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怀尔德执导的《公寓春光》(1960)在美国电影史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奥斯卡一部获得最佳影片的黑白片,从而宣告了美国黑白经典电影时代的结束,从下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西区故事》(1961)开始,直到50年后第84届奥斯卡《艺术家》(2011)才凭借黑白片再次获奖,此前获得奥斯卡最佳的黑白片是《君子好逑》(1955),时隔5年后在彩色电影方兴未艾的大潮流中,《公寓春光》再获此殊荣,实属不易。到60年代末期,黑白片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因此《公寓春光》为黑白影片经典时代落下了帷幕,具有划时代意义。
故事发生在1959年11月到新年夜这段时间,温文尔雅的人寿保险公司职员巴克斯特已经有近4年的工作经历,但他仍然是纽约曼哈顿总部3.1万名员工中一名保险制单员,每天在能容纳近百人的业务部大厅内上班,空间拥挤不堪。为了摆脱自己的卑微身份,得到提升脱颖而出,他把在中央公园附近租的公寓轮流借给四位公司高管,供他们与情妇使用,而自己却常常有家难回,浪荡街头,偶然运作不畅,钥匙交接不灵,他只能在公园长椅上过夜。
虽然吃尽苦头,但在四位高管的运作下,巴克斯特得到了提升机会。在人事部见到杰夫·希尔德拉克部长时,他惊愕地发现杰夫对他如何得到高管的推荐和褒奖了如指掌,在讨论职位升迁过程中,杰夫暗示把自己也列入到轮转借用公寓的名单中,巴克斯特机智地照单买下,因此顺利升为业务部经理。
上下班的长期接触,日久生情,巴克斯特暗恋上了公司女电梯员芙兰·库贝利克。当他把公寓借给杰夫后,他拾到遗落在公寓里的一面镜片破碎的女士化妆盒,他将化妆盒交还给了杰夫,但在与芙兰交往时,他意外发现她就是杰夫私会的情妇,因为化妆盒出现在芙兰的手中,巴克斯特的情感备受打击,只能每天借酒浇愁,发泄心中的苦闷。
主演杰克·莱蒙和雪莉·麦克雷恩剧照
圣诞节即将来临,芙兰为杰夫准备了一张唱片作为礼物,而杰夫却只拿出100美元让芙兰自己去买礼品,两人感情出现裂痕,芙兰服用大量安眠药想自*,被回家的巴克斯特救起。芙兰意识到杰夫只是逢场作戏,她的真爱是暗恋她的巴克斯特。
在新年夜来临之际,由于前情人、女秘书奥尔森小姐的告密,杰夫被妻子抛弃,他想重拾与芙兰再续前缘,但为了爱情,巴克斯特果断拒绝了杰夫借用公寓的请求,他得以和迷途知返的芙兰在他的公寓里共度良辰美景。
影片把众多剧情人物串联起来的是巴克斯特心甘情愿奉献给高管随时使用的公寓,故事也主要在这间公寓中上演,但故事的许多笑料被导演比利·怀尔德浓缩在小小的公寓钥匙的频繁换手上。作为一名公司小职员,巴克斯特除了要忙于保险业务,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合理安排高管们各自的公寓需求,因为这种需要有很大的突发性和随机性,时间经常互相冲突,协调调度好手中的小钥匙经常令巴克斯特晕头转向,伤透了脑筋。例如上司乔·多比希马虎大意,用完公寓后将自己的钥匙错误地放在门口脚垫之下,弄得巴克斯特在家门外苦熬一夜,患上了重感冒。
含有钥匙寓意的海报
公寓的小钥匙在影片中被比利·怀尔德用作人物密切关联在一起的纽带,具有核心象征意义。小钥匙穿梭于办公楼几位高管的手中,当巴克斯特心领神会地把小钥匙放在杰夫的桌子上,报答他的是自己独立的办公室,门上贴着自己的名字,身后的同事投来羡慕和嫉妒的眼光,他的职位提升具有极强的黑喜剧效果和讽刺意味。
小钥匙既满足了巴克斯特将高管们玩弄鼓掌之间的虚荣,也是他开启权力之门的一把钥匙,是破解职位高升密码的敲门砖。小钥匙背后是堕落的男女关系和伤风败俗的社会风气,小钥匙是虚伪腐化的公司高管眼里权力的化身,是同流合污的巴克斯特向上爬的阶梯。当巴克斯特拒绝把公寓小钥匙借给杰夫,意味着为了爱情他宁可辞职,他不再参与公司的腐败环节,也象征着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
