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游牧民族:迫于生计演化出“特殊”的身体,进化突破人类极限

海洋游牧民族:迫于生计演化出“特殊”的身体,进化突破人类极限

首页模拟经营海洋游牧者更新时间:2024-05-29

一艘小木船,一间矗立在水中的用树叶和木材简陋搭建的高架屋,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海。

巴瑶族长期生活在海域之上,东南亚附近的水域都能看见他们跟游客互动的身影。

他们不属于任何国家,一千年来都跟海水相伴,以渔业作为赚钱的主要方式。

若是普通人长期生活在水上,身体必定是吃不消。但巴瑶族不同,一千年来,几乎不上岸。

或许他们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后,身体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才得以让一个人类身体可以完全与水和谐地交融。有人认为:他们的进化已然突破人类的极限。

巴瑶族,大海的孩子

巴瑶族从诞生以来,就不属于任何国家。他们绝大部分游走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附近国家的海域之间,就像浮萍一般居无定所。他们使用木船就跟我们使用汽车一样频繁。

因为生活在海里,他们自称为“海萨玛”。巴瑶族是大海的孩子,也是自己的主人。

他们的生计全靠从海里打捞的“珍品”与陆地人进行贸易往来。因为没有固定的归属,所以没有国家可以限制他们的出行区域,每个巴瑶族人都能够成为自由自在的商人。

巴瑶族人由于长期在海上暴晒,皮肤也变得黝黑暗沉。这支以海为家的神秘民族,自然世间也流传着各种关于他们与大海渊源的传说。

有人说是因为巴瑶族人怕被陆地上的怪物追击,不得不在海上定居;有人说是公主失踪后,出去寻找的卫兵因为没有找到公主的踪迹而不敢上陆地;

也有人说公主失踪后,是国王要求士兵们只要一天找不到公主,就不要回来陆地,因此才会留在了海上;还有人说巴瑶族祖先犯了错,作为惩罚被流放于海上,没有命令不得召回陆地……

形形色色的传说,也不过是为巴瑶族生活在大海上的独特方式,找一个正当的理由。

让世人认为他们也是正常的人,不是怪物,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人种,只是迫于无奈而居于大海,跟普通人没有区别。

巴瑶族人是大海的孩子,也是跟我们一样需要钱财保障生活的普通人。

会捕鱼的“美人鱼”

巴瑶族长期以大海为伴,最为人知的莫过于他们引以为傲的一身高超的潜水捕鱼的本领。

别人捕鱼是用各种渔网、鱼叉、鱼斗、鱼篓等等第三方工具,巴瑶族人干脆直接,“扑通”翻身一跃,直接潜水捕鱼。

据统计,一般人水里憋气最多也就一两分钟,而巴瑶族人能在水里憋气十几分钟。

普通人借助完善的潜水设备潜水最多也就一两个小时左右,而巴瑶族人只带上用玻璃与木材简单组装的护目镜,和一支打猎用的长矛,纵身一跃,就能在水里活动五个小时左右。

其非常人能及的肺活量令人不得不感叹,巴瑶族人是天生的“美人鱼”,也是上天追着喂饭吃的捕鱼高手。

对于巴瑶族来说,潜水能力跟捕鱼能力是成正比的。

长期下水捕捞水中动物的习惯,早已经把他们的眼睛锻炼成火眼金睛。水中憋气的十几分钟里,已经足够他们火速定位猎物的大小和位置,接下来就是长矛一出,猎物到手。

巴瑶族人生活的地方大多数已经变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他们可以不用像以前到处在各个国家的海域漂泊营生,单靠每日向游客兜售的海产品,就赚够了他们几天的口粮。

更有甚者,打捞到珍稀的精品,收益愈是不菲。

巴瑶族不是什么特殊的种族,他们跟我们一样有着人类该有的构造。只是如此与众不同的能力究竟因何而起?他们的身体是否已经有了新的进化?

新事物的出现会伴随着某些旧事物的消亡,而这个过程是需要经过与岁月的磨合一步步熬过来的。

潜水之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巴瑶族人超凡的潜水能力再一次淋漓尽致地验证了达尔文进化论。

一般人潜水不免都要担忧减压病,耳鼓膜受损,甚至肺部损伤的危险,而巴瑶族人是如何克服这些而以水相伴了一千多年都未曾上岸生活?

据发现,巴瑶族人的脾脏比周边陆地生活的居民要大约半倍。而脾脏,正是能在水中憋气过久的重要器官。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推测,巴瑶族人的身体构造起初也跟大家毫无区别,只是因为一直生活在海上,以贩卖海产品为生,他们不得不每天潜入几十米的深海中捕捞猎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忍受不了因潜水导致各种疾病的弱者被淘汰,剩余的都是能适应深度长时间潜水的优秀者。久而久之,脱颖而出的基因便被一代代保留了下来。

既然环境无法适应人类,那唯有人类去适应环境才有一线生机。否则,一味固执莽撞向前冲,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就容不下你。

巴瑶族人除了脾脏体积比一般人要大之外,要想潜水潜得更深,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代价——刺穿耳膜。

他们从四五岁开始就去学习潜水捕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巴瑶族是海里生,海里死,水伴随了他们的一生。

为了能捕捞水中猎物补贴家用,只有把受深水影响的耳鼓膜刺穿才能适应长期的水下活动,以此降低水压带来的疼痛。

所以,当巴瑶族人上了年纪,刺穿耳膜所带来的危害也渐渐突显,听力变得越来越差,甚至会完全失去听觉。

虽然适应环境让巴瑶族人得到了超凡的潜水能力,但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时间的折磨,还有身体的损伤。

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没有人能完全协调好这杠称的平衡,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查漏补缺,尽量不让失方过多地超越得方。

结语

后来,为了不让巴瑶族人毫无节度地破坏海域渔业,扰乱海产品市场,一些国家也曾经许诺给予巴瑶族人国籍,让他们上岸生活。

有些族人也应允了,即使是适者生存,也可以换个环境去适应。

或许,这漫长的适应过程和痛苦的后遗症使得他们明白,有时换条路走,会不会更舒坦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