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二季:那些在婚姻中消失的女人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二季:那些在婚姻中消失的女人

首页模拟经营米琪果汁店完整版更新时间:2024-04-30

在清新美好的喜剧外表之下,实则讲述着生活的真实和残酷,人生的矛盾和纠结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二季12月5日重磅回归!

一次性放出全季十集,就喜欢亚马逊和网飞这种一次性放出全季的做派了,太过瘾。

去年此时,《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以刷屏之势席卷美剧圈,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部剧的情节、女主美伦美奂的衣服,还有自律、精致到叹为观止的生活习惯。这部制作精良的美剧,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部出色的商业片,每一集中的暗线和伏笔,以及剧中人物的关系、矛盾、冲突都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女性独立和成长的讨论。

这部如此热播的剧也横扫黄金时段艾美奖喜剧类最佳剧集、最佳女主、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配五项大奖!也获得了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剧集和最佳女主。

如今第二季归来,万众期待。

我在一口气刷完十集之后,兴奋的顶着黑眼圈前来报到。

五十年代是怎样一个时代,女性所处的社会环境到底如何?


第二季仍然是诚意满满之作,三位女性编剧非常擅长在一带而过的细节中深度刻画那个年代的烙印,片中很多细节非常值得考究,而且隐藏的信息量也很大。细节有时更让人感动和惊喜。

我想说,《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从来都不是一部女权爽剧,它在高饱和色,清新、温暖美好的喜剧外表之下,实则在讲述着生活的真实和残酷,人生的矛盾与纠结。

它有着喜剧的外表,悲剧的内核。

为了更好的去理解这部剧,以及剧中人物的种种选择和冲突,我们不妨去回顾一下,欧美五十年代究竟是怎样一个时代?它具备怎样的社会特征?当时女性所处的环境如何?

五十年代的美国,二战结束,做为战胜国,美国生机勃勃,战后二十多年都是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由于战争期间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了经济的繁荣,而大战期间被忽视的商机以及被抑制的巨大需求,都在战后如雨后春笋般发芽、疯狂的生长。

全球性的经济繁荣也渗透到工人阶级,至少在工业化的国家都是如此,实际工资大幅提升,为周末短途旅行、一年一度的假期旅游以及私人住宅、轿车和其他耐用品的信贷消费提供了足够的钱。

而五十年代也是服装史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也是各大品牌观念碰撞的时代。

1947年,42岁的迪奥先生在巴黎召开了品牌发布会“NEW LOOK”,以优雅、华丽的风格惊艳了整个欧洲。

利落的肩线,丰满挺拔的胸部,纤细的腰肢,宽摆的长裙,配以碗型的帽子和长手套,打造女性性感、优雅、象沙漏般的完美身材。

仿佛在告诉全世界,要开启一个美好的新时代。

经历过战争期间压抑的需求,布料的配给制,战后和平的生活重新唤起人们对美的渴望,迪奥的这种复古优雅性感风深刻的影响了整个五十年代,甚至直至现在还有很多女生喜欢这种优雅复古范儿。

那年迪奥大放异彩。

1953年,七十多岁的香奈儿女士也从瑞士重返巴黎,宣布重回时尚界。

也是在那一年,被众人嘲笑已经十几年不工作,只会做祖母穿的衣服的香奶奶镇定的说出那句力透时空的话语:Fachion 易逝,Style永存。

香奶奶始终认为:那些为了追求极致完美身材的设计,比如迪奥尖胸、束腰都是对女性的束缚,是服装设计上的倒退,而香奈儿坚持的是合身宽松,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走的是独立优雅的性冷淡风,提倡的是舒适简洁。

而同一时期,纪梵希也和赫本相遇,不同于迪奥的华丽、性感,也不同于香奈尔男孩般的舒适、简洁,纪梵希想要打造他心目中新女性的形象,而赫本过于纤瘦,并不是迪奥要打造的那种沙漏型身材,她也正为自己的新剧寻找合适的服装。纪梵希为她设计的一系列服装,尤其是《蒂凡尼的早餐》中珍珠项链配小黑裙则成为永不落幕的经典。

