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业
临猗县地处山西南部,西邻黄河,南望中条,北依峨眉,东接涑原。辖地总面积1339.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3万人(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临猗最早称“郇瑕氏之墟”,沃饶而近盐。自古人杰地灵,先贤辈出。春秋末年,“鲁之寒士”猗顿,根据范蠡指点,在这里畜“五牸”,植“三园”,营盐业,远通西域,兼做珠宝业,创造了“富甲天下”的奇迹,是中华商祖文化与河东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下面是本人为正在兴建的猗顿文化园一楼大厅所写的十个成语典故。虽然只是众多源于临猗成语典故中的一小部分,但也可以看出郇瑕大地历史文化的厚重与辉煌。
天作之合
{释义} 指上天撮合的婚事,十分美满的意思。
{出处} 《诗经.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si,指水边),主王嘉忠,大邦有子。”
{故事}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梦寐求之。”其诞生地就发生在吴王古渡与陕西合阳洽川之间的河川上。此诗详细地记载了当年周文王与太妃在河洲的爱情故事,开创了中国爱情诗歌的先河。《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歌是吟咏“后妃之德”的,朱熹在其所著的《诗集传》中,更是明确地将其落实到周文王姬昌和他的妃子太姒身上。太姒天生淑丽,淑贤明理,生活简朴,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与太姒一见钟情,决定迎娶太姒,但渭水没有桥,于是姬昌便命人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人们夸奖二人是天作之合。太姒嫁入姬昌家后,效法姬昌的祖母太姜和母亲太任之德,旦夕勤劳,尊上恤下。姬昌也把岐山片区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商朝末年最强大的诸侯国,而号令天下,灭商纣,建周朝。太姜、太任、太姒合称“三太”,而后世以“太太”作为已婚女子的尊称,代表贤德,直追“三太”。 “天作之合”这一成语,也有一说是源自一个中华文明起源的神话故事。 世传人类伟大的始祖伏羲和女娲,原为兄妹,天地洪荒时,大地上没有人类,兄妹俩既想繁衍人类,又羞于是兄妹,于是,他(她)俩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一人推着一个磨扇,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同时让磨扇往下滚去,如果两个磨扇合二为一就说明顺了天意,是“天作之合”。结果,他(她)们如愿以偿,这就成了美好姻缘“天作之合”的另一个出处。
窈窕淑女
{释义} 窈窕,美好的样子;淑女,温和善良的女子。指美丽而有品行的女子。
{出处}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故事} 《关雎》一诗,描写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恋歌,一首写得非常出色的恋歌。 首章四句总领全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逑”的本意是求索。既喜爱这个漂亮又贤德的女子,就得“孜孜以求”。 第二段“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细腻而深入地抒写了君子在追求“淑女”时的苦与乐。“参差荇菜”,重点在“左右流之”,你从左边去采,它漂流到右边去了;你赶忙到右边去“采”,它又飘回到左边去了。绰约、变换,好像一颗琢磨不透的少女的心。为了捉到这颗心,小伙子醒时在追,梦中也在追求,只追的“辗转反侧”睡不宁,只求得“悠哉悠哉”叹夜长! 最后思极入幻,仿佛自己正和所追求的那个姑娘在一块儿弹琴,他沉浸在幸福之中。幻境继续向高层推进,在一片鼓乐声中他真的同那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婚后快乐的生活……。 《窈窕淑女》这一成语典故,被后世广为应用,世代流传。《隋书.后妃传》曰:“窈窕淑女,靡有求于寤寐,铿锵环佩,鲜克嗣于徽音”。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蓝田记.纣王请期》曰:“婀娜仙娃,窈窕淑女。”
秦晋之好
{释义} 本指秦国和晋国联姻,百年友好相处。现在用来代指异性男女两人结成婚姻关系,泛指两家联姻。
