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 “幸福村”里的幸福故事

壮丽70年 | “幸福村”里的幸福故事

首页模拟经营幸福村的故事更新时间:2024-04-11

从上世纪50年代“百把镢头闹革命”,到如今发展形成建材、白酒、绿色农业、旅游开发四大支柱产业,贾家庄用滚雪球的方式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一条共同富裕道路

温暖的阳光在不经意间洒向万物,一条平坦宽阔的“腾飞大道”打开了通往幸福的大门。道路两旁,“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的鲜明标语格外醒目——这里就是全国农村战线的先进典型,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

贾家庄村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70年来,贾家庄村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多次受到国务院嘉奖。人民作家马烽曾以这里的人物为原型创作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三年早知道》等文学作品。一代文豪郭沫若更是赋诗赞美:杏花村外贾家庄,红旗高举在汾阳。

“当年住的地方有七八口水井,都是靠人工挖出直径一米多、深十几米的土洞。水质不好,碱性大,更谈不上卫生,雨水、脏水会通过地层渗到井里。”贾家庄村原党支部副*张增亮回忆起家乡的水井很是感慨。

盐碱滩上开拓新天地

解放前,贾家庄是汾阳有名的穷村子,流传着“村西湿泽村东干,村南村北碱荒滩;村中只有三件宝,甜苣柳芽芦苇草;有女不嫁贾家庄,嫁到贾庄受恓惶”的民谣。

从上世纪50年代“百把镢头闹革命”,到如今发展形成建材、白酒、绿色农业、旅游开发四大支柱产业,贾家庄用滚雪球的方式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道路,打造出一座民主、富裕、文明的幸福家园。

面对如此巨大的变迁,张增亮说:“现在全村人早已吃上了卫生、安全、纯净的深井水,我为家乡几十年腾飞发展深深地感到自豪。当年,领导我们翻身拔穷根的是共产党员,如今,真心实意带领我们致富的还是共产党员。贾家庄人同伟大的共产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血肉亲缘。”

在贾家庄村史纪念馆,有这样一幅场景,一个老人拉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往门外走,小女孩抵抗不从,回头看着妈妈,床上的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婴儿,还有一位老人卧病在床。“这是根据当时一个真实的家庭现状打造的模型。当时要把女孩卖掉,因为穷得实在活不下去了。”贾家庄村史讲解员马文焕讲解时,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仿佛听到了孩子哭喊地叫着“妈妈”,思绪回到了那个“碱滩伴饥荒”的年代……

“那时候村里有三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打光棍的多。这也难怪,全村4083亩土地中就有2800多亩属于盐碱地,处处是‘下种不捉苗,有苗无收成’的囧状。”贾家庄妇联主席张宏岩说。

也正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和造就了贾家庄人坚韧强悍、顽强不屈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组织起来”的号召,第一任村党支部*贾焕星带领贫困农民组建了汾阳农村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用集体的智慧和汗水,创造性地采用“开渠截流、沟洫台田、起高垫低、浅浇洗碱、铺沙压碱、碱土搬家、增施肥料”等方法,逼退“碱魔”,终于拔掉了土地贫瘠的穷根,绘制出一幅“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园美景。

从1954年到1965年,十余年的时间,贾家庄人成功打赢了治水改碱的翻身仗。1965年,贾家庄平均亩产达到816斤,成为北方地区第一个粮食产量跨长江的村庄,被誉为富庶精致的北方江南,更探索出一条“以粮为纲、粮棉并举、以农带副、以富养牧、以牧促农、以机械化半机械化推动农林牧副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从此,“百把镢头闹革命,治水改碱拔穷根”的创业史,成为贾家庄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传家瑰宝。

改革开放迎来大发展

在苦难中靠着集体主义精神斩断穷根的贾家庄,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1979年,农村改革大潮席卷全国,老先进村如何摆脱“四水围村”局面的难题,摆在了29岁的邢利民面前。作为贾家庄村党支部*,他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反复学习中央精神,广泛了解村民村意,深入考察和比较,于1982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层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方案,实行“三田到户、一集中、五统一”的经营管理办法。

“三田到户”是将1953亩自留田、口粮田、饲料田按人口平均分配,以户分散经营;“一集中”是将2148亩以生产商品粮为主的责任田实行连片种植,承包经营;“五统一”是对机耕、调种、排灌、植保、收打等五项农事作业,采取专业承包,实行统一服务。

