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于赵国旧地沙丘驾崩。始皇临死前召左丞相李斯近前,口授言语,制成玺书,赐与长子扶苏。命其:“将兵事交付蒙恬,速即赶回咸阳,等候灵柩到时会葬。”
中车府令赵高与始皇幼子胡亥、左丞相李斯,秘不发丧,立胡亥为太子,准备迫使始皇长子扶苏自*。当时扶苏是三十万大军的监军,在上郡肤施,与沙丘相隔千里,赵高李斯是如何迫使扶苏自*的呢?我们先来看赵高、李斯的身世。
公元前228年,王翦率军攻破邯郸城,秦始皇迫不及待赶到邯郸,居住在赵国王宫。
始皇少年时代是在邯郸度过的,其母赵姬和他本人,遭到部分邯郸贵族欺凌。即使事情过去二十多年,始皇并未忘记旧仇,他将这些人连根拔起,满门抄斩。邯郸城经历一场血雨腥风,才逐渐归于平静。
赵高的父亲是赵国贵族,虽然免死,却身受宫刑,服劳役,不知何时去世。赵高的母亲罚为奴婢,在隐官(手工作坊)服劳役。赵高赵成兄弟几个,就跟着母亲在隐官生活。赵高替人养马驾车,没事爱舞弄棍棒,身手敏捷。
后来赵母又犯罪诛死,赵高也受宫刑,好在他早年在赵国便跟父亲读书,受宫刑后因书法出众入宫当宦官。
赵高敏而好学,在宫中刻苦学习律法,也没忘练字,他著有《爰历篇》六章,成了书法精湛的大家。在秦朝万千宦官中,赵高可能是书法最好,又懂律法的一位。
赵国进入始皇视线,经过几次提拔,授为中车府令(官职七品)。秦朝太仆(九卿之一,官职二品)掌管车马交通,旗下奉车都尉(官职四品)掌管皇帝车马,再往下有多位车府令(官职七品),各掌管部分车马。始皇巡游天下,奉车都尉负责安排车马,大致由各车府令及所部人马轮流执勤。赵高这个中车府令,在所有车府令中排位第一,虽然官不算大,却经常在秦始皇身边。受宫刑的人担任要职,在秦汉时期是常见的,司马迁受宫刑后,便从太史提拔为尚书令。
秦始皇很欣赏赵高,令其教幼子胡亥练字、刑法。如果胡亥是太子,赵高相当于担当太子太傅的角色。如果胡亥即位天子,赵高就是帝师,对应的官职是太傅。
赵高曾犯下大罪,郎中令(九卿之一,官职二品)蒙毅本要*之,始皇爱惜赵高,特命赦其死罪,官复原职。
如果扶苏即位皇帝,蒙毅为郎中令,其弟蒙恬掌北方三十万精锐,二人可能还会升官兵加封爵位,哪儿还有赵高的藏身之处。
赵高谋反是出于保命,胡亥谋反是出于私心,试问天下有几个人不想做皇帝?二人一拍即合,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李斯,因扶苏即位,左丞相李斯能回封地养老就是最好归宿。
李斯本是楚国小吏,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出师后西入秦,投奔吕不韦做了舍人(门客中的亲信)。此等人才吕丞相当然要重用,将李斯带入朝堂,从郎官一步步做到丞相长史(官职五品),对吕不韦的布局了如指掌。当秦始皇要铲除吕不韦时,李斯毫不犹豫弃暗投明,吕不韦几无还手之力,李斯也因功迁为廷尉(九卿之一),后来又拜左丞相,封为列侯。
李斯这种人品低劣之人,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当年毫不犹豫背叛恩公吕不韦,现在始皇的遗诏在他看来就是一句屁话。
