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因为儿童节的关系,五月底到六月初上映了很多部动画片。其实动画片的观众不仅是儿童,很多成人也喜欢。因为在动画片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想象转化为现实。比如在刚上映的机器猫大电影里,除了常见的竹蜻蜓、任意门,机器猫又带了“异说者俱乐部徽章”,只要带上这个徽章,假说也会变成现实——月亮的背面也会出现兔子王国。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其中包括与个人愿望相联系且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幻想。有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从幻想中获得快乐,一方面是因为幻想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另一方面因为幻想也可以成为人们在无力时的一种精神寄托。但是由于儿童的学习能力很强,同时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很低,他们会模仿动画片中幻想出的行为,从而做出错误甚至危险的行为。
幻想的内容来自个体对人脑中记忆表象的再加工,其基础是已经有的记忆。因此幻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随着大脑的成熟发育而产生。一般认为,儿童在2-3岁时产生记忆,随之产生幻想。由于知识储备和经验不足、认知资源有限,儿童早期的幻想往往是没有目的、没有连贯主题的自由联想,到了4、5岁以后,儿童的幻想才开始有了一定的目的和意义。
在动画片或者故事传说中,还有很多幻想出来的人物。家长们喜欢用这些人物来表扬或者吓唬孩子,比如“你要乖乖的,圣诞老人就会给你送来礼物”、或者“你再淘气,大灰狼就要来了”。这招对付幼儿园的小朋友还可以,但对小学生就已经没什么用了。研究显示,儿童在7-8岁时就可以准确区分幻想和现实人物,并达到成人的水平。
与分辨幻想人物相比,儿童能够分辨真实和幻想事件的年龄更小,在5-6岁时,就可以准确区分幻想和现实事件。比如一些违背自然规律或者物理原理的事情,像是水倒流、人在天上飞等等。因为这些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存在,因此他们会对这些反常规的幻想事件感到惊讶。
孩子会不会相信幻想,与情景和个人经验有关系,与现实生活越相近,越容易让儿童相信。比如孩子会更相信在商场里演员装扮的圣诞老人,而不那么相信动画片里海绵宝宝的超能力。而如果曾经有过某些经验,比如在圣诞节一早看到圣诞树下突然多了礼物,也会让孩子更相信幻想的人物和事情。研究者们在万圣节的前一周向学龄前儿童介绍了“糖果女巫”这样一个幻想人物,并说明“糖果女巫”会在万圣节的晚上到他们家中把糖果换成玩具。儿童被分为了两组:在实验组中,“糖果女巫”到了孩子家并把糖果被换成玩具,而在控制组中,“糖果女巫”没有去孩子家。实验者们在万圣节后询问儿童是否相信糖果女巫的存在,那些家里来过“糖果女巫”的孩子们,更倾向于相信“糖果女巫”的存在。
“人之初、性本善”,儿童也更容易相信那些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幻想事件。他们更容易相信“好的”幻想会真实发生,而“坏的”幻想则在现实中不存在。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天生的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通过相信好事情的存在和坏事情不存在,来减少负面情绪、增加积极情绪。不过负面情绪的幻想也不尽相同,对4-5岁的儿童来说,他们认为伤心的事情会发生,但让人害怕或者生气的事情则不会发生。容易感到害怕的孩子更不会认为让人害怕的幻想事件会在生活中发生。这可能是因为害怕或让人生气的事情会让孩子感到更大的恐惧和威胁,从而会出现“主观否认”的现象。
实际上不止是儿童,成年人也会用“积极幻想”作为一种调节情绪、自我保护的方式。积极幻想是个体在生活中或在面临威胁性情境、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消极方面的认知过滤,而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方式投射到个体的自我意识中。积极幻想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对自我不切实际的积极看法、对未来的盲目乐观、夸大个人对现实的控制能力。积极幻想虽然是对现实的一种背离,但是积极幻想显示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把握和乐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一种保护,有助于适应刺激核威胁,降低负面情绪。
动画片虽然是假,暂时当它是真,体验无所不能的力量和无比美好的纯善,也是一种小幸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