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风物之五十
斗南所有的鲜花,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三十多年前,一个从小生活在滇池边的有心人化忠义偶然得到了一些唐菖蒲的种子,喜欢尝试的化忠义在自家农田里辟出了三分地,悄悄地把它们种了下去。种子舒服地躺在化忠义为它们铺就的腐殖土深处。黑夜驾着花神的翅膀降临,种子们开始苏醒,每一粒种子都努力拱破坚硬的黑暗,等待着迎向阳光探出自己小小的头颅。它们的秘密武器就是它强烈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它们渴望在日光月华里酝酿着甜蜜的丰收。
斗南曾经是昆明主要的“菜篮子”之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一的蔬菜经济已经很难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子灵活,思想敏锐,勇于创新,有远见,对新事物反应快,具有开拓创业精神的化忠义成为了鲜花种植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化忠义是斗南村人,出身教育世家,青年时代经历坎坷曲折,1957年回乡在本村科技组搞农技试验,并系统自学园艺专业课程,积累生产技术。1981年,时任县良种场负责人的化忠义受他人启发,在先后到漳州百花村、杭州、广州等地的花卉生产企业学习考察花卉生产及销售情况的基础上,于1982年从杭州、佛山引进唐菖蒲和从成都引进晚香玉两个鲜切花系列品种在县良种场试种1亩,并积极探索呈贡花卉栽培技术,首开呈贡花卉产业发展的先河。
几个月以后,种子以妖冶的容颜为化忠义带去了一场从未见过的花海。化忠义让自己美丽的女儿把花儿摆放在了平日里卖蔬菜的农贸市场。那一年,他家卖鲜花的收入是蔬菜的几倍,小小的种子为他带去了经久不息的快乐,也正是这几粒小小的种子,繁衍出斗南延绵不绝的缤纷与绚烂。
1982年引进试验示范品种唐菖蒲、水仙、晚香玉等三、四个品种。1988——1996年引进优质品种玫瑰、康乃馨、情人草、满天星、勿忘我、彩星、唐菖蒲、香雪兰、鸢尾9种44个。
1983年,第一支剑兰在斗南种下,1984年,面对农户对鲜切花种植这种新事物的不理解,为宣传推广花卉种植,化忠义在斗南村自家的2亩责任田里示范种植花卉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987年,化忠义动员本村一农户和自己的亲属种花并取得了每亩产值2万余元的良好经济效益,从而转变了当地农户的传统观念,其他农户纷纷效仿,开始进行花卉种植。1988年,斗南办事处村民开始种植花卉,因效益好,花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在村内自发形成了花卉交易街。1995年,由斗南办事处投资385万元兴建的斗南花卉市场投入运营。同年,花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330亩。1998年,由昆明斗南花卉有限公司投资上亿元新建占地74亩的斗南花卉市场。该市场鲜切花交易场地1.9万平方米,铺面217间,摊位2803个,日交易鲜切花500~1000万枝。2000年,9月29日至10月3日首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节在斗南举办“呈贡斗南花卉展销会”,参展企业130户,参展商500余人,交易客户达10余万人,实现交易金额7.91亿元。
2001年4月29日8时至8时30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时刻》栏目以《鲜花盛开的村庄》为题,在斗南花卉市场现场向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直播了斗南花卉市场的交易盛况。同年5月21日斗南花卉市场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2001年“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
2001年12月20日5时,是中国花卉交易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开展首次花卉拍卖交易。2002年12月,昆明国际花卉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投资1.25亿元兴建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日交易鲜切花90万枝左右,有种植会员8000余人,购买商1400人。同时,在鲜切花交易市场周围,还形成了占地200余亩的盆花盆景市场,商户计204户。
2005年,斗南花卉种植面积达1.44万亩,鲜切花产值15.2亿元;共有花卉企业250户、个体花商906户、直销人员4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7089名。斗南花卉市场先后成为“全国定点花卉市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斗南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
呈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对于鲜花来说,呈贡是最好的原乡,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呈贡北有群山阻隔冷空气,南受印度洋暖湿气影响,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在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之下,一年四季都适合花卉的生长。明朝谪居云南的状元杨升庵写下的“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著名诗句,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鲜花种植在呈贡有着广泛的基础,无论是家庭还是公共场所,田边地角,房前屋后,花卉无处不在。山茶、玉兰、栀子、兰花、桂花、木槿、金银花、蔷薇、素馨、缅桂、海棠、大丽花、菊花、金凤、紫薇、美人蕉等数十个品种都广为种植,其中不乏许多名贵品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