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民习武的规划中,蒙照源把洱尾寨放在首要位置。
洱尾寨地处漾濞江和西洱河的交汇处,两河汇合后,直奔澜沧江。
洱尾寨是样备诏通向外界的咽喉要道,蒙照源十分看重这个战略要地。
他带着一支便衣马队,离开诏主府,来到漾濞江渡口。
自从唐九征拆了漾濞江上的铁链子桥后,给两岸的来往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博南道上的客商、马帮、路人,只能从漾濞江渡口坐竹筏往来过江。
他的马队来到渡口,十只大竹筏,正在运送两岸的马帮,往返都不得空。
他让身边的人帮着招呼上下竹筏的马匹。
耽搁了好大一会功夫,才轮到他们的马匹过渡。
蒙照源说:“光靠竹筏过江不行,漾濞江上,还得搭桥。”
竹筏靠了岸,蒙照源一行上了马,向洱尾寨奔去。
马队到了洱尾寨,巴实把大伙请到家中。
巴实的妻子窦蓬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巴实的家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只得把来人分散住到邻居家。
驻守洱尾寨的军官名叫留料,手下有兵士两百人。
诏主蒙照源在巴实家召见留料,他仔细询问了洱尾寨的驻防情况,留料一一作了回答。他很满意,说:“留料啊,这洱尾寨是我样备诏的门户,要时时提高警惕啊。”
留料说:“诏主所言极是,卑职一定照办。”
蒙照源说:“不仅要照办,还要办好。”
当夜,蒙照源就把洱尾寨的头面人物全部召集到巴实家,详细研究全民习武的事。
到场的人都一致拥护他的主张,没有一人反对。
他很有信心,说:“众人的事只有依靠众人,才能办成。只要我们一条心,没有办不成的事。”
- 蒙照源看望了驻军。
他说:“你们身负重任,不可麻痹大意。现在,我们开展全民习武,就是为了保卫家园。你们要和当地民众一条心,守好自己的家。你们有没有信心?”
留料带头高呼:“有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