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非遗丨最后的骆驼客

寻访非遗丨最后的骆驼客

首页模拟经营骆驼运输更新时间:2024-07-28

“哎嗨哟!上了哇路呀,动起了身!……叮咚……叮呀嗨咚!”一首驼夫号子,从明代流传至今。

这个方言自编自唱的《驼夫号子》,曲调雄壮高亢,节奏舒缓,唱腔粗犷,古朴沧桑,常与骆驼有规律的步伐和驼铃有韵律的铃声相吻合,从明代唱到现在。

唱号子的到底是什么人?是像边塞诗一样在沙漠里走南闯北的骆驼客。

骆驼客是指在沙漠拉骆驼的人,民勤民间称之为“驼户”或“驼把式”。驼夫号子是骆驼客在走南闯北的旅途中自创自唱形成的地方民间音乐。2011年3月,民勤骆驼客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属民俗类,2017年被列入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骆驼客以放牧骆驼、拉骆驼运输为生。驼运时50只以上的骆驼运输就可称为“驼队”,经营驼运物资进行商品交易者称为“驼商”。民勤的驼户、驼队、驼商历史悠久,在西北久负盛名。在6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民勤骆驼客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技巧,可以数千里跋涉,人员不累不困,骆驼不塌膘不疲乏,这也是民勤驼队走遍天下的根本原因。民勤骆驼客运送货物,短则需要三五十天,长途则需要两年。因此要掌握训骆驼、扎鼻棍、调骆驼、编队、装货、探路、大风天气辨识方向等诸多旅途、野外生存技能技巧。这些都是历代数目庞大的民勤骆驼客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地域环境是骆驼客产生的根由,也是骆驼客的鲜明标志。民勤独特的沙漠生活环境,造就了民勤骆驼客勤劳朴实、 忠厚诚信、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骆驼客把当地的文化传播出去,带来其他地域的语言、饮食、风俗、技术等,并以其独特的野外生存技能和丰富奇特的阅历,形成了自成一体的骆驼客文化。

和煦的漠风吹散,一支驼队摇着悠扬的驼铃缓缓而来,驮来的是五彩的生活、美好的明天……

风沙侵蚀了岁月,也沧桑了驼夫的人生。一梁两柱的简易毡帐、做饭的灶具火炬子、光板羊皮袄的衣裳……骆驼客有一套简易便利的生活工具。炉膛里的烈火做饭熬茶,吃着羊骨头,唱戏谝谎,一天的劳顿在这一茶一饭、一言一笑中烟消云散。日子也不全是那么逍遥,遇上恶劣的风雪天气,帐篷无法搭建,骆驼客拿出脚蹬毡,驼绒或者羊绒制成的褐被子,把骆驼集中围成一圈,人睡在骆驼的脖子下。在夜行的时候,人迷了路,全靠骆驼记忆带领路线和“井头”。每每遇到危险,头驼脖子上挂的铁铃沉浑厚重,穿透整个荒原。通灵的“毛宝贝”大口的喘气与人的静声屏气灵犀相通达到了极致。

骆驼客多为贫寒的壮丁,依据技术和经验把骆驼客分成几等,依次分为领房子、骑马先生、锅头、水头、拉连子……驼队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他们用丰富的驮运经验,走遍了丝绸之路甘肃段辐射的整个北方地区,在异国他乡都留下了远去的背影。

2011年和2015年,曹宗让和张元生二人被甘肃省文化厅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民勤骆驼客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5月,曹宗让不幸去世,张元生成为唯一的民勤骆驼客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元生,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芥玉村人,1952年生人。他18岁开始跟随父辈和东湖镇骆驼客曹宗让学习骆驼客手艺,痴迷于这个行业,在父辈和师父的言传身教及自己的潜心钻研下,熟练掌握了骆驼客所有的日常手艺,并不断改善操作技能,成为武威地区难得的骆驼客传承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规模行商货运的民勤驼队已失去实际的商业价值,骆驼客的背影渐次远去。然而,跌宕悲壮、脍炙人口的民勤驼队传说,仍在广泛传播。民勤骆驼客的文化也还在延续,骆驼客精神已溶入在了民勤人的骨子里和血脉中。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批新的骆驼客涌现,骆驼客体验和研学服务,也以文化记忆和旅游体验的形式融入到了丝路文化旅游,成为了活态的传承……

民勤,人勇知义,俗朴风醇,民勤骆驼客在600多年的历史中,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服艰难险阻,在丝路驼道上行程数万里,足迹遍亚欧,用坚实的脚板丈量无垠的土地,以刚毅的精神拓展生存的空间,形成了独特的民勤骆驼客精神,这就是爱国兴业、勤朴忠厚、智慧勇敢、仁善诚信,这种品质,就是民勤人的品质,这种精神,就是民勤精神。

边城暮雨燕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一幅丝路驼道上沧桑而又辉煌的画卷再次展现在眼前。叮咚,叮咚,驼铃声声,壮美夕阳,最后的驼客昂扬走过历史的古道,又豪迈的走向未来的新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