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初次看到《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是被它的名头吸引 ——1982 年纽伯瑞金奖, 1982 年凯迪克银奖;其次是被它的封面吸引 —— 一个屋顶形状奇怪的旅馆,戴帽子的旅客,凶猛的老虎和小兔子并排走,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等拿到书我才知道,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故事书,而是一个用诗歌构筑成的想象的王国。
有人说,这是一本天书,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有人说,这本书一点意思也没有,不明白为什么会得那么多奖;还有人说,这本书的插图看着都很精美,就是云里雾里的。看完第一遍,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啊,我也没怎么看懂。但是,我没有因此就把书扔一边去,而是看了第二遍,嗯,好像咂摸出点白菜帮子味儿了,有点意思了;接着看第三遍,哎呀,里面好多好玩的东西啊。然后是第四遍,第五遍……越看越有意思。
怎么说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书有很多种,有的像盘子,里面有多少水,你一看就清楚;有的书像碗,能盛一部分水;有的书像河流,里面的水源源不断;有的书像大海,内涵丰富,思想也波涛汹涌。这本《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就像海,可以站在沙滩上浅析——读一两遍,感受一下诗歌的韵味,图画的美妙;也可以深探——仔细研究图文,然后找出你能体会到的所有妙处,把看似无味的书读出真谛。
既然是《威廉·布莱克旅馆的一次访问》,那我们不妨带着参观旅游的心态去看一探访一下这个旅馆,顺便去看看伦敦的美丽建筑。
要想去旅馆,首先要知道,威廉·布莱克是谁。因为他是这个旅馆的店主,贯穿了整本书。这位店主大名鼎鼎,1757年11月28日出生于伦敦,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版画家,虔诚的基督教徒,主要作品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因为百度和导读上有很多关于威廉·布莱克的介绍,我这里就只说和下文内容有关的介绍,剩下的就不再重复了。
只是,在正式开始进入旅馆之前,我们先来直观地认识一下店主。
这位红头发,白领结,身穿燕尾服的男子就是威廉·布莱克。他多次出现在书中的图画中。
真实的布莱克是这样式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幅图中的布莱克眼睛忧郁而深邃,仿佛在盯着前面的某一个地方。在书中,布莱克的眼睛也很少平视读者,而是斜着看向某一个地方。截几个图感受一下。
即使是正脸,那眼神也是斜的。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这位旅馆主人的动作和神情,想象一下他的内心世界。
了解了威廉·布莱克的生平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思想,再来看这本书就很简单了。作者把她从小就很崇拜的大诗人威廉·布莱克想象成了一个旅馆的主人,当然了,这个旅馆也是想象出来的,威廉本人一生贫苦,并没有当过什么店主。也因此,作者把这个旅馆描绘成了一个富足、安乐、神奇的地方。罗巨浪老师在他的导读里把这个旅馆称为“理想国”,就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大多数要求。
有了这样一位店主,旅馆方面的各方面服务也是很到位的:两条龙担任面包师、酿酒师,两位白衣天使负责铺床叠被,小兔子负责客人导引。旅店的服务设施一流,服务项目齐全,毛茸茸的大熊是枕靠,太阳和月亮马戏团来助兴,还有飞天座驾供客人们使用。住在这里估计是很舒服的吧。
旅馆里的服务员是天使,在经验之歌中,布莱克也有一首诗名为《天使》的诗,专门来歌颂他们。另外,天使这个形象在《扫烟囱的孩子里》也出现过。
然后来了位天使,一把金钥匙拿在手,
他打开棺材,让孩子们得到了自由。
他们跳呀,笑呀,草坪上奔跑,
晒着太阳,在河水里洗澡。
