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人物1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1799年乾隆皇帝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九岁。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与此同时,不为人知的西方国家都在经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在乾隆执政的60年间,西方世界发生了历史性的、划时代的巨大变化。
01
大事记
(1)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乾隆三十年(1765年),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新式纺车珍妮纺纱机;乾隆五十年(1785年),英国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尔后,嘉庆十二年(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轮船,嘉庆十九年(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这就是说,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
(2)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第一届美国国会在纽约召开;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年后,美国通过《人权法案》。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举行三级会议,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4)乾隆二十年(1755年),俄国建立莫斯科大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美国科学院在波士顿成立;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同年,德国出现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而在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会试,各省上报80岁以上参加会试者116人,实际参加会试并三场完竣者92人,俱加赏赐。大清帝国尚陶醉于孙子打着灯笼,照着“百岁应试”的爷爷参加科举考试呢!乾隆借兴教尊老之名,行粉饰太平之实。这一幕人间喜剧,掩饰了乾隆盛世下的悲哀!
综合起来说,在乾隆时代,世界上主要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件是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第三件是法国大革命。
这三件大事再加上此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但是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十三日,当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时,还傲慢地声称“天朝统驭万国”、“天朝抚有四海”、“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等等,说明乾隆皇帝根本看不到西方工业科技的进步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依然陶醉在“天朝上国”、“千古第一全人”的迷梦之中。
清宫服饰
吉服:又叫龙褂,日常宫内庆典,节日,接待等场合穿戴,与现代晚礼服相似。
云肩:也叫披肩,古代置于肩部的装饰织物,最初只是用以保护领口和肩部的清洁,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装饰物,多以彩锦绣制而成,晔如雨后云霞映日,晴空散彩虹。
套甲:清代服饰贵族女子留长指甲,以凤仙花或指甲花染指甲的风气由来已久。清代用金银做成指甲套,纹饰极为精美华丽,种类丰富。清代的指甲套(也称“护指”)
重要人物2
令妃:魏佳氏(原姓魏,由正黄旗汉军抬旗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魏清泰之女。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爱,此时魏佳氏仅十九岁,便位列三嫔之一,乾隆帝封其为"令嫔","令"字语出《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大概是魏佳氏让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如玉石般善良、美好的一面,所以才会得到此封号(封号"令"对应的满文为"mergen",意为"聪明的,睿智的")。
从《清实录》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晋封时魏佳氏已列众嫔之首,排在了家世与资历均比她有优势的舒嫔(后来的舒妃)叶赫那拉氏之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荣宠。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弘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汉学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弘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政治特征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 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中央集权:男二傅恒作为迷妹收割机,在官场上也是平步青云,成为军机重臣。历史上傅恒供职的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期,是中枢权力机关,但实际上大臣是“跪受笔录”,皇权集于皇帝一人,军机处的设立代表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梳理一下古代君王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1)确立于秦朝: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2)西汉巩固:“推恩令”、盐铁铸币权收归中央。
(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4)北宋加强:“杯酒释兵权”。
(5)元朝进一步加强:行省制度。
(6)明朝空前加强: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7)清朝达到顶峰:雍正时设军机处。
人物称谓
《延禧攻略》中经常出现“皇考”“皇玛法”的叫法。在其他的清宫剧中,皇子们不是一直都叫“皇阿玛”吗?是《延禧攻略》叫错了吗?
“皇考”与“皇阿玛”:其实“皇阿玛”是皇子们对父皇在世时候的称呼,在《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之所以称父亲为“皇考”,是因为雍正皇帝已经过世,“皇考”是对过世的先皇的称呼。“皇考”这个词也并非是满清的时候才出现的,在古代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为“先妣”,已故父母合称为“考妣”。
皇玛法:注意,是皇—玛—法。“皇玛法”出自满人自己的文化体系,因为“玛法”在满语中就是爷爷或祖父的意思,就和“阿玛”是父亲的意思一样,那么“皇玛法”自然就是皇孙们对自己爷爷的称呼了。
自然科学
医药学: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万方剂,药物千八详说明。“东方药典”声名远,反映进化又医病。
农学:明朝农学徐光启,关注百姓勤笔耕。《农政全书》说农耕,农学体系较完整。《秦西水法》初翻译,欧洲水利书阐明。
地理学:地理学家徐霞客,越山涉水释疑问。记载地貌喀斯特,早于欧洲二百春。地理纠错多发现,旅行游记史有名。
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宋应星,明代农工详说明。《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