{出处} 《左转.僖公二十三年》:秦穆公将女儿怀赢改嫁重耳,重耳曾小瞧于她。怀赢“奉匜(yi,移,指洗手洗脸的器具)沃舆(yu,与,指曲沃贱吏),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指比得上,很相配)也,何以卑我?”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为了两国的和睦,一直以通婚为纽带,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晋献公在位时,把大女儿嫁给了秦穆公,成为秦穆公夫人。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年轻貌美的骊姬,听信她的谗言,*了太子申生,逼得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改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内乱,骊姬和她的儿子都被*死,逃亡在外的公子夷吾回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惠公。 晋惠公把太子圉(yu,古代指养马的人)送到秦国当人质,秦穆公把女儿怀赢嫁给了他。后来晋惠公得了重病,太子圉担心王位被他的叔叔公子重耳夺去,就偷偷逃回晋国去了。 在外流亡十几年之后的重耳最后来到秦国,秦穆公非常器重他,又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后来,秦穆公为帮助女婿夺取晋国的君位,亲率秦国大军护送重耳至黄河临晋关,除分一半人马在黄河对岸作为接应外,让重耳随秦国的军队坐船渡过黄河,包围了晋邑令狐城,打进了桑泉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秦伯纳公子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白哀。杜注:桑泉在河东解县西(今临猗庙上乡城西、城东村),解县东南有白城。《 博物记》曰:白季邑。”《临晋县志.卷十二.古踪记》(民国版)曰:“秦伯渡河围令狐入桑泉,则先由令狐后入桑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伯护重耳归晋之战。 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即晋文公)时,年已六十二岁。从此,开始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到公元前632年,晋国即成为称雄一时的中原霸主。后来,晋文公也让自己的太子娶了秦国的宗室女子做为夫人。 秦国和晋国的国君因几代都通婚,后来人们就把缔结婚姻称为“秦晋之好”。
结草报恩
{释义}
比喻受人恩德,必将图报。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 “结草”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有一个爱妾。魏武子生病后,对他的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他那一爱妾*死殉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志是混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志清醒时的吩咐。” 后来,秦恒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在一起。正在难解难分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即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打败了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嫁掉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故事} 因秦之前临晋属大荔国,《史记.魏世家》载:“魏文侯十六年伐秦筑临晋。”颜师古注:“临晋,古大荔,秦获之更名。”章怀注:“大荔戎国,秦获之改曰临晋,今同州城是也。”更因秦晋之战后,魏颗被晋君封于今临猗嵋阳镇令狐营村一带,《结草》的故事便在临猗民间被广泛的流传下来,令狐村也因此而成为全国令狐复姓发源地。据《中国古今姓氏辞典》载:“令狐,出自姬姓,因周文王子毕公高后裔魏颗获秦将杜回有功,封于令狐,因以为氏。”《三字经.百家姓》在注释令狐复姓的渊源时,也这样写道:“春秋时晋国大夫魏颗在父亲死后,没有听从父亲要将宠妾祖姬殉葬的遗嘱,坚持让祖姬改嫁。后来,魏颗在同秦将杜回交战时,有一位老人在草丛中将茅草结成绊索,绊倒杜回,帮助魏颗赢得胜利。这位老人就是祖姬的父亲,因感激魏颗救女之恩,冒着生命危险,来阵前相助。此后,为奖励魏颗的战功,晋君把令狐赏给他做封邑。后来,魏颗的子孙以封邑令狐为姓。后世也将“结草”与“衔环”这个故事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驰名天下
{释义} 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 《太子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zi,雌性的牲畜)。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zi,资)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故事} 《史记集解》引《孔丛子》说:猗顿原为“鲁之寒士”,“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饥寒交迫,艰难地生活着。正当他为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听说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在助越灭吴,辅成霸业后,弃官从商,“君不见:范蠡谋成吴社屋,归来扁舟五湖曲。之齐之陶变姓名,治产积居与时逐”。(明.