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典籍:旧刊物上的《家·粤菜烹调法》,可以一读(上)

烹饪典籍:旧刊物上的《家·粤菜烹调法》,可以一读(上)

首页模拟经营烹饪王国更新时间:2024-06-17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家·粤菜烹调法

序言

《家·粤菜烹调法》出自民国时期(1912 年—1949 年) 一本在上海出版的《家》的杂志上,作者为吴慧贞。

《家》这本杂志是因应当时新文化运动而在上海创刊,由黄嘉音女士主编、黄朱绮女士编辑,由上海家杂志社发行。

该杂志阅读目标群是响应新文化运动且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妇女们。

所以该杂志封面有“促进家庭幸福、健全妇女生活”的口号。

该杂志似乎还有特殊要求,鼓励女性投稿。

如果不是女性怎么办呢?

得要改个女性的名字。

所以,早期有些稿件名义上是女性,但实质是男性指导编写,甚至干脆就是男性动笔。

当然,本文并不关心这些。

这本杂志于1950年代初期还在发行。

最让厨师感兴趣的是第十二期(潘老师按:民国三十六年一月号)开始至第二十七期(潘老师按:民国三十七年三月号)连续刊载了关于粤菜烹调的资料——《家·粤菜烹调法》。

从编写的内容来看,应该还有后文,但以后各期再没有刊载。

《家·粤菜烹调法》的作者为吴慧贞,从其行文之中可知是地道的广州人。

估计是她耳濡目染祖辈研究饮食之中受到的启发,加上又受益于其家母日常严谨煮食 的熏陶,对粤菜饮食及烹饪方法颇有心得而成文。

文中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 对粤菜烹调法的理解较为透彻。

第二, 充分描述出为什么广州有“食在广州”美誉 的背景——“菜之味有浓厚清淡之分,质有爽脆腻滑之别” 的理论基础。按现在的话说,味道与质感是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的美食基础。

第三, 所使用的粤字相当精准,例如“腍”就没有使用现在普遍使用的“焾”这个错别字。

正如文中对“腍”的解释是“熟也”,所以很多人认为这种食物质感是因煮熟而产生。

实际并非如此。

这正说明广州人老早就对食物质感有深刻认识。

什么是“腍”呢?

“腍”是类似“软”的一种质感表现。

在广州人对食物质感的理解,“软”是两端下坠的 感觉,而“腍”中心下坠的感觉。略有分工。

“腍”与“软”一样,是天然存在,并不需要加热才能达至,所以绝对不应用上火旁的“焾”去表述。

对此,吴慧贞在《家·粤菜烹调法》留下坚实的依据。

潘老师按:

注 1:《粤厨宝典·秘籍篇》 分别收录了民国时期(1912 年— 1949年》的资料——《美味求真》 《秘传食谱》《美馔宝誊》以及《家·粤菜烹调法》。

它们编写格式各不相同。

《美味求真》属启蒙型,内容较少,历史地位是将烹饪当一学科加以研究。

《秘传食谱》是以厨师角度编 写,着重烹饪技术方面。

《美馔宝誊》则是以“师爷(潘老师按:营业员)”的角度编写,着重肴馔的 组合,为筵席而设计。

《家·粤菜烹调法》是以家庭主妇 的角度编写,尽管吴慧贞女士试图 将顶尖的酒家肴馔融入其中,却因专业水平的局限,愈写愈暴露其知识的片面性。

当然,由于文章的刊载点在上海,被编辑删改的用字较多,并未充分体现粤菜烹饪技术之高超,但行文则偏重于主妇思维始终是文章的硬伤。

其历史贡献的评语是仅散乱地陈述民国时期(1912 年—1949 年)广东家庭筵席烹制的境况。

从另一侧面说明广东家庭筵席也曾一度超然。

注 2:民国三十六年(潘老师按:1947 年)9 月号(潘老师按:第 20 期)未有连载《家·粤菜烹调法》。

此资料刊登在《家》的杂志上

《家·粤菜烹调法》前言

广州的“吃”是驰誉全国的。

笔者(潘老师按:吴慧贞)自幼生长斯地,深受此种传统风气的熏陶;而家长和世伯们又好于每周假日召集宾客,设宴家园, 研究食谱,席上必有一二色佳肴是出于主妇手制的,这不但表示了主人款待之诚,且足以显示主妇烹调之精,他们常在席间品评称赏,宾主尽兴;

但家母的目的还不只在款客,更藉此机会以烹饪之法教给女儿,以传中馈妇道,而尽家庭教育的责任。

起初我以为饮食之道,在科学的观点讲来,只要有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潘老师按:合)物、磷、钙、铁以及各 种维生素,足够身体营养之所需就好了,何必更求菜式滋味的变化?