补充一下扫烟囱这个职业啊。这大概是世界历史中劳工年龄最小的职业。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扫烟囱这份工作都由孩童来做,5-6岁就‘上班’了,到了10岁左右就该‘退休’了,因为身材长高了,钻不进去烟囱了。当然,孩童的身体健康也会因吸入煤灰而受到很大的伤害。诗人对此非常愤慨,于是塑造了天使这个形象来拯救孩子。
这把钥匙也在书中出现过哟,在有目录的那页。这是入住威廉·布莱克旅馆的钥匙,也是天使手中那把让孩子得到光明、自由、快乐的钥匙吧。
有店主,有旅馆,谁来住呢?这里的客人们也是千奇百怪。有号称百兽之王的老虎,它不发威,却像个孩子一样要求店主讲睡前故事;两朵向日葵(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向日葵住店)要求住宽敞的房间;一位橘酱帽男子更是矫情得不得了;猫大王吃的菜也是口味独特,还有空给妻子写信。还有一个聪明的奶牛,吃夹着白云的三明治。
在这些旅客中,我觉得很有必要说一下向日葵啊。为什么向日葵会成为布莱克旅馆里的旅客呢?这个也可以在布莱克的诗集中找到答案。《经验之歌》 就有一首诗名为《啊,向日葵》,也有翻译成向阳花的。原诗是这样的:
向阳花啊!你等得累了吧,
你计数着太阳的步伐;
你渴望甜蜜的,黄金的住处,
作为一生旅途的归宿。
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
苍白的圣女在雪里素裹红妆,
从他们的坟墓中急起追往,
我的向阳花所向往的地方。
这首小诗的特色是借物言志,借向阳花向太阳的特性,展开了奇妙的联想和对未来世界的神奇想象。 从全诗的中心思想看,是鲜明易懂的,即抒写了诗人对人生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与向往,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又表现了人类对宏图的追求,蕴含着巨大的鼓舞力量。
因为有这首诗,所以作者把两朵向日葵作为旅客住进了象征甜蜜、温暖的威廉·布莱克的旅馆,而且还选了一间视野开阔的房间。
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没有说出口的爱,或者是信念、光辉、高傲、忠诚、爱慕,代表着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向日葵虽然没有玫瑰那么浪漫,没有百合那么纯净,但它阳光、明亮,爱得坦坦荡荡,爱得不离不弃,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而且,它绽放的不仅是爱情,还有对梦想、对生活的热爱。
这段话来自百度,但我觉得,这既符合作者对威廉·布莱克的敬仰和爱戴(对他有一种沉默的,说不出的爱),也符合威廉·布莱克的人生历程,他虽然生前并不出名,但他对诗歌、对艺术的热爱让他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在贫困的生活中满怀对梦想、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向日葵作为一种有魅力有想法的花出现在旅馆中还是在情理之中的。
旅店的服务生兔子,也不是拍脑子就想出来的,也曾在威廉布莱克的诗中出现。如果你仔细对照《天真与老成之歌》你会发现,凡是在图画书中出现过的动物几乎都住进了威廉·布莱克的旅馆中。比如,猫头鹰。
再比如知更鸟、云雀、画眉等出现在《荡起回声的草地》。狮子、鸽子也曾出现在不同的诗中。
甚至还有虽然没出镜,但明显存在的蜘蛛。
大家看一下,这幅图中的四个角都有蜘蛛网,蜘蛛应该就在附近不远的地方吧。
另外,在文字中,并没有出现特别明确的男孩和女孩的字样,但图中既有男孩也有女孩。他们有什么来历吗?有的。威廉·布莱克的诗中就有很多关于孩子的描述。比如,《天真之歌》中有《小男孩的迷失》《小男孩找到了》,与之对应的,《老成之歌》中就有了《小女孩的迷失》《小女孩的寻获》,彼此都有相对应的故事。
书中这页图配的文字是《老虎让布莱克讲一个睡前故事》。但插图左上角确实一束非常茂密的鲜花,鲜花下面是各位旅客,最下面是大熊、老虎、羊儿偎依在一起。有意思的是,老虎的胸前还停落着一只鸟。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来看看下面这首诗吧:
花朵
快乐的,快乐的麻雀!
这么葱绿的叶子下
一束幸福的花朵
看到你,迅捷得像箭簇飞越,
寻找你窄小的摇篮,你的巢穴,
在我的胸前停落。
漂亮的,漂亮的知更鸟!
这么葱绿的叶子下
一束幸福的花朵
听见你呜咽,呜咽着鸣叫,
漂亮的,漂亮的知更鸟!
