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乡愁是什么?
有人说,乡愁是小桥流水,一街一河,读得到历史,看得见古韵,或者就是故里味道,炊烟袅袅……然而,无论是江南水乡,还是山村小镇,随着城镇化的建设,渐渐少了韵味,断了文脉,但不管怎样,也仍然有一些古村镇,一直坚持着守着文脉,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注入鲜活的人文,让古村镇在当下仍然读得到乡愁。
澎湃新闻从今天起将陆续走访关注古村镇历史建筑与重点文物的维护与修缮,推出“留住乡愁”系列报道。本期走进的是有着“上海文化之根”的松江,这里有着因水而生的仓城历史风貌区,存留有大量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共有文物保护单位一百多处。那些曾经“庭院深深”的圮败与斑驳的历史建筑,在当下到底如何修缮与“重生”?
站在大仓桥上远眺松江仓城临河而建的历史建筑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摄
大仓桥 永丰街道老城办 供图
从“雨巷”,走进仓城的历史与新生
仓城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是陌生的,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或许也未必知道仓城,但很多人知道一首诗《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这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笔下的《雨巷》,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点就在位于上海松江仓城历史风貌区秀南街施蛰存故居所处的小巷。民国十六年,年轻的诗人戴望舒,在好友施蛰存家中暂住,随后一厢情愿地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诗中丁香的原型便是施绛年。戴望舒在《雨巷》中流露出婉转缠绵、飘忽不定的真情实感。
如今,那个丁香姑娘和原址都不复存在,但延续千年一城、一河、一路,依然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因水而生的仓城,至今依然市河横贯,百水相接。
岁月变迁,老屋早已斑驳,然而在上海近郊,这里却是极其难得的历史风貌区。去年9月,松江区政府正式批复实施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启动区项目,重新修缮后的仓城张氏米行已向公众开放,清代晚期建筑凯氏宅已经变身为“松江布展示馆”、百年老宅王氏宅已成为着艺术空间……“仓城因水而生,有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大仓桥就是仓城的‘眼’,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就在桥南。我们在编制老城改造方案时就在思考,一直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示仓城文化的‘根’与‘魂’,希望每一位走进仓城的市民既能感受到了文脉与历史,也能感受到仓城的‘新生’。”松江区永丰街道老城改造办公室负责人、仓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包飞虹对澎湃新闻说。
据介绍,2005年10月23日,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的《上海市郊区及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对上海市松江区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了界定。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永丰街道辖区范围内,其中核心保护区为:玉树路以东、黄墙港以西,市河与中山西路两侧区域,面积19.50公顷。至今,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尚存留有大量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8处,文物保护点118处。