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满溢的玩家为游戏做MOD,这真不是什么新奇事儿,制作出的内容分量,足以堪比开发商DLC当量的也不在少数,但近日由玩家自制的全新《巫师3》 MOD,还是让所有人感到惊喜。
原因在于宣传视频中杰洛特一开口,那完全没有违和感的声线,让人们误以为这就是官方制作的内容,而故事承接了官方DLC“血与酒”的后续,让不少玩家为可以挑战欧莉安娜而兴奋了一把。至于该MOD视频为何如此逼真,其实是有新技术力加持的。制作者采用了CyberVoice的技术,近乎还原地模拟了“杰洛特”扮演者Doug Cockle的声音。
虽然这对于配音演员来说大概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样制作的内容大概率会涉及到他们的“声音权”,但如此这般的MOD出现,似乎可以证明,MOD受到相当多玩家的喜爱。
最早的MOD——“蓝精灵总部”MOD出现的意义,似乎和游戏不够玩息息相关。毕竟游戏的内容有限,再好玩的内容,在“肝帝”面前也会有腻的一天。因此世界上第一个MOD游戏,就是在这么一种氛围下诞生了。1983年,两个奇思妙想的少年,把《德军总部》硬生生改成了画风清奇的“蓝精灵总部”。这部被公认为PC游戏史上最早的有名全面修改型Mod,将游戏中的纳粹,全部换成了可爱萌的蓝精灵。虽然包括游戏语音都进行了替换,但玩法没有变化,因此这个MOD充满恶搞性质的,给了玩家“屠*”蓝精灵的机会。
虽然早期的玩家对于自己做MOD就情有独钟,但那时的MOD制作也并不简单,直到《DOOM》的出现。Id在这款作品中,更改了文件结构,将游戏引擎的文件单独拿出来,把图像、音乐、贴图等与游戏内容相关的数据,全都放在了一个全新后缀名为WAD的文件中,这个WAD就是Where's All the Data(数据都在哪儿)的缩写。这一举动,促成了玩家制作MOD的热潮。
广受赞誉的“异形TC”就诞生于这一时期,贾斯丁·费舍尔感觉游戏的氛围和86年热门电影《异形2》很像,于是耗费半年时间,将游戏改造成了接近电影场景的“异形游戏”。
这之后,“荒野大镖客”、“星球大战”、“真人快打”、“恶魔城”、“蝙蝠侠”、“辛普森一家”等等超多的IP登录“DOOM”平台,各种还原度爆表的设计,简直是玩家群体的盛宴。而由于Id对自己引擎的开发政策,时至今日还有不少的MOD内容在Id的引擎上被制作,甚至还有将新《DOOM》作品为基准在初代“DOOM”上开发的“DOOM”MOD,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莫名的无厘头。
说起中国的网吧,在其兴起繁盛的90年代,有两款游戏成为了网吧中玩家的主力游戏。这两款游戏广受玩家喜爱,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都能够进行局域网对战,不仅如此,还有个许多人当时都不知道的相同点,都为原游戏的MOD。这两款就是“CS”和“共和国之辉”。
“CS”起源于V社在98年发售的《半条命》游戏,本身是游戏的一个模组,但是凭借简单易上手的玩法,和多人更上头的竞技内容,一跃成为独立的游戏。从依附于原游戏独立开发到被V社相中纳入麾下;从99年夏季开始的独立运行游戏到现在,这个被称为“CS”的竞技FPS游戏鼻祖,一共更新了五部作品。这个系列用实力证明了MOD不输于游戏本体的可玩性,甚至还拥有超越本体游戏的能力。
“共和国之辉”作为国内MOD爱好者为2000年发售游戏《红警2》制作的MOD,由于拿捏住了玩家的爱国情怀,在游戏基础上增加了中国的军队和游戏剧情内容。虽然MOD的内容满足了相当多的玩家,游戏本身的素质和可玩性都很强的基础加持,让“红警”系列红极一时。但这款MOD过于满足国内玩家的需求,使得游戏的平衡性太差,不了解的玩家以为系列游戏只有这个水平,也因此影响了相当多的玩家,至今还以为“红警”就是指“共和国之辉”。