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景德镇回来,开了一间迷宫一样的陶艺工作室

他从景德镇回来,开了一间迷宫一样的陶艺工作室

首页模拟经营陶器实验室更新时间:2024-04-26

InnoTalk第037期手艺人故事

采访 撰文 | 小若

孙奕周,

壹周陶艺工作室的创办人,

本科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

现在在广州美术学院读硕士研究生,

并担任陶瓷实验室教辅员一职。

他创作的陶艺品大多为生活器皿,

希望在齿轮高速运转的机器时代,

人们可以慢下来,

用心去感受生活的质感。

| 遇见景德镇,爱上拉坯 |

孙奕周从小就喜欢画画,

每次看名家访谈的电视节目,

看到一半就直接铺开一张白纸,

把电视上的画作直接临摹出来了。

高考前他在电视上看到景德镇,

据说这座城市里流过的每一分钟,

都有成千上百人以瓷器为圆心在转动。

为了追寻这座传说中的瓷都,

他到了景德镇读大学。

第一次接触泥巴,

他最喜欢的成型方式是拉坯,

因为所有造型都可以任自己控制。

拉坯,是手的舞蹈,

创作者在转动的轮盘上,

用双手塑造出了姿色各异的形态,

这也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 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计算的 |

大学期间,

孙奕周有时候会为了练习拉坯而逃课,

大二就在校门口租了一间小小的工作室,

专门用来研究和练习。

为了赚取租金和生活费,

他和搭档做了的一款冰裂釉耳钉。

晶莹璀璨的冰裂釉很受人喜欢,

但制作过程却不简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冰裂釉和其他釉不一样,

为了增加层次和立体感,

需要的釉面有一定厚度,

并且釉的流动性大,

量一旦掌握不好,

烧制过程很容易就作废了。

他们一开始做的时候成功率很低,

1000个耳钉最后烧成的只有20多个。

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

每次开窑整个棚板都粘满了釉极难清理,

甚至需要花一天时间磨去上面的釉,

最后连烧窑的师傅都不愿意再借棚板给他们烧了。

当时很多人问他们,

“这样做划得来吗?”

但是这个世界上,

并不是所有可以计算的东西都是重要的,

同样也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计算的。

有时候,你只需要选择相信,

去相信自己的那份喜欢足够惊天动地。

后来他们尝试了别的方法,

自己找了一些配料调制后涂在棚板上,

解决了烧制过程中粘坏棚板的问题。

又不断地试验,调制配方,

之后耳钉的成功率已经高达到90%了。

在景德镇,

一般一个销量很好的成品出来,

两周后市场就会出现很多复制品。

但孙奕周他们做的冰裂釉耳钉,

两年内都没有人可以做到。

再次回想当初别人问他的那个问题,

答案不言而喻。

| 把对生活的感觉注入器皿之中 |

来到广州,他一边在广州美术学院任职,

一边捣鼓着自己的陶艺工作室。

原本一栋破旧的老房子,

他亲自改造出了日本小而美的感觉。

这栋房子的空间结构很诡异,

像迷宫一样,

但绕不出去的每一个角落,

都会遇上安于一隅的陶艺品。

孙奕周追求的生活,

是一种拂去世界各种诱惑、

在这个世界拼搏后给自己留下的一片心灵净土,

因此他的作品都有一种自然淳朴的气息。

他不喜欢在作品上有过多装饰,

认为这样会破坏陶器的纯粹性。

就像这一款柴烧茶壶,

利用柴薪为燃料烧制,

火烙下的吻痕和木柴燃烧后的灰烬产生的落灰釉,

自然、朴拙,独一无二。

没有柴烧的环境,

他也喜欢制作出柴烧质感的器皿。

通过不同的釉色搭配,

营造一种变化和对比。

制作器皿看起来只是几个结构的拼凑,

但正因为是器皿更需要考虑功能性问题,

一个茶壶如何做到出水合理,

茶壶柄如何做到握手舒适,

这些都与人体工程学有关。

孙奕周对陶不断的研究,

将陶慢慢融入到自己生命的血液里。

对于他来说,做陶器就是他所有的生活。

在景德镇的那几年,

他有过最穷的日子,

和搭档两个人搜遍全身的钱加起来不到2块钱,

于是只能买一块饼分着吃。

但那边的生活,

却是他至今最恋恋不舍的回忆。

那里的生活很慢,

有时候一群人在一起,一边听歌,

一边拉坯、上釉,

所有创作都随心而为,

釉色和造型中都透露着音乐里的节奏,

好像把高山流水都印在了作品之上了。

因此他希望在这种烙印在记忆里的生活,

不管身处哪里都依旧可以过上,

用做陶器那种不烦不躁的心境,

过一种平淡自如的生活。


END

图文为InnoTalk原创

转载请留言授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