2008年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127处。其中,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是大仓桥和颐园;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包括云间第一桥、葆素堂、费骅宅、杜氏雕花楼、杜氏宗祠、王春元宅、赵家宅、陈氏孝堂、水次仓关帝庙;另有116处文物保护点。2012年,松江区永丰街道成立了仓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始启动对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建设。
秀南街小巷
如果说起仓城的缘起,则不能不提及中国漕运。明清时期,流传着“苏松赋税甲天下”的说法,松江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之一”,而这“仓”就是仓城。仓城因水而兴,由仓而盛,百姓附城而居,市河两岸桥梁、宅第、店铺、庙宇鳞次栉比,成为当时府城西部的市井中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积淀,仓城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近现代以来,仓城之地的历史建筑,虽有不少在战乱中被毁,但大量得以幸存。如今,整个仓城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一河两街”,一河为市河,两街为中山西路和秀南街。
松江历史上的漕运船只
站在松江城区的中山西路入口,老街两侧的一座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一直延伸到公路的尽头。中山路原是古城松江千年以来最繁华的十里长街——郡治大街,“东到华阳西跨塘”,全长4910米,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旧时松江人说到大街上去,就是专指这条街。时过境迁,如今每到春来,墙头的草依然发芽,院里的花兀自盛开,但曾繁极一时的仓城、摩肩擦踵的中山路已不复当年的盛况。走在街道上,粗粗看去,车辆不多,行人更少,一间间的临街而设的店铺大多已闭门谢客,一座座临水而建的宅落早已人去楼空,惟有一堵堵斑驳的墙面、一扇扇褪色的木门在时光的交错中独自伫立在街头巷尾,静默不语。
中山西路上尚未修缮的历史建筑
未到松城仓城时,本以为沿途所见都是如此,然而低头转瞬之际,一栋名为“仓城张氏米行”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进门还未闻人声,绕过一扇画有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屏风,一个以 “寻味仓城·天下永丰”为主题的仓城稻米文化展即把观者带入大米的世界。一升、一斗有多大?古代用来蒸饭的木桶叫什么?通过“米”的称量、加工、炊煮、贮藏器具以及旧时证票的展示,观者或可在其中找到答案。此外,展览中还有各种传统粮食作物的实物展示,以及关于仓城漕运的历史解说。一路看下来,可以说 “米”元素遍布整个展馆。
仓城张氏米行
制作米糕的模具
穿过展厅至南面,是面向秀野桥滩的米行门面。虽在街道上少见有人行,但店铺里可没少热闹,只见老人小孩聚集在一起,大约十来人正围着长桌品尝刚出炉的豆腐脑,不时传来一声“还有吗?”“要不要再来一碗?”的问答。视线移动到店铺门外,两位老人一左一右围着石磨,正在打磨豆浆,两人一个放豆子、一个推磨盘,配合得十分默契。而在店铺里侧的桌子上,还摆放着没来得及收拾的筛子、模具及散落在周边的粉面等做米糕所需的工具和食材。
仓城张氏米行内两位老人正在磨豆浆
张氏米行工作人员介绍说,“仓城张氏米行”前身张国铨是建于1938年的“同仁米行”,建筑风格为江南传统民居。米行的前门在郡治大街的西段(现在的中山西路),这是经商卖米的店面。米行的屋后是临河的秀野桥滩。当时大船小船将稻谷从船上运往这里,通过碾米机加工,再将大米一麻袋一麻袋地返回船上运往远处;脱壳加工中的所谓“砻糠”又一担担地挑往城内各豆腐坊、茶馆等作“老虎灶”的燃料用。一派热闹的场景颇有“门前连市井,屋后闻橹声”的氛围。“为了重现昔日的风采,仓城张氏米行常态化开放后,除了定期举办与“米”有关的展览、活动外还将进一步围绕“米”元素,打造具有松江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展示平台。”
仓城张氏米行临河的秀野桥滩
