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中国证券报》15日刊发文章《锻造新质生产力 冲刺“新能源之都”——“万亿之城”常州开新局》。全文为:站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立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中国城市之间的竞逐从来就是万马奔腾,你追我赶;就是龙争虎斗,不曾止息。这其中的此消彼长、升降变化隐藏着新的发展气象和时代信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城市更是。
江苏常州,大名鼎鼎的苏锡常板块中经济体量最小的城市,一度被调侃为“小透明”,却在2024年伊始惊艳全国:逆势崛起,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成为新晋全国“万亿俱乐部”城市;睥睨群雄,宣布要冲刺“新能源之都”,实现“两个超万亿”,即到2025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
常州做对了什么?打造“新能源之都”,底气何在?它的崛起是偶然,还是必然,折射出何种信号?带着疑问和好奇,中国证券报记者赶赴常州,采访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和专家学者,试图探寻常州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万亿之城”呼啸而至
当今中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新能源如同浩荡春风在广袤大地上纵横驰骋,它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重塑产业格局,也改写着城市之间的实力对比。
一座城市拥有更多的新能源元素,就占据更好的风口,就能成为经济排位赛中的“黑马”,一骑绝尘。而常州,浑身上下都闪耀着新能源的光芒。
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一排排机械手上下挥舞,自动运输小车来回穿梭,车门、中控台、座椅快速组装,一辆崭新的汽车便从机器人手中诞生……走进比亚迪常州基地,整齐划一、热闹繁忙的景象令人震撼。常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常州基地一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去年产量达到30万辆。
不远处的理想常州基地同样开足马力生产,冲压、焊接车间自动化率近100%,数百台工业机器人的运用大规模替代人力,一块块钢板通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工艺,神奇地变成了一辆辆新车,去年有37.6万辆理想汽车从此奔赴全国。
比亚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理想是国产新势力的老大,得其一即可叱咤风云,多少城市梦寐以求,常州却兼而得之。
“双星闪耀”的梦幻场景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常州工业最亮眼的存在。据统计,常州2023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近68万辆,居江苏省第一,占全国的7.1%。
新能源汽车的强大是常州新能源产业勃兴的缩影。常州市发改委主任李磊说,多年来,常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延链聚合、聚链成群,踏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口,并由此乘势而上,在发、储、送、用、网等新能源各个环节发力,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与代表项目。2023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试点,规上企业完成产值超7680亿元,增长15%。
光伏发电领域,常州市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天合光能屡屡刷新电池产品能量转化效率纪录,亚玛顿引领光伏玻璃持续减薄,斯威克光伏胶膜产品不断出新……常州基本覆盖了除上游硅料环节的全部产业链制造环节。
储能领域,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有三家落户常州,常州产动力电池销量约占全国销量的19%。宁德时代2016年在常州落地建厂,近期成功入选“灯塔工厂”,中创新航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蜂巢能源蓄势待发,贝特瑞、科达利、恩捷股份等一批关键环节企业布局生根,围绕电池材料、电池单体、电池系统及研发检测等一整条产业链的完整度达97%。
输送领域,常州变压器产业历史悠久,享有“世界变压器之都”的称号,变压器产品结构覆盖各式型号,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技术不断攻坚突破;上上电缆绝缘线缆产品销量领先;安靠智电GIL入选工信部第七批单项冠军企业(产品),解决城市地下高电压、大容量输电问题,成为大国重器。
应用环节,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拥有以理想、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2023年,新能源整车完成产值1400亿元,同比增长126.6%。充电设施方面,万帮数字能源(星星充电)是充电网络规模方面的头部设施运营商之一,平台接入充电桩终端数超过53万,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和地区。
狂飙突进的新能源产业驱动常州的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2013年常州GDP仅为4360亿元,2023年达到10116亿元,10年间翻了一倍多。这也使得常州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的“万亿之城”,实现了“小桌子唱大戏”。
千年之城脱胎换骨
地处江苏南部的常州,是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自古就是江南繁华地,建邑史超过2500年。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常州采访,时常感到厚重的历史、温润的文化,与求新求变的发展决心相互激荡,凝聚成不可遏制的磅礴之力,驱动着这座千年之城脱胎换骨。
——常州的厚积薄发,离不开对于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视和执着。
从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到乡镇经济“苏南模式”发源地,常州的突出特点就是始终重视实体经济,矢志做大做强制造业。可以说,制造业是这座城市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
这份执着也让常州攒下了厚实的家底。常州拥有国内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中有191个,666个小类中有606个。拥有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相关统计显示,在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排行榜上,常州以32家的数量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完整,让常州拥有了超强的配套能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链主”企业落户,它们的到来又带动下游企业闻讯而来,“滚雪球”式的良性循环成为常州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底气。
