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巨龙 为古都注入新活力

地下巨龙 为古都注入新活力

首页模拟经营我的小家1.0.477更新时间:2024-05-11

北京日报 | 记者 孙宏阳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复兴门站站台。叶用才摄

北京地铁8号线鼓楼站站台。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每天凌晨4点31分,北京地铁10号线首班车从车道沟站开出,开启环绕京城的地下旅程。车上,有赶早班飞机、火车的旅客,也有保障城市运转的早出晚归的劳动者。

紧随其后,全路网四百余座车站相继苏醒,一座超大地下城被“点亮”,迎接熙熙攘攘的早高峰。地铁线犹如末梢神经,触达城市各个角落。

45年前,北京只有一条地铁线,没有换乘站。乘坐地铁更多的只是一次充满新奇感的参观;今天的北京,27条地铁线编织成网,换乘站达81座。地铁已经成为最经济的绿色出行方式,每天都有上千万人次与她“约会”。

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北京地铁从一条线到编织成一张网。轨道交通,见证着北京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

从一条线到一张网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在玉泉路的银杏树下开工了。这棵银杏树,今天依然枝繁叶茂,成为历史的见证。”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展厅内,在轨道行业干了三十多年的童梅,看着照片动情地讲述。

历时4年多,1969年10月1日,由中国人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但初期由于是“战备为主,兼顾交通”,因此并未对公众开放。1971年,一期工程地铁线试运营,仅以发售参观票的方式与市民见面,单程票价一角。想赶时髦坐地铁,要凭单位介绍信在车站购票。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北京地铁。当年,北京地铁召开第一次科技大会,明确提出北京地铁的基本任务从以战备为主,转移到以运营为中心、为乘客服务的要求上来。这一年,首钢职工领到了第一批地铁月票。“这意味着,地铁真正成为了一种城市交通工具。”童梅说。

改革的大潮,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已经退休的北京地铁司机张晓雨还记得,80年代那会儿,由于车辆少、间隔长,早晚高峰地铁上的人不比现在少。当时车门质量不好,人多时,都能把车门顶上的钩子挤变形。

时代需要地铁多挖、快挖。“新世纪伊始,夏季奥运会申办成功,让北京地铁迎来建设提速期。”曾任奥运支线站区长的杨华掰着手指数,从1969年第一条地铁诞生,到2001年申奥成功的32年里,北京只建成了1号线、2号线和复八线,共54公里。而在备战奥运会的7年里,北京开通了13号线、八通线、5号线、10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奥运支线)、机场线,运营里程达到200公里,网络化运营初具规模。

轨道交通大发展,也得益于技术突破。

北京修建第一条地铁时,由于没有先进的挖掘设备,只能靠明挖——大开膛的方法,破坏路面,堵塞交通,尘土飞扬。1986年,修建复兴门折返线时,首次尝试浅埋暗挖。到了2001年,修建5号线东单—雍和宫区间时,盾构技术首次应用,6.19米大口径的德国进口盾构机以每天12米的速度在地下掘进,地面上车水马龙丝毫未受影响。此后,盾构技术在北京地铁隧道挖掘中广泛使用。

年年都有新线开通,成为北京地下巨龙延伸的新节奏。

2021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地铁“九线齐发”,开通线段史上最多,其中不仅有3条贯穿城市南北的“大动脉”,有打通既有轨道路网断点的剩余段,更有为北京冬奥会服务的交通线。

从1条线,到27条线;从17座车站,到477座车站。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地铁线路图编织成网,越画越复杂。无论身在房山、顺义还是昌平,都可借助地铁错综复杂的网络,迅速进入中心城区。

随着路网的越织越密,地铁车厢的拥挤程度也逐渐被“稀释”,乘客出行体验逐步提升。去年年底,伴随着地铁昌平线南段、16号线南段开通,13号线高峰满载率由99%降至84%,9号线高峰满载率由84%降至74%。今年,北京地铁早高峰仅有4条线路最大满载率超过100%,常态化限流车站由2019年的91座减至5座。

从“追赶”到“领跑”

地铁成网运营,吸引力日益提高。在方便乘客的同时,也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挑战。无论是扩大建设,还是降低故障率、为列车提速,都需要改革创新。