秀南街成排的优秀历史建筑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摄
张氏米行这样的老宅“活化”其实只是松江区仓城历史街区保护的一个个案。
“我们一直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方针,以征而不拆的方式为风貌区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实施动迁解困,腾空文保建筑,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城市空间肌理。同时也留下了10%的原住民,留住了城市的记忆。在动迁的同时,街道对风貌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步组织修缮保护,组建文物保护员队伍,127处文物保护单位都有专人管理。对已经腾空的文保单位及时对接文广局制定修缮方案。截止目前,我们已完成了王春元宅、徐氏当铺、张氏宅、张氏米行宅等28处文保单位和保护点的修缮。”包飞虹说。
“庭院深深深几许”,明清老宅的修缮与“转身”
慕名进入另一处维护修缮并“转身”为艺术空间的老宅王氏宅。
记者初进门时并没有对这一乍看普通的院落并没有太多的惊喜。走进前厅之后,粗粗一览也并没有看出与江南地区其他的老宅有什么不同,不过当穿过距前厅约十几米的仪门,进入几进院落,最后来到长数十米,长着参天古木的后院时,不禁感慨“庭院深深深几许”。包飞虹介绍说,“这座宅院的宽度不到十米,但是它的深度有八十多米。这样的长宽比例也是显的这座老宅格外纵深的原因之一。”
仓城内的历史建筑王氏宅
王氏宅占地1200平方米,原为明代朱御史宅基地,后依次易手顾、陆、王三氏。抗战前,王子彝买下该宅,1937年再修仪门,新建了前厅,故王氏宅又称王子彝宅。仪门始建于明代,青石门枕石,东西两侧为明代砖雕,王子彝长子王尚德据《大学》《中庸》拟定、王子彝镌刻匾额“庄敬日强”,意为“要有庄严持重、敬慎严谨的态度,才能进步自强”。
上世纪60年代,王氏宅内的栏杆、落地门窗等木作雕饰,曾遭到毁坏和拆走。2016年1月,王氏宅被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点。2018年底启动保护修缮。据当时承担这一修缮工作的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介绍,修缮前的王氏宅,建筑入口隐藏在一片杂乱的树丛和灌木里,走到底看到刷白的围墙,中间是双扇板门,进去一看,板门里面是个仪门。最里的长条后院,杂乱无章地长着茂盛的大树、灌木和各种地被,像个小树林。
修缮前的王氏宅仪门门头 图片来自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在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对王氏宅进行形制考查、病害分析等相关工作之后,现场开始进入施工环节。整个修缮工程由专业的施工单位“操刀”,工作人员根据史料记载和原有的结构痕迹,在不改变房屋主体结构的前提下,细细推敲还原老宅面貌。“修缮后的老宅中,超过70%的建材都是原始保存下来的,新做的部分也都遵循‘修旧如旧’原则,纯手工模仿明清工艺打造。有时,‘剥离’过程中遇到先前未曾料想到的建筑结构,便请文物专家‘会诊’,重新更改设计方案。”包飞虹说。
修缮完成的王氏宅青瓦老墙,绿荫浓密,小院幽静,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风韵。有意思的是,澎湃新闻记者在前院所见的三棵百年老榆树,与后院栽下的十多棵杉树不仅在前后空间交错中相映成趣,也记录了王氏家族随着南北地理位置的迁移,几代人在心理认同上产生的变化。“前院种的是榆树,是典型的北方树,因为当时宅院的主人王子彝是北方人,他对北方的植物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所以他种了这样几棵树。而后来王子彝的孙子在后院种下了十多棵杉树,这是典型的南方树,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南方人了。”
目前,王氏宅“变身”艺云阁。“取名‘艺云’,就是‘艺术云间’的意思。”艺云阁负责人吴彬对澎湃新闻介绍,这里一直围绕研学、展览、文创为松江区市民打造艺术活动空间,最近新办了不少展览,成为当热爱艺术的市民打卡点。此外,老宅中还设有王尚德纪念室,展出王尚德及其父亲王子彝、其夫人沈元吉的书画作品,讲述王氏家族故事。
杜氏雕花楼局部 永丰街道老城办 供图
