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春秋》 第一章 九 六零年吃大食堂的点滴回忆

《草根春秋》 第一章 九 六零年吃大食堂的点滴回忆

首页模拟经营回忆中的食堂故事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4-16

六零年吃大食堂,对于这个概念恐怕现在的年轻人是体会不到当时人们的那个饥饿感觉的,只有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人,对于吃大食堂才有深切的体会,和刻骨铭心的回忆。

只有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人,对于吃大食堂才有深切的体会,和刻骨铭心的回忆。

网络图片 刚开始吃大食堂的时候,吃饭不限量,吃菜不重样。

刚开始吃大食堂的时候,吃饭不限量,吃菜不重样。在人们的概念里,只有“放开肚皮吃饭”,才能“鼓足干劲生产”。

网络图片 一到开饭时间,大人小孩通通都在那个灶台前面排队。

人民公社大食堂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的产物。在公社化运动中,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花钱”的宗旨得到空前发展,很多地方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并试点“向共产主义过渡”。猪牛羊都归集体养,私人不准养家畜家禽。大多数个人财产都全部拿出去交公,分配上完全实行平均分配供给制。这样的背景下,公共食堂应运而生。食堂开办后,所有财物粮食都交归集体,严格禁止个人私自做饭。

我们那里的大食堂,可能是五九年开始搞的吧。那个时候,从上到下政府推行吃公共食堂制度,一律取消家庭炉灶,那时候基层干部为了不让人们在家里做饭,将社员们家庭中的铁锅等铁器炊具通通收缴砸烂炼铁。其实,那个时候,你就是有锅群众手里也没有粮食米面。

我们那里吃大食堂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是两个生产队一个食堂吧,大约有三四百人口。我记得,我们那个食堂就在我家后院王兆海家的大院子里(院子里的居民都迁出来了),院子里靠东南是做饭的大灶房,灶台上都是一米多的大铁锅,大大的竹蒸笼也有一米多,摞起来十来节,有多半人高。我家住的房子改为了磨房,那时候磨面我们那里已经用上锅驼机了。其余的房子有的做了餐厅,有的改为库房。

那时候办公共食堂是一件新鲜事。每天开饭时,大家一听到号声,就蜂拥地跑到食堂吃饭,那时年纪小,觉得很新奇。大食堂刚刚开始还是不错的。饭菜品种还比较多,粗细搭配,有干有稀,有菜有汤,能吃到白面,而且也还能够吃饱。记得特别是六零年过春节的时候吧,还有不少的猪肉盘子,菜也不少,粉条,豆腐什么的,白面馒头管饱吃,并且一连吃了好几天。

那时候的大食堂为广大农民勾勒出了梦想家园的美景,吃饭不限量,吃菜不重样。在人们的概念里,只有“放开肚皮吃饭”,才能“鼓足干劲生产”。但一下子有这么多人“放开肚皮吃饭”,一时间又能到哪里去找可供填满那么多肚皮的下锅米和烧饭柴啊?于是,不少公共食堂便倾其所能,倾其所有。这样的状况实行不久,多数食堂就已经寅吃卯粮了。

我们那里的大食堂扎挣着到了六零年中期以后就慢慢地不行了,逐步逐步吃不饱了。就像我们当地的一句俗话说的那样;孝义家的锅越坐越小了(意思是越来越不行了)。真是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这个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后来食堂又搬到了我们后来的副业大队院内,那就更不行了。

后来又逐步开始定量了,一人一份饭,以十成为标准。大人们是十成,好像大孩子们是八成,小孩子们是半份五成,大人们参加生产劳动还可以领一份。一份饭大约是二两重的一个窝头,多半碗菜汤。这个窝头也是刚开始也还可以,玉米面制作,真材实料。以后,也是慢慢的不行了。刚开始里面掺豆腐渣,后来是麸皮,米糠,以后是玉米芯,和玉米皮磨成的面粉,再后来就掺开了豆叶子(就是那个黄豆蔓上的绿叶子)。就是那个还是吃不饱的。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经常吃不饱,我继母就将她的饭分给我半份。有时候,我继母为了让我吃得饱一些,不得不颠着一双小脚(那时候我继母已差不多五十多快六十岁了)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还可以再领一份饭。

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吃饭排队领饭的情景。一到开饭时间,大人小孩通通都在那个灶台前面排队,窝头不管什么原料吧,大小还是差不多,也没有什么大分别。就是那个菜汤,遇到那个盛饭的炊事员和你熟悉,或者是亲戚什么的,他就给你盛的稠一些,反之,就稀一些。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是不知道那是什么菜的,那个菜也是刚开始好点,里面还有一些土豆粉条之类的。以后也是逐渐逐渐不好了,到后来,就成了胡萝卜,白菜帮,几百个人一锅汤。胡萝卜,白菜帮往开水里一倒,放上一些盐,煮上一会儿后,拿那个舀水的浅浅的瓢,倒上一些棉花籽油,拿上十来粒花椒火上一炸,“嗤”的一声浇在大铁锅的菜上,这就是几百个人美味菜肴了。 那时候人们曾形象地说道;“胡萝卜,白菜帮,端起碗,一人一个照相馆”。意思是菜汤清汤寡水,光可鉴人,都能照见人的影子了。

那个时候吧,生产队长,司务长,炊事员就是上好的职业了。那时候青壮年差不多全部出外参加大炼钢铁运动了(我们那里是修建水库,就是文水县开栅镇崖头,也就是文峪河水库)。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老弱病残了。那时候物资匮乏,粮食紧缺。俗话说;“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再加上那时候人们形象地传说道;“队长扣,司务长偷,留下炊事员捞稠稠,再剩下的才是社员们夹的流”。你说,那个食堂饭能得民心吗?

再以后,又学习推广别的地方,一斤面做几斤馒头自欺欺人的所谓增量法,那就是多往面里面加水,也就是人们调侃的;“加水不加面,还是扯球蛋。”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人们普遍吃不饱,只能用野菜充饥。由于营养缺乏,群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有不少人得了浮肿病。

直到六零年后半年,中央政府发现了大部分地区吃食堂饿死了许多人的情况后。吃食堂才逐步刹车,逐步允许群众再建锅灶,自立门户自己做饭吃。

今天回忆起吃食堂饭,还是心有余悸,一个没有饿过肚子的人是完全体会不到那个饥肠辘辘的滋味的。而那时候的大食堂运动,完全是一个自上而下,一个不顾国情,不顾实际情况,不管人民死活,拍大腿,拍胸脯,拍脑袋的三拍干部凭空想出来的。而且又经过各级领导部门推广实行,是完全不得人心的。

鉴史可资政。有一个政治家说过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因此,要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以前的苦,知道今天生活的甜。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就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