始皇常年在外巡游,秦朝廷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班子,秦始皇带着左丞相李斯、郎中令蒙毅等亲信大臣,始皇车架成了帝国权力中心。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这对父子,在咸阳率公卿处理政务,随时向始皇汇报。长子扶苏与大将蒙恬,在上郡建立第三套班子,掌管北方精兵三十万,外加数十万民夫。
冯去疾的祖父是冯亭,韩国上党郡太守,曾将上党郡送给赵国,将赵国拖入秦赵长平之战。冯亭在长平之战阵亡,其子逃到秦国,孙子冯去疾这个右丞相,排位还在左丞相李斯之上。冯去疾与冯劫这对父子,并非土生土长的老秦人,在留守咸阳的朝堂上有话语权,但若起兵反秦,那还差得远。因为秦始皇18个儿子中有16个在咸阳,关中是老秦人的关中,外人没有始皇兵符绝无可能调动大军。即使有哪个秦国公子兵变,扶苏手上还有三十万精兵,可随时南下平叛。
始皇身边最亲近的人,无非胡亥、李斯、蒙毅、赵高四人,数日前在平原津,始皇感到不适,占卜结果北方有山鬼作崇,便派蒙毅前往代郡,祭祀名山,祈求消灾除病。
始皇驾崩时,如果蒙毅在场,胡亥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秦二世。偏偏蒙毅去了代郡,赵高与李斯都是人精,怎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商议后便定下一个连环计,史称“沙丘之谋”。
李斯将始皇赐与扶苏玺书烧毁,假传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另作一书,赐与扶苏、蒙恬,大意是:二人带兵数十万屯边,士卒多死而无功。扶苏常上书诽谤,为子不孝,赐宝剑自*。蒙恬不能谏正扶苏,为臣不忠,一并赐死。属下军队,交与裨将王离掌管。
此书写就,盖上和氏璧御玺,命胡亥与李斯门下亲信之人组成使团,星夜奔往上郡,赵高等仍在沙丘等候回音。
八月,扶苏、蒙恬、王离接了诏书。正常来说,扶苏与蒙恬是不可能自*的,王离成了一个被忽视,却左右历史的关键人物。
蒙恬与蒙毅兄弟,其祖父蒙骜[ào]是齐国人,投奔吕不韦。那时白起已经自*,王龁、王陵等王氏将领成为秦国主要的战将。吕不韦为了掌握兵权,排挤秦人将领,硬是把蒙骜拜将推到前线。蒙骜在三个月内,攻克太原郡全部三十七座城邑。两个月内以雷霆之势拿下包括朝歌在内的魏国东郡,割断赵国与魏国的联系。当时秦王嬴政年少,嫪毐、长安君成蟜等实力也有限,吕不韦借助蒙骜控制军队,权倾朝野。朝堂上是始皇与吕不韦之争,军队就是蒙骜与王龁之争,也可以说是秦人与关东人之争,双方势不两立。
吕不韦和蒙骜大致活跃了十余年,同时期王龁、王陵等秦国本土将领一直遭到吕不韦压制。后来赵国老将庞煖合纵攻秦,蒙骜兵败被*,拉开了吕不韦垮台的序幕。
始皇冠礼后,重用新一代的秦人将领桓齮[yǐ]、王翦、杨端和等秦人将领,吕不韦失势,蒙骜之子蒙武虽然也在军中,却一直被王翦等人压制,几乎没有什么战功。
在攻赵战争中,桓齮、王翦、杨端和三路并进,结果桓齮惨败给李牧,逃到燕国改名,杨端和错失战机从而不再为主将,只有王翦的表现可圈可点,成为秦军新一代的统帅。而朝廷当中,接替吕不韦丞相之位的是王绾,王氏家族在秦国呼风唤雨。
始皇明察秋毫,为了削弱王氏,着力培养新人嫡系,包括朝中的尉缭(太尉)、蒙毅(郎中令)、李斯(廷尉),军中的李信、蒙恬等将领。
蒙毅和蒙恬是兄弟,都是蒙武之子。
公元前230年,韩国投降。
