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习强国”中的词汇题,才知道“山清水秀”是正确的,“山青水秀”是错误的。
周一,和办公室的小伙伴们开“碰题会”,才知道为什么,才理解其深刻含义。
为了相互学习,提高工作质效,与年轻有为的同事们一道创新了“三会”工作法。也就是:
“碰题会”,集思广益找选题、搞策划。
“围读会”,对创作的作品或者好的作品一块研读,一块解读“好在哪里?
”“为什么好?”
“复盘会”,周末一起回顾一周的工作,对好的表扬、坚持,对差的分析原因、整改提高。
我问他们:“山清水秀”的那个“清”,为什么不是“绿水青山”的那个“青”?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勤奋好学的汤国虎马上打开《现代汉语词典》,他说,确实是那个“清”。
我凑过去看,的确是。
词典中说得很明白。山清水秀,眉清目秀,都是一个“清”。
词典解释,山清水秀是个形容词,形容山水风景优美。而绿水青山是个名词。
汤国虎进一步阐释,“清”要比“青”高出很多档次。
是的。
山要“青”,要有植被,有树有草,那是必须的,是最低标准。
光“青”不行,还要环保宜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山清水秀”,这可是最高标准,就像《天仙配》中董永唱的“绿水青山带笑颜”。
亦即,山水不仅要养眼,让人看起来舒服,要养颜养心,让人心旷神怡,想吟诗作画,感到是一种享受,而且还要养人,宜居宜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南方水多出才子,北方山高出圣人。很有道理。
咱北方,四季分明,每到冬季,草木萧瑟,山上就松柏那点黛绿。
北方人讲究以理服人,写出的文章也像花岗岩、大理石,粗犷豪放,硬梆梆的。
再看看人家南方,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四季常青。南方人写出的文章也温婉细腻,甜丝丝的。
是的,满眼清秀,心情舒畅,能不文思泉涌吗?不会作诗也能诌上几句啊。
咱临沂有山有水。我也期盼着,能生活在湛蓝的天空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徜徉在山清水秀的绿水青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