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奋力拼搏 投身强军追逐梦想
——“时代新人说 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强军兴军”主题赛获奖选手演讲稿摘登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选手刘吉辰、王耀军、王志国、陈劼、崔馨月、格桑坚参、康双印、邢晋、吕建邦、史艳菊、赵云霄在演讲中。制图:胡亚军
小叶片与“中国心”
■空军工程大学学员 刘吉辰
我手里拿着的是一枚小小的涡轮叶片,它看似不起眼,却是飞机发动机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我的父亲搞了一辈子发动机,我从小就认识叶片,但真正了解它还要从7年前说起。
当时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大二时,为了丰富人生阅历,不甘平淡的我报名参军。火热的军营开启了我别样的人生,我爱上了空军、爱上了空军蓝、爱上了翱翔天际的战鹰。
在义务兵生活快结束的时候,父亲来看我。闲谈间,他说起我国的发动机技术还有不少障碍,这项事业还得有人接着干。回味着老爸的话,我终于找到了挑战自我的目标!几天后,我向北外递交申请,以战士身份考入空军工程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进入军校,从当年的文科学霸变成理工“小白”,落差可想而知。但我认准目标就决不服输。大学三年,我不断挑战自我、越学越带劲。去年,我所在课题组申报项目顺利被批准立项。
摘下发动机技术这颗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任重道远。但我可以自豪地说,今天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在很多方面已经实现突破,“中国心”为巡航在祖国万里空疆的战鹰提供着强劲动力。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一定能行!
我愿做一枚小小叶片,即使一生无名,也闪光在祖国的天空。
一身绿军装 一生报国情
■中部战区某团一级军士长 王耀军
26年前,我怀着对绿军装的热爱走进军营。那时,能成为一名军官是我最大的心愿。可是,1997年大裁军时部队撤编了,最后一次提干机会与我擦肩而过。想到已经瘫痪在床的母亲和刚50岁就满头白发的父亲,我问自己:还要继续坚守吗?父亲对我说:“耀军啊,不管是当干部还是战士,都是做贡献,爹娘不在乎你啥身份。”那一刻,我不再纠结肩上能不能“扛豆豆”,而是暗下决心,当不了军官我就当兵王!
2003年,入伍快10年的我,又经历了一次军队编制体制重大改革,作为士官骨*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使命激励我拿出刚入伍时的闯劲儿,完成了从一名优秀操作员到金牌教练员的转变。二十几年过去了,我带的兵,有的成长为全军红旗台站先进个人,有的提了干、成了战区优秀作训参谋,有的脱下军装在外交官的岗位上为国争光……
再过4年,我就要退休了。我心里有遗憾、不舍,更有庆幸,我赶上了这一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为一名老兵,我肩上扛的不仅是一个士兵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我将继续与战友并肩战斗,瞄准“主战”,聚焦“联合”,不负时代,强军有我!
做祖国的看海人
■武警指挥学院学员 王志国
这是一座荒芜的弹丸小岛,也是祖国的黄海前哨。33年前,岛上只有一座空荡荡的营房和两个人的哨所,哨长是我的父亲,哨兵是我的母亲。
32年前,我在岛上出生了。父亲给我取名“志国”,意在“立志报国”。从蹒跚学步开始,父亲就带我升旗、巡逻,教我敬军礼唱国歌,教我做一名小哨兵。当年的我,还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不知道这对将来的我会有什么影响。6岁那年,我上岸读书了。面对陌生的环境,我央求父亲留下,他却说:“我得回去守岛,你爷爷叮嘱过,爸爸要像守阵地一样守好岛,人在旗在。”
就这样,时光在父亲的岛上流淌、在我的岸上走过。2012年我研究生毕业。一天,父亲叫我去升旗,路上他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去当兵吧!像这开山岛,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阳光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看到父亲苍老的手触碰到鬓角的白发时,我决定如他所愿,用一身军装去守护这面旗、这片海。
去年父亲因病去世,年仅58岁。年底我所在单位改革,在决定走留那一刻,我脑海里一遍遍浮现父亲的身影。这些年他为了守岛,老人去世没赶上,摔断肋骨没喊过,面对危险没躲过,我岂能退缩?我毅然写下申请,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在换上胸标那一刻,我终于读懂了父亲,也看清了脚下的路。父亲用他一生的坚守,教会我什么是爱国奉献,什么叫使命担当。我愿向祖国许下承诺,像父亲那样,做祖国的看海人!