“这种既解放了生产力,又稳住了农业基础的办法,基本适应当时全村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深受老百姓欢迎。”张增亮说。

稳定了农业基础,邢利民敏锐地发现,“村里的能人富起来了,不少普通百姓却‘致富无门,想富不会富’。”他又“坐不住”了,带领党委一班人,响应党中央“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号召,响亮地提出“亏了我一人,富裕全村人”的口号,果断将自己经办的塑料厂、木器加工厂、农机修配厂和个人承包的170亩耕地献了出来,撑起了贾家庄共同富裕的大厦。

从1986年到1990年,贾家庄村集体资产由50万元发展到5000万元,初步形成了集体经济唱主角、个体经济作补充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最让我难忘的是1995年上马水泥厂时的困难,面对天文数字的资金,以及大部分干部群众的反对声音,大家都议论纷纷,觉得这个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弄不好会鸡飞蛋打。”采访期间,记者遇见了准备参加“贾家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建国70周年征文朗读分享大会”的侯玉娥,她是邢利民的爱人,回忆起过去,侯玉娥很是感慨:“作为贾家庄的带头人,只能进,不能退,用他的话说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他公开宣布:水泥厂办成了、见效了就全部归集体;如果失败了,一切债务由他自己承担,与村集体、村民无关。”

侯玉娥告诉记者,从水泥厂开工起邢利民就住进了工地,十八个月一直坚守工地。

1995年6月,贾家庄10万吨特种水泥厂正式奠基,18个月后,水泥厂提前竣工,1997年顺利投产,一生产就是18年。从10万到50万的年产量,水泥厂累计为贾家庄村创造财富近5个亿。

“18年的厂史昭示我们,永远热爱党、忠于党、跟党走的贾家庄人,完全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实现一个个美好的中国梦。”邢利民如是说。

幸福的贾家庄人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几代贾家庄人,以智慧勤奋播种,以心血汗水经营,不断奉献,创新发展。正如**所说:“伟大梦想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贾家庄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目前已初步形成集红色教育、文学创作、民俗休闲、农耕体验、拓展培训、餐饮会务、工业创意、特色小吃、康体养老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今年58岁的张文明是土生土长的贾家庄村人,他的从业经历离不开“为社会、为集体、为人民奉献”的贾家庄精神,从水泥厂的销售员到自家经营着一个小型旅游公司,他始终忘不了“荣誉比金钱更珍贵”的贾家庄腾飞格言。

“共产党带给我们好日子,我现在买了两套楼房,米面油什么都不用买,闲了就去村广场唱红歌,每天时间都不够用。我不能忘本,还要继续为社会做贡献。”说话间,张文明的爱人岳爱萍从书柜里拿出了两人的荣誉证书,“先进个人”“学雷锋活动奖”等字样,显得格外好看。

如今,贾家庄村是全国闻名的“幸福村”,集体先后为村民建起居民住宅楼,拓宽道路,天然气入村入户,实施了打井饮水战略工程、高压线路低压电网的改造工程;改扩建了中心小学、幼儿园,修建图书苑、卫生院、高标准的垃圾回收站、污水处理站。逢年过节给村民发放各种福利,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41.6%,村民都生活在优美舒适的花园中。

采访临近结束时,已经是中午11:30分,记者在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碰到了74岁的温爱云老人。老人腿脚有些不便,但一边走一边哼着歌曲,记者走近一听,唱的正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最爱唱红歌了,每天我都去公园和老伙伴们唱唱,有时候我还给他们弹琴伴奏,大家在一起高兴得很。”温爱云还给记者看了她的歌词合订本,里面二字歌、三字歌……八字歌、九字歌等应有尽有。

说话间,饭菜上来了,有烧茄子、炒茴子白、土豆炖肉、浇肉浇菜柳叶面。温爱云说:“这里的饭菜很合口,他们把我们老年人照顾得很好,感谢党,感谢我们的大集体啊。”

如今,“有女要嫁贾家庄,走趟亲戚也荣光”,这样的民间流传见证了贾家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奋斗历史。几十年来,贾家庄几代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抓共管,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道路,谱写了一曲集体力量大无穷的协作赞歌。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田孔社 王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