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深圳美食
怎能绕开“烧烤”?
共同体Community
,赞1
这座城市,不仅有四处弥漫的草香、花香,而且每到华灯初上,街头巷尾弥漫的还有烤羊肉串、烤鱼、烤五花肉、烤鸡翅、烤脑花、烤鱿鱼的焦香......
“没有啥事儿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这基本上可以代表很多深圳人的态度。
深圳的夜生活可谓销魂,但相比于灯红酒绿的酒吧,烧烤在深圳人心里才是深夜的灵魂归宿。这不,开心的时候吃烧烤,郁闷的时候也要吃烧烤;应酬的时候吃烧烤,闲暇的时候也要吃烧烤;谈感情的时候吃烧烤,情场失意的时候也要吃烧烤。火爆一时的纪录片《人生一串》中就说,中国人爱吃烧烤,因为“这里有嬉笑怒骂,柴米油盐,人间戏梦,滚滚红尘”。
烧烤品类丰富,并且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在深圳,烧烤是美食秘籍上不能错过的选择。
“烧烤”两字,游弋时空、穿越古今。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经》为证,古人烧烤由 来已久。据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马 家浜文化中就发现了陶制烤炉,这可能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烧烤专用器具。烧烤这种烹饪方式,最迟于两汉时代就已广为流行。河南汉墓出土过铁质烤炉,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东汉绿釉烤炉架,魏晋墓葬砖画上绘有烧烤三股叉,林林总总,这些不都是古人烧烤的趁手用具?
中国的烧烤文化源远流长,有极大的地域性的差别,从北到南,由咸转淡;从西到东,由辣转甜;从陆到海,由重转轻。各有各的讲究和味道。
作为移民城市,深圳的烧烤基本上完成了“东西南北大融合”,形成多样、多变、多味的地域饮食。
(点击图片即可参加对联海报游戏)
《鹏城有味:深圳餐饮变迁录》
朱健 陈伟 编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24年1月第1版
本书的编写者朱健、陈伟,二人均为深圳媒体人,奋斗在文字工作一线。他们发挥记者访谈优势,选择有代表性的受访对象,描绘关于个人或集体的肖像,捕捉其行走穿梭于历史中带来的纵深感。同时,发挥非虚构写作的优势,小切口深挖掘,真实而鲜活地记录与呈现餐饮行业故事,以生活化的语言,描绘深圳市民饮食生活的烟火气景象。
这本带有人情味、有烟火气、有个性的鹏城餐饮文化变迁录的出版,将以美食慰藉移民城市的游离感,以文化重塑新老深圳人的身份认同。如同“我们深圳”丛书中所概括的那般,“这是用来激活记忆的,是拿来珍藏岁月的”。
内容简介:
餐饮,是一种培养出来的文化。交融,是深圳这座城市显著的性格和特色。深圳餐饮文化的发展史,是海风裹挟鱼腥拂过的边陲渔村,到南北交织、东西融合的国际都市变迁录。
本书从“起源 山海之间”“传承 深圳特色”“融合 肴变万千”“担当 名师高徒”“创新 饮食革命”五大章节,以时间为刻度的历史纵轴,以距离为刻度的地理横轴,意图找寻深圳四十多年来饮食文化的肌理。其中,既呈现了猪脚饭、椰子鸡、沙井蚝、南澳海胆粽等带有深圳特色的美食,又探寻了客家菜、潮汕菜、杭帮菜、川菜等各式菜系在深圳的融合、发展与创新;既讲述了不同年龄段的餐饮人在行业里奋斗打拼的深圳故事,又展现了深圳餐饮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如何突破与创新的行业发展历程。
本书为“我们深圳”系列丛书的一本。“我们深圳”是一套定位深圳人文的非虚构丛书。计划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层面,带领读者发现深圳,题材包含人物、自然、地理、科技、艺术、创意、历史以及人文共100个主题。从内容上我们将围绕小切口深挖掘,讲述一个民间的深圳、个人的深圳、充满情怀的深圳,深入挖掘,撰写内容,做到原创、独特和深入。
作者简介:
朱健,新闻科班出生,从事媒体工作已满二十年,做过记者,值过夜班,写过专栏。
陈伟,深圳大学传播学硕士毕业,多年从事媒体工作。曾参与撰写《深圳十大文化名片》(人民日报出版社),于《新传播》发表论文若干。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