剧中多次出现的小黑裙

这些经典的搭配和风格,也在剧中的米琪的服装风格中一一体现。

五十年代,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交生活也开始恢复,服装也开始功能细分,有家居服、便装、正装,运动服、泳装、短裤都开始进入了中产阶级的生活。

有钱人有香奈儿、迪奥、纪梵希的私人高级订制,而广大普通人也有物美价廉的服装。

乔尔家的女装工厂

一大批服装工厂应运而生,他们模仿高级时装的样式,批量化的生产出价格亲民的各类套装,售价在8-10美元一件,大部份普通人都可以消费得起。

女性购买时装的热情在任何年代都是一样的,所以服装工厂和成衣公司都利润不错。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乔尔的父亲就是开办了这样一家服装工厂,抓住了风口,短短几年时间,从在纽约偏僻乡间推着小车做腌黄瓜生意的小贩,进入中上层,顺利实现了阶层跨越。

而剧中也完美复刻了五十年代的流行趋势,纯色的套装,X型连衣裙,各种各样的帽子、手套,八分袖的宽松大衣配紧身铅笔裙(这正是五十年代巴黎世家的风格),简值太养眼了,每件都想要。

女性就业方面:二战之前,女性的就业率并不高,就业人群主要是年轻、未婚,且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来自低收入家庭。因为当时全美有26个州都立法禁止雇佣已婚女性工作。

而二战结束之后,1940年废除了这项法律规定,已婚女性也可以参加工作。

原因是因为二战之后经济复苏,随着打字机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到来,市场对文字类工作者产生了巨大需求,现加之1910-1930年高中入学率大幅提升,高中毕业生供给增加,所以35-44岁的已婚女性劳动率增加了。

而从50年代开始,45岁以上的女性劳动率开始持续上升,而25-34岁的女性群体劳动率是急剧上升。随着固定兼职工作的增加,社 会对女性参加工作的接纳度变大,女性劳动力供给变得更具弹性。

由于纺织、服装、时尚行业的兴起,女工的人数大大增加,很多普通的已婚妇女走出家门,走进工厂,甚至收入撑起了整个家。剧中乔尔责问父亲为什么不开了工厂里那几个好吃懒做的男人,不是上班时间抽烟不干活,就是上班时找不到人,而父亲说出的理由是,这几个男人他们的老婆也在厂里工作,她们是厂里最好的裁缝,最熟练的缝纫工,最好的制版师,如果开除了她们的丈夫,怕留不住这些优秀的女工。

跟偷懒的男工相比,乔尔家工厂里的女工从来没有人偷懒,非常任劳任怨,常常在缝纫机前一坐就是工作几个小时都不动,连厕所都顾不得上。连乔尔也心疼这些女工,催促她们去休息,并且为她们买了咖啡机,给她们喝咖啡提神。

这说明女性经济上开始独立,而精神上还尚未开始真正走向独立。

五十年代的美国,家暴仍然非常严重,每十五秒钟就有一名妇女遭到毒打,每五分钟就有一名妇女被强奸。(选自《全球通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性别的影响)

底层的女性有韧性,她们可以做女工,售货员,而中上阶层的女性呢?

中上阶层对于女孩的养育一直更注重对于审美、品味的培养,那些更适合在起居室和厨房的课程,女孩被鼓励去学习艺术、文学、家政,而男孩子则去学习工程、数学、物理和机械、商业。

米琪的妈妈少女时代曾被送往巴黎学习艺术,米琪本人大学期间学的是俄罗斯文学。而米琪的爸爸是哥大的数学系终身教授,哥哥学的是物理专业。

这样培养女孩的结果就是,当米琪失去婚姻的保障,想要走出家庭独立工作时,她学的俄罗斯文学专业无法帮她找到工作,她去了百货公司做化妆品销售,一个在父母眼中很低端的工作。即使她想去应聘电梯工都不行,因为对方只要男性。