2006年初,全国首家城市轨道交通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公司——京港地铁成立,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组建而成。同年4月,京港地铁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特许协议》。

这个被国内轨道交通称为PPP标杆的项目,不仅减轻了轨道交通给政府财政支出带来的压力,而且引入港铁加入运营,营造了良性的竞争环境,共同促进轨道交通建设服务水平的提升。

“嘟嘟嘟”关门提示音,防踏空胶条,防夹挡板,双面开门直梯,放大号标识,进出站宽体闸机、无障碍直梯处的“优先使用”大型地面标识……一系列“以客为先”的举措,在4号线、大兴线陆续推广。与此同时,市民对于坐地铁的期待,也从能上得去车,变为车来得快、坐着更舒适。

北京地铁开始一次次与速度赛跑。

按历史最小间隔统计,共有11条线路跑进两分间隔,分别是1号线、八通线、2号线、4号线、大兴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房山线;其中,1-八通线、6号线、10号线最小间隔达到1分45秒。

发车越来越快,背后功臣是持续升级的地铁信号系统。

2008年,耗时6年的消隐改造工程完工后,2号线实现了移动闭塞控制。作为最早跑出2分钟间隔的地铁线路,乘客的感觉就是——高峰期上趟车刚走,隧道里已经能看到下趟车的灯光。

也就在这一年,北京地铁AFC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全面上线运营,纸质票退出历史舞台。

曾任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主任的战明辉回忆,当时,要一次性开通8条线路的AFC系统,实现乘客在全网内“一票通行”。然而,8条线路涉及的运营企业、集成商、设备厂家多达30多家,光组织协调就非易事,更别说统一规范、技术标准了。“工期、效率全都受制于中间商。”战明辉回忆,历经两年完成任务后,轨指中心和各家运营建设单位下定决心,争夺AFC系统建设运营管理的话语权。

颁布50余万字、覆盖AFC系统软硬件的技术规范;建成国内第一个自动售检票系统检测中心;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FC系统标准化软件……北京地铁终于不再“受制于人”。

也正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北京地铁服务从“站稳脚跟”步入“腾飞阶段”,一连串推出升级服务——开通互联互通功能,天津、重庆等130多个城市发行的全国互通卡都能在北京地铁使用;实现刷手机二维码乘坐地铁,开启了“实名乘车,先乘后付”的“互联网 ”新服务;北京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和怀密线开通与地铁通用的实名制一卡通;支持手机模拟市政一卡通,提供在线充值等服务……

自动发车、回库休眠、自动洗车……五六年前,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燕房线开通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如今,11号线、17号线和19号线,都已具备全自动运行能力。

2016年,一支地铁技术团队从北京飞往莫斯科,参与设计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60多年前,苏联地铁专家组赴京指导北京筹建第一条地铁;60多年后,成长起来的北京地铁技术人员奔赴莫斯科,参与地铁新线的设计和施工。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北京地铁成长的见证。

从汽车族到“弃车族”

便利、快捷、准时的轨道交通,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一张“王牌”。

“20年前,经济条件好了,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北京人逐渐有了堵车的烦恼。”杨华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自己开车从蒲黄榆去北土城,二环路大堵车,她把一袋牛肉干吃完了,车都没挪动。

1997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谁也没想到,仅用了六年半,这一数字就增至200万辆。北京再次放眼世界,借鉴超大城市治理拥堵的经验。

2003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成立。北京市政府第一次提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和公交快速路的建设,以此来引导人们改变出行方式。

“进入新世纪,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迈入跨越式发展阶段。2003年以前,路网有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4条线路,里程114公里。通过不断建设,目前路网共有27条线路,总里程807公里,20年时间增加了6倍。”市交通委轨道运营管理处处长刘元常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已覆盖全市12个区,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例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58%。

速度快、不堵车,是通勤族选择地铁出行的重要原因。

地铁速度有多快?从牡丹园到大兴国际机场,约60公里路,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坐“大站快车”的19号线、大兴机场线,全程只需要四十多分钟。如今,但凡地铁能到的地方,杨华就不开车。

