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刁鲲鹏
2018年,刁站接到机构分配的一个新任务,就是帮助桂林的一个工厂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过去一年中他们已经多次前往广西桂林开展了很多前期调查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有一系列的文章跟大家分享这个项目的工作内容、见闻和思考。
这第一期,就让我们来聊聊南方水体的福寿螺泛滥问题。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又叫苹果螺,因其个大肉多,长得又快,曾经深得广大吃货的青睐。福寿螺壳薄肉多,圆圆胖胖的非常诱人,一个成体福寿螺能顶两三个田螺那么大,用来做酸辣爽口的炒田螺和香飘半条街的螺蛳粉再合适不过了。
△福寿螺个大壳薄,吃货们曾经对它寄予厚望
1980年,一名黄姓阿根廷华侨怀揣崇高的理想,为了造福家乡吃货将一整盒福寿螺卵运回到了老家台湾。第二年,家住祖国大陆的阿根廷华侨也不甘示弱,将福寿螺引回老家中山。两岸人民对这一舶来品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各地农科院的养殖培训班遍地开花。到了1984年,福寿螺就作为特色水产在广东全省开始推广养殖。随后,广西、福建、云南,甚至河北、辽宁这些本不适合福寿螺生长的地区都开始开展福寿螺的引种养殖。
△桂林一处静水堤岸边的福寿螺卵,
福寿螺进入中国就是以卵块的形式带进来的。
不可否认的是福寿螺某种程度上确实滋润过国人的舌尖,但是广大劳动人民很快就发现这货的肉质不佳,而且卵硬扎嘴,吃的时候得像吐沙子一样吐卵壳。福寿螺肉煮老了发皮发硬,难以下咽,煮不到位又容易传染寄生虫。2006年,160余名食客在北京一家颇为出名的川菜馆品尝了用福寿螺制作的“凉拌螺肉”之后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此事曾经轰动一时,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症。北京市政府曾经一度将福寿螺列入禁止食用名单(后来解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市场的遇冷让聪敏的劳动人民迅速的抛弃了饲养和利用这些从亚马逊远道而来的圆胖子,但是福寿螺没有因为失宠而没落,而是凭借自己出色的耐污染、繁殖快、啥都吃和百挠不折的精神顽强的在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很快就占据了华南半壁江山。
在生存能力上,福寿螺就像“淡水螺界的BUG”一般的存在。在吃方面,福寿螺毫不挑食,它可以采食各种水生植物和水岸边的植物,对研究人员投入水中的陆生植物也来者不拒,取食部分包括根、茎、叶、果实、块根块茎,基本上只要是能啃动的都会努力吃进肚子里,业界对福寿螺有种说法叫“见青就吃”,就连辣椒、苦瓜、芋头苗这种普通动物会敬而远之的食物也丝毫不加挑剔。饥饿的福寿螺甚至连水中腐烂的动物尸体都不放过。
△啃食庄稼的福寿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抗性方面,福寿螺抗污染能力很强,能在其它螺无法生存的高污染水体中生存,能冬眠也能钻入泥中度过旱季。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更是惊人,福寿螺会爬出水面产卵,使卵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孵化,粉红的卵块富含多种毒素,有效的避免了其它动物的捕食。在华南,福寿螺一年能发生2-3代,世代重叠,繁殖力惊人。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种群并迅速扩张。雌性福寿螺的生长速度要明显高于雄性,其耐寒能力也明显高于雄性,在野外,雌性个体也明显多于雄性个体。这就使得有更多的娘子军不断的吃吃吃、长长长、生生生。
△福寿螺卵富含神经毒素,从而避免了被捕食。
疯狂的福寿螺凭借各种逆天的技能迅速席卷了华南大地。中华大地上,在北纬30度以南的南方,几乎所有的静水型水体都能找到密密麻麻的福寿螺。一些缓流的沟渠甚至大江大河中也有福寿螺的影子。在产卵季节,岸边的石头上殷红一片,艳丽而又残酷。
△福寿螺产在水面石头上的卵
能控制福寿螺的貌似只有北方冬季的严寒。但是科学家也发现了福寿螺有一种独特的过冷却防御机制机制,其过冷却点在零下七度左右,所以在将来,福寿螺并不是没有突破严寒占据北方大地的可能。经过低温驯化的福寿螺大军已经突破北纬30度大举入侵江苏、安徽、河南南部。
福寿螺入侵问题最直接的后果是给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铺天盖地的福寿螺能造成水稻、莲藕、菱角、茭白、慈姑、水仙花、水岸边的番薯、蔊菜等水生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大幅减产甚至绝产。各地的农业主管部门都出台和探索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手段来控制福寿螺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是,在一些非农田的湿地,福寿螺带来的生态学影响长期被人忽视。
