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热议,压垮一个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而今,网上又说了,彻底压垮一个成年人并使其永无翻身之日,只需要一个“鸡娃群”。
啥叫“鸡娃”?
当年,岳云鹏辅导女儿写作业崩溃,还上了热搜。图源:网络
一“鸡娃”即给娃打鸡血,指家长调动一切资源,力求使孩子成为考学竞争中的佼佼者。
简单点说就是:孩子要上最好的幼儿园,以增加上最好小学的概率;上最好的小学,以增加上最好初中的概率;上最好的初中,以增加上最好高中的概率;上最好的高中,以增加上最好大学的概率;上最好的大学,以增加找到最好工作的概率。
鸡娃战线环环相扣,丝毫不容懈怠。
岛妹一个朋友最近被拉进某“全国鸡娃群”,平时当惯了虎妈的她,这回算是开了眼:
“站在宇宙中心的是‘海淀妈妈’,海淀家长振臂一呼,东城、西城紧紧追随;其次是‘杭州选手’,杭州城西某小区的几个家长自办奥数班,提升住户子女重点学校入学率,让小区房价涨了10倍;再往后就是‘上海爹妈’‘深圳亲友团’……”
眼见岛妹一脸懵,这位朋友又介绍起了“鸡娃群”里的行话:比如“海淀六小强”,指人大附中等北京海淀区的6所名校;“上岸”,指孩子成功考入名校;“自鸡”,家长给自己打鸡血,倾其所有为孩子做榜样;“天牛”,天资聪颖的牛孩子;“人工牛”,靠后天努力、“鸡”出来的很牛的孩子。
“只要是家长,就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没人能扛得住鸡娃群里的诱惑。”这位朋友说。
在鸡娃式家长眼中,“你鸡娃、我鸡娃,我们一起考清华”是终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通过高中生剑桥英语5级考试已是某些初中生升学的标配;奥数的区分度不够,就转移阵地到小学编程;小学六年级学生雅思8分、钢琴十级、简历写满20页只能算“正常”。
有朋友告诉岛妹,前几年,自己孩子班上所有的娃都是放养娃,后来一位家长以鸡娃方式教育出全优生,眼见他的收益越来越大,一众家长开始焦虑紧张,“最不屑于同辈压力”的自己也被拉下了水。
而当所有家长均以“鸡娃”手段育儿时,不安现状者又想出了“战斗鸡”的新招:你娃考90分,我娃就要考95分,你娃得97分,我娃就要科科冲百。
有网友调侃,莫非是“全民鸡娃”的时代就要到来?
妈妈深夜狂吼式辅导孩子学习,邻居表示理解。图源:网络
二的确,对家长而言,“鸡娃焦虑”成了最易引起共鸣的话题。
在“70后”“80后”及其父母一代的经验里,没什么比教育回报率更让人安心。很多人通过教育,实现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普通岗位到“金饭碗”的蜕变。
有家长说得语重心长:“我自己从教育中获益颇多,父母对我的教育投入也换来巨大产出,我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走同样的路?”
横向来看,“鸡娃”最激烈的战线通常在一线、新一线城市拉开。这些经济增长迅速、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培育出大批“985”“211”重点大学毕业生,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走向社会后收入不低、生活安稳,自然也要力保下一代的未来。
“现在过得不错,但横向比较你身边的人,差距依然不小。”一位名校毕业、在京从事金融工作的家长对岛妹称。在他看来,只有教育可以将这一代人手中的知识、资源、权力、财富稳妥地延续到下一代人手中,“必须用优质教育将孩子培养成一个理想的人,他才不至于向下流动”。
但问题是,“鸡娃式教育”担负的究竟是孩子的未来还是仅仅成了家长们的焦虑出口?在教育上过于催逼压榨、让孩子提前掌握巨量知识和技能,是拔苗助长还是挖掘潜能?
这些年,焦虑的家长们制造的话题可不少,比如为了孩子在升学中更有竞争力,不惜在青少年科技大赛中造假,但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虚假成绩,到底给孩子传递了怎样的价值观?又有孩子不堪家长催逼压榨,自残跳楼、离家出走,这种压力下的家庭关系明显已经扭曲。
前段时间,岛上讨论过遭遇“996”的社畜、被困在系统中的外卖小哥、家长群里崩溃大哭的家长,无一不是被一种压力裹挟,身不由己。这压力既源于现实中的激烈竞争,也有不断心理暗示下的自我实现。很多人身陷其中,痛苦万分,却又无能为力。
怎么解决?岛妹也没有答案。但对于一心培养“鸡娃”的家长来说,可能需要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
一位初中生在网上留言:“作为一个人,我连最基本的身心健康都没了,我要分数有什么用?拼命学习、考好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找工作、赚钱。你们是这样过来的,但你们快乐吗?”
是啊,健康没有了,快乐没有了,打鸡血有啥子用呢?
快乐没有了,打鸡血有啥子用呢?图源:网络
文/点苍居士
编辑/九段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