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遇见幸福》总算是大团圆的结局,三个发小最后也会和好如初。
其中男主角欧阳严严,任性辞职后,在家休息了大半年。
突然脑子一热,开始了创业之路,自己当老板,开养生火锅店。
其结果呢,火锅店黄了,积蓄花光了,跟发小闹僵了,和老婆的关系更崩了。
现在的确是个创业时代,人人都想着去创业,可创业有很多的不易,十个创业九个死。
创业的艰辛来自于各方面:经济环境,资金,产品,团队等等。
欧阳严严曾作为大公司的销售高管,业务水平是行内业务员的三倍,而且他有钱有闲,又有资源人脉,关键还体恤员工,切身关注员工利益。
按理说,这样的老板,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混得太差。
但最后,就是落了这么个下场,并不是他没有经商头脑,而是他有两个致命缺点:一是过度自信,二是太注重情义和面子。
作为创业人,有信心是必须的,但是过度自信就成了自负。
企业家往往比非企业家更容易受到过度自信偏差的影响,他们高估了自己,认为自己懂的别人多,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再理性行事,而这很明显就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火锅店还没开张,欧阳严严就拍着胸脯向所有人保证,自己的火锅店稳赚不赔,入股不亏,丝毫不考虑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任何生意都是有风险的,一个老板坚信自己的创业没有任何风险,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多度自信让欧阳严严变得武断、任性。
签合同时不注意看条款政策,被房东狠狠坑了一把,导致后来火锅店被拆除。整个开店过程中,所有决策也是他一人说了算,完全不考虑萧晴作为合作人的建议。
在开店第一天,他就直接赔本大促销。在火锅店经营不良,天天赔钱的情况下,他又四处免单,还免费赠送昂贵礼物。
在所有店铺问题上,欧阳花钱大手大脚,总认为所有的支出都可以回本。
完全想一出是一出,这种行事作风,换做任何一个合伙人,怕是都不能接受。
这是导致他和萧晴闹僵的导火索,毕竟他的每一个决策,都直接影响萧晴的个人利益。
太看重情义和面子,也注定了欧阳严严不适合经商。
永远的核心竞争力是你自己的利用价值,而不是所谓的关系和情义。
在商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你会发现不仅没人帮你反而别人欠你的钱也不还了。
火锅店刚开业,他就提前给员工发一个月工资,在没有客源的情况下,依旧反对员工采用地推的方式拉客,认为这种方式太low,很丢面子。
合作商朋友收了货,却迟迟不付款,欧阳自己不好意思催,也不让萧晴催款,生怕破坏朋友间的情义。
店铺*时,他用自己的钱把员工的工资发到月底,还补发两个月工资,甚至包了员工回家的火车票。
以上种种看来,欧阳严严是一个好老板,但绝对不是个好的经商人。
所以萧晴在火锅店资金断链时,提出要拿回自己当时入股的50万元,结果被欧阳严严的老婆赵雅茹臭骂一顿:“怕输,当时就就别投,做生意总归是有赚有赔,既然投了,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出了事就想跑,不拽他一把不说,还踹他一脚,你真够朋友的。”
创业的成功率往往不到10%。
同样的,黄磊和孟非合开的“黄粱一孟”火锅店闭店了。
“黄粱一孟”,这名字倒是成了真。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是不相信的。
因为我们都看过《向往的生活》,虽然是综艺,但是“黄小厨”的名号不是虚的。
他的一手好厨艺在娱乐圈都传开了,据说是连老婆孙莉*时他天天做饭,结果做的东西太好吃,老婆没胖多少,他倒是硬生生胖了十几斤。
他的搭档孟非,虽然没有过人的好厨艺,但是他是《非诚勿扰》的常驻金牌主持人。
两个人都是双商超高、人缘极好的人,不说一呼百应,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
按理说这俩人开个火锅店,应该是越来越火,怎么反而落得个经营不下去的结局?
认清楚自己是谁,无论何时都那么重要。
对于创业者来说,自我定位,是重中之重。
走错路的根本,并不是不够用力跑,而是一开始就跑歪了,当消费者抛弃的时候你,根本不需要说再见。
就像网友的吐槽一样:“几片毛肚都要198元,怎么可能会有回头客?”
当大家伙都不看好,不接受,消费者也已经抛弃了它。
跟这家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赫的“贤合庄”火锅店,曾经有网友表示,3个人去吃只花了200多块钱,还有很多食物剩下来没吃完。
做任何生意,创什么业,永远都只有和消费者同步,才不会被消费者所淘汰。
逆风而行注定不长久,只有顺势而为,我们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