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厨师:整个天下,都是我的厨房

“流浪”厨师:整个天下,都是我的厨房

首页模拟经营流浪餐厅厨神更新时间:2024-04-29

一位有信仰的厨师,战场绝不仅是固定在后厨,要靠双脚去探索。

行万里路,烹天下菜。

泱泱大国数千年传承,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这些数字背后是地大物博,大到有取之不尽的食材等待厨师去发掘。

好的厨师要有感受山川湖海、体会人间烟火的经历,要用双脚丈量厨房的宽度和厚度,甚至要有「整个天下都是我的厨房」那种气势。

天下之大各有各的饮食特色和文化信仰,辣口,甜口,面食,大米;信仰就更不同,有些地方祭山神、祭海神,种族就更多样了,这也是饮食文化的底色。

饮食文化的差异,流传的烹饪技巧自然也不同,这里面的智慧藏于民间,可谓每一片不同的土地都生长了最适宜的食材,都汲取了当地的精华、灵气。有些能满足味觉上的要求,有些能治病救人。

我曾在云南红河,一个彝族的村落,看到一个当地老人清炒板蓝根,能预防、治感冒,而且口感还很好,有些就是普普通通餐桌上的菜,只有感受过的人才懂得那种地大物博,才懂得对食材的敬畏,才明白厨师肩负的使命。

在云南,我最喜欢逛菜场,当地人往往喜欢在肩上背一个篓子,买完就往里放。云南的菜场,品种齐全,天麻、田七、虫草等滋补中药在菜场随处可见,禽类家畜品质都很好,最吸引我的是五颜六色的蔬果,非常喜欢。真正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七彩云南」仅一个菜场足矣诠释。

我年轻时走过许多地方,当时的我带着信仰出发。

早在十多年前,我学徒5年届满,师傅允许我独自掌勺,半年左右我就厌倦了当时那种生活,一眼看到顶,做着重复的事情,那些菜闭着眼睛也能做。后来我就决定出去闯闯。

工资的薄厚,根本不在我考虑的范围。有吃有住,又还年轻,一心只想接触不同的,最纯粹、最顶级的食材,或来自农民的田间山头,或来自渔家从大海深处带回来的渔获。

工资多寡完全抛在脑后,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我想要做遍天下美食的梦想。我想告诉年轻人,如果时间可以重来,就算月薪不过万,我也要做遍天下美食。

我当时给自己找了个主题,先从鸡开始,我从四川出发,第一站来到江西,寻找最正宗的乌骨鸡。

我到了泰和县,在一家旅馆住下,晚上我要了一份乌骨鸡汤,他们称之为「武山鸡」,汤上来后,我发现他们在里面加了滋补的中药,入口微苦,后面还回甘。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就是「先苦后甜」的人生滋味。

第二天我又从城里出发深入农村,一位老人家把自己养的武山鸡卖给了我一只,让他烧了一半,就是木头烧红铁锅清炒,味道非常好;另一半,我用自带的麻辣香料自己做了一份,鸡本身的味道反而被掩盖了,要是厨艺切磋,我明显败给了那位种田的老人家,当时我懂得了烹饪也要「因地制宜」。

下一站我去了广东清远吉田镇,在镇上我去了一位瑶族老板开的农家饭馆吃饭,我见识到了他煲汤用了7个小时,整只鸡一直在文火下慢炖,没有加任何佐料,只是简单撒了几粒盐,汤的颜色泛黄,味道非常原汁原味,没有遭到一点破坏。后来老板告诉我,秘诀就在火候,急火和慢火都要适时用到。

第三站,我去了海南文昌。据传,文昌鸡的祖先发源于海南岛文昌县的潭牛镇天赐村,村里有几棵大榕树,树籽满落地上,树籽富含营养,鸡啄食,品质极佳。

在文昌,我见识到了整只鸡可以不加一滴水,直接用椰汁炖煮,口味清香甜美,仿佛让人置身大海深处,让人激情澎湃。

由山到海,我又去了江苏,被称之为鱼米之乡的苏州。

在苏州常熟的虞山镇,我看到当地农民在莲花盛开的池塘边务农,到了晚上,一些当地饭馆用新鲜的嫩荷叶把调好料的土鸡包裹起来,和上黄泥,原来他们是在做传说中的“叫花鸡”。