常州新北区孟河镇,是中国汽摩配名镇,小小一个镇上拥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000余家,12大类5000多个品种的产品几乎涵盖全部汽车零部件,多年来为国内近百家整车生产商提供配套。
从动力电池来看,常州拥有生产及配套企业160余家,涵盖电池材料、系统技术研发等31个关键环节,全国乃至全球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常州有30多家,产业规模超过1700亿元。
常州市工信局局长严德群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旦产业上下游企业不断聚集而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便有着“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特质。常州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已经成片成势,产业生态逐渐形成。
——常州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结合。
相比苏州外资企业多、无锡部属企业较多,常州则以民营企业为主。常州拥有80多万家市场主体、6万多家工业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量大面广的“经济细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新,给点阳光就灿烂,很多企业往往是“不做则已,一做必优”,成为各个行业的隐形冠军。
据统计,常州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26家。星级上云企业达1800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达238个。
如果说这些市场主体和工业企业是星辰大海,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那么有为政府就是领航定向的罗盘、满蓄动力的风帆,在关键之处干劲十足、游刃有余。
定方向。常州制造业门类全、底蕴深,但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也始终在寻求战略性、引领性、支柱性产业的突破。2009年,常州提出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开始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2013年实施“工业经济三位一体转型战略”,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2022年首次提出建设“新能源之都”目标,自此新能源在常州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谋创新。民营中小企业优点是活力足,痛点往往是科技创新。面对科教和人才资源稀缺的“短板”,自2006年开始,常州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科技长征”,连续18年每年由市领导带队,南征北战,广撒“英雄帖”,走进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50多家高校院所,累计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8家;同时,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成立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常州科教城、中以常州创新园、“两湖”创新区等,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为产业不断注入“活力因子”。
优服务。2016年,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带着创业梦想来到常州武进区,为理想汽车寻找生产基地。武进高新区提出“招投结合”的创新模式,双方一拍即合,携手开启“光辉岁月”;2015年,常州从洛阳引进动力电池企业中航锂电(后改名中创新航),当时企业经营困难,但当地经研究后给企业注资,最后“起死回生”,动力电池产量全国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为给企业排忧解难,常州发起“滴滴抢单式”服务,在由市领导、局委办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参加的500人微信大群里,一旦企业提出需求,晚上12点也会得到政府部门的第一时间响应。
——常州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对于资本的驾驭和善用。
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资本市场具有发现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功能,对于创新驱动至关重要。一个企业、一个地方善用资本市场,如同鸟生双翼,呼啸生风,千里可至。
走进中创新航,中国证券报记者立即被眼前的智能化生产线所吸引。中控大屏实时发布着数据指令,传动带、机械臂等相互配合,一片薄如蝉翼的电芯,很快就变成了业界“顶流”电池组。
“资本的赋能让企业有了更多资源去创新。”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说,公司建设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每年都会推出全球独创、全球首创的技术和产品。比如OS产品,能量密度达到了业内顶尖水平,10-20分钟内即可为一辆车充满电,支持1000公里的续航。
2022年10月,中创新航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98.6亿港元,为当年港股第三大IPO募资项目。目前,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机量位列全球第六位。刘静瑜表示,中创新航将在资本市场的加持下,通过创新驱动追求极致性能与极致成本,力争进入全球前三。
常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常州深入实施企业股改上市“龙腾行动计划”,不断优化股改上市服务体系,全力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持续推动资本市场“常州板块”扩容提质。
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常州上市公司已达97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家数位居全国第16位,连续多年位列江苏省第一方阵。后备力量方面,常州“龙腾行动计划”上市后备企业扩容至608家,其中独角兽企业4家、潜在独角兽26家、瞪羚企业3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
“市委提出建设新能源之都的目标,专门提到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要超万亿,可见常州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该负责人说,为实现这一目标,常州将加速推动后备企业上市。未来常州将迎来源源不断的“新能源军团”后备军,至2025年,常州预计将新增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20家,市值预计超3000亿元,中瑞电子、永臻科技已注册生效、即将完成发行,常友科技、泽润新能等已通过交易所审核。
辩证之间品“常”
GDP过万亿,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能级地位的标志。这是常州在城市排位赛的一场重大胜利,折射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也凸显出布局新质生产力是当务之急。细细品味常州的发展之路,可以在辩证思维的观照下获得不少启示。