所以米琪的妈妈才会对哥大艺术系的女生们说了那段扎心但却非常实际的话:你们读了艺术硕士有什么用处吗?当大学老师?我没发现这所大学里有女性老师。当女艺术家?好象从来没有过女艺术家,我在巴黎见过两个,一个即使改了男人的名字,戴着男士的帽子也没有人买她的画,另一个疯了。我的女儿本科学的是文学专业,但她现在只能在百货公司做最普通的工作。

当时大学展现给这些最优秀最聪明女孩们的未来只是易碎而不会实现肥皂泡,学校认为她们未来不过是结婚生子,文凭只是她们的嫁妆之一,大学需要用女生的学费来贴补给男生学院,这才是真相。

正如米琪妈妈对负责人所说,你们收了她们的钱,却从未提供给她们相应的教育和服务。

五十年代,精英群体也不过把女性当成花瓶来培养。

我也想我自己了----那些在家庭中消失的女人


这一季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妈妈的那句”I miss me,too."

优雅精致了一辈子的老年“娜拉”离家出走了,到巴黎去放飞自我了。

哪怕她郑重的告诉丈夫她生气了,要去巴黎,丈夫却只是关心晚饭。

哪怕她就把在巴黎的住址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哪怕她离开家好几天,居然丈夫、女儿都没有发现,也没有人问起。

直到丈夫需要妻子晚上出席系里聚会,他需要他优雅、迷人的妻子做为社交之魂出现的时候,才惊讶的发现,妻子不见了!

这才慌了神,但还认为妻子只是堵气去巴黎购物了,直到发现她的整个衣橱都空了的时候,才意识到出大事了!

怒气冲冲的带上女儿到巴黎找老婆,直男思维的爸爸一开始还死不认错,一副我来巴黎了,难道这不是道歉吗?你还不快跟我回去?而不愿说一句:对不起。

甚至因为女儿不会讲法语也怪到妻子头上:你为什么不教会她法语?潜台词就是女儿教不好都是你的错。

妻子就是用来承担错误的。

无论妻子再美,再能干,时间久了,因为只是被困在家庭的小圈子中,丈夫依然会觉得她只是个好看的洋娃娃,脆弱的,不可依赖的,家中的事情不能告诉她,她会承受不住,潜台词也许就是----她是愚蠢的,无脑的,不具备做出决定的能力。

忽视了家中的井然有序,窗明几净,恰到好处的鲜花点缀,香气四溢的房间,温暖舒适的床品,任何时候回家都会有美味可口的果汁和品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是如何做到的?

维持一个家的美貌、体面,以及一家老小的生活秩序也是需要花费很大心力的,虽然享受其中的人都习以为常,并且认为这些太微不足道。

所以,一场离开是必然的。

在巴黎的罗斯美的风情夺目,摇曳生姿。

第一季中的妈妈每日严妆以待,美则美已,只是有些刻板,而独自一人到了巴黎的妈妈简值美丽灵动的象少女。

她住在少女时期留学住的房间,和七八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没有冰箱,只能将黄油挂在窗边的篮子里,她脚步轻盈,她淡妆素点,她不再拎着名牌手袋,而是拎着草编篮子上街买菜、购物。

她的目光灵动流转,整个人神采熠熠,语调,神情都轻快自在的象是换了一个人。散发出不可抵挡的魅力,这光芒甚至盖过了女儿米琪。

这才是罗斯,是她自己,而不是米琪的妈妈,哥大数学系教授的妻子,两个孩子的外婆。

她徜徉在巴黎的街道上,塞纳河畔,博物馆中,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每天上自己喜欢的艺术课,做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去街角的咖啡馆,去巷子的尽头,去寻找那些独具特色的法餐。

这时候,罗斯不再是那个事事都讲究的贵妇,她养小狗,住陋室,不用再考虑任何人的想法,她只需要在意她自己。

在婚姻生活中,有太多“消失的女人了”

不知不觉中,优先考虑的都是孩子和另一半,一顿普通的饭,要考虑孩子营养搭配,孩子的口味,再考虑丈夫爱吃的,再配个蔬菜,配个汤,再多做两道自己爱吃的,不行,量太大了也吃不完,于是将自己爱吃的从菜单上划掉。

哪个妈妈不是早上精心给孩子准备早餐,催促孩子洗嗽,吃完饭后,中年妇女就是抓起孩子喝剩的牛奶、没吃完的吐司胡乱塞几口就开车赶往学校,孩子再磨蹭一会儿,估计就只能等红灯的时候,赶紧塞几口大饼了,谈个屁的优雅。

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预算和多到数不清的琐碎事件中,将自己的需求无限期推后是最简单最省事最不需要费神的选项。

剧中的这些妻子们都没有能力吗?