鸡被荷叶包裹,本身就有鲜味,又吸收了荷花的清香,真是一种大胆又新奇的尝试,入口的时候好吃到眼泪几乎都要流出来,一点都不夸张。此前在广东看到人用荷叶包饭,米饭清香软糯,用到鸡身上也是天作之合。这让我明白了,美食的智慧无穷无尽。

隔一天又去了常熟沙家浜镇,在那里,有一段《智斗》的戏文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餐饮的世界里有大文章。

在常熟还解决了一个非常困扰我的问题,在此之前猪腰我怎么处理,结果都不满意。一天晚上,一户农民用野水芹,把猪腰切成丝,放了点新鲜的花椒,绿色的花椒和绿色的水芹,衬托点缀了猪腰,达到了色香味俱全的标准,一点腥味、异味都没有,反而是人间极鲜。

关于鸡的探访告一段落,过程中让我尝到了行万里路的成长,越发觉得自己渺小,自己掌握的实在是太少了,对厨师这身份多了些敬畏。

后来我没有特别给自己定什么主题,走到哪算哪。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学。

在山西祁县,一位老人家做馒头让我大为惊讶。做馒头都要发酵面团,发酵的方式很多,只要能让面团膨胀起来就可以了,酵母是最简单的发酵方式。但老人家不用任何发酵的东西,直接把揉好的面团盖上一块白布,放在房顶上晒一个小时,面团发酵得非常好。

后来我发现老人家用来和面的水不一样,他用的当地一口老井的水,只有那口老井打出来的水和面不需要添加发酵的东西。新鲜的麦子被磨成粉末,倒上老井水,在老人那两只黝黑、布满老茧的手里把玩,蒸出来的馒头,粮食最原本的厚重全都体现出来,吃上一口就让人肃然起敬。

我还在当地感受了晋商文化,我在吕梁的一个面食街,要了一斤面粉,老板给了我一斤出头,为什么要出头,这是他们让利的习惯,我大为感动。

在西藏我看到当地人炭烤松茸,在内蒙古我对烹牛的理解有些心得,在新疆伊犁我全部热情都放在果酱探究上。

三年多时间,我力所能及地去感受山川湖海,才让我对厨师这份职业多了一些不同的理解方式。

你在自述中提到厨师要靠脚去探索?

我觉得厨师除了要掌握烹饪技巧,最主要的能力是要有与食材共情的能力,如果无法做到与食材共情,那就说明缺乏烹饪的灵性。

为什么被厨师界称为散仙?

因为我换得勤,在广州酒家,和平饭店,锦江饭店做过,也在大排档做过,甚至还去清真馆,去烧烤店都做过,我不太固定,大家就笑称我为散仙。

你怎么看资本催生下的餐饮界?

好的地方就是标准化,能很大程度保证食材达到标准,像海底捞、西贝这些餐馆的食材源头都有他们的标准、统一供应商。资本能让一碗面在全国复制,同样的烹调方式,在不同城市呈现,满足大部分基础饮食需求。

厨师这个职业现在什么状态?

20年前,这份职业的社会荣誉感、认同感很强,随着时代发展,社会普遍更认同脑力劳动者,这可能是大家困惑的地方。做一行爱一行就好了,不能过于被外界干扰。谁也无法影响厨师这职业在我心里的地位。

散仙接受访问时,他刚刚离职不久还处于无业状态。他并不是爱出风头的性格,甚至不愿把名字公之于众。

他接下来打算找一个海岸附近的城市住上半年,重访大海的味道。在他心里,这份职业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未知还没有解开。

他是真的打心底热爱厨师这份职业。

作者丨小岛

原创作品,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