不知更换菜的式味,不祇(潘老师按:只)是徒快口腹, 它能使人精神愉快,促进唾液和胃肠消化液的分泌,而有 增强吸收营养之功。

所以古今中外的名厨菜馆不但力求烹调式味的精美,且亦讲究席上的铺陈,如象箸银盏,鲜花佳果等,也无非是藉美丽愉快的感受而引起食欲。

当我明白了食品式味与人体营养的关系,我对于烹饪的事便予以重视了。

就经验所得,虽不敢说是式式尽善,但自问能与名酒家媲美的菜,计有二百馀(潘老师按:余)味之多, 足以款待嘉宾,担当厨下工作了。

现在我很愿意把一得之愚,公诸同好,在本刊分期刊登,以冀抛砖引玉。

潘老师按:

注:《家·粤菜烹调法·前言》 刊于民国三十六年(潘老师按:1947 年)一 月号,按《家》这本杂志的排序为 第十二期。

烹调要诀

有了菜料,不能就做出好菜,除了要善于选料之外, 还须具有烹调的基本技术,如五味调和,火候适度,刀法手法并佳,配料得宜,知所先后等,这样才能使做出的菜臻于尽善尽美之境。

在“烹”的技术方面有“燉(潘老师按:炖)” “蒸” “煎炒”“火 候”;

在“调”的技术方面有“汤” “宪(潘老师按:正写为‘䭤 ’,现 俗写为‘芡’)” “配料”。

现在分述于下:

“燉(潘老师按:炖)”有六种要诀:

(一)燉(潘老师按:炖)品要腍(潘老师按:熟也。“熟也”是吴慧贞女士原文解释。 实际上,“腍”是食物质感的一种表现,与“软”的食物质感质感表现相若。一般而言,“腍”是指上下没有支撑力所形成的食物质感表现。而“软”则 是指两端没有支撑力所形成的食物质感表现。现在有人将“腍”写成“焾”, 是错误的,因为“腍”是天然存在,与是否经过烹煮无关,也就不应该归入 火字旁);

(二)汤水要适量(多则味欠浓厚,少则嫌胶滋腻喉);

(三)要不失原味;

(四)材料要配合相稱(潘老师按:称);

(五)火候要均匀;

(六)不要中途加水。

“蒸”菜的要旨,在取其鲜嫩及不失原味,如蒸海鲜之属,必先用布抹乾(潘老师按:干)水份,然后加以配料同蒸,火候必须以紧熟(潘老师按:“紧熟”这种写法在民国时期较为通用,现在多写为“仅熟”)为度,它的肉质才能滑;它的汁必须全系原身精液, 其味才鲜。

“煎炒”(潘老师按:“煎”与“炒”)有七忌:

(一)调味不和;

(二)汁过多或过少;

(三)火候不佳,不匀,太老或太嫩;

(四)配料小菜不相稱(潘老师按:称);

(五)刀法不精;

(六)停冷无镬气;

(七)油多或少。

“火候”则有文武火(潘老师按:“文”为慢火,“武”为猛火)之分,因菜质本身有刚柔之别,刚者需火宜多,柔者需火较少,必须视物而施,如肉类用武火煎炒,则蛋白质因受高热而滋胶凝结(潘老师按:这个看法十分正确, 蛋白质的凝结因受热程度不同而产生变化,慢火凝结速度慢, 猛火凝结速度快),不易泄出,取其滋味足,而显芳香,如用文火煨(潘老师按:“煨”在粤语有两音,一个读音为 wui1 ,另一个读音为 wai3 。两者意思不同,前者意为主料被物 体包裹慢火加热;后者意思用较浓重的汤水使主料受味。这里 应读作 wui1 ,后为与后者区别,多改写为“焐”)煮,则肉味逐渐透出,全味在汤;

又如烧红猛镬后, 将镬提出,全不用火,以阴镬(潘老师按:疑应是“阴油”。 所谓“猛镬阴油”,即是将铁镬烧至炽热,先搪一次油润镬, 然后换油利用铁镬炽热余温将食物加热致熟。此法一般针对肉 质细腻且易熟的食物)把菜炒熟,则取其鲜嫩,如炒鱼片、虾仁之类是。

以上四种是“烹”的门径,能细心体会推求, 自臻佳境。

潘老师按:

注 1:文中“烹”与“调” 的分类值得商榷,可以说并不准确。

“燉(炖)”“蒸”“煎”“炒” 为烹饪方法,“火候”是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的统称,它们不在同一类别上。

同理,“汤”“宪”及“配 料”也不在“调”的同一类别上。

从中说明,尽管国人的烹饪技 术造就出“烹饪王国”,但仍欠缺科学的解释与分类,致使国人的烹饪技术在发展到某一阶段后便失去 应有的理论基础,无从精致化。

注 2:文中的“煎炒”应为 “煎”“炒”,两者尽管同为“油 烹法”,但“煎”是食物以静止状 态受到食用油作为授热介质加热的 烹饪方法。而“炒”是食物以运动 状态受到食用油作为授热介质加热 的烹饪方法。

下面是“调”的方法:

“汤”是调味之主,粤中酒家,每以上汤味高而驰名。 它提炼的原料,是用老鸡、精猪肉(潘老师按:指瘦猪肉)、猪骨、火腿骨(潘老师按:指“金华火腿骨”)等熬炼而成。

如款待回教教友,则 改用臘(潘老师按:腊)鸭骨、老鸡等,也别具风味。

大概用料愈丰,味度愈高,而成本也愈重,酒家中上汤一味,价值万千, 视为常事。

但家常应用,不宜太奢,如会(潘老师按:烩)菜相当者, 自可备上述适量的材料熬炼应用,否则购些猪骨,火腿骨 (潘老师按:指“金华火腿骨”),与用剩的肉头肉尾(潘老师按:切肉片时为使规格整 齐,会先将肉块修整,修整出来的边角料,广州人称之为“肉头肉尾”), 虾头蚧(潘老师按:蟹)壳,鸡鸭鱼骨等废物,全放汤内同熬,其味也很鲜美,不输于西菜之五鲜汤;且汤内含有各种丰富的养份,可谓实惠而不费。

珠江紫洞艇(潘老师按:这里带出在广州与“满汉全席”齐名的“陈塘风月宴”,可惜后者的菜单应已失传)也取法于此,所以他们有价廉味美之誉。

上汤最忌用劣等化学调味品(潘老师按:似乎是指“味精”。正因是味精,使粤菜熬制上汤这个工序凋谢。极具讽刺的是,后来西方竟以味精诋毁中国菜),因多吃了之后常患口苦,口渴,为食客所唾弃,酒家所不取。

至汤水务求其清 (潘老师按:“满汉全席”有“上汤清,凭肉液”之说),其漂清之法为先用纱布铺在炸篱(潘老师按:“炸篱”现在多写“笊篱”“罩篱”,按这里所说, 正写应为“炸篱”更合理)上,把汤内渣滓滤去,再把汤煮至沸滚,然后用鸡蛋白(潘老师按:鸡蛋清)一二只在碗中搅匀,放入汤内, 则汤中的游离渣滓,尽被蛋白(潘老师按:鸡蛋清)吸收凝结,其汤自清, 如仍有(潘老师按:渣滓)未尽,可再用蛋白(潘老师按:鸡蛋清)漂清(潘老师按:此文毕竟 出自家庭主妇,未必了解粤菜酒家低温萃取的方法,低温萃取的方法真是货 真价实的“清如水,味浓鲜”的效果)。

“宪头”(潘老师按:正写为“䭤头”。写作“宪头”则体现时代气息,因为 民国推翻清朝之后曾宣传追求西方式的宪政,当时宪政改革成为时髦用语, “䭤 ”与“宪”同音,在某种意义上说,用“宪头”代替“䭤 头”也并无不可) 也是和味的要素,以混合的配料,使五味调和,增加菜味的甘香(潘老师按:“甘香”一说的解释并不透彻,应为“强化菜式质感嫩滑及使原料粘上外味”),是调味法的首要,所以粤厨叫它做“宪头”。

它的原料是以生豉油(潘老师按:浅色酱油)、老抽油(潘老师按:深色酱油)、白糖、 胡椒粉、香料(潘老师按:当时的香料是指姜、葱、蒜头,后来改称“料头”)、 果汁、菜汁、绍酒(潘老师按:绍兴花雕酒)、麻油(潘老师按:芝麻油)之类,加以豆粉水(潘老师按:用绿豆淀粉兑水成的浆液)调和,使配料各味汁液粘和(潘老师按:合),而增美味。

至或加或减,用多用少,或者不用, 须视菜式而定,务要因物制宜。

“配料”小菜,乃是调和增味的辅佐,也须讲求。

菜之味有浓厚清淡(潘老师按:应为“咸、甜、酸、苦、鲜”的五味)之分,质有爽脆腻滑(潘老师按:应为“爽、脆、嫩、滑、弹”的五质)之别,且也因产生地和时季的不同,选用自异,务求配合得宜,不能拘泥不化,这全在做菜者的神而明之,巧为运用。

潘老师按

注 1:“酒家”一词在民国时期(1912年—1949 年)以至后来一段时间都是广州人口中最高食府的代名词。在行业上,又与“茶楼” 作区分。

注 2:因为粤式“满汉全席” 是代表中国精致筵席的象征,故其对调味愈来愈比外地讲究,认为调味至高无上是以上汤加味,使之对熬制上汤形成心得,创出低温萃取法,即利用 98℃熬制汤水,不用澄清也使汤水清澈。比鸡蛋白(潘老师按:鸡蛋清)、鸡血去澄清的技法更高一筹。

这也正是作者有“粤中酒家, 每以上汤味高而驰名”的赞誉。

食具

“食具”不在烹饪范围之内,似无涉及之必要,不知食具的色彩款式与配置得宜,不独可以表示隆重名贵,引人快感,且与菜味大有关系。

如免菜冷,用水碗(上格盛菜,下格盛滚水之特制碗)盛之。

又如“菊花鲈羹”则必 以薄铜锅下燃小杯高粱酒,方为合宜,因小杯高粱,火力恰到好处,且增香气,如用火酒(潘老师按:指“汽油”),就失本原,若用炭火,更失鲜嫩,

所以食具也是讲求烹饪所不可忽略的。

潘老师按:

注:施耐庵在《水浒传》通过宋江之口说出“美食不如美器”之后,饮食与食具几乎融为一体。

待续……

粤厨宝典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