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工作中,经常用到动力学流派,CBT,家庭治疗形式,那这几项技术该怎么选呢?我有一些经验和体会。
这几项流派,其实都各有各的特色和优势,也都有各自的短板和不足。比如动力学可以改变人格,但是它需要时间;CBT短平快,上来就是三板斧,对于一些个人化的表层问题还是可以很快见效的,但是对于一些深层问题或关系的问题还是无能为力;家庭流派对关系的问题特别是对家庭关系的问题特别适用,而对个人的人格问题不太有有效。
因为我的工作主要是在医院,跟医生合作,来这里的来访者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症状。我们会用整合的技术,至少对于我来说,我会因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简单来讲,开始的时候,如果他的不合理认知导致的,我会侧重CBT纠正他的不合理认知,如果明显是家庭关系紧张导致的,我会采用家庭治疗的形式;如果用过了CBT和家庭治疗解决了浅层问题,那么深层问题就要用到动力学的技术了。
前段时间的一个初二的男孩子因为抑郁不想去上学的问题找到我们。从访谈中了解到,孩子会经常因为作业的问题跟妈妈冲突不断。咨询师判定家庭关系是孩子抑郁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求父母孩子一起做家庭咨询。在家庭咨询中,母子短兵相接,分别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咨询师问他们:平时在家里是否就是这样的沟通模式?
孩子回答:比在这里激烈多了,她拍桌子,砸板凳的时候多的是。
“你和妈妈冲突得这样厉害,爸爸看到会怎么说?”
“我爸爸特别忙,他回到家里看到的话,会劝我和妈妈”
“你会听爸爸的劝导吗?”
“会的,我跟爸爸交流很舒服,所以,我愿意跟爸爸交流,听他的话”
咨询师转向妈妈问:您觉得为什么孩子愿意跟爸爸交流?
“他爸爸脾气特好,不常发脾气,跟他说话的时候也是慢条斯理的,而我做不到”
咨询的时间到了,咨询师稍微总结了一下咨询的进展,就结束了咨询。
在下一次咨询的时候,妈妈反思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做法,觉得自己还是太焦虑了,不应该这样急,造成跟儿子的关系紧张,反而欲速则不达。并且下定决心要改一改自己的沟通方式。
“观察一段时间再看吧”,孩子说道。
这是前后持续5次的家庭咨询,解决了家庭冲突的问题,而家庭冲突的解决是造成孩子抑郁的主要原因。如果孩子妈妈认识到了自己的沟通方式和焦虑情绪,但是仍然控制不住,那么我们会考虑使用CBT和动力学长程。
#心理咨询# #婚姻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