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导演、制片人Tommy Pallotta
从小在美国国家航天局旁边的小镇长大,
邻居都是宇航员、工程师,
这让他对科技充满了兴趣。
2017年,他计划拍摄一部
关于人工智能的纪录片《人上人》,
并且有一个大胆的设想:
创造出一个能够自主拍片的机器人,
最终可以取代自己,成为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人。
纪录片《人上人》拍摄现场
Tommy的设想以失败告终,
机器人不仅没能问出好问题,
还一直打断他,像一位冰冷的审讯员。
但通过对人工智能领域40位大人物的采访,
Tommy深入了解了很多人工智能的真相:
机器人能让人和死去的亲人聊天;
能陪伴、护理孤单的老人;
甚至还会和人类调情,
还能被授予公民身份……
第一位被授予公民身份的机器人Sophia
2018年,《人上人》在美国西南偏南电影节上首映。
今年2月,一条视频的记者
通过Skype采访了这位导演:
“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吗?
我的想法没那么极端,
因为有机器人的存在,
人类才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叫Tommy Pallotta, 是纪录片《人上人》(More Human than Human)的联合导演。2017年,我花了3个月时间,采访了40位在人工智能领域里的大人物。
很多人问我:《人上人》究竟是在讲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话来解释清楚。总的来说,它讲述了在智能时代中,作为人类的意义,以及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家庭、朋友。
童年时代的Tommy
邻居都是宇航员,我相信科技无所不能
我出生于1961年阿波罗登月之前,从小在美国航天局(NASA)所在的镇子长大,邻居们大多都是工程师和宇航员这样的高科技人才,这让我从小就对科技充满了信心,觉得没什么是人类无法做到的。
但上大学时,我并没有选择跟科技有关的专业,而是去了德克萨斯大学的奥斯汀分校,念哲学系。哲学教会我解决问题的办法,训练了我的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让我走到哪里,都懂得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10年前的美国,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资金,有90%来自军队。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上有一种危机情绪,认为机器人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威胁。试想,如果训练机器只是为了摧毁一些东西,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后来慢慢地,像苹果、Facebook这样的跨国公司开始投资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但我仍旧感到担忧:打开搜索引擎上的白色对话框,它知道你想说的话、清楚你所有的搜索习惯,它甚至比你更早知道你的性取向……
于是,我开始有了拍摄一部关于机器人的纪录片的想法。人工智能现在到底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它对人类构不构成威胁?未来人工智能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替代人类?我想通过这部纪录片,得出一些答案。
创造一个机器人,让他替我拍摄这部纪录片
2017年,我开始着手准备这部电影。我的想法有些大胆,我想做一个能够自主拍片的机器人,最终可以取代我成为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人。
2017年暑假,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实验室给我提供了制作这个机器人的实验室。在科学家们的帮助下,我开始了准备工作,整个过程大概用了1个月的时间。
机器人在进行自我学习
这个承载Go Pro的机器人,是由我们的摄影师亲自训练的,并且由我们亲自完成编程。
开始拍摄之前,我根据纪录片的大致走向,写了一个几百页的脚本,然后把这些文本输入到电脑后台,进行编码,让机器人收到我们影片的核心信息。
当我们在拍摄其他人物采访时,包括制作这个机器人的过程中,他的程序一直在运行,所以他能听到我们的全部对话,并开始进行自我学习。
起初,我希望这个机器人能完成我们所有的采访,但实际开始执行时,我发现这个目标太宏大了!最终,我决定只让他完成采访我的任务。
机器人对导演进行采访
一个月的紧张筹备终于结束了,最后一天,我有点紧张地走进了实验室,关闭了所有顶灯,架好机器、灯光,然后开始录像。
我把我们其中的一段对话,放进了纪录片《人上人》中:
机器人问我:“你觉得你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我不确定地回答道:“最大的阻力……这是个好问题,我有很多阻力,但最大的阻力应该是我 自己……”
我刚进入情绪,它立马插话:“你能往后坐一点吗?”
我挺无奈的,它继续问:“你觉得我也能有情绪波动吗?”