公元前228年,王翦灭赵国。此战李信率偏师北上,取得赵国北方大片领土。
公元前227年,王贲攻破燕国都城蓟都。此战李信三千兵力追击燕国太子丹十余万人马,在辽东将太子丹斩首,威名震动天下,始皇对他的评价是三个字:“少,壮,勇!”。
公元前225年,王贲灭魏国。王翦王贲父子连破三国,军中大批将士,跟随王翦王贲父子加官进爵。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始皇决定用其他将领替代王翦王贲父子。
公元前224年,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统兵二十万伐楚。此战项燕在主场大*四方,李信兵败从此淡出始皇视线,倒是蒙恬因祸得福,成了始皇在军中最为依仗的人物。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灭楚国。临行前王翦自知为始皇猜忌,假意向始皇请赏咸阳附近的田宅,以示并无异心。王翦攻破楚国都城寿春,虏楚王负刍,项燕自刎,楚国还有不少郡县尚未平定。
始皇迫不及待派心腹将领屠睢[huī]、蒙恬、任嚣[xiāo]接替王翦兵权,拜屠睢为国尉(太尉),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军三十万(后陆续增兵至五十万)南下岭南,意在征服楚国未能征服之百越,同时以蒙恬和任嚣为将,各率军十万扫平楚国仍在抵抗的地区。秦军兵力一分为三,而且都不回关中,王翦与帐下将士分离。
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楚国立国八百年都未率军南下。当时燕王喜还在辽东,赵王嘉(秦国称为代王嘉)还在代郡,齐国国土完整,秦国急需兵力平定六国残余。但为了控制王翦王贲父子,始皇不得已将灭楚军队全部留在南方,宁可让他们去岭南拓荒,也不敢让他们待在王翦王贲父子身边。
公元前222年,武成侯王翦辞去军中和朝堂上的一切职务,甚至告老还乡,回到了他少年成长地频阳,闭门谢客,不问春秋,作出一副闲云野鹤,超然世外的姿态。始皇下诏在燕、赵、魏、楚旧地征调拼凑人马,凑齐十五万之众,令王贲征辽东燕王喜。此战秦军不仅俘虏燕王喜,王贲还在班师途中,一举灭亡赵嘉的代国。
公元前221年,始皇启用两位爱将,蒙恬为主将,任嚣为副将,起兵三十万,直逼齐国。灭六国最后一国的战功,始皇打算送给蒙恬和任嚣,以此分王氏兵权。齐国自五国伐齐、田单复齐后,便五十年兵不出国,歌舞升平,上下尽是骄奢淫逸之风。就是这样一支齐军,硬把秦军主力挡在济水以西,对峙三个多月不能进。
为了帮助蒙恬打开缺口,始皇令王贲再赴燕赵旧地,临时组编五万人马南下,从另一个方向渡过黄河,目的是吸引齐军主力分兵,好给蒙恬创造机会击败齐军主力。
谁料王贲统兵南下,长驱直捣,如入无人之境,渡过济水,兵临临淄城下,迫使齐王建开城投降。灭齐的首功,又记在王贲头上。
蒙恬和任嚣也都是能力不俗的战将,但王翦王贲两个超然人物的出现,令其他将领全都黯然失色。
公元前220年,国尉屠睢在岭南阵亡,赵佗引残兵退到南岭以北。始皇速派任嚣前往为主将,赵佗仍然为副将,重整军马,再下岭南。此时始皇三大心腹爱将,就只有蒙恬留在身边。
公元前217年,秦始皇以蒙恬为主将,王离为副将(以补偿王翦王贲父子),长公子扶苏为监军,并苏角、涉间等诸将,统兵三十万,北征匈奴。
