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话,再生气也不能对孩子说!(附实战案例)

这几句话,再生气也不能对孩子说!(附实战案例)

首页模拟经营假装玩冰淇淋店更新时间:2024-06-04

为了在职场上巧舌如簧,我们会费尽心机研习“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会斟词酌句跟老板提加薪,跟客户谈需求。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对孩子(或其他亲近的人)口不择言,这是为什么呢?

有多少人仗着自己是家长,对孩子吆来喝去,甚至恶语相向?

为什么说了很多遍“不许”“不行”,孩子都置若罔闻?

“好好说话”=平等沟通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小时候,都或多或少听过一些非常反感的话。也许你曾经暗自发誓:以后绝对不对自己的孩子讲这些话,因为“太伤人了!”

但是,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屁股决定脑袋”,很多家长自己也渐渐认为曾经反感的话,虽然粗暴,但的确奏效,立竿见影。

那么,除了每次都用语言“暴力镇压”,导致不欢而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在《好好说话》一书中,作者认为:沟通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这是一个人维持人际关系、避免无谓摩擦,并创造良好氛围的基本能力。沟通的要义是平等!

同理。

在亲子沟通中,家长如果能从孩子的角度多考虑,照顾到孩子的诉求,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摩擦、怒吼、不愉快。

武器:命令

*伤力:★

【案例】

妈妈刚忙完家务,看到孩子把客厅弄得一团糟,瞬间就怒了,“你怎么搞的?我说过多少遍了!赶紧把玩具收起来!”

【分析】

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小结】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你怎么搞的?我说过多少遍了!赶紧把玩具收起来!”

为什么这种话对孩子收效甚微?

排除孩子力不能及、还没玩够等因素,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从孩子视角看问题”——比如也许孩子想的是,“收拾东西多无聊啊!我不要。”

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收拾玩具,一个基本思路是:找到孩子能听进去的理由,切中他感同身受的“敏感点”,再给他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武器:贴标签、嘲讽

*伤力:★★

【案例】

听说积木能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奶奶兴致勃勃打算教孙子堆积木。

没想到,孙子玩了一小会儿,就被旁边的小汽车吸引住了,任奶奶怎么叫,孙子也不答应。

奶奶很生气,“你就是三分钟热度!”

【分析】

研究表明,12~24个月的孩子只注意到自己选择的活动;2~3岁才能在成人的控制下注意成人选择的活动。

随口就批评(嘲笑)孩子“三分钟热度”,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每个孩子的气质不同,我们不能把孩子简单地贴上各种“标签”,而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具体行为和能力。

【小结】正面激励 理解

为什么说给孩子贴标签,是不恰当的行为?

咱们回忆一下,以前看星座特质,是不是越看越觉得像自己?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孩子的注意力无法像成人一样持久,是特定年龄发育的局限。况且,孩子也有权利选择对什么感兴趣。

因此,家长不妨放下执念,多发现孩子的长处,并加以引导吧!

武器:专制、霸道

*伤力:★★★

【案例】

孩子:“爸爸,我想吃冰淇淋,不想吃豌豆!”

爸爸:“如果你不吃豌豆,我会很失望!”“我说不行就不行!”

【分析】

从营养角度考虑,爸爸的初衷显然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这样跟孩子说话,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却是:绑架、霸道。

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发展出自我意识,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不愿意成人插手。

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感知自己在家长心中所处的位置,专制、霸道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意愿没有被尊重、被满足,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影响健康的自尊。

(电视剧《虎妈猫爸》剧照)

【小结】非暴力沟通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其经典著作《非暴力沟通》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之列。他提出“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如果你不吃豌豆,我会很失望!”“我说不行就不行!”就是一种典型的暴力沟通,家长以自己的心情为要挟,向孩子施加以心理压力,如此一来,往往会让孩子觉得吃豌豆是为了让家长高兴,从而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换成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家长可以这么说:

这样既能照顾孩子的自尊心,也能刺激他的内生动力。

家长不能轻视孩子的理解能力,应该把他们当大人一样平等对待。

武器:冷漠

*伤力:★★★★

【案例】

在商场,孩子哭着喊着,非得要其他小朋友手里的气球。

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出来,已经筋疲力尽,实在无力招架,站在一旁大声训斥,“你哭吧!哭累了就不哭了!”“什么时候不哭,什么时候再说买气球的事!”

孩子哭得更凶了。

【分析】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这种态度残忍而冷漠。

哭,是孩子表达痛、不舒服、饥饿、困、热、悲伤的主要(或唯一)方式。如果家长能对孩子的哭闹及时反应,孩子会从家长的行为中明白:当自己感到不舒服、不安时,爸爸妈妈会来安慰自己,这对孩子早期形成对家长的信任感非常重要。

家长一味地漠视孩子的哭闹,而不试图从根源解决孩子的困扰,可能会导致对一些潜在问题(危机)的忽视。

ps:小编曾遇到女儿在商场边哭边喊“抱”的情形,当时小编已经很疲惫,非常希望女儿自己走……回家以后才发现:新买的凉鞋磨脚,女儿娇嫩的小脚丫被磨红了!

【小结】共情

孩子哭闹的确会让家长心烦意乱,但是采取逃避的态度,冷漠处之,也许并不是明智之举。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认为,共情能够消除疏离感。

最佳的共情表达方式是接纳的与客观的同情:我看见你的真实脆弱,我满足你的情感需求。

小编梳理出了一个亲子共情的基本思路:

承认孩子的不良情绪→猜测事情的原因→认可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不良情绪表示接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孩子离开引发不良情绪的场景。

现在,我们再试试重新和孩子沟通吧!

武器:恐吓、警告

*伤力:★★★★★

【案例】

妈妈急着回家做饭,孩子却执意再玩一会儿滑滑梯,妈妈情急之下怒斥,“再不走就不要你了!”“妈妈走了,你自己玩吧!”

【分析】

“再***就不要你了”,孩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恐吓、警告。

即便这些恐吓、警告在短期内收到了一些效果,但付出的代价和这点微弱的效果相比却是太大了!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会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

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

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小结】给孩子选择权

孩子有了自主意识,就不再愿意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有了自己做决定的需求。如果孩子的这种需求长期不被满足,自主意识就会被抑制,自信心会受打击,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长大以后,孩子可能会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缺乏责任感,凡事依赖,缺乏主见。

有一些孩子在遭受过多限制时会比较容易发脾气,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适当放松对他的管制,避免孩子因过度控制而反抗。

例如在进行穿衣、吃饭、游戏、运动等日常活动时,不妨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和适当的选择权,让他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减少挫败感。

有选择权,意味着被尊重。

因此,如果妈妈想让孩子别再玩滑滑梯,赶紧回家,不妨为孩子提供替代玩滑滑梯的另一个选择,比如,“你想帮妈妈揉面团(摘豆角、打鸡蛋)吗?”“你想看看爸爸给你买了什么新玩具吗?”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好好说话》《原来孩子这样成长》《非暴力沟通》

小编说

啊!差点忘了。

“身体语言”也会“说话”!

和孩子沟通时,家长可以蹲下来,直视孩子的眼睛,以示平等;也可以搂着孩子的肩膀表示“支持”;或者拥抱孩子表示“安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