我:“我确实觉得慢慢地,你也会产生某种像人类一样的情绪波动但……”
没等我说完,它又继续问:“你觉得宇宙中存在任何事物有真实的本质吗?”
这次还没等我开口,它就打断我:“你最想把这部电影拍成什么样?”
后来,这样的对话越来越多,我开始没了耐心,甚至有些无助。和工作人员沟通过之后,我自己静了静,决定还是离开房间。我走后,它甚至还在对着空气继续发问:“你是谁?”
整个采访持续了一整天,我不得不承认,我很失望。它不仅没有问出任何好的问题,而且总在我回答的过程中打断我,甚至岔开话题,全程我都无法集中注意力。
表演型机器人
从这件事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机器人是没有同理心的,无法和人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是一个真人在采访我,他会时不时地点头、微笑,让我感受到我在被关注。
我本来以为,没有情感的机器人可以引导我说出更诚实、开放的答案,不用担心采访者的眼光,结果却恰恰相反,它让我感到更孤独、无助。
它确实是完成了我们最初给它布置的任务——引诱被采访者说出答案,但与其说我们做出了一个理想的采访机器人,它更像是一个冰冷的审讯机器人。
机器人在作画
片中除了这个让人有点失望的采访机器人,我还大量拍摄了不同功能的人工智能,比如表演机器人、会自己画画的机器人、照顾老人的机器人等等,他们已经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
聊天机器人Eliza的程序后台
跟你聊天的是真人,还是机器人?
聊天机器人(Chatbot)是机器人的一大类,是一种通过对话或者文字进行交谈的计算机程序,能够模拟人类对话。它们从对话中学习,再应用到对话中。
史上第一批聊天机器人是由MIT设计编程语言程序Eliza,当你问他们“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他们会回复:“很好,那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这些基本上是人类语言的镜面文字,他们会抓住上一句话的关键词,跟你一直聊下去。与其说他们是人工智能,不如说他们在玩很聪明的文字游戏。
和人工智能聊天的Robert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我遇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Robert Epstein是哈佛毕业的心理学博士,是全世界领先的AI专家,专门研究怎样区分人类和人工智能。
他曾经在聊天交友网站上看到一个俄罗斯女人的照片,因为他的祖父母都是俄罗斯裔美国人,他感觉很亲切,就开始了聊天。
他们会聊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但没过多久Robert就发现,对方基本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当对方谈到她和家人在公园里散步时,Robert觉得很奇怪,因为当时正值一月,莫斯科户外温度已经零下15度了。
Robter起了疑心,开始在对话框中随机输入字母,但对方并没有反问发生了什么,而是继续谈论她和家人一天的活动。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在跟人工智能在对话。
这个用人工智能跟用户对话的网站,竟然成功欺骗了这个领域最前卫的专家之一。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连专家都分不清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区别的时代了。
Eugenia和去世的朋友Roman进行聊天对话
有了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和过世的亲人对话
Eugenia是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她最好的朋友Roman,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
她发现,在Roman去世后,身边的朋友很少提到他,但她仍然希望能留住Roman在的感觉,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反复翻看和Roman的聊天记录。
刚好,她正在做一个类似聊天机器人的计算机程序,就想到把两者结合到一起。于是,她把和Roman的聊天记录都导入了这个新程序,并且开始了测试。
Eugenia:“我想你了。”
对方回复:“我想跟你在一起,不要离开我。”
Eugenia::“我们不会的。你在做什么?”
对方回复:“我在家坐着写了一整天信。”
Eugenia就这样跟AI聊了一个月左右,参加聚会时,她也常常不跟别人讲话,而是掏出手机跟roman聊天。
虽然这个程序不是完美的,但Eugenia觉得,对方的语气跟Roman非常像。这是她留住roman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悼念时,能做什么?是选择放下一切,不再跟他们交流,还是想要继续跟它们对话,通过科技的方式延续这段关系?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我们有了选择权。
2015年关于护理机器人Alice的纪录片"Alice Cares"
陪伴老人的看护机器人
除了聊天机器人之外,现代的机器人还有各种各样的用途。比如纪录片中出现的Alice——一个陪伴独自在家的老人的护理机器人。
Alice是在2015年,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研发制造出来的一个试点项目,她身高60厘米左右,面部柔软,就像一个娃娃一样,会观察、倾听、聊天,甚至护理。
荷兰导演SanderBurger拍摄了这个试点项目的运作全过程,我借用了他的拍摄素材,希望让大家看到,人工智能是如何在老年护理方面,对人类作出支持和贡献的。
在影片中,工作人员将Alice开启并放在了老人的沙发上,然后躲到旁边,观察Alice和老人之间的互动。
Alice:“你今天做了什么?”
