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小Q》后,我想对这些“毛孩子”好一点

看完电影《小Q》后,我想对这些“毛孩子”好一点

首页模拟经营天才蛋糕师更新时间:2024-07-29

导语:这是一部关于爱、忠诚、理解与死亡的电影。

坦诚的说,刚进电影院,我就打定了提前离场的主意。鉴于过往经历,观众很难对所谓“本土化”电影抱有多少期待(例如《解忧杂货店》和《深夜食堂》)。不过,本片由任达华主演,前几日先生突逢大难,作为其铁粉还是决心购票切实“声援”下。假若影片质量堪忧,我亦不会有丝毫留恋,毕竟“心意”已然送出,是否看完就归属个人意志了。

或许人类真的很难逃离“真香”定律。100分钟后,我仍深陷于座椅之中,心无旁骛的观看着小Q的生前影像,甚至不曾想拭去脸颊上的泪水。毋庸置疑,我们很难将本片归入神作,这实在有失公允,但它绝对算得上近期佳作。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这部由动物担当绝对主角的电影。具体文章架构如下:

开始前,我还是要郑重提示一句:本文包含大量剧透,烦请谨慎阅读。

小Q的前世今生

电影《小Q》改编自日本畅销书《再见了,可鲁》。不同于所谓“流行书籍”,作家石黑谦吾并未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追逐彼时的社会热点。他只是用质朴且真实的语言,讲述了导盲犬“可鲁”的一生。于淡雅的文字外,再搭配摄影师秋元良平温柔的镜头语言。全书没有刻意设置“泪点”,却少有人能在可鲁去往天国的那一刻,控制好泪腺。人类一生都在寻觅忠诚的朋友,一条拉布拉多做到了,可它却无法陪我们一直走下去。

拥有后再失去的痛苦,如此直击心灵。《再见了,可鲁》于2001年出版上市,短短一年内,销量便突破百万,一举创下了连续13刷的记录。2004年,改编自本书的电影《导盲犬小Q》于日本上映,影片延续了原书的佳绩,豪取20亿日元票房,本土观影人数超175万,被誉为“重磅催泪弹”,随后小Q又席卷亚洲影坛,并深深扎根于观众心中。

2019年9月20日,本土版导盲犬《小Q》登陆国内院线,导演罗永昌希望用更多中国元素,以及更阳光的手法,唤起观众对导盲犬的关注。

开场

毫不客气的说,《小Q》的开场堪称灾难。电影首先交代了——由任达华饰演的天才糕点师李宝庭,因身患眼疾即将失明。与此同时,小Q刚刚来到人世,两者交相呼应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随后,影片快速推进至“成长期”。小Q进入寄养家庭,与小主人陈芷乔结伴。对于小Q来说,这可能是它“狗生”中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任何一个优秀的导演,都不会放过这一“时刻”,小Q童年的快乐与成年后的辛劳,第一任主人的宠爱与“恶毒”糕点师的虐待,强烈反差下,极易调动观众情绪。

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狗的表现中规中矩,小演员却掉了链子。在这漫长的20分钟里,刘楚恬(陈芷乔的扮演者)为我们讲述了“演技”的重要性。她竭力表现出对小狗的喜爱,可即使观众的双眼贴于屏幕,这份感情也传达不出分毫。尤其于离别之际,小主人紧紧抱住小Q,尝试挤出泪水,并逐字“蹦”出台词时,你仿佛望见“刻意”两个字,紧紧的粘在电影幕布上。表演意图与内心所感的不协调,也在此刻达到了顶点。我摇晃了下手里的冰可乐,准备5分钟后离场。

正是这短暂的迟疑,扭转了笔者糟糕的观影体验,也最终拯救了这部电影。因为稚嫩的刘楚恬正准备将“接力棒”交到任达华手中,导盲犬的故事正慢慢回到正轨。

中段

正如上文所说,糕点师李宝庭永远失去了再看一眼世界的权力,开始变得苛刻、阴沉、易怒,任何人的好意在其眼中,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惩罚,他抗拒、他逃避、他想发泄对无情命运的不满。小Q到来后的一次次无私给予,不断触碰着男主的软肋——妄图证明自己还如正常人一般,但事实上又力不胜任。他无情的将小Q扔到街上。回到屋内,坐在窗前,反复拉动着电灯开关,屋外是飘散的大雨。