王贲学其父王翦,两耳不闻窗外事。以此为代价,秦始皇才让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王离,担任北征军副将。此次北伐,匈奴人退得很快,秦朝军功爵位制中,主要以斩首论战功,因此没几个人加官进爵。但秦军将领中,十之八九都曾追随王翦王贲父子立功,都可算是王氏嫡系,这支军队名义上是秦军,称为王家军似乎更贴切。不少将领斩首数比蒙恬还多,战功比蒙恬大,自然也就不把蒙恬放在眼里。正因如此,始皇才派长子扶苏为监军,与蒙恬一起弹压王氏大军。
始皇令扶苏、蒙恬、王离将燕、赵、秦三国所筑长城,首尾连接起来。西自临洮,东至辽东,称万里长城。北方不仅有三十万精锐大军,常年保持数十万修长城的民夫,是帝国最具战斗力的一支力量,秦始皇不得不防。
李斯和赵高送走使者,仍然按原计划巡游,从巨鹿郡沙丘北上进入恒山郡(今河北石家庄一带),再由井陉关登上太行山入太原郡,接着北上到雁门郡,再折向西入云中郡、九原郡,最后从九原走直道南下到上郡。
赵高将始皇尸身载入辒辌车中,只说始皇因病畏风,紧闭窗棂。遣始皇宠信宦官,陪坐车上窗边。八月天气很热,辒辌车上放出一阵臭气,触鼻难闻。赵高命从官车上各装腌鱼一石,以乱尸气,闻者无从细辨。所至郡县,太守县令依然进奉饮食,文武百官照常在车旁奏事,宦官在车内假传始皇旨意,允准所奏,没人敢有任何非议。
每到一郡,李斯就派斥候通知王离,责令其督促扶苏和蒙恬自*。三人在朝中都有亲信,各地郡县也都有门生,似乎除了腌鱼不好闻,其他一切如常。
当始皇车队抵达雁门郡,李斯以始皇的名义任命派左丞相府舍人董翳[yì]为护军都尉(军职四品),到上郡替代扶苏为监军。
董翳是春秋晋国太史董狐的后人,当年中军将赵盾前脚告老还乡,其亲属赵穿后脚就刺*晋灵公,董狐在竹简上刻道:“秋七月乙丑,赵盾于桃园,弑其君。”
赵盾伏于灵公之尸旁,“痛哭”一场,令人请来太史董狐,恭恭敬敬道:“太史误矣!吾已出奔河东,离绛城二百余里,怎知弑君之事?”
岂料太史董狐刚正不阿,正色道:“大人虽离开绛都,却未离晋,返回绛都又不讨弑君之贼,此事若不是大人主谋,谁能信乎?”
赵盾见董狐正气凛然,语气软了下来,问道:“太史,竹简还能改吗?”
董狐冷哼一声道:“吾头可断,此简不可改也!”
董翳一直营造的人设,也正是刚正不阿,他拜在左丞相李斯门下,在朝中小有名气。作为李斯的心腹,董翳态度坚定,不容扶苏拖延时间。
扶苏将印玺交于护军都尉董翳,见王离、苏角、涉间等将领冷目相对,便捧着赐剑,一路涕泣,走入内室欲自*。
蒙恬仍抱有希望,连忙赶入止住,说道:“陛下出巡在外,未立太子,命本将带兵三十万守边,公子亲为监军,此乃天下重任。今仅凭一诏书,便欲自*,安知都尉无诈?应遣人向陛下请命,如果属实,再死未晚。”
董翳抵达上郡时,始皇车架已进入九原郡,扶苏感受到父亲扑面而来的压力,对蒙恬道:“父命子死,不得不死,免受牢狱之辱。” 说毕,伏剑自尽。
扶苏一死,蒙恬孤掌难鸣,却仍不肯自*,坚持等始皇抵达上郡,叩见皇帝再死。
王离也没有*蒙恬,而是将其下狱,送到肤施以南的阳周城,交与阳周县令看管。王离目的是将蒙恬和其亲信部下分开,以免节外生枝。
扶苏自*的消息星夜传到九原,车队正好进入九原郡九原城,胡亥与李斯、赵高,三人皆大喜,太子胡亥即帝位,称秦二世皇帝。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