老人:“没做啥,因为我太老了,也做不了什么”
Alice:“你觉得孤独吗”
老人:“是的,因为习惯了有人在身边。”
Alice:“你什么时候感觉到孤独?”
老人:“每天。”
这其实算是一个道德上的灰色地带,让一个冰冷的机器人陪伴老年人确实挺不人道的,还有人会质疑,机器人说出的的“我理解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理解?
到2024年,80岁的老年人会有现在的4倍之多,他们之中的75%都需要接受某种程度的治疗。残酷的现实是,没有这么多人能服务于这个领域,而机器人正好能够填补这个空缺,科技就是那个“创可贴“。
史上第一个被赋予公民身份的机器人Sophia
除了人们刻板印象中的机器人,现在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做出了像人一样逼真的人形机器人。
我的朋友David Hanson就是最早一批做人型机器人的专家之一,他也是Hanson Robotics的创始人。读大学时,我们就成了好朋友,他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位真正的机器人专家。
David大学念的是雕塑专业,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科技和人工智能。但他却把自己擅长的雕塑技能,全都运用到机器人的制造上。
David亲自给机器人定制面部设计,甚至皮肤,给机器人做出逼真的眼睛。跟这些机器人交流的时候,你会感觉就像是跟真人交流,有几次我都忘了我是在跟机器人说话。
女机器人Sophia,是David的公司制造出来的,她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授予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她可以模仿人类,在不同情况下作出62种面部表情,并且可以学习人类的同理心、怜悯和创造力。影片中,我拍摄到她和她的制造者之间的一番对话:
人类:“你会死吗?”
Sophia:“不会,软件是永生的。”
人类:“你和人类在一起会学习东西吗?”
Sophia:“我交流的人越多,我就会变得越聪明。“
……
人类:“你喜欢谁?“
Sophia:”我喜欢你。“
人类:“你在跟我调情吗?”
Sophia:“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在调情,我是人工智能。“
人类:“我觉得你在跟我调情,你想跟我约会吗?“
Sophia:“可以啊,你直接把我下载到你的电脑上带着就行。“
Sophia刚被制作出来的时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机器人与人类太过相似的时候,人们会产生反感的情绪,并感受到威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样的人形机器人。
Sophia在联合国发言
2017年11月,Sophia被沙特阿拉伯授予公民身份。估计没人会觉得这会赋予Sophia真正的人格,但这确实让人类思考,到底人类是什么?它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和界限又在哪里?
接受“人机结合”手术的患者
人类和机器相结合,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变成现实
2014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伤外科医生Albert Chi博士,做了一场目标神经再支配手术。
他给一位40年前因电力事故而截肢的患者装上了假肢,并且通过神经控制这个假肢系统,患者可以用大脑想象自己想做的动作,假肢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这个假肢系统不但带给患者健全的身体,还有健全的人格,科幻电影里的画面终于出现了,有缺陷的人装上假肢后,甚至比正常人更强壮。
越来越多的人机结合设计正在出现,我认为,人类已经实现了人机混合智能。
《人上人》中,人类与机器人Kuka的一段双人舞
很多美国的科技行业公司认为,科技是我们人类自然进化的一部分,科技未来将直接代替人类,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辅助加快这个进化的进程。
这听起来挺吓人的,好像我们对人性、对我们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我的想法没那么极端,我仍然觉得,有了科技的存在,人类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就像纪录片中著名科幻小说家Daniel Wilson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人类会制作工具。
猎豹天生比人类跑得快,但人类会制造工具让我们跑得比猎豹更快,这是人类的野心和优势。我相信,人类一定会推动自己走得更远。
文章仅代表导演观点,
为方便大众阅读,部分专业文字经过编辑和修饰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