此同时,滑板本身也是一个艺术,很讲究创新,一个普通人爱滑板,思维也可以很灵活,可以创造出一些很好的风格或者很好的技术。集训队可能会请国外的、有经验的滑手,他们有他们的努力,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爱这个运动的方式,我们这样玩,也会出现一套一直享受的、不断进步的方式。

2019 全国滑板集训队调赛上,

站上领奖台的陈烨(中)比另两位矮一个头。

据我们了解,现在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玩滑板的还是挺多的,然后当然是广东,像深圳、广州这些地方。

有时候我会问儿子,你想不想参加奥运会,想不想拿第一?他就说,好想能够参加全世界的比赛,如果拿到奥运冠军,那就太厉害了。

他自己这么想,但我觉得挺难的。现在他的技术,或者说中国滑板的技术,跟世界顶级的那些相比,差距还是挺大的。可能都不是这一届或下一届奥运会,这份愿望可能要到 12 年后才有可能实现。所以我对他没有抱太大的、要拿到多好的成绩的想法。

陈烨和一起玩滑板的伙伴们

所以有时候我也挺矛盾的,以前没有比赛的时候,我们好像只有快乐,现在有奥运了,反而会有压力。

现在集训队他们都很努力地去争取进步,你如果进步慢了,就慢了他们一截,所以现在我们的训练强度也会比以前强一点。

他有时候说,自己好像没有天赋,别人力量很好,胆子很大——他的对比对象更多就是集训队的人。但如果你叫他别练了,做点其他事情,他又还是会要训练。

前面说我们没考虑过去现场看奥运,可能因为我们真的把奥运当成一个梦想。

他如果现在跟我说想得到奥运冠军,这不是问我要 10 块钱,这个东西我是直接给不了他的。但我会陪他一起去研究,一起去训练,我会帮他分析,你可能花的时间要更多,练招式的频率要更高,我们也要找一些世界顶级的人去分析他的技术等等,包括我给他做这个碗池也是。在这点上我是被动的,主动的是他对这个东西的狂热。

陈玩钦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所以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照片记录他。

在他慢慢长大了之后,如果他想要在滑板上成名,我觉得我会尊重他,但如果是我自己的想法的话,我会定义自己是个普通人,觉得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还蛮快乐的,特别是又可以解决生存问题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状态是最好的了。

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看见他成长,以后如果真的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也成不了冠军,也达不到好的成绩的时候,那你从中已经享受了这种快乐,这就是你的生活啊。

我觉得如果追求的东西太高了,自己实现不了,可能就不会开心。我以前开过公司也当过老师,那时喜欢舞蹈,我就把工作辞了,去考北京舞蹈学院。后来没有去教舞蹈,而是被安排在图书馆工作,我就是那时候学的 3D,结果在做碗池的时候用到了。

三代人在碗池材料前的合影

我年轻的时候追随自己的梦想,最后我的方向自然而然地改变了。现在我天天跟着他,不是说只为了陪伴着他,我自己也很享受这种快乐。

如果有一天他长大了,自己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我自己也有很多兴趣爱好。我现在的兴趣爱好是陪伴他,他不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还是会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我要自己去做。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