比利·怀尔德兼任编剧和导演,影片获得奥斯卡10项提名,赢得其中5项,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影片反映的美国50年代末期大都市写字楼内的社会生活百态,以及人对权力和性的追求的贪婪描述和刻画,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比利·怀尔德与雪莉·麦克雷恩在一起
自影片上映以来,许多影评家给予《公寓春光》以高度赞誉,由于影片是彩色时代的黑白片,且为喜剧,具有独特黑白色调的忧郁风格,观众自然联想到“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几部早期作品。巴克斯特虽然用公寓变相贿赂讨好上司,但他的心地是善良和淳朴的,他是社会底层人物与不公平现象进行抗争群体的代表,他是自我奋斗芸芸众生的缩影。在芙兰与杰夫的私情上,他只能选择消沉和隐忍,这种弱势群体中的小人物就如同卓别林的《城市之光》中的流浪汉,饥饱难以保障的他只能在远处旁观和欣赏自己喜爱的盲人卖花女,他为了筹钱医治卖花女的眼疾的四处奔波,与在公寓内挽救芙兰生命的巴克斯特的忙碌同样令人心酸。在巴克斯特的办公室,人去楼空后几百台打字机摆放得整齐如一,就如同大型机器生产线一样冰冷,上班后职员们鱼贯就位,忙碌身影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6),如同查理被机器逼疯一样,保险公司职员只是公司庞大运作体系当中拼命转动的机器部件。
比利·怀尔德在成为导演之前是编剧出身,影片的构思受到当时好莱坞一件真实发生的桃色事件启发,一名经纪人与制片人的妻子有染,幽会的地点就在下属员工的一间公寓里。他在《公寓春光》剧本之前就完成近30部电影剧本的创作,比较著名的有《双重赔偿》(1943),《日落大道》(1950),《七年之痒》(1955)以及《热情似火》(1959)等,他的台词设计妙语连珠,十分具有幽默感,《公寓春光》剧本被认为具有文坛泰斗莎士比亚戏剧的风格特点。影片深刻揭露社会黑暗的笔触苍劲有力,对丑陋现象的抨击一针见血。在总体剧情方面,《公寓春光》带有很强的黑色喜剧风格,并且剧情十分开放,如果芙兰服用安眠药死去,影片就是一部很好的悲剧,这种风格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有异曲同工之妙,莎翁的多数戏剧的剧情发展都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戏剧的结尾,主角死去则是悲剧,主角皆大欢喜则是喜剧,结婚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从这个角度看,剧本创作经验老练的比利·怀尔德对莎翁的戏剧有深入的研究,并在《公寓春光》中得以充分体现,被公认为是喜剧与社会现实完美结合经典剧本。
观众对比利·怀尔德喜剧的熟知始于由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热情似火》(1959),故事背景设定在1929年的芝加哥,在黑帮当道的背景下私酒买卖引起一场火拼,乔和杰瑞意外成为目击者而遭到黑帮的追*,无奈两人男扮女装加入到女子乐团,从而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冒险情感故事。虽然《热情似火》票房取得巨大成功,比利·怀尔德也凭借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但影片在搞笑当中没有触及美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对人性的本质缺乏探讨和挖掘,《热情似火》只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的一部喜剧而已。《公寓春光》则不同,影片开头巴克斯特便开宗明义,故事就发生在1959年11月,这使得影片在1960年上映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观众在观看影片过程中已经不能把自己的笑声和影片所描写的丑陋现象从意识层面机械地割裂开,这次比利·怀尔德让观众在笑过后没有像《热情似火》那般置身局外,一笑了之,而留给观众的是对美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手持钥匙的杰克·莱蒙剧照
