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这么在家呆着,真没意思。”
“你不是爱看电视吗?这有时间了啊!”
“老这么盯着电视看,也没意思,也不能跟小朋友一起玩。”
“那——,我们在家里做游戏好不好?”
“做什么游戏?”
“嗯——你看,咱们玩点儿模拟游戏好不好?”
“模拟游戏?好呀!模拟什么呢?”
“咱们可以模仿影视剧的样子,排练一个课本剧怎样?”
“课本剧?好呀!”
“那,你去把你的语文课本找出来,看看可以选哪篇内容来排练。”
孩子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立刻积极投入到翻找课文行动中来。
模拟游戏,可以模仿现实的一些场景,让孩子体验成人生活的某些方面,不仅达到娱乐的目的,还可以寓相应的教育内容于其中,锻炼提高孩子的各种技能。
在家里可模拟的游戏内容广泛,模拟排练课本剧就是一个很占时间、又很有意义的模拟内容。
排练课本剧,以孩子们的课本内容为依托,既能让孩子们自觉地放下手机、离开电视,还能让孩子们全身上下、手脑结合地动起来,整个过程适合孩子的成长心理,往往会使孩子们陶醉其中而不亦乐乎。
首先,要跟孩子们一起商讨筛选课本中适合排演的内容,然后选定适合家里条件的定稿:孩子们的课本中,不乏名家名篇、童话寓言,也不乏生动有趣、对话动作惟妙的佳作。
然后,尊重孩子的选择决定,以孩子喜欢也愿意参与表演的内容为主,跟孩子一起探讨其中的角色扮演、情景的处理方式等等相关重点内容,无形中,还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理解、巩固提升了对课本内容的认知。
如果人数不够,又要避免亲友接触感染,可以一人承担多个角色,特别是让孩子承担的角色更重要,要突出孩子为中心、重点,家长主要辅助为主,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热情,并收获其中的快乐。
接下来,要热情地和孩子一起准备相关的道具,比如:服装、用具、舞台设备等,家长一定要全情给予,体现模拟的真实性,加深孩子的理解认识,以及对课本内容的进一步认知的意义。
不可忽视的彩排环节,也要认真对待每个步骤,让孩子感受其中的认真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潜意识的“玩儿也要玩儿好”的良好习惯的传递。
真正开始表演时,用上现代的视频工具记录,将会成为整个模拟过程的关键,也会让孩子为此印象深刻,更是家庭最为美好的珍贵时刻,会给孩子未来以美好的过程回忆。
一个课本剧真排演下来,所用的时间,从选材、角色定人、熟悉内容、彩排准备等等,没个几天的时间是完不了的。
当然,不仅限于课本剧,还可以延伸到自编自演的家庭短剧等等,那样更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创设、写作等多种技能了!
关键是,这样子的玩乐,全家参与不说,真的是开心快乐、健康益身,还融洽了家庭亲子关系!即便有些不愉快的前置家人关系,也会在这种合作排练中,无形化解,通过不断地交流磨合而达到和解密切。
家庭模拟游戏还有很多内容,比如:
模拟职场的自我介绍:
我们都知道,不论谁人,要在职场上求职成功,自我介绍一关是肯定要过的。将其作为一个模拟游戏给孩子参与,新鲜的体验,会让孩子产生积极并乐于探知的愿望,而且还顺应了孩子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要求,比如: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学期的内容里就有具体的交际要求。
不只是职场需要,自我介绍,也是孩子在很多时候会遇到的类似需要,比如:和别人初次见面时、转到一个新的环境时、想在学校竞聘某个团队的职位时等等。
学会自我介绍,会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还会让孩子在练习时真切感受到:不同的情况,介绍的内容、重点该有不同,无形中,还锻炼提升了孩子应对不同情况的能力,进而更充分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这种切合孩子学习教材,又紧贴现实生活的模拟游戏非常适合家庭中进行,对孩子的成长益处大焉。
模拟法庭的调解游戏:
让孩子扮演法官或律师,列举一些家庭问题的事例或是社会上的一些争议事件、再或者亲友间的问题案例等,以开庭的方式进行调解似地法庭审理过程,让孩子初步感受法律的相关知识,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家庭模拟游戏内容。
孩子可以在这样的模拟过程中,更加明辨是非,更清楚做人的根本,也更深刻体会法律的意义,也会潜移默化地对自己以后的行为更增加责任意识。
也由此,甚至可以在家庭中建立一个调解员职位,就由孩子担当,来调节以后家庭中的一些矛盾,凸显孩子的重要地位与能力,这会让孩子自信心大增,同时,还会带动孩子的主人意识的加强,从而增加自觉学好书本知识的主动性,辐射学习成绩的提高。
还可以模拟商业的拍卖过程进行游戏,让孩子从中初步了解拍卖的一些相关知识,初步有投资理财的意识,也会强化孩子合理使用自己零花钱的意识。
结合现实的疫情,可以模拟医生救助的一些过程,传递巩固相关的疫情知识,增加孩子的防护意识,也是一个较好的模拟内容。
总之,家庭模拟游戏很广泛,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实际年龄,带着孩子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创设开发出更适合自家执行操作的内容。
寓学于乐,用好在家的伴子时光,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在喜欢的游戏中感受父母的真切关心与爱的陪伴,相信一定会像《玛莎和熊》所传递的那样,给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