可见一款独特的MOD会对游戏本身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MOD也会进化——《火箭联盟》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在2004年的时候,一位叫做戴维·哈格伍德的人,为《虚幻竞技场》打造了不少的MOD,其中就包括一个“特技飞车场地”。因为他每年都会拿出优秀的MOD作品,EPIC和他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之后似乎小有建树的戴维,认清了自己的目标。他辞去现有的网页设计师工作,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经历了许多磕绊的工作室,一直为大厂做外包工作盈利,直到08年才拿出自家的成果。这款登录了PS3的游戏叫做《超音速火箭特技战车》,这家工作室就是Psyonix。虽然08年代这款游戏有着200万次的下载量,但两极化的玩家评分,和业界并不看好的态度,还是让这个工作室决心继续打磨作品。
直到2015年,经历了多次回炉重造之后,由一款MOD逐渐演变而来游戏,一夜之间红爆互联网,Psyonix七年的沉淀没有白费,这就是半年内就营收4.5亿的《火箭联盟》诞生的故事。
集大成者——贝塞斯达的“天际”和“辐射”说到游戏MOD,永远绕不开的一座大山就是贝塞斯达,原因主要是由他们发行于2011年的《上古卷轴5:天际》和2015年的《辐射4》,在整合MOD上,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般的游戏MOD,要么改变游戏玩法,要么增加游戏的场景内容,要么修改参数调剂游戏节奏,要么拓展装备外观满足玩家收藏喜好。总之对于游戏本体,MOD一般倾向于专注于一个或几个部分的改动,完全为玩家的需求服务。但是在这两款有着极佳自由度的开放世界游戏上,你真的可以做到无所不能。而且有着大量玩家群体的支持,和技术爱好者的不断发掘,这两款游戏,就像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千个玩家就有一千个“天际”风景,一万个玩家,就有一万个“废土”世界。
这种不分好坏一股脑全塞的方式,自然让MOD选择强迫症患者难以适从,而且装载太多的MOD不仅会影响游戏的运行,甚至一不小心还会损坏游戏存档。但试问,谁能抵挡在“天际”魔改的“中土世界”中,操作“雪诺”去挑战“中国龙”;亦或者在“后末世时代”的“废土世界”里,驾驶着“高达”决战“哥斯拉”的新奇感呢?
自由开放的玩法,似乎更能吸引MOD制作者的兴趣,当然前提是游戏本身要允许MOD的制作。而开放玩法的游戏,就给了MOD制作者许多的创造空间,这其中比较独特的就是由“羽中”带领的团队,为《饥荒》制作的,以中国神话人物为核心的“神话书说”系列MOD。
这个系列MOD已连续更新两年了,制作组用细致的画面完美地再现了中国神话,可谓文化传播的先驱。而MOD中除了可操作的神话人物,以及作为BOSS登场的神话角色,还将古代神话中的各色物品,也收入其中。像太上老君的拂尘和七星剑;还有蟠桃树,葫芦这些可以互动的作物;游戏中更是可见炼丹炉,宫灯这些中国文化符号。
可以说这样素质优秀的MOD,完全比得上官方的内容发布,而全免费的内容,更是让玩家能够愉悦游戏。
结语要说MOD,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好处,比如可以增强游戏性,就算本体游戏内容略有空乏,玩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修改;亦或者难度被设计太大的游戏,可以通过打MOD的方式,缓解玩家的游戏压力;或是拓展游戏内容,开发更多装饰性,收集性的物品,增加玩家游玩过程的乐趣等等,不一而足。不过MOD的弊端也是存在,太过便利的内容,也会让很多刚接触游戏玩家,很快丧失游戏乐趣,另外巨量的再创作内容,可能会让不明就里的玩家,一进入游戏就萌生退意。但总体来说,MOD大多由玩家制作,也为玩家群体服务,至于使用与否,则由玩家自行定夺。只要能加强玩家的游戏体验,装载些许MOD又何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