我驾战机巡海天
■94982部队51分队中队长 陈 劼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外公,用他身上纵横交错的伤疤告诉我,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制空权。传承外公的夙愿,怀抱从军的梦想,我成为一名飞行学员,经历在校期间的艰苦磨练和重重考验,最终光荣加入某轰炸机大队,成为这个英雄集体的一员。
一次,作为全团最年轻的飞行员,我奉命驾战机执行远海远洋训练。航线之上、机翼之下,海水由碧到蓝,一直延到天际,壮观的景色令人惊叹。突然,无线电中传来密语:某某方向有情况,注意观察。
两架外机跟了过来,迅速向我逼近。空气仿佛凝固了,我心跳加速,全身都绷紧了。正在这时,机长平和的声音传来:“注意航线高度,保持好状态。”我意识到:身处一线,我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军队的荣誉。为了祖国我们要时刻做好战斗准备,敢于空中拼刺刀!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坚守航迹,高度一米不变、航向一度不偏。最终外机徒劳无奈、悻悻离去。
任务完成,长机命令返航。我加大油门,机头昂起,一缕阳光穿云而出。和平时期并不意味着战争远去,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上得去、打得赢,这就是我们蓝天卫士的回答!
强国强军有我在
■武警猎鹰突击队女子特战大队战士 崔馨月
作为国家级反恐拳头部队中的女特战队员,我们的生活几乎就两个字:训练。也正是这样,在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军警狙击手比赛中,我们获得该赛事史上女性最佳成绩,比出了我们的“世界范”。
今年初,我代表武警部队赴乌兹别克斯坦担负国家近卫军执教任务。在身形魁梧的乌方军人面前,我显然太娇小了。透过他们打量的目光,我意识到我们的能力被质疑了。果不其然,对方提出能否露一手看看。我随即拿起他们的AK-74步枪进行快反射击,在不熟悉性能情况下,直接打出2.74秒5发弹、散布只有8公分的成绩。这为我赢来对方热烈的掌声。
执教时正值严冬,有次射击考核下起了大雨。当时乌方队员是逐个出来受考,而我方考官雨中一站就是4小时。可能是被我们的精神所感染,乌方所有队员竟自发走到雨中列队待考。从那以后,我感受到来自乌方军人真正的尊重,连他们打招呼的方式也变成了中文“你好”或是抱拳礼。
出国执教,只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今天,世界影响着中国,中国也影响着世界。作为新时代武警官兵,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磨利剑以护苍生、务强军以谋复兴,请祖国放心,请人民放心!
格桑花开新时代
■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干事 格桑坚参
我出生在西藏日喀则的一个普通家庭,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沐浴着党对民族地区关怀的阳光雨露不断成长。11岁时,我有机会走出大山,来到离家乡几千公里外的济南西藏中学免费读初中,接着被推荐到昆明陆军学院附属藏族中学就读高中,随后又考入军校,成为一名光荣的“金珠玛米”。一路走来,一路感恩。作为受党培养成长的藏族军官,我常把自己比作盛开在新时代的格桑花。入伍以来,我满怀激情学习党的理论,积极发挥民族干部语言通、民情熟等优势,把理论内容“翻译”成藏语直白话,为驻地群众宣讲数百场次,受到普遍认可和欢迎。
多年来我坚守“天下没有远方、有爱就是故乡”的执着信念,怀揣着对祖国边防的无限热爱,无论是“老鹰飞不过”的詹娘舍、风雪弥漫的查果拉,还是人迹罕至的藏北高原,处处都有我双脚丈量国界、挺身守卫边防的身影。每次巡逻到达重要点位,都要展示国旗宣示主权,我和战友们高喊着“祖国在我心中,我在祖国怀抱”。
作为强军兴军的见证者、参与者,我要把青春献给祖国,献给祖国的边防事业,就像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默默守护着雪域边陲的安宁,陪伴着伟大祖国阔步前行。
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92510部队政治工作部干事 康双印
2015年3月,人民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前往也门撤侨。我部随舰特战队员全程参与此次任务。
29日,海军临沂舰驶入亚丁港,大批同胞早已在港口焦急等待。看到威武雄壮的海军军舰,看到巨幅标语“祖国派军舰接亲人们回家”,看到全副武装屹立舰艏的特战队员,饱受战火煎熬的同胞们瞬间沸腾:解放军万岁,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一个40岁左右的女同胞,用颤抖的声音问我们:“真的可以回家了吗?”那种强烈的无助、渴望和依赖,瞬间点燃了大家心中的热血:“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带你回家!”此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无论生死,决不后退半步,决不落下一个中国人。
与此同时,港口周围硝烟弥漫、枪声不断。特战队员迅速占领战位,抵在战火最前端,用身体和钢枪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9天9夜,历经生死,我们辗转3国4港1岛,成功将621名中国同胞和15个国家的276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中国海军用行动向世界宣示:有中国军队在,有强大祖国在,决不允许中国公民再受屈辱,再遭伤害。在中国人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像他那样热血出征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助理编辑 邢 晋
今年4月,在张超烈士牺牲三周年那天,我回访了他的妻子张亚和女儿含含。我问含含长大想做什么,她说:当海军。张亚告诉我,含含现在不会吵着要和爸爸视频了,想爸爸时,会把爸爸的照片默默捧在胸前。看着含含,我也想到了自己的孩子,每一次出差,儿子总会紧紧搂着我的脖子,不哭不闹,把小脑袋埋在我的胸口。不一会儿,我就觉得热热的潮湿渗透了衣裳。而我,总会掰开他的小手,奔向集合的队伍。
2015年深冬,一次随队行动中,我和特战队员一起向前挺进。没走多远,便是一条贴着峭壁仅有巴掌宽的窄道,而窄道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想到这些天已经有多名战友摔伤、8匹运送物资的马坠崖摔死,我不由得手心冒汗,屏息凝神、一点点向前挪步。快抵达终点时,脚下的渣土突然松动,许多碎石块噼里啪啦掉下悬崖,我的脚底一滑,身子瞬间失去了平衡。走在我身后的战友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我的胳膊。千钧一发,晚一秒就可能天人两隔。
军事记者没有直接参加战斗,却在离战火最近的地方;军事记者没有战功显赫,却记录了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肩扛新使命,我们热血再出征!