米琪的妈妈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审美一流,看人眼光毒辣,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不止一次给情商欠缺的爸爸救火,考虑事情相当冷静,缜密。

更不用说女主米琪的能力了。从第一季帮乔尔打理一切,到后来自己出道做脱口秀,一个二十五岁,从生活优越的家庭中培养出来的完美淑女,要在一个个脏乱差的小酒馆里表演,同时还学会了应对那些咸猪手,那些喝醉后行为下流的醉汉。

他们从未见过一个美貌的淑女表演脱口秀,还有人故意将钢笔扔在米琪脚下,爬过去,企图爬到她裙子下面。

而忍受这一切,并不是为了生计所迫,只是因为喜欢脱口秀,想要在这个行业里做到最好。我想象了一下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是否能够应对这一切,我觉得我没有那个勇气和坚持。

就是伊莫金,这个娇小的语速飞快的女生,说起话来就象一朵会叫的花,也会帮自己的丈夫阿奇做漂亮的销售报表,而阿奇自己是做不出来的。

她们远比她们丈夫们想象当中聪明、能干得多。

但当时的社会规范中,她们只能是丈夫的辅助,在日复一日中,她们渐渐失去了自我,将自己与丈夫的生活高度融合。

所以,当米琪说出:妈妈,我想你了。

罗斯眼中泪光闪动:我也想我自己了。

我也泪奔了。

当罗斯最终还是决定离开巴黎,跟随丈夫回到纽约的这个背影,让我唏嘘了很久。

那是在和另一个自己告别。

她放逐了梦想,选择拥抱家庭。

还好,数学教授还是还善于吸取教训的,回到纽约后为妻子申请旁听哥大艺术系的机会,还特意抽出时间和妻子一起学跳舞。

ALL ALONE-----无法再做回果冻女孩


即使是今天,也从来不会有人问男人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人们默认成功男人背后一定站着默默付出的女人。

而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这是现代女性必须要去做的选择。

当米琪准备接受医生的求婚时,听到兰尼的那一段ALL ALONE的表演,神一般的兰尼,忧郁的兰尼,为了脱口秀表演,因为涉及政治和宗教,他不得不卖掉了公寓、汽车为支付律师费。有人是为了糊口,而有人是真的当成理想在做,五十年代的美国,并不是一天就发展成言论自由的国家的。

台上的兰尼说着ALL ALONE,台下的米琪看到了,脱口秀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如果想要平静、幸福的生活,那么她触手可得。

无论是乔尔,还是本杰明医生都可以。

但是一年过去了,她巡演过,失败过,尬场过,也成功过,上过电视 ,并且成功将最差时段变成了她的黄金时段 ,尝过自由的滋味,体验过成功过后的兴奋,她知道,她回不去了。

她无法再做回那个完美婚姻中的果冻女孩。

如果两者不可兼得,那么她宁肯只要脱口秀。

只是,这太悲壮,她需要勇气。

我不想说,她是大女主的人生,这对米琪这么可爱的女孩子来说,有些残酷。

但我认识的那些大女主,都在爱情中绝望过,都是把自己解剖的体无完肤然后又爬起来的人生。

那种掌控自己人生坐标的感觉一旦拥有就会觉得太爽,内核会更象个男人一样理性,日复一日在这种反人性的操作下,她们最终都战胜了爱情至上和情感信赖的本能,成为钢铁美貌女汉子。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无论何时成为真正的自己,都不晚。

期待第三季。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