镜头之下,是任达华精湛的演技。几近无声的演出中,你时刻都能感受到角色所散发的“怒气”。他将李宝庭那种不断与生活抗争,却又屡战屡败的心境完整的搬上了舞台。举手头之间,都透露着对过往的依恋,对现实的恼怒和对未来的迷茫。因为演员成功的努力,你似乎可以看透男主的内心。影片里,李宝庭强势的将小Q扫地出门,可你我都知道——他才生命中的弱者。

雨过天晴后,好心的邻居将小Q带回了男主家。李宝庭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后一人一狗的初次合作开始了。伴随着无数的不协调,他们终于来到蛋糕店前。狂风暴雨般训斥完他的徒弟们后,怨气并未得到释放,顾客们的窃窃私语,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李宝庭来到马路边,放开导盲鞍,准备利用车祸结束自己的生命。一旁的小Q没有丝毫的犹豫,撞开男主,挽救了他的生命。

于我心中,这是全篇最精彩的段落(详见注释1)。一方面,小Q不断被新主人所折磨,却从未忘记使命。即便饥肠辘辘,她也从没吃别人给的食物;即便主人因不关心而忘记带她上“厕所”,小Q也只是默默忍耐;即便冒着丧失生命的危险,她也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其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也为影片的叙事逻辑夯实了基础。

另一方面,李宝庭的本性并不邪恶,他只是丧失活下去的勇气。纵然在最愤怒时,他也没殴打过小Q。当踏出自*那一步时,观众也放下了心中对男主的记恨,毕竟没人会苛责一个被世界抛弃的盲人。小Q最终用真诚打开了李宝庭的“心中枷锁”,也让电影中最难却又最关键的部分——构建导盲犬与主人间心灵上的纽带,毫不突兀且自然精炼的完成了。

讲好一个故事,从来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看过太多影片,叙事手法上总存在莫名其妙的地方。诸如男主毫无预兆的爱上女主,亦或者一个人又无缘无故恨着另一个人。铺垫不足又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标志”事件,无法稳健的推进剧情,是编剧们的通病。幸好《小Q》没有犯这样的错误,而李宝庭自*被救的片段,也真正成为了本片的转折点和记忆点。

*注1:我并非要否认“盗狗”片段的精巧,只是他于整个影片的架构上的作用,稍逊于“自*事件”罢了。

结局

当一人一狗接纳彼此后,观众们所期盼的“美好”,终于开始了。他们一起玩耍嬉戏亲密无间。李宝庭重拾了活下去的勇气,小Q也获得了主人的宠爱。不过尺璧寸阴,幸福易逝——小Q转眼便来到了“退休”的年纪,男主也因心脏问题倒于路边。一人一狗又无奈分离,前者去美国治疗,而后者则回到了起点——“小女孩”陈芷乔家中。在一段长长的等待后,小Q终于盼来李宝庭的回归,它的生命也因癌症即将走到尽头。

这是一个稍显“另类”的结尾。绝大多数的影片,都应在此处放置“高潮”。可本片的导演,是让观众逐步望着小Q走向死亡,沉重的无力感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上。我们希望小Q活下去,奈何生死轮回。我们不忍悲剧上演,却又无能为力。

眼前的一切都触碰着你我最柔弱的那个“地方”。开场时,后排那个上窜下跳,不断叫嚷“回家”的小朋友,此刻却在大声的抽泣;隔壁那个爱玩手机的姑娘,正用纸巾擦拭着泪水;无暇顾及他人,因为我的眼泪早已在眼眶中等待。

特别的结语

既然这是一个特别的故事,就应该有一段特别结尾,让我们跳出电影。

导盲犬的训练既严苛又残酷。除去可能长达14个月的艰苦培训外,导盲犬训练员还必须突袭这些“毛孩子”,一开始不过是踢走它们的食物;接着会在其熟睡时,使用各种办法吵醒它们,甚至直接拖拽;最后,也是最难忍受的一项,训练员会让狗狗趴在地上,然后用力拧它们的耳朵。以上这些“欺负”中,只有不愤怒且不发出太大响动的狗,才能最终成为合格的导盲犬,其总淘汰率常年保持80%,甚至更高。

我总想吐槽其中的不人道,但又担心陷入“罔顾实际”的漩涡中去。2019年初,根据残联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至少有1731万盲人。在数字背后,是对导盲犬的庞大需求。于人与动物面前,“圣母心”只能退居幕后,假如非要做些什么,或许我跟导演的心愿一样:

不论你是使用或是接触到它们,请对这些“毛孩子”好一点,谢谢大家了!

文章较长,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