“对于修缮后的文保建筑,我们会植入一些非遗类、民俗类、艺术类等文化业态,让文保建筑重获生机。2019年,我们也开始探索以行走仓城,参观老宅的旅游路线。并不间断地举办老宅艺术主题展览活动,让建筑空间里的艺术形态,赋予老宅新的生命力,让文化唤醒仓城。”包飞虹对澎湃新闻说,“目前在中山西路上已修缮好并完成业态更新的除了仓城张氏米行、艺云阁之外,还有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松江布展示馆等。
杜氏雕花楼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曾是当地名绅杜岭梅的住宅,现存有四进、包括前楼、走马楼、后屋与厢房,占地面积611平方米。作为沪上“最美”雕花楼之一,杜氏雕花楼经过一年多的整体修缮,现已变身为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工作人员此前表示,“这里将会不定期地举行皮影戏、剪纸、书法等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市民走进雕花楼,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憾的是,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当天,并未赶上杜氏雕花楼的非遗活动,倒是走进了另一处布艺的天地——松江布展示馆。
松江布展示馆
松江布展示馆前身是凯氏宅和康氏宅,分别建于清代晚期和民国时期。其中凯氏宅临街楼已改建,现存前后宅楼。修缮前的凯氏宅是一个小商铺,斑驳不堪的水泥外墙、裸露在墙表的房屋电线、经久失修的窗户以及露天蓬上黑的发油的灰尘……让人一眼看过去完全不会想到这是一栋清代老宅,而与现下乡镇中的许多杂货店别无二致。
凯氏宅修缮前面貌 朱顺华 摄
2016年1月,凯氏宅被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点。2020年,经过一年多的修缮之后,凯氏宅剥去了水泥的外衣,还原了本来的古朴面貌,门窗也按照清代老宅的风格样式恢复了其木质本色。为了进一步让老宅焕发生机,凯氏宅与旁边的康氏宅还牵手纺纱织布文化,引进了松江布的展示内容。目前凯氏宅前楼二开间是文创展示空间,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所看到的旗袍、外套、背包等服饰以及各种形式的布偶均是以松江布制作而成,尤其是木架上摆放的布偶让人眼前一亮,心中欢喜。
说到松江布,今天许多人可能对它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在明清时期,松江布却是风靡欧洲的时尚布料。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中,就描写了中国紫花布(松江布)在法国民间流行的情景。这股流行之风同样也刮进了英国的上流社会,伦敦博物馆馆藏的用松江紫花布缝制的19世纪英国绅士所穿的裤子实物就是很好的佐证。
松江布的产生与元朝时期松江人黄道婆有着直接的关系。据相关文献记载,黄道婆从海南崖州带回的先进纺织工具和技术,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松江几乎家家纺纱,户户织布,造就了松江“绫布二物,衣被天下,虽苏杭不及也”的盛况。明清两代,松江成为了中国棉纺织业的织造中心。清咸丰十年(1860),全国销售布匹4500万匹,其中3000万匹产自于松江府,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松江产的紫花布
从前楼的一侧穿过天井的走廊,即来到凯氏宅后楼二开间即来到“紫花格子布之矩阵世界”。这是一个以紫花布为主题的展览。“这些紫花布大都收集于松江、江苏、河南等地,织造年代在晚清、民国、或新中国初期,纹样呈现主要以大格子为主,这种大格子的表现形式与苏格兰格子相近,而英国又是现代纺织的起源地,这些大格子的纹样形式或许也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后所体现的服饰美学之一。”松江布衣展示馆负责人在现场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些紫花布的历史背景及其收藏的历程。
松江布展示馆内的纺织工具
虽然松江布在今天确实已经褪去了往日的光芒,素色的清代紫花布、各式各样的民国紫花格子布、上世纪六七世年代的条纹布等已不再是日常流行的穿衣布料。但不可否认的是,松江布确实承载着松江人记忆中的乡愁。如何留住这样一份乡愁,澎湃新闻记者在走访中感受到,在活化的过程中多一分设计与巧思,或许会更能体现在今天的人文价值。
