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让我们倾听女记者“家的故事”

母亲节,让我们倾听女记者“家的故事”

首页模拟经营我的小家母亲节更新时间:2024-05-02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强晓玲)5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母亲节,让我们倾听女记者“家的故事”》的报道。

“妈妈,您是我生命中的火车头,如果没有您的指引,我可能今天还不知道身在何处。”

1977年,全国高考恢复,在襄樊(今湖北襄阳)一个万人纱厂工作的谢湘,被母亲告知“一定参加高考”,她一度退缩,因为不想放弃看似“光明”的前途,更怕荒废的学业无法捡起,是母亲谢慕兰一封封飞抵的家书,和夹在其中的复习资料,点醒并给了她信心。

多年后,读完大学,到北京工作后,当谢湘看到曾经工作的国营大厂,“说*就*了,那些工友也四处在外打工”时,她给妈妈的家书中这样写道。

“家书是母亲手系风筝的那根柔软的长线。”首都女记协副会长、中国青年报社原副社长,如今已经66岁的谢湘说,多年来,在她们四姐妹面临插队、入党、高考、留学等人生关口时,母亲都以家书倾心交流,用自己的智慧帮她们走好人生之路,“这就是母亲的力量”。

家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建设好家庭不仅关乎小家幸福,而且是社会、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有道是家和万事兴。近年在我国持续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一批女记者的家庭成为践行文明风尚的亮眼“明星”。

谢湘母亲的家书,让姐妹们挺过一个个挫折难关,遇见美好。

人到中年的周飞飞,一边是工作重任,一边是家庭重担,依旧用尽一切方法,把孝敬老人视作生活馈赠的幸福。

红袖标、红马甲,退而不休的邸彩霄说,中华民族讲究的是孝道,言传身教是对晚辈最好的教育。

母亲节,让我们一起倾听女记者“家的故事”。

“家书是母亲手系风筝的那根柔软的长线”

1977年10月,谢湘收到妈妈的一封信,“马上开始准备参加今年的高考”。

彼时的谢湘已经是襄樊棉纺织印染厂的团总支副*、厂团委常委,工厂重点培养对象。收到家书,她的内心是抵触的。

自此,随着一封封从武汉寄往襄樊的高考复习资料,让谢湘有了一试的决心。

那是一段被母亲推着向前的爬坡路。

凌晨3点一个人在厂区公共盥洗室苦读,白天依然要去挑沙子的谢湘,最终如愿考入武汉大学。她说:“如果没有我妈妈,那一次,两眼一抹黑的我,到哪去找复习资料,可能就和一个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可能就是我的终身遗憾。”

母亲出身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是著名的翻译家,母亲家中四个兄弟姐妹都是大学生。谢湘说,这种“基因”,在姐妹们心里一直存在。

↑谢湘(后排右四)全家给母亲(前排右二)祝贺93岁生日。受访者供图

谢湘记得很清楚,自己在工厂时曾因出身问题抱怨过母亲。那一次,母亲的回信很厚很厚,她说,“接到你的信,我们也很难过,但是党有一句话‘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我和你爸爸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先后入了党,说明党对出身是不会歧视的,只要你努力工作。”

就这样,母亲与四姐妹之间的家书,来来回回一写就是几十年。1999年,姐妹们发现了母亲收藏在一个大箱子里的全部信件。翻着几十年的书信,当时已经在中国青年报社记者部担任主任的谢湘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书信,这分明就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

20世纪70年代起,谢慕兰老人保留了家人之间的往来书信2000封。谢湘四姐妹自费将老人珍藏家书整理出版,三卷五本共计170余万字的《慕兰家书》成了母亲70岁生日的礼物。

↑谢湘妈妈与孩子们的家书。受访者供图

如今,《慕兰家书》部分原始家书被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2020年,入选中华世纪坛“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受到了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妇联的关注。

“家书抵万金,我们跟母亲之间的这种书信情感让我们收获了更多的爱。”谢湘说,无话不说的家书反映出母亲在教育子女时的用心良苦,“她愿意让孩子走出去,去开阔眼界,又用书信如手中的风筝线,在拉拉扯扯中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要真正把孝敬老人视作生活馈赠的幸福”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教、家风非常重要,而对于社会而言,提升家庭的文化与道德水准,至关重要。”谈及家庭、社会、责任,周飞飞说。

曾采访过陈毓川、李廷栋、赵文津等著名院士,写出《页岩气开发四问》《把元素周期表绘在地球上》《土壤修复的地球化学“魔法”》名篇的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周飞飞,从业的20多年,作品曾荣获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好新闻评选一等奖、全国科普作品评选提名奖等。

比起工作上的成就,身边人眼里的周飞飞则是“好女儿”“好儿媳”“好母亲”。

为使母亲、婆婆两位长年患病的老人得到最好照料,周飞飞10年如一日,竭尽所能,直至两位老人离世。如今,人到中年的她依旧忙碌,悉心照料着94岁的父亲和就读初中的孩子。

↑今年五一假期周飞飞给父亲理发,为前往大同旅游做准备。受访者供图

2004年,周飞飞的公公过世,她便把身患重疾的婆婆从内蒙古的小县城接到家中。婆婆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她就亲自照顾。安排老人喜欢的饭菜,每天哄老人开心。除了喂饭、洗澡、剪指甲,只要有时间就陪着老人聊天唠家常。直到老人离世,婆媳之间从没有红过一次脸,拌过一次嘴。