袁华《送朱道原归京师》)遂成大富,因号陶朱公。猗顿十分羡慕,便决定“往而问术”,向这位陶朱公请教致富门路。 陶朱公十分同情猗顿,热情地接待了他。他分析说:你生在鲁地洙水、泗水以北地区,那里人多地少,又没有山林水泽资源,还经常遭受天灾人祸,这种鬼地方哪能种地?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致富?”又根据猗顿当时十分贫寒,没有资本,无法经营其他行业的现实,传授于他八字真经“子欲速富,当畜五牸”。“牸”,指雌性牲畜。说得明白点,就是你想很快致富吗?那就得畜养牛、马、猪、羊、鸡五种母畜。 陶朱公致富后,曾周游来到晋国的河东盆地,在猗氏的孝义村(今太范村)和运城陶村居住并进行过经商活动。猗顿按照陶朱公的指点,离家来到“西河”,在猗氏之南的王寮村搭起草棚,开始筹谋起自己的致富计划。 在猗氏这块沃饶而近盐的土地上,猗顿畜“五牸”,植“三园”,营盐业,远通西域,兼做珠宝业。宁是凭着一股“开拓进取,务实经营,诚实守信,经世济民”的精神,最终创造了中华商业史上的奇迹。“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比王公,驰名天下”,成为与陶朱公齐名的巨富,史称“陶猗之富”。 猗顿勤劳致富后,心系天下,广施仁义,恤孤怜贫,赈济一方。浚涑水,兴灌溉,为民造福。深得世人敬仰与尊崇。汉高祖二年,猗氏因猗顿而冠名置县。
不立田园
{释义}
指开元名相张嘉贞,虽身为唐朝大臣,却始终保持清正廉明的态度,从不注重经营田园家宅。 {出处} 《旧唐书.张嘉贞传》:“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友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tian,古时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nei,饥饿)?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
{故事} 张嘉贞(公元666-729年),蒲州猗氏三相坊人,唐朝宰相。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举明经进士,授平乡县尉。长安元年(公元702年),得到武则天召见,任监察御史,迁秦州都督,转并州长吏,天兵军节度使。开元八年(720年),入朝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任中书令。《全唐文》收录其文八篇:《空水澄鲜赋》《水镜赋》《石桥铭序》等。 张嘉贞身为唐朝大臣,却清廉自守,从不注意经营田园家宅。读《旧唐书.张嘉贞传》,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于自己为什么一生清廉不贪不占的诠释。面对所亲劝其植田业者,他答道:“我曾经做过宰相,只要没有死,就不用担心饥寒。如果犯下罪行,也会被抄没。士大夫常常喜欢置办田宅,死后都给不肖子孙做了酒色之资。我才不干这种蠢事!” 刨析张嘉贞的答言,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用不着。只要身体无恙,高官当着,厚禄拿着,这辈子衣食是用不着发愁的,根本就用不着自己又忙于做官又是经营产业。二是保不住。如果当官不尽职尽责,或是犯了罪,即使私下经营产业收获再丰,积累财富再多,到时候也要被查抄了去,产业再多也没有用处。三是贻害后代。纵观以往的士大夫们,经营产业家产殷富者大有其人,其结果是自己死后,那些财产都被不肖子孙当作了挥霍无度之资。正是有如此深邃之见,张嘉贞的家风淳,教子严,使得张氏家族世代昌盛,其子张延赏,其孙张弘靖都官至宰相,世称“三相世家”。
钱能通神
{释义} 钱能通神,字面意思为:有了钱连神仙都可以买通。比喻以金钱贿人的魔力,效果极大。
{出处} 《旧唐书.张延赏传》: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知有一大狱,颇有冤屈,每甚扼腕。及判使,即召狱吏,严戒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日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公大怒,更促之。明日复见一帖子来曰:“钱五万贯。”公益怒,命两日须毕。明日复见帖子,曰:“钱十万贯。”公遂止不问。子弟乘间侦之,公曰:“钱至十万贯,可通神矣,无可不回之事。吾惧及祸,不得不受也。”
{故事} 唐朝父子担任宰相的不少,祖孙三代都担任宰相的只有张延赏家。在唐朝,张家号称“三相张家”,张延赏的父亲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张嘉贞,张延赏本人是唐德宗时期的宰相,他的儿子张弘靖是唐宪宗时期的宰相。因此,时人常说,:“河东张,不寻常。” 张延赏(公元727-787年),原名张宝符,张嘉贞去世时他才四岁。开元间,唐玄宗曾经召见张宝符,并赐给他“延赏”这个名子。延赏的意思是“赏延于世”,这是唐玄宗鼓励张延赏继承遗志,将其父的名声发扬光大之意。张延赏长大后,果然不负圣意,高中进士,被任命为河南尹。 安史之乱后,中原一带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张延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任河南尹的。上任后,他以身作则,提倡节俭,疏通河渠,安稳人心,招抚民众,河南恢复了元气。 由于政绩卓著,唐德宗任命张延赏为宰相,继而又命他兼掌朝廷的赋税收支。