——持“平常心”做“非常事”,考验定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常州采访,振奋于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宏伟蓝图,惊奇于企业创新的精彩绝伦,感叹于常州的敢想敢干,但最受触动的,却是常州低调务实、不急不躁、久久为功的“平常心”。
位于常州武进高新区的恒立液压在资本市场是个传奇,曾经在2017年-2021年,4年悄无声息地暴涨15倍,涨幅力压贵州茅台。但与聚光灯下的茅台不同,恒立液压的上涨几乎从未引起过喧嚣,它既不涉足5G、芯片等热门概念,更不是大消费的核心资产。从名字就能看出,恒立液压只是家普通的机械设备类公司,关于它的新闻少之又少。
在工程机械领域,占据成本约七成的液压件被视为“芯片”,一句“得液压件得天下”足以佐证液压件行业的特点——高技术壁垒、高盈利、高资金投入。与诸多的制造型企业类似,恒立液压从小作坊起家,依靠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一步步成长为行业龙头。恒立液压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到81亿元,给世界的挖掘机装上了“中国心脏”。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恒立液压是常州持“平常心”做“非常事”的写照。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起伏,内心始终平静如常,但平静不意味着甘于平凡,相反常州提出“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只是将“志存高远”化为“日拱一卒”,经年累月的努力之后,终于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渴望的模样。
从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个崛起”为“工业明星城市”,到九十年代成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再到如今冲刺“新能源之都”,低调务实的常州始终立足实际、审时度势、主动引导产业发展,目光所及从未离开过实体经济。这份定力,可叹可敬。
——从“寻常”到“超常”,依靠创新。
超常就是要超越寻常,达到非常和卓越。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地方,实现快速发展,可以靠铺摊子、上项目、加投资,实现超常式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对于创新,常州提出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
中简科技是常州的另一个传奇。“求索不辞万般苦,铸我坚盾扬国威”,中简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杨永岗每次从车间走过时,都会在这条标语前驻足。坚如磐石、韧如发丝的碳纤维,被誉为“黑色黄金”,看着不起眼,在手中掂量也不觉厚重,但却是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关键核心材料,其核心制造技术、关键设备长期被日本、美国等国垄断。
2008年,杨永岗舍弃高薪和出国机会,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南下常州,带领20多位博士、硕士和工程专家落户常州,与民营资本共同出资组建中简科技,走上国产碳纤维产业化的探索之路。经过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中简科技率先实现ZT7系列碳纤维稳定批量生产并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领域,解决了国家“卡脖子”的关键材料问题。企业也成为该领域的领跑者,2019年登陆资本市场,实现了从一个元素到一个产业,从一根碳纤维到一个上市公司的飞跃。
2023年,常州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第17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8%,位列江苏第三。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陆伟表示,未来常州将继续集聚创新资源,落实创新驱动,助推尖端产业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优”再到“优中做强”。
——存“常乐”求“常新”,需要格局。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新。事实上,经济发展从来就是存“常乐”求“常新”。经济有起落,产业有周期,没有永远红火的产业,也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要发展经济,唯有不断寻找新风口,布局新质生产力。
2010年,两位英国科学家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目前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碳材料,被称为“新材料之王”。第二年,常州市、武进区两级政府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从事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的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布局石墨烯研究。同年,总投资20亿元的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在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启动建设,开启了常州石墨烯产业化之路。
合成生物主要是利用糖、淀粉、纤维素、二氧化碳等为原料,进行化学品、药品、食品、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物质加工与合成。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是21世纪颠覆性前沿技术之一,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抢占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国际竞争的主要焦点领域。
2023年11月,常州在江苏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措施,提出拟招引培育科技型企业150家以上,设立规模20亿元以上的市合成生物产业基金,计划到2027年,将常州打造成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常州合成生物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必须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定位。”常州市委*陈金虎说,常州作为工业底蕴深厚的制造业强市,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发展定力和耐力,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潜龙在渊终出水,飞龙在天会有时。在长江常州段,滚滚江流之上,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在紧张施工。江风呼啸,施工现场却争分夺秒、热火朝天,在工人们的精心浇筑下,常泰长江大桥犹如钢铁巨龙一般日生夜长,展现雄姿……(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