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引发的硅谷大骗局

一滴血引发的硅谷大骗局

首页模拟经营恐龙公园大亨恐龙崛起更新时间:2024-09-22

作者:上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王升远

仅仅在两三年前,我还在收到一些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关于伊丽莎白·霍姆斯的文章。她在文中被冠以“女版乔布斯”的称谓,而她标志性的黑色高领毛衣,一双热忱、坚毅的蓝眼睛,也确实神似乔布斯,还有她那深沉的、近似男性的嗓音(接近她的人发现,在她不小心滑倒或喝醉酒时会发出另一种更自然的声音)。

《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美]约翰·卡雷鲁 著成起宏 译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这类文章对伊丽莎白创办的希拉洛斯(Theranos,来源于英文单词“治疗therapy”和“诊断diagnosis”的组合)公司如何仅通过一滴血来快速检测数百项指标的技术原理,言之甚少,或者根本不涉及,文章津津乐道的是这位“80后”金发白肤高智女性的传奇人生:中学时代保持全A成绩,17岁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并获得每月3000美元的科研经费;她的老师、斯坦福工程学院院长钱宁·罗伯逊破例让还是大一新生的伊丽莎白进入实验室,与博士生们一起工作;而在伊丽莎白大二辍学创业时,钱宁院长依然大力支持。

支持伊丽莎白辍学创业的是她的一个想法:仅从指尖采集一滴血,放入一个便携式仪器中,就能即刻检验出200多项身体指标。而这样的检测,通常需要数天,在庞大的设备上才能完成。

如果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希拉洛斯被估值90亿美元,伊丽莎白在从创业到骗局被戳穿前的15年中,成功拉拢了一批政商界大鳄为自己站台: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她为美国全球创新大使;公司董事会中有两位是美国前国务卿,其他还有美国前国防部长、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前任主席、前海军上将和前海军陆战队。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甚至不惜与质疑希拉洛斯的孙子决裂,公开表示:“这个姑娘就是下一个乔布斯,就是下一个比尔·盖茨。”投资人名单同样炫目,一向以投资眼光毒辣著称的传媒大亨默多克,给了希拉洛斯一张1.25亿美元的支票。

读到这些文章,和大部分读者一样,除了感慨“少年出英雄,硅谷多神话”之外,我并未起疑,当然实际也并未多想,因为其领域与我的专业相去甚远。直到《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一书出版,这一硅谷最大骗局在两届普利策奖得主约翰·卡雷鲁笔下徐徐展开时,我才觉得这一事件的意义早已溢出科技界,而具广泛的社会意义了。

其实,骗局并非无迹可寻。

首先,希拉洛斯的董事会虽然像一个小内阁,但诡异的是,作为一家医疗新科技创业公司,董事会却没有一个人具备医学背景。

而更多的细节散落在公司的日常中。希拉洛斯的员工,无论处于何种层级,在从最初对伊丽莎白的崇拜中清醒过来之后,几乎都发现了她的秘密:悄悄购入并使用其他公司的商用检测仪器进行大部分的检测,却对外宣称都是在希拉洛斯“爱迪生”检测仪上进行的;因稀释、运送等原因造成检测错误率在50%以上,却指示技术人员编写用来掩盖现场故障的计算机程序;企图绕开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在内的政府监管,不负责任地和全美最大的连锁药房展开合作,毫不在乎因此给人们带去的健康风险……

但人们的嘴巴一时间都被伊丽莎白用保密协议和各种恐吓堵住了,她一路高歌猛进,最终被捧上神坛。《福布斯》把她评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女性亿万富翁”,《时代周刊》提名她为“2015年最具有影响力的100大人物”,《财富》将她评选为“年度商业家”……直到身为《华尔街日报》调查记者的卡雷鲁,用了整整三年半调查时间来揭穿她。

但伊丽莎白为何能“成功”?毫无逻辑的背后,其实藏着深刻的逻辑。

首先是金钱的诱惑。近些年来,整个社会越来越强化科技与财富之间的联系,似乎新科技带来的最重要的结果,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创新者的身价。人们逐渐失去这样的常识——任何科技发明或发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科技工作者付出数年、数十年的努力,都需要建立在一个渐进的基础上。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投资人的犹豫,但他们更怕错过致富机会;也看到合作方有过的挣扎,但“我若不合作,机会就会落到竞争对手手中”的恐慌,让他们掩住自己的眼睛。

其次是社会的迎合心态。在一向以男性为主导的硅谷,崛起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科技创业者,这个故事十分吻合流行审美,以致在卡雷鲁调查希拉洛斯公司之前,其他权威媒体,仿佛受到了某种蛊惑,在没有眼见为实的情况下,竟毫无心理负担地在键盘上敲下溢美之词。

但希拉洛斯骗局最糟糕之处,还不在于投资者输钱,或者辜负了人们对一个创业好故事的期待,而是它反映了在世界各国都迫切渴望创新的当下,人们下意识地容忍和接受了这样一种倾向:人们可以在仅有一个想法的情况下,罔顾想法变成现实究竟有多远的实际,而在市场营销时,做出轻率散漫的过度承诺。这里所说的市场营销,包括影响政府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或获得某种财政和非财政的资助和支持。这种现象之普遍,甚至在硅谷有个专有名词:演久成真(fakeit-until-you-make-it)。国内虽然没有类似的专有名词,但并不缺类似的文化。

我们期待创新、鼓励创新,但创新自有科学规律,不是任何人的鼓励、期待可以改变其运行轨迹的。面对某种神话式创新,我们在接受之前,是否应该先回归常识和理性,做一番认真的审视?当我们听到一些政府、一些媒体大肆宣扬属地内引进了多少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企业时,是否应该回忆一下我们曾草率拥抱的互联网新金融?(王升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