2008年秋季,婆婆病情加重,在医院长期治疗期间,周飞飞要一边照顾不到周岁的孩子,一边做好记者的本职工作,还要不辞劳苦经常奔赴医院探视照顾老人,更会细心带上孩子的照片和录像,和老人分享。

说起2012年7月21日那天的经历,周飞飞心有余悸。

她记得很清楚,那天是个周六,她和爱人如同平时一样买好物品,开车前往医院探望婆婆。行至半路,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雨刷器已经开到最大,却一点也看不清道路。”

丈夫说:“算了吧,今天就别去医院了。”

周飞飞说:“已经跟妈讲了,不去,她会失望的。”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场多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对北京造成的伤害。周飞飞说:“回头想想,那天一路上的惊险让人后怕。”

婆婆因为没有医疗保险,每月高额的治疗费成了这个普通家庭的重担。周飞飞心里清楚,丈夫和老人已经很不容易,而她需要做的就是默默压缩家庭的其他开支。

作为独生女,除了照顾婆婆,多年来陪护体弱多病的父母,周飞飞更是忙里忙外。2011年母亲去世,她又把父亲接到身边耐心陪伴。随着父亲阿尔茨海默病病情加重,需要夜间特别照顾,周飞飞更是不敢有一丝放松。

她甚至会挤出时间带着父亲去逛公园、参观博物馆,用轮椅推着老人走到青岛、大连、杭州等地,用尽一切方法让父亲快乐。周飞飞说:“要真正把孝敬老人视作生活馈赠的幸福。”

周飞飞出身书香世家,祖父周扬是我国著名作家、马克思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化社会活动家,是中共中央思想宣传战线、社会科学界和文学艺术界卓越的开创者和*;父亲周艾若,是著名学者、文学艺术社会活动家,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培养文学新人做出过重要贡献。

↑今年2月,周飞飞(左)利用假期带94岁的父亲在颐和园散心。受访者供图

“做人要与人为善,做事要尽心尽责,这是父亲对我一以贯之的教导。”浸润于唐诗宋词、琴棋书画的风雅氛围之中的周飞飞,从小就知道“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人须仁德诚信,知道要身体力行。

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坚守新闻一线的周飞飞,在20多年的时间里,编辑出版了几千万字的新闻稿件,釆写了一大批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作品,获得了许多业内大家的肯定。

2012年,周飞飞被北京市老龄委评选为北京市万名“孝星”之一;2018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妇联共同主办的首都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中,她的家庭被评为“首都最美家庭”。

“物质缺乏并不可怕,文化和道德一旦失守,就会丧失家庭乃至社会文明的根基。”周飞飞说,“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关爱他人、诚信友善一定会成为社会公众共有的时尚新风。”

“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红袖标、红马甲,马路边站岗,社区内执勤……75岁的邸彩霄是社区里的名人,小区里没有不认识她的。平日里,除了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遇到行动不便的街坊或提着重物的老人,大家总能看见她忙碌帮扶的身影。

退休前她是北京日报的记者,做过机关党委*。如今,她是北京西城区红墙志愿者。对于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邸彩霄来说,“社区里退而不休的孝老爱亲、热心助人,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社区做志愿者的邸彩霄(左)。受访者供图

2002年,邸彩霄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热心公益的她第一时间加入了西城区红墙志愿者的队伍。每天在社区内站岗执勤,打扫卫生,从不请假、从不脱岗。单位、社区里,谁家要是有什么困难,找到邸彩霄,她都会第一时间上门看望解决。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社区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邸彩霄又成了一名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员。三十多年前做记者时,邸彩霄就曾赴广州报道过垃圾分类的经验,她心里清楚,如今垃圾分类依然存在难以执行推广的问题。

2019年,邸彩霄自编自演小品《争做文明北京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通俗直白的剧情受到小区居民的欢迎。如今,看着小区里厨余垃圾量在一天天逐渐增加,垃圾分类逐渐步入正轨,邸彩霄内心乐开了花。

↑邸彩霄在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受访者供图

除了社区里的热心肠,在自己的家庭里,邸彩霄同样守住自己的本分孝道。年轻时跟公婆一起生活的邸彩霄,全力做到尊老敬老,悉心照料两位老人。在公公患病的一年多时间里,邸彩霄和老伴始终陪护在老人身旁,擦屎擦尿,直至老人离去。

她总说:“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受母亲的影响,女儿在奶奶生病卧床期间,和妈妈一起照顾奶奶。孙子从小就跟着奶奶一起站岗执勤做公益,耳濡目染,邸彩霄笑称,“如今在小区楼里,不管哪家的爷爷奶奶有电脑等方面的问题,他都能帮忙解决。”

邸彩霄对自己有个要求:“退了休也要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退而不休,践行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周飞飞觉得:“言传身教,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文明的精神财富可以代代相传,孩子们可以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从小就懂得对老人敬爱、孝顺,对他人守礼、谦和。”

谢湘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母亲是核心,是灵魂。要富有远见,能看清时代发展的趋势;要有大爱,让子女能感受到来自母亲的信任、温暖和力量;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润物无声。”

不久前,在母亲93岁的生日会上,谢湘和姐妹们每人为母亲准备了一份礼物——一封图文并茂、配有音乐的新媒体电子家书。谢湘说:“时代在变,表达情感的载体在变,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爱心表达是永远需要的,永远不会过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