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的公务员如何在体制熬资历?作为过来人我想说这4点大实话

新入职的公务员如何在体制熬资历?作为过来人我想说这4点大实话

首页模拟经营秘书升职记更新时间:2024-05-09

高考结束了,中考也快结束了,又是一年毕业季,我想大学校园里一定充满着离情别绪,更多的就是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今天我想聊一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过也很可能是最后一份工作,事业编。

先介绍一下,本人大学毕业即考入当地事业编,工作8年,现在的生活虽然偶有迷茫,但是一路坚持了下来。

今年两个表弟快要进入大四,追求稳定的他们把公务员当成了首选。

我心里觉得挺欣慰的,试想如果家里没有一个成功考入体制的先例,他们还会这么有信心考公务员吗?

回想自己当初的择业经历,当初可以考研&保研,但是为什么我下定决心考公务员?

大三的时候我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未来规划,觉得有四条路径:

1、知名企业;2、考名校研究生;3、保研(一个普通的非211、985高校);4、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等。

大家可以看出来了,其实考公务员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作为一名文艺青年&理想主义者,我当时的理想是去大城市的外企工作。

大三那年暑假在叔叔的引荐下,我去合肥可口可乐公司实习了一个月,这次实习让我明白,原来外企也不是全要用英语对话的(我一直以自己英语好为荣,后来去了一次国外才明白,我学的是哑巴英语,此时先不谈),原来也不是和《杜拉拉升职记》里演的那样,穿着精致的服装在会场走来走去,然后大老板就让你平步青云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田姐的大学在旅游城市,所以大企业来开专场招聘会的机会并不多,而那时候学校管理又特别严,几乎不可能长期请假在外地混迹招聘会,所以我必须考虑一个现实的选择项。

考研还是保研?当时作为学霸的我没有选择考研或保研这条路,因为我觉得自己学够了,学得想吐了,就想早点逃离校园。

排除了找工作,排除了考研&保研,那么只剩下考公务员这一条路了。

当时我分析了一下,自己也就考试能力能引以为傲了。

而公务员考试就是能让我充满激情的考试。因为题目不难,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充分考验了你统筹规划的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态。

在参加了大大小小十来次左右的考试之后,我如愿考入了区级事业编,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中开始了。

时光如梭,一晃工作8年了,这8年有懵懂无知,有不甘,有委屈,有迷茫,但无论如何我都坚持了下来。

最近自己内心有点迷茫,觉得在单位没有找到太多价值感和存在感,是不是要辞职?

AIA(友邦)的朋友不停地喊我去听课,了解,希望我跳槽过去,借此机会我反而认清自己,其实内心并不是真正想离开,只是目前没达到理想状态,而有点气馁。

对于刚刚进入体制的新人,我想聊聊自己的4点心得:

1、学会拒绝

年轻人刚到一个单位自然而然想去表现自己,领导让你参加一个活动,你不由分说,让你写个稿子,你也跃跃欲试,最后的结果可能成为廉价的劳动力,大家可能还安慰你:能者多劳嘛。

说白了就是看你爱表现,故意把事情交给你,做得好可能会对你的晋升有帮助(但其实帮助很小),做得不好,还容易落下口舌。

之前看见有人抱怨,领导有什么事都会想到我,为什么提拔的时候想不到我?

那是因为你没搞明白,领导是重用你,还是利用你?

一个领导重用你,一定会想办法让你接触核心业务,而如果只是觉得你“听话好用”,那么关键时候也不会想到给你一个交代,因为你太好说话了,他当然先去提拔那些不好说话,不好惹的资历更老的员工。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学会拒绝,我们没办法做到揣测领导的意图,但是最起码要做到,自己对自己的规划和定位要明确。不要做老好人,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业务,不要以为讨好别人可以博得好人缘,这些都不存在的。

2、年轻人尽量先在业务岗位,不要过早地去做文秘工作

年轻人一毕业去了机关,最好先去一线业务部门磨炼,不要害怕待在窗口部门,窗口部门其实是非常锻炼人的耐心和意志力的,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办事群众的质疑和询问,可以很好地磨磨性子。

对我这种自命清高的书生来说更是如此,我就是把窗口工作当做自己的人生修炼,我相信老天这样安排定有他的道理。这几年,我觉得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好,可能也与前台磨炼有关。

为什么说尽量先做业务呢,因为机关文秘工作写的文章多为八股文,并没有太多调研依据和理论高度(最起码我们接触的层面是这样),长此以往,对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并没有太大帮助,时间一长,容易没有价值感,觉得除了写写八股文,自己什么都不会。

3、作为一名普通人,好好地在一个单位排队才是正道

在机关,管理岗位僧多粥少,有资源有背景的不在少数,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怎么办?

就是踏踏实实在一个单位排队。当然前提是这个单位值得你熬资历。如果单位不好,那么趁年轻尽快通过遴选等渠道调整。

其实不只是机关,在企业也是如此,比如老公在中介行业,虽然能力很强,领导也赏识,但是入行晚,提拔的时候,周围不少人就觉得心里不服。

老公很后悔,没有早点入这个行业,但是不经历挫折怎么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呢,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不要羡慕周围考入市里或者省里的人,也不要羡慕那些在不同的单位挂职的人,只要自己笃定了自己的选择,就要耐得住寂寞。

4、不要唯级别论

有的人考取市公务员熬了三五年就是副科级了,而在我们这种区级单位,副局长才是副科级,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一辈子都爬不到那个高度。

我的一位前同事,研究生,考入省厅,才4年左右就是正科级了,要知道我们的大boss也才只是正科级呀。

但是不要被这些级别唬住了,生活的幸福感和级别并不是成正比的。

最起码我一个村官朋友,通过各种考试,成了一个乡镇副镇长,现在想方设法想来市局科室哪怕打打杂都行,因为孩子快到入学年龄,在市区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自己接触的圈子也不一样。

所以不要觉得级别高了就幸福了。找到一个能发挥自己价值的好单位,找到让自己平衡的生活方式才更重要。

这就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曾经给我带来满足感,但是现在我也在反思、迷茫,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大家的公务员之路有一点帮助。

田姐读书: 致力于输出有价值的三观,减少职场新人的成长痛苦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