福寿螺可以显著增加水中细菌数量,并提升水体的总氮、总磷和浊度。还能降低水体酸碱值。正常情况下水体的自我净化依赖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其中,光合细菌生活在阳光能照射到的缺氧区,对于废水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如总氮、总磷、硫化物和亚硝酸盐具有降解作用。当水体浊度上升,光合细菌的这一降解作用就大打折扣。还有,光合细菌的最适PH范围为7.0-8.5,硝化细菌的最适PH范围在7.0左右,反硝化细菌的适宜PH范围为7.0-8.0。
福寿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中含有尿酸和氨氮形式的氮,入侵后的水体环境有酸化倾向,不利于光合细菌生长和水中氮化合物的分解,这可能是导致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
△受福寿螺影响,水质逐渐恶化。
此外福寿螺对沉水植物的啃食也会显著的改变沉水植物的群落结构,从而影响水质。在浅水型湖泊水体中,沉水植物是维持水体清水状态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抑制风浪、阻滞水流、促进颗粒物沉降、防止再悬浮等方式有效减少湖泊内源性营养盐符合和吸收营养盐、抑制藻类生长,提高水体透明度,以维持清水态的稳定。
△健康水体里面的眼子菜-狐尾藻-菹草群落
拿广西桂林来说,沉水植物主要有黑藻、穗状狐尾藻、苦草、马来眼子菜,福寿螺入侵后会优先啃食苦草和穗状狐尾藻,使得苦草和穗状狐尾藻的生物量急剧下降。苦草具有比较发达的根系,可有效固定沉积物,减少氮、磷等营养盐的释放,对藻类叶绿素a含量的降低效果很好,而这些功能会在福寿螺入侵后遭到破坏。对于黑藻,可能是其叶较细较短,也可能是其富含酚类化合物(是苦草的179倍)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福寿螺并不对黑藻表现出太多的兴趣,这就造成一些种类多样的沉水植物群落会经历一个向单一的黑藻群落演化的过程,而这种单一的群落结构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当然,在福寿螺吃完了其它的沉水植物后,黑藻也难以抗拒被团灭的命运,大量营养盐重新进释放到水中,水体进一步浑浊变绿,由水草型向水藻型演化。
△河边码头密密麻麻的水蕴草,跟黑藻一样,它们很少被福寿螺牧食,所以造成群落单一化
沉水植物中还有一个奇葩那就是绿粉狐尾藻,它可以长出水上叶,而且水上叶的酚类物质浓度较高,从而躲过了福寿螺的啃咬,虽然绿粉狐尾藻对水体氮磷的去除作用非常明显,但是跟福寿螺同是南美老乡的它表现出非常霸道的属性,它会以断茎繁殖并迅速长满整个水面,以沉水、浮水相结合的状态竞争资源,将其它沉水植物封死在黑暗的水底,反而加重了水体生态系统结构的恶化。
△桂林会仙湿地边疯狂生长的绿粉狐尾藻
福寿螺之所以在华南大地上一路凯歌所向披靡,除了自身极强的适应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天敌。外来物种在新的生境中缺乏原产地的天敌是造成其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对福寿螺来说,其之所以如此迅速的扩张,还与我国华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个现状有关。那就是水体中的顶级食肉动物——淡水龟鳖的全线萎缩和普遍的功能性灭绝。在实验条件下,中华鳖和草龟对福寿螺的捕食作用非常显著,可以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然而这两种原本分布最为广泛的本土龟鳖已经在国人的食补文化和满目疮痍的河流生态恶化影响下日趋走向灭绝。正是这些淡水龟鳖种群的急剧下降造成了福寿螺入侵道路上的畅行无阻。
△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 图片来源见水印
虽然灭螺药能够迅速*死福寿螺,但是对其它水生生物的影响也是灭顶之灾。生物防控将是解决福寿螺问题的重要出路。一些农田已经在科学家的指导下开展中华鳖-茭白、中华鳖-莲藕套种技术来防控福寿螺,并有套养蟹、套养鸭等新的办法在应用。在更多的自然水体,恢复中华鳖、草龟等嗜食螺类的淡水龟鳖种群,可能是福寿螺防控和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出路。新的一年,我们将在桂林这片山水净土上开展多种多样的试验性工作,我们有充足的信心能找到一种低维护成本的近自然控制福寿螺的办法。当然,借由这个项目保护岌岌可危的本土淡水龟鳖,也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夙愿,具体的工作内容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详细向大家介绍。大家拭目以待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