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2023#
论 天 赋 谈 命 运
(2023.11.12)
小孙娃年龄七岁半今年秋季入学读一年级,本来去年秋季从年龄来说就可以报名读一年级的,因为他三岁半才会说话,智力发育滞后,所以推迟一年入学,读一年学前班,一是让他的智力发育更成熟一点,二是在入学前多学一点知识,打下良好基础。现入学已经过10周,除了国庆假期之外,实际上课是九周,半学期测试结果是中下成绩,但他年龄算是偏大的,学习能力欠佳。由此可见,就读书而言,接受知识的快慢是先天的禀赋决定的。天赋异禀,不同的天资决定成绩的优劣,同样的努力效果天壤之别。现在有两句耳熟能详的话叫:“性格决定命运”、“知识改变命运”,这两句话都与天赋有关。
先说性格,性格由什么决定的?性格不是通过读书培训得来的,而是由天赋决定的。性格的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性格的不同爱好决定他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因;一是性格决定一个人遇事的处理方法差异,有的人遇事冷静,有的人遇事急躁,这冷静与急躁对事处理的后果就不一样。一般来说性格冷静的人处理情要周全得多,结果容易被各个方面的人接受,受到好评的多;性格急躁的人处理问题粗糙,考虑不周,有的人接受有的人不接受,容易产生争议,由此对一个人的评价不一致。但是这两种性格也各有利弊,性格冷静的思考周全而会久拖不决,魄力差,性格急躁的人当断则断有气魄。历史有名的案例:“房谋杜断”,房玄龄思考问题周全滴水不漏,但他不能决断,需要杜预来作出判断。
再说“知识改变命运”,为什么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呢?因为一个人头脑里有了知识的武装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溶入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为社会创造出来各种财富来,同时本人也获得受益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知识如同一枝枪的子弹,一枝枪如果没有子弹便是无用之物,这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但是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别、快慢之分。造成学习能力的差距原因是由先天异禀决定的。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学习能力改变命运。相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智商,产生的效果是上下两重天。孙膑和庞涓师出同门,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孙膑的天赋异禀高于庞涓,即使庞涓利用自己有利条件挖空心思置孙膑于死地,但是孙膑智高逃出了庞涓的魔掌,最后庞涓败于孙膑手下。先天具有的学习能力是决定获取知识的先决条件,不是相反。人的性格和获取知识的能力都是由天赋决定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某种特长优势能力是由先天决定的;进而言之,一个人的命是先天注定的。这个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已经争论了几千年。“命由天注定”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其实这个“天”是指人的大脑,大脑是有血有肉的东西,离开了大脑还能有什么“天”的存在呢?从大脑机能产生出来的能力是物质的反应,这就如同瓦特发现开水的气体冲动水盖,进而发明蒸汽机一样的道理,肯定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
这里有一个转换关系,大脑的天赋是一个物质基础条件,必须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人类本身是由自然界的物质演化而产生出来,人类又是从动物类逐渐进化到人类的,人类又是在物质世界中逐渐进化变成今天的社会状态,社会的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物质条件。人不是机器生产出来的,而是一代一代遗传的,所以每个人都是大致相同的身体外表,而且思维异禀。人们的不同特长恰恰是大脑的物质基础决定的。除了天赋之外,还有两个基本要素:生活环境和时代机遇。才使天赋异禀的能力得到发挥和提升,如果没有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天赋在高也是一个废品,历史事实证明刘邦确有帝王之才,但秦末农民起义之前,刘邦是小亭长,连吃饭都成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时机未熟,刘邦的长处无处发挥,刘邦48岁之前默默无闻,英雄无用武之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关备、张飞、诸葛亮他们的各自特长能做什么角色是先天的大脑决定的,刘备、诸葛亮天生就是脑力劳动者,关羽、张飞的先天大脑就是体力劳动者。人们先天的大脑决定人们后天不同特长,进而参加社会分工也不同,这就所谓人的“命”不相同。后天的生存环境和机遇决定人的“运,”而运的转变靠时代潮流,称为时来运转。原来的命,加上后来的运,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不论文官还是武将都是时代造就的英雄,而不是英雄造就的时代。这也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争论的焦点。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是靠物质运动的发展推动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靠少数英雄推动发展的,而英雄是上帝有意安排的。通过分析揭示“命运”的发展变化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从而改变个人的“命运”。俗话说“天生一人必有一路”,我学不好数理化,也当不了专家学者,又做不了大国工匠,那我可以走厨师、理发师、面包师、开直播带货之类的职业生涯,各展其长,同样是赚钱过日子,何必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