《热情似火》和《公寓春光》具有共性,比利·怀尔德敏锐地洞察到美国社会在60年代初期性解放运动暴雨骤雨即将来临的征兆。在《热情似火》中将两位男主角置身于以性感为代表人物的梦露饰演的秀珈生活和工作的女子乐团当中,对女性生活面貌进行了独特视角的观察和描述,反之,在秀珈与两位男主角的感情纠葛过程中,比利·怀尔德的镜头以女性的视角对男性情感世界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在浓妆艳抹的两位男主角混迹于女性群体之中的背后,是影片创作时代人们思想意识形态中对性别严格区分的传统性意识观念的颠覆。
在《公寓春光》中,多位公司白领高管同女性发生私情,现象之普遍是触目惊心的,公开程度堪称招摇过市,高管们虽然分别在不同时段使用巴克斯特的公寓,但互相之间是毫无隐瞒的,他们之间的唯一矛盾是时段发生冲突时,谁能优先获得公寓使用权的问题。随着人事高管杰夫的旁敲侧击,声称考验巴克斯特的想象力,但实质是让他主动交出公寓小钥匙,这种在婚姻之外私会情人的社会现象的普遍程度已被比利·怀尔德揭示得淋漓尽致。公寓小钥匙折射出的是美国社会腐化现实,更为重要的是,小钥匙折射的是这种现象背后所依托的性解放运动成因的时代大环境。
性解放又称性自由或性革命, 是20世纪60至70年代发生在西方世界的一种挑战传统性观念和性道德的思想和社会运动。顾名思义,“解放”,“自由”,“革命”传达着这次思想运动是激进的,是水银泻地式的,而事实上,在当时美国存在大量的性保守主义思想和传统性主张,就运动本身,参加其中更多的是年轻人和在校的大学生。
性解放运动主张女性应该享有更多的权力,同性恋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嬉皮士文化和其它政治思想活动也参与进来,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中表达各自不同的诉求。归根结底,美国的性解放运动是对19世纪以来美国社会性意识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时代严厉的宗教性禁锢影响的一次反抗,影片《公寓春光》准确、及时地为观众展现了这场运动发起之初的美国性观念真实状态,为这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的起源和社会思想基础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和有力注解。
性解放最初的思想和运动目的是反对性别歧视,在斗争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社会地位和政治经济权利的女权运动。比利·怀尔德在影片中对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有比较细致的刻画,乔·多比希是借公寓四人组里重点刻画的人物,他是巴克斯特直接顶头上司,他的情人是公司的电话中继接线员西尔维娅,人事部长的情人是女主人公芙兰,他只是一名公司电梯间的操作员,两位女性的身份具有深刻的含义,她们是公司最底层的工作人员,可以归类为临时工阶层,即便是绞尽脑汁往上爬的业务员巴克斯特也高出两人一个等级。但作为纽约大保险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私会的情人竟然是公司蓝领层女性,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对渴望转正或升级的女性的性侵犯。在这种赤裸裸的性压榨和性剥削的描绘中,性别不平等现象得以酣畅淋漓的表达。影片的性别歧视也表现在男权社会男性占据统治地位,他们手中的权力决定着女性的命运,女性只是供他们享乐的玩物。
在芙兰同巴克斯特讨论杰克的为人时,有一段著名的台词,从中可以看出芙兰对男女性别不平等的无奈和茫然,她把杰夫定性为“攫取者”,进而描述道:
“有些人是攫取者,有些人被攫取者,他们清楚自己正在被攫取,但他们对此无能为力。”