在我的胸前停落。
读了这首诗,你就能知道花和老虎胸前的那只鸟是怎么回事了。此时,你不得不佩服画家的细致和巧妙安排。
和浪漫的内容相匹配的是这本书的图画,一首短诗配一幅图,画面以灰、黄、黑为主要色调,华美庄严又有飘逸的灵动感。细节生动细腻,人物表情逼真,给人一种近乎宗教画的感觉。这暗合了威廉·布莱克的基督教徒的信仰,尤其是这一张,大家感受一下。
橘酱帽先生手持长笛,迈步向前,老虎跟在他身后,面向读者,神态威武但不可可怕,一只羊翘起前腿紧跟在后面。和老虎并列的是奶牛,它神情温顺,背上驮着一盆向日葵,一只小兔子弓着背站在牛背上。老虎后面是一只狗,神情温顺正低头走路,它旁边的狐狸斜着眼睛看着我们。狐狸后面是一只小老鼠,老鼠的后面是一只猫。这些人和动物正朝着右边行进,青烟缭绕在他们身边,仿佛正受着某种力量的感召,很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要想充分理解这幅图的意思,除了读懂书中那首诗的意思,我觉得最好还是参考威廉·布莱克的资料来看。
威廉·布莱克的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是他的诗歌,一类是短小的抒情诗,另一类是神话式的、充满象征的长诗。在第一类诗歌中的两部诗集《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
《天真之歌》讲的是什么呢?诗人以“羔羊”为中心的意象,组成了一个欢乐、善良、和谐的农业文明图景:牧童吹着欢乐的短笛,歌声荡漾在青草地上;孩子在荒野中迷了路,上帝就化生为父亲将她送回家;羔羊在吃草,狮子在羊栏边徘徊了一阵,流下了“金色的眼泪”,终于躺下来和它睡在了一起。多么和谐美好的一幕啊。所以,这本诗集描写了儿童时期天真淳朴的欢快安宁,是欢乐的歌,是“未堕落的世界”,表达的是童真的、无邪的感情。《经验之歌》呢?诗人则以“老虎”为中心意象,展现出一幅正在生长痛苦、邪恶、分裂的现代工业文明图景:田野一片荒芜,道路长满荆棘;孩子们沦落街头,挨家挨户扫烟囱;街道和河流“专利”化,“残酷、妒忌、恐怖和隐秘”代替了“爱、仁慈、怜悯与和平”。讲的是成人落入经验世界后的痛苦,也就是“堕落了的世界”,充满了贫困、疾病、战争等,是非常丑恶的现实。这两部诗集互相映衬,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按照基督教的传统,“羔羊”是人性的善的象征,那么显然,“老虎”就是人性恶的化身,它象征着*、激情、暴力和罪孽。
了解了这些,你再看这些动物,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老虎已经不再那么凶恶,它和羊羔并行,狐狸和猎犬手牵手,猫咪和老鼠成了好朋友,世界上从此再没有争斗,大家和和气气的,多么好哇!
无论是文字作者还是绘图作者都对威廉·布莱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才能画出这么细致有意思的图画,写出这么有意义的诗歌。
读完这首诗,回过来,再看看书前面的目录,你是不是对威廉·布莱克的旅馆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作者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把看起来风牛马不相及,但都曾在《天真与老成之歌》中出现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描绘出一个有声有色、有事件的旅馆场景。
参观访问完旅馆,你能大致想象出这个威廉·布莱克旅馆在什么地方吗?文字里没有提供相关信息,但我们可以在绘者的图画中找出蛛丝马迹。因为这些画中有太多富有浓郁伦敦色彩的建筑。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绘者要选择伦敦作为旅馆开办的城市,其实原因也和那些旅客一样,威廉·布莱克曾写过一首名为《伦敦》的诗。
看了书后,我曾经对着这些图片查了资料,也问了好多在伦敦生活过的人,发现画面中的很多建筑并不是伦敦确切的某一个地方,而是融合了很多知名建筑的特点。下面,我们就跟着书中的图画去伦敦一游吧。(我没有去过伦敦,图片都是从网上找的,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这是故事一开始的一个画面,一只老虎从一个圆形的拱门探出身子,好像要进入某个地方。这是哪里呢?它要去哪儿呢?
伦敦塔桥 又叫伦敦双子桥
大家认识这个大桥吧?著名的伦敦塔桥。这样好像看不出来什么,我们来看看这个侧面。
这样看起来就和图上的建筑很像了。
伦敦桥始建于1886年,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它是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有“伦敦正门”之称。从正门走进来就可以进入威廉·布莱克旅馆了哟。这个逻辑上绝对没毛病。
我们再来看这张图。这是威廉·布莱克的飞天座驾。座驾下面是一排宏伟的建筑,正中间还挂着英国国旗。这是哪里呢?
正对着我们的建筑像不像这里呢?
