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弟辰晨 任佳):今年39岁的莉莉是位全职妈妈,已经近三年没有健身了。
2013年的时候她办过健身卡,赠送的两节私教课,也去体验了一下,“实在是不太好意思对着一个男人出大汗,他给我压腿,我比较害羞,自己练又没什么效果,最后就放弃了。”
备孕期间,大夫要求她锻炼身体,“那时候,不管刮风下雨,我每天都要坚持走20000步以上。”有了孩子之后,带娃几乎占据了她的全部时间,“每天看孩子已经很累了,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健身了。”
最近,莉莉迷上了一部热播电视剧的男主角,“我感觉自己又谈恋爱了,全程姨母笑。”男主角代言了一款健身软件,莉莉为了将“爱”进行到底,下载软件,准备等娃上幼儿园后,重新回归健身队伍……“你,为什么健身?”
这个时代,颜值已经不是衡量外表的唯一标准,身材同样重要。对于有些女生而言,一条裤子也许就能成为她健身的理由。
85年的豆子就是这其中的一员,“我必须去健身了,去年的裤子今年已经穿不上了。”
豆子是个自由职业者,她的健身理由也跟她的职业一样自由。“这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胖了,就会去办个健身卡,或者跑步、游泳,集中练一段时间。”结婚前,她为了美,豁出去了,过午不食,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整个人清瘦了不少。
过了三十岁,她听说运动可以延缓衰老,又开始尝试各种健身项目,希望脸上的胶原蛋白可以流失得慢一点。
90年的小郑则与她不同,“我健身完全是为了出汗。汗出透了,我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又能缓解我的工作压力。”
小郑是一名国企员工,平时工作非常忙碌,有时候要加班到很晚,饮食不规律,平时不运动,体重在悄悄地增长,给身体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小郑上学的时候是校队的,从初中开始就有比较系统的训练。如今,每天坐办公室,让他感觉浑身不自在。“我觉得健身是需要长久坚持,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给自己制定健身计划。”
跟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健身理由似乎简单了许多。61岁的孙阿姨每天上午游泳1小时,晚饭后去公园里走路1万步以上。
“我健身是退休没事儿干,岁数也大了,身体有好多小毛病。前几年闹更年期,每天在家待着心情特别烦躁。”退休后没几年,孙阿姨就进入了更年期,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但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爱人帮她报考了老年大学,孙阿姨学习了游泳、书法,还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一起结伴去游泳、爬山,久而久之,孙阿姨也爱上了健身。
“你,如何健身?”
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被定为“全民健身日”。
一时间,全民健身的热浪席卷了大街小巷,人们纷纷喊着“燃烧卡路里”的口号,挥汗如雨。
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比例为33.9%。而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所做的调查显示,不少一线城市的比例已达到或接近50%,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这些数字的背后,大家都是如何健身的呢?
豆子比较“潇洒”,有空的时候就办张健身卡,为此买一身专业的健身装备,去健身房里运动三分钟,自拍半小时。一周后,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把健身卡抛诸脑后,约三五好友小聚一下,把失去的脂肪全部补了回来。等到某天想起来的时候,健身卡早已过期了。
后来觉得健身卡太贵了,索性买台跑步机放在家里,兴高采烈的跑了几天后,上面就挂满了衣服。
跑步、游泳、瑜伽……豆子随心所欲的尝试着各种健身方法,但总是计划很完美,现实很骨感。
与之相反的是85年的秦然,他是一位健身达人,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健身计划。最初,他是想让自己的体型变得好看,“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算是臭美吧。”但后来坚持下来的原因,居然是因为父母的反对。“逆反心理作祟吧,他们会觉得我在浪费钱在一些没有结果的事情上。我当时就很任性,偏要坚持下来给他们看。”
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秦然请了私教,一节课500块钱,每天下班后去健身房训练。一周五天训练,每天1小时,周一到周五会练不同的部位。比如周一做卧推练胸部,周二做深蹲练腿部,周三练后背……
三年半的时间,秦然的卧推从80kg涨到120kg,硬拉从80kg涨到160kg……引体向上从最初需要教练托举,到后来可以10X10,体脂率从17%降到13%g。
“你,真的会健身?”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
但在全民健身的热潮背后,如何实现专业化、个体化,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为健身过度,秦然的手腕、腰部都不同程度损伤过,落枕是常有的事儿。“我觉得健身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比较。这样会影响你自身的健身计划。本来我想练成贝克汉姆的身材,最后因为攀比,跟别人拼力量,变成巨石强森。而且健身的人会吃一些补剂,比如蛋白粉、肌酸……这些其实对内脏都是有代谢负担的。”
自称“佛系健身”的可可,每天1小时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坚持了2个月后,生理期延迟。对于身体发出的第一次预警信号,她并没有在意,她又参加了每天45分钟的动感单车课,有时候还会做半个小时的拉伸运动。
1996年出生的可可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了一家国企单位,身高169cm,体重52kg,在别人看来如此完美的身材她还是不太满意。再加上刚订婚不久,她心想如果再瘦点穿上心爱的婚纱是不是更漂亮。想了三四天后,她从某平台购买了一张二手健身卡,买了一套健身装备,“穿上后感觉自己挺酷的。”
因为刚工作不久,没钱请私教,就自己练,觉得很疲惫,有时候也会头晕,直到出现“血尿”,可可才终止了自己的锻炼。到医院挂了急诊,检测报告显示她的肌酸激酶值达到了正常人最高限的200多倍,转氨酶也显著升高。医生诊断她是因为长时间剧烈运动引发了“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突然有一天出现‘血尿’,整个人都慌了,先上网搜,有人提到肾炎、肾衰竭,自己就开始胡思乱想,不会是要死了吧?”那时候,她还没有意识到是过度健身导致的。
在医院治疗了一算时间后,可可出院了,出院后她“瘦”了,但是面色变暗黄了。“这恐怕是近几年最瘦的时候了,但是做事情还是讲究方法的,健康第一。”
在生活中,类似因运动不当导致身体伤害的例子不在少数。
2018年8月,陈女士晚上和家人一起到健身房锻炼。连续一个多小时下来,陈女士几乎没有停歇,大多数时间在游泳。当陈女士锻炼完换好衣服后,感到身体不适。她对家人说,自己手脚无力,胸闷想吐,特别是胃部很不舒服,随后她就昏倒了。医护人员为她做了初步检查后判断,陈女士是因为运动过量导致不适,最后昏倒。
2016年10月,29岁的武女士在健身会所连续不停地进行了跑步、仰卧起坐等项目。运动了两个小时后,没有做任何放松运动也没有调整休息,直接驾车准备回家。运动消耗太多的体能,加之空腹未及时补充能量,武女士驾驶车不到两分钟就出现供氧不足、血糖过低症状,突然昏厥,无法控制车辆,车径直冲向路边,撞断路边的八根隔离桩。
运动虽好,但适度、科学很重要。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国平认为,由于健身前对身体状况没有科学的评估和测试,一些人因运动量过大,产生机体不适应,导致身体疲劳、关节受损等;一些人因运动方式不当,运动项目选择不对,造成意外损伤甚至猝死;有的人每次锻炼运动量不够,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达不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厉彦虎也提到,运动要遵循基本的科学原则,要适度、柔和、均衡,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像马拉松比赛是一个对耐力、体力、心率极度考验的运动项目,如果体能达不到,就不要去参加。” (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