杰夫在与芙兰的交往中做出了承诺,他将与原配离婚,娶芙兰为妻,但他的实际表现却反映对芙兰强烈的性别歧视,他信誓旦旦的承诺只是敷衍,在接到芙兰圣诞节礼物后用一张百元钞票作为回应时,内心中对芙兰没有丝毫的真爱,在扔下钞票那一刻,两人的情侣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皮肉生意。在杰夫的思想观念中,性应该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权利,性行为是个人私事,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发生两性关系,这种反对性约束,主张性爱与情爱分离,性爱与婚姻分离的观点,恰恰与美国性解放运动的主张师出同门,一脉相承。
手握钥匙的弗莱德·麦克莫瑞剧照
与公司高管集体背离道德,背叛了爱情的忠贞不渝有所不同,巴克斯特对芙兰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对情爱是害羞的,内在含蓄的,是性保守的代表,他的爱有自发的原始性的冲动,是纯洁的。但巴克斯特的爱具有双重性,在遵循传统性观念的同时,他具有性解放的一些思想观念,他完全没有因为芙兰与杰夫的交往而嫌弃她贞操丧失,他对芙兰的性随意行为没有任何的鄙视和指责,相反,在众多高管借公寓偷情事件中他是核心人物,是组织者,他放任,甚至是助长和直接推动了高管们的婚外性行为。他对贞洁观念的否定和对婚外恋无条件接受的态度,与性解放运动思想主张沆瀣一气,不谋而合。
在1960年新年夜,巴克斯特和芙兰走到一起,比利·怀尔德为观众带来的是喜剧结局,一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找到了他们的爱情归宿。但观众可以看到,在美国始于60年代的性解放运动,这对有情人是此次运动的背景人物,但观众同样可以想象,在持续20年的性解放运动中,两人也一定会成为美国性解放思想运动冲锋陷阵的排头兵,因为她曾经是性的受害者,他曾经是性的局外看客。
杰克·莱蒙、雪莉·麦克雷恩、弗莱德·麦克莫瑞
与在《热情似火》中的男扮女装表演风格完全不同, 杰克·莱蒙饰演的巴克斯特是一个多重性格特点的小人物,其不择手段向上攀爬做法让人啼笑皆非,他与芙兰爱情遭受的打击和流浪街头让观众笑中含着心酸的泪水。在办公室戴上小圆顶礼帽的表情仿佛是卓别林大师附体,其致敬戏剧大师并形成隔空互文性的意图十分明显,他用网球拍蒸煮面条成为了美国影史喜剧表演的经典片段。雪莉·麦克雷恩饰演的芙兰纯情可爱,在公寓中服药自*前的绝望神情和精神恍惚的状态令人肝肠寸断,她在新年之夜的街头狂奔去与巴克斯特相会的情景感人至深。虽然两人获得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的提名,但均与奖项失之交臂,两人在片中的表演都处在各自表演事业的巅峰期,没有拿下奥斯卡最佳令人十分惋惜。饰演杰夫的弗莱德·麦克莫瑞将一个精于世故的感情老手表演得活灵活现,将女秘书奥尔森小姐扫地出门的狠辣与绝情、与芙兰的虚情假意和心猿意马都被他演绎得力透纸背,在导演的带领下,三个人的精彩表演留下了一部喜剧经典影片。
比利·怀尔德带有黑色讽刺喜剧风格的《公寓春光》宣告了黑白片经典时代的落幕,在美国电影史发展里程上具有地标意义,影片中所描述的社会现象,在60年后的当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21世纪的观众仍然不难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角色位置,影片所揭示的主题的强大生命力可见一斑。影片人物的塑造可见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影子,剧本也深得莎士比亚戏剧的精髓。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影片通过钥匙的巧妙设计,把剧情人物牢牢串接在一起,围绕小钥匙展开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营造的同时,有力折射出美国性解放运动兴起的大背景和社会思想基础,具有极其罕见的电影时效性特点,是了解美国性解放运动背景可供参考的资料。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