这是非常著名的温莎城堡,是英国女王的一座行宫,位于伦敦以西35公里的温莎镇内,是一组气势雄伟的花岗岩建筑群,分为上、中、下三区,是英国最大的城堡。
从12世纪亨利一世以来,这里一直是英国王室的主要行宫,直到现在,王室成员仍然时常在堡中渡假或举行重要国宴。城堡高高的圆塔升起国旗时,表明有王室成员在古堡内居住。
不过,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这里没有书中右手边那个尖顶的建筑,就是下图的部分。
然后,你就觉得,不完全是温莎城堡吧。这时候,你就会想到这个地方了。
这里就是著名的伦敦大本钟了。
这里也叫伊丽莎白塔或者威斯敏斯特宫钟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钟楼大报时钟的昵称,旧称大本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位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英国最大的钟,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不过,再仔细看你就会发现书上的尖顶建筑并不是大本钟本钟。
看一下,真实的大本钟和图画上的是不是并不一样,尤其是底座那个部分。倒是和下面图上的建筑有点相似。
它冲南的一面,是不是很像这个地方?
我们再来看看这张图,是不是觉得也挺像的?这是圣潘克拉斯火车站,这个火车站是一个国际车站,从外观上看也非常像一个大城堡,车站内的那个大钟,跟大本钟一样是出自于英国奢华钟表定制商“DENT”,这个车站被誉为世界十大颜值车站之一。
所以,这张图真是融合了伦敦很多地方的建筑特色。
再来看下面这张图。这是从威廉·布莱克旅客的房间窗户看到的景色。这是哪里呢?这张图里最突出的就是那个又细又高的塔。
我找到了这个地方——特拉法尔加广场,伦敦最著名的一座广场,坐落在伦敦市中心,东面是伦敦城,北边是伦敦的闹市索荷区,南邻白厅街,西南不远是王宫。这个广场是19世纪初为纪念特拉法尔加港海战修建的。广场中心竖立着一座高56米的圆柱形纪念碑,最上面有一座高5米的铜像,他就是在海战中牺牲的海军上将纳尔逊。
特拉法尔加广场北面是著名的国家美术馆,广场东北角是伦敦著名的圣马丁教堂,教堂里有一座造型美观的尖塔,非常宏伟。
这样一对照,好像就是这里呢。尤其是图中那个小人部位,活脱脱就是那个雕像矗立的位置。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建筑。
这个地方,我也没找到确切的建筑,但是这个尖顶在伦敦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牛津
牛津市位于泰晤士河与查韦尔河相交汇的一片缓和的丘陵地上,被称做是“大学中有城市”。牛津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学术中心,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800年的文化沉淀使牛津成为贵族情节河,精英的象征,这里曾培养出4个国王、46个诺贝尔奖得主和25个英国首相,是不是超级厉害?
他们的大学校园也是非常具有古典气息的,看看这些尖顶,是不是特别梦幻?感觉进去就能变身成王子和公主。
这一页我截图了建筑了屋顶,简直各种各样的。我也在实际中找了一下,还真找到了类似的。
伦敦塔
这是伦敦塔。以下信息来自百度:
伦敦塔是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一座宫殿和城堡,其官方名称是“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虽然将其作为宫殿居住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已是几世纪前的詹姆士一世(1566年至1625年),但在名义上它至今仍是英国王室宫殿。白塔(建成当时,整体漆成白色而得名)实际上是在伦敦泰晤士河边的几座塔楼的组合体中间;伦敦塔曾作为堡垒、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宫殿、刑场、公共档案办公室、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特别关押上层阶级的囚犯。伊丽莎白一世在她姐姐玛丽一世统治时曾在此入狱一段时间;伦敦塔最后一次作为监狱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关押鲁道夫·赫斯。1988年,这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注意到这个塔顶上的装饰物了吗?和图上的很像吧?
摄政街
摄政街也译作丽晶街,是位于英国首都伦敦西区的一条街道,是伦敦的主要商业街,也是一百多年来伦敦城市文化的象征。看到那个圆顶的屋子了吗?让你想到了书上的哪个图?
书中的旅馆的外观,里面的装饰都非常具有伦敦特色,你从中可以感受到绘者对伦敦的熟悉和热爱。有时间了,我们可以去伦敦看看,找出书中的原型。
好了,关于这本书中的内容,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吧。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那个穿蓝色上衣,提着圆包的小男孩在《小兔领我进房间》一诗中以第一人称“我”出现,那么,“我”是这次访问人吗?还有,那个小男孩手里提的圆筒的包包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非常有时尚感啊,这个是时代特色还是个人品味呢?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在阅读时不断发掘。
看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诗歌的韵味,体会文字的奥妙,还可以借助图画来了解伦敦建筑,认识伦敦伟大的诗人,真是其乐无穷啊!到这时候,谁能说,这是一本无趣的绘本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