从松江布衣展示馆出来左转,沿着街道不过几分钟,马路对面就是松江区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清代当铺建筑——徐氏当铺。
远远望去一个大大的繁体“当”字镶嵌在三山屏风墙之中。据介绍,从2016年开始,永丰街道开始对当铺进行修缮,在修缮时为确保其“原汁原味”,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并且在施工工艺上采用了难度较大的榫卯结构,在横梁、木柱上竟未有一根钉子,经过仔细打磨和油漆喷涂后,很难看出修复的痕迹。未来徐氏当铺将会引进中国旅游书店。
远远望去的徐氏当铺
清代建筑徐氏当铺修缮时内部
浓郁古韵的大仓桥,夜色中被点亮
从徐氏当铺往前不到一百米,右边小巷尽头的大仓桥就出现在观者视线,这是一座有着浓郁古韵的石桥。
隐藏在小巷尽头的大仓桥
雪中大仓桥 永丰街道老城办 供图
大仓桥,原名永丰桥,因为桥南为明清时期松江府漕运仓城,故俗称大仓桥。据松江博物馆副研究员杨坤此前撰文介绍,当时松江府为了存储漕粮,就在现在大仓桥南侧的位置,在明代中期建了一个仓城,作为漕粮存储和转运的非常重要的点,可以说是物流基地。为了考虑背面是松江府的十里长街,要跨过这条市河,在天启六年的时候,在华亭知县章允儒的倡议下,兴建了目前所能看到的这座大仓桥。这是目前松江现存体量最大的石桥,也是上海地区明代比较大型的石拱桥之一
大仓桥的桥原为木结构,形制未祥,约建于明初或稍后。至隆庆时“甃石易木”,建成一座五环大石桥,“延亘三十余丈”,其时仓城已筑,石桥与之组合,气势甚为雄壮。
天启六年(1626年),章允儒既已完成仓城内部建设,遂巡视桥址,决定“乘众之和,用时之暇”,重建大仓桥。在章氏的精心擘画下,新建的石桥“水门旋俱,石道亦平,高敞坚实,视昔有加”,以今之计算,全长54米,宽5米,高8米,有92级台阶,青石桥身、护栏,花岗石台阶。董其昌认为大仓桥“蓄风气,壮瞻视,莫此为伟”,对其赞美备至。因为岁月流逝,大仓桥部分桥栏失缺,桥身侧墙野树丛生,影响到桥的结构与行人的安全。2002年,松江区政府和永丰街道共同斥资修缮,恢复了古桥斑驳苍朴的雄姿。
昔日的大粮仓已难觅踪影,然而站在大仓桥上,古旧的石板,凹凸不平,饱含岁月侵蚀的沧桑。
从去年5月开始,修复后的大仓桥开启了点亮工程:夜色之中,大仓桥在清幽灯光的掩映下,有着一种晶莹玉润之美。“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遗存的历史积淀从不同侧面彰显了松江历史底蕴,松江区也将逐步改造修缮古迹老宅、历史街区等,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以展现千年仓桥和市河的独特魅力。从去年开始用景观灯点亮大仓桥,也是希望赋能于古城风貌,让人文景观更有温度。”永丰街道老城办负责人说。
白日的大仓桥
夜色中的大仓桥 永丰街道老城办 供图
让人感到幸运的是,大仓桥其实并不孤独,就在大仓桥相距不过五六百米处的三汊河湾处,中山西路玉树路西,依然跨立着著名的云间第一桥。此桥始建于宋代,后坍塌,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府王衡在旧址上重建石桥,是当时松江最大的一座桥。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曾再度重修,东面桥拱上有同治年间镌刻的一条“云间第一桥”额,桥柱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之句。桥顶和桥薄墩十分纤秀。500余年来,该桥保留着原由端庄雄伟、古朴典雅的风貌,极为可贵,更体现出江南古桥的特色。
云间第一桥
据文献记载,清代康熙南巡至松江,曾在云间第一桥北滩的祭江亭停舟泊岸,登上桥头,望一城内外名园错综、甲第入云,市河两岸民屋依水、鳞次栉比,三滩地界店肆林立、百业杂陈,四方城内寺观如烟、香火繁盛。
如今再登云间第一桥,昔日的浩瀚大泽已成烟云,古浦塘以东,繁华一时的仓城有正在修复的残垣,也有已对外开放的古宅,而在持续至今的修复下,已成为松江古城“十里长街”仅存的旧街区,也是松江府城文化的活化石,希望这些“修旧如旧”的老街与新注入的“活化项目”,能够真正留住水乡的“乡愁”,让仓城“破茧重生”。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仓城拾记》、《云间粮仓的前世今生》等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栾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