张延赏早就听说有一桩大案冤情极深,一直颇为愤慨,就要借这次机会严查此案。所以,一到任,张延赏就将狱吏召来说:“这个错案已经拖了很久了,现在令你们十天内结案。” 第二天,张延赏早早来到衙门,刚一坐下,便发现公案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有两行小字:“孝敬张大人三万贯钱,请你不要再过问这个案子了。”张延赏身为宰相,从未见过有人如此嚣张地行贿,他气得把纸条撕了,并召来狱吏,将十日期限改为五日。 第三天早上,张延赏的公案上又出现了一张小纸条,仅有四字:“钱五万贯”。这一次比一次高的价码,无疑是一种挑战,张延赏大怒,他告诉狱吏:“两日内必须结案。” 张延赏以为自己的浩然正气一定可以镇住行贿者,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第四天,小纸条又“现身,只见上面嚣张地写道:“钱十万贯”。这次,张延赏沉默了,他长叹一声说:“钱一旦到了十万贯这份儿上,鬼神都能买通了,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呢?我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啊!”所以呢,后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目不识丁
{释义} “丁”,指简单的字,一个大字不识。形容人不识字或没学问。
{出处} 源自后晋.刘昀《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故事} 张弘靖(公元760-825年),字元里,张延赏之子,张嘉贞之孙,唐河东猗氏人。唐宪宗时,该任幽州节度使,他对所部士兵说:“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就其本意是希望和勉励兵丁在做好军事训练的同时,也应学习文化和知识。后来,由于唐.刘禹钖《陋室铭》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和宋.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声正陶然”等名句,“不识一丁”又演变为“目不识丁”。明.杨涟《刻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曰:“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诰赦之馆,目不识丁。”
画龙点睛
{释义}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you)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
{故事} 张彦远(公元812-877年),字爱宾,唐河东猗氏人,张嘉贞五世孙,绘画理论家。他在其所著《历代名画记》中说:“传南朝梁武帝建佛寺(金陵安乐寺),画家张僧繇在墙上画四龙而不点睛,别人问他为何,他说一点睛龙就活了。别人不信,非要他点,结果奇怪的事发生了,他刚刚点出第二条龙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风,顷刻间电闪雷鸣。两条巨龙转动着光芒四射的眼睛冲天而起,腾空而去。围观的人个个目瞪口呆,对张僧繇的画技更佩服了。 成语“画龙点睛”就是从这个传说中来的。其寓意是说,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能解决问题。
青出于蓝
{释义} 青,即靛青。蓝,即翠蓝。这是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虽靛青是从翠蓝中提取出来的,但颜色却比翠蓝还深。后人常用此成语(亦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传授南北时代》:“韩干、陈宏师于曹霸,王绍宗师于殷仲容,各有师资,递相仿效,或自开户牖(you, 指独自成家),或未及门墙(《论语》曰:“夫子之门墙数仞。”意指未入师门。)或青出于蓝,或冰寒于水,似类之间,精粗有别。”
{故事} 《论传授南北时代》一文,其论有三个内容:一是先论传授,申明画家各有渊源;二是中国南方与北方因地域不同,风土人情亦异;三是古今时代不同,画法也必须随之而变。 关于师资传授,张彦远说:“若不知传授,则未可议乎画”。他从三国曹不兴直到盛唐的王绍宗、韩干等,列举不少画家,来说明自己的感想。他说:其间有专师一人的,也有兼学数家的 ;有子以父为师的;也有各代相传并非亲授的,有青出于蓝的,也有“江河日下”的,情况颇为复杂。他认为,只有那些“有师而不囿于师,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独成面貌,在师门之外,蔚然成家”的人,才是“善学”的。 “寒冰于水”与“青出于蓝”释义相同。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七.南齐》中曰:“遽(道憨)始师章(继伯),冰寒于水。” 遽(ju)道憨是南朝齐国的一位画家,他拜当时著名画家章继伯为师。师生都善于作寺庙壁画,并擅长画扇。遽道憨还擅长画人马。作人物、马匹的比例,一点不差,在笔墨表现上,自成一家,亦极神妙。遽道憨师法章继伯,后来超过其师。可谓是“冰出于水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者系临猗县政协原副主席,县三晋文化研究会顾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