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习惯,是现象
更是一种特殊的时代印记
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
暑期实践团队也踏上了寻找文化的旅程
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足迹
来领略着文化的独有魅力吧
“塑心公益”

扬州面塑样式繁多
或秀丽典雅,或活泼生动
“塑心公益”团队
在东关街开设面塑展示“小课堂”
现场为过往游客捏制面塑
精巧的面塑技艺
和活灵活现的面塑作品
让人们惊叹不已
此次面塑技艺展示活动
成功地推广了面塑这一传统文化
让面塑文化在新时代下
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战疫小分队”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传统剪纸的内容既包含鸟虫鱼兽、花草树木
也包含着节日期盼、生活闲趣
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
以四时花卉见长
剪纸成品更是形神兼备
在当地,也有着剪纸迎春的风俗
团队成员耿琴芹
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
教授网友剪纸这一传统技艺
一同感受剪纸文化背后的魅力

“爱无止境,星火传承”

“爱无止境,星火传承”团队
来到了阜宁县的街市上
他们实地采访了街市上的糕点商户
了解了阜宁大糕的特点与历史
早在乾隆年间
阜宁大糕便有“玉带糕”的美称
它承载着当地的传统美食文化
无论盐阜地区的游子走到哪里
阜宁大糕永远是独特的乡愁记忆
如今,阜宁县加大政策倾斜
打造阜宁大糕特色品牌
助力阜宁大糕走出江苏,走出国门

“烹然心动”

舀一大勺沙软的绿豆
加上嚼劲的青红丝和冬瓜糖
再放入略黏的蜜枣和软糯的糯米团
冲进冰镇好的薄荷水
“烹然心动”团队的成员在当地老人的指导下
制作出了一碗正宗的苏式绿豆汤
苏式绿豆汤承载着苏州独有的文化记忆
映照出了苏州人对生活的认真与热爱
这样一份老味道如今仍停留在都市中
带给人们味觉和心灵上的欢喜

文化存乎于心,抒发于情
传统文化正从历史风烟中款款走出
在新时代
焕发出绚丽光彩
系列微信回顾

青春实践行NO.1 | Tom的终极捕鼠武器大赏

青春实践行No.2|扬大“李佳琦”请求出战,为家乡带货!

青春实践行NO.3 | 3天完成建模?把牛打在公屏上!

青春实践行No.4|“程序猿”常有而“程序媛”不常有

青春实践行No.5|追寻红色足迹 唱响爱国之歌

青春实践行NO.6丨带你看一场千人观看的“污水处理过程”直播!

青春实践行No.7 | 科技支农,马上改变你的盘"种"餐!

青春实践行 NO.8 | 扬大“罗翔”诚邀您观看这份特殊的法律调研报告

青春实践行 NO.9|连麦贵州,一起直播打卡红色基地吧~

青春实践行NO.10|支教搬进直播间,速来围观!

青春实践行NO.11|志愿者们的扬州“百景”,等你来赏!

青春实践行NO.12|惊!水果套袋竟然有这些作用!
-yangzhoudaxuetuanwei-
来源 | 扬州大学大学生新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案|刘丽嘉
设计|欧阳晨妍
编辑|邢 悦 谭 雯
责编 | 高 菲
审核 | 周 莹 柏程伟
编辑:
来源:交汇点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