2022年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73.4%,绿色出行“完胜”小汽车。

有人说,北京地铁每天都有奇迹发生。

“2010年大兴线开通时,沿线车站外头,好多都是荒地。如今再看看,西红门站、新宫站周边,聚集着大型商业和居民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京港地铁运营服务经理郭胜利回忆,早大兴线一年开通的4号线,客流也远远超过预期,几乎没有“客流培育期”。菜市口到宣武门,一直是大客流的区间之一。为此,运营单位绞尽脑汁,通过大圈车、小圈车复合交路套跑,两个区间“接力跑”,实现运力与客流的精准匹配,提高全线高峰运行效率,也让大兴线全部11座车站告别限流。

研究生毕业时,刘笑笑把自己的小家安在了大兴线南边倒数第二站——生物医药基地站。虽然偏了点,但是价格低,出门就坐地铁,大兴线开通当日就与4号线贯通运营,她一线直达海淀黄庄,单程一个小时多一点。

刘笑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曾经十分荒凉的生物医药基地站外,已经开了两座大型综合商场,自家楼下就是她最喜欢的咖啡馆。

城市跟着轨道“走”。近年来,北京以“建设轨道上的城市”为目标,对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用地实施一体化综合开发,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高效融合。越来越多的出入口,直接通进商场、写字楼。目前,北京正着手打造首批71个轨道微中心,涉及14个区和28条线路。

一位脱口秀演员曾说:“北京地铁没有尽头”,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从一条线到一张网,地铁一直在建设,人们的希望和憧憬也随着地下巨龙在延伸。

对话亲历者

北京地铁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吕楠:

行车调度很“烧脑”

记者:刚入行时,北京地铁什么样?

吕楠:25年前,我刚到北京地铁工作时,万万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调度指挥17条地铁线。那是1998年,北京只有两条地铁线,1号线从苹果园出发,只开到西单。那会儿坐车就挺挤,西边的进城上班,首钢职工坐车往西走。

我当时是西单站值班员。虽然北京地铁引进了国外信号系统,稳定性有所提升,但小故障还是时有发生。一旦车辆“掉线”,车站就得“手动”控制列车运行间隔。不大的操作室里,值班员紧盯操作台,神经高度紧张。

此后两年,复八线开通,1号线、复八线贯通,西单站从终点站变成中间站,列车不再需要到站折返,我们的压力反而小了。与此同时,地铁客流成倍增长,王府井站、天安门东站,高峰期熙熙攘攘。

记者:早期北京地铁如何提高运营能力?

吕楠:没有自动驾驶技术的年代,北京地铁只能跟每个细节“较真儿”,压缩行车间隔,降满载率——每个车门处装摄像头,司机下车位置装一排电视,通过监控画面以及站台中部站务员举“绿牌”,确认6节车厢都安全,可以开车了;提高终点站列车入库速度,提高折返效率……许多深夜,收车后,地铁都在悄悄做试验。你能想象吗?人工驾驶,将3分钟间隔,降至2分05秒,真的挺疯狂!到现在,我都感到不可思议。

2002年,我调到北京地铁控制中心,成为1号线调度员。由于早期调度系统不能描绘列车实时轨迹,我需要自己盯着系统,凭借经验算出车辆是否“正点”。那时,1号线每天上线五六十趟车,比我刚上班时翻了近一倍。

记者:地铁从线到网,您的工作有了哪些改变?

吕楠: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地铁进入大发展阶段,新线不断开通,信号系统不断更新,北京地铁进入自动驾驶时代,调度指挥模式也不断创新,实现了控制中心对自动驾驶列车的实时控制。通过对进出站客流与列车满载率的实时分析,可及时调整运力提升乘车环境。同时,设备运行感知系统不断更新完善,控制中心可以实时监测轨道设备“健康指标”,提前检修维护,降低故障发生率。

地铁成网,线路如雨后春笋,行车调度越来越“烧脑”。单点故障,放在线网中,会有波及、放大效应,必须最快速度反应,减少对乘客的出行影响。干调度21年,我的脑海中有张完整线网图,发生突发故障,可以迅速反应,车站道岔在哪儿,线路客流走向,可能波及的车站,从而高效发出调度指令。

多年来,我坚持凌晨4点半起床,这是最早一趟地铁发车的时间。两部手机不离身,收到信息“秒回”,已经成了职业习惯。但我最盼望的是手机不响,证明这张网一切正常。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