英雄宣言永放光芒
■71622部队43分队政治指导员 吕建邦
1950年11月朝鲜战场,长津湖1071.1高地小高岭阵地上,夜间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志愿军连长杨根思给全连官兵作最后的战前动员:“在革命战士面前,我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战斗打响,连队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冲锋,阵地上仅剩杨根思一人。面对再次冲锋的敌人,杨根思抱起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英雄虽逝,精神永存。“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成为鼓舞一代代杨根思连官兵奋勇向前的铁血连魂。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英雄宣言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在’98抗洪的长江大堤上,全连手挽手筑成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在汶川抗震的生死营救中,官兵一次次救出被困人民群众;两次出国参加“国际炮兵能手”竞赛,连队勇夺桂冠;朱日和沙场点兵,官兵昼夜连续战斗、武装奔袭,穿插夺控蓝军指挥所。“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激励一代代官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一枚党徽的力量
■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工作部干事 史艳菊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创始人、新中国心脏外科学的奠基者苏鸿熙的故事。
1949年8月,苏鸿熙先前提出的留学申请得到了美方的批准。但共产党能同意他这个国民党的军医出去深造吗?带着疑问,他忐忑地来到南京军管会。新任市长刘伯承,不仅批准他去,还送给了他一枚党徽,鼓励他早日学成归来、报效国家。
7年后,学业有成的苏鸿熙携美国妻子冲破重重封锁,辗转6个国家、行程10万余里回到中国。他知道,新中国需要他,他的根在东方的故土!之后的几十年,人民军医苏鸿熙让新中国心脏外科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那枚党徽,就是他坚持的力量。
2012年,98岁的苏鸿熙再一次申请入党,由于患上脑中风不能握笔,他向党组织口述了申请书。我问他:“您年近百岁,为什么还要入党?”他看着手里的党徽动情地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我走的时候还不是共产党员,我将终生遗憾。”
2013年7月1日,99岁的苏鸿熙,坐在轮椅上,用颤抖的左手托起右臂,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那一刻,在他的胸口,那枚党徽,被这位老军医的赤胆忠诚捂得滚烫……
向“母亲”报告
■战略支援部队某旅三级军士长 赵云霄
1979年,我出生在河北昌黎一个小村庄。那一年,父母承包十亩荒地种上苹果树,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母亲总念叨:“霄儿,不要忘了好日子是咋来的,长大了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999年,我踏进军营。行前母亲对我说:“部队叫干啥就干啥,当个有出息的兵!”天线砸断鼻梁的鲜血、油机压掉指甲的疼痛,记录着成长。2002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回到家攥着母亲冰凉的手,怎么都暖不过来。母亲走了,但我相信,她一定在天上看着我当个有出息的兵。
10年前的那个夏天,我带队在一个山头阵地,历经50多个日夜圆满完成任务后,却患上严重肺炎,高烧不退,在医院躺了28天。战友说,我昏迷时还嘟囔:“妈,我没丢脸!”2012年,我作为一名基层官兵代表,光荣出席党的十八大。回到部队,我带着军功章回去看望母亲。跪在母亲坟前,我把军功章一一取出来:妈,您看到了吗?儿子干得很好,您说的我都做到了!
今年,是我入伍第20年。20年,执行了100多项重大任务;20年,见证了国家繁荣、军队强大;20年,一直记着母亲的话。母亲,请您放心!祖国,请您放心!
转自:中国军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