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通讯员 胡彬彬 姑力比亚·努尔艾力 本报记者 张楠 夏莉涓
2023年,在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第10个年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陈尉华,接过了上海援疆接力棒——作为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前往新疆喀什,担任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什二院)院长,开启为期3年的援疆之旅。
援疆工作半年来,陈尉华带领上海援疆医疗队陆续开展学术讲座60余次、救治急危重症患者260余名、查房900余人次、手术1200余人次、门急诊6000余人次、填补各类医疗技术空白60多项……
“援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展示自身所学、报效祖国的良机,每个人都应心怀国之大者,做实关键小事!”上海援疆医疗队与陈尉华一同,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卫生援疆的各项工作之中,并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援疆 报效祖国的良机在陈尉华办公室的墙面上,张贴着三张地图,新疆的、中国的、世界的!
“新疆,位于祖国西部边陲。”面对地图,陈尉华说,“如果将物理距离延展,时间距离拉长,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如今更是我国建设中的一带一路核心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援疆专家陈尉华查房
从东海明珠到西部边陲,6个月、24小时吃住在医院的忘我工作,让陈尉华体重降了9斤,华发攀出鬓角。切身体会到沪喀两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同时,他对援疆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全国一盘棋!东部沿海城市的繁荣昌盛、安定祥和,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的同心同德、携手固边!”
陈尉华在上海的家,步行到医院只需10分钟,可在过去的10年间,作为仁济医院分管对外合作、行政、智慧化医疗等工作的院领导,他先后辗转于宁波、无锡、海南等地,负责各地新院区的筹建工作,曾无数次过家门而不入,与妻子和女儿始终聚少离多。随着各个分院顺利投入运营,陈尉华重新回到了仁济医院上海本部,正值家人欣喜之际,他又接过了援疆的“接力棒”。至今,他仍清晰记得,女儿默默含泪,为他收拾行李的一幕……对家人的不舍与惦念,更加坚定了他对援疆工作的全情投入,“时有所需,我必有为!”
然而初抵喀什,南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医疗健康资源的不足、临床技术与科研教学的亟待提升、各学科协调配合的有待加强,让他对援疆工作的难度之高、开展之不易有了新的认知。
万事开头难!在喀什的第一个月,陈尉华每天都在做着同一件事——临床科室大调研!深入医院临床一线科室,与各学科带头人共同探讨发展规划,带领行政团队摸底医院短板,深入了解南疆各族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30多个不眠之夜,他在心里一件件梳理着医疗援疆工作的重点、一笔笔勾画着医院未来发展的蓝图。
“愈是艰难愈向前!”向来不畏艰难的陈尉华认为,援疆是困难的挑战,但更是报效祖国的良机——将数十年来积累的优质理念和管理方法浸入团队、根植喀什,将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职业成就感与援疆紧密结合,并在这段弥足珍贵的人生历程中,最大限度的展示技术能力、人格魅力与家国情怀,“建设更好的医院、服务更多的患者、成就更好的自己!”
文化 医院发展的底蕴“上海与喀什结缘很早。”从2010年至今,上海已累计选派五批九轮205名优秀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喀什二院的帮扶建设。通过人才组团、资源组团、项目组团、服务组团等方式,积极探索上海“组团式”医疗援疆新模式,并结合医院实际,在现代化管理、重点专科筹建、人才梯队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3个院区,38个临床医技科室,9个沪喀临床医学中心、13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10个地区诊疗中心、10个地区质量控制中心……12年来,得益于上海卫生援疆的倾情付出,喀什二院一步步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粗放型发展到精细化建设的飞跃。
现今,如何在既往援疆成效上,继续全力推动喀什二院高质量发展?在陈尉华看来,人才是基石、技术是核心、文化是底蕴。喀什二院历经上海援疆12年的深度帮扶,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诊疗技术等方面都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更需要以文化主线,将医院积累的优质经验与特色“串”起来。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校训和仁济医院“仁术济世”的院训精神留在祖国的西部边陲,让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及现代化医院管理理念成为喀什二院蓬勃发展的原生动力。
“有知识和有文化是两个概念,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最终表现为集体人格。”陈尉华提出了医院文化的主线——党办的医院让党放心,人民的医院服务人民。
“古有悬壶济世,今有大爱无疆,在形容医者的仁心仁术中,仁心永远排在前面,这说明以爱为本、以善待人是从医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推动医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关键‘密钥’。”陈尉华说,医生的根本是治病救人,可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在技术上能够破解除专业领域的难题,还需从心出发,通过切实的诊疗、适宜的技术,最大程度解决病患病痛。
“往小了说,医生要有道德、有仁爱之心、有治病救人的悲悯情怀;往大了说,医生更要有家国情怀,要心怀国之大者!文化这事儿,急不得,也慢不得,得一步一个脚印。”陈尉华相信,当这一文化理念入脑入心后,对内可凝聚人心,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医院各项工作的“以人为本”中;对外可汇聚民力,通过充满了温度和人情味的医疗,吸引更多患者,并将患者的信任与支持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能量源泉。
赋能 医者仁心代代传“新技术、新业务、新理念、新举措,只要是为了医院发展,你就大胆做,我们全力做好服务与保障。”在喀什二院党委*张新苗和院党委班子的支持下,陈尉华及上海援疆医疗队感受到了院党委的信任与尊重,更觉使命担当不容辜负。
陈尉华带教查房
查房带教、巡诊义诊、会诊疑难病例、开展三、四级手术、扩增紧密型医共体、搭建沪喀线上线下培训平台……援疆专家们卯足干劲的全心投入,带动了全院各个学科的干劲。
4月至11月,喀什二院门诊患者数量攀升、住院患者数量攀升、三四级手术比例攀升、疑难危重患者救治数量攀升……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抵喀8个月来,全院整体工作量稳步提高,甚至超越医院历史最好水平。对于未来发展,陈尉华成竹在胸,“这个数据还能够再上涨20%。”
以心胸外科为例,在上海援疆专家朱家全的带领下,心血管外科手术已突破100例。其中,既涵盖了28例最凶险的A型主动脉夹层瘤,也包含复杂的新生儿法洛氏四联症。在手术患者中,既有年逾80的耄耋老人,也有出生仅仅7天的婴儿……医护团队始终将患者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从多学科会诊到体外循环,从精细化麻醉到围手术期管理,全员不遗余力,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条又一条生命,创造了建院以来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一次次的密切配合中,全院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从依靠援疆专家干、到积极参与一起干、再到主动要求自己干,各科室的团队协作日渐紧密、默契。
反复锤炼临床技能的同时,医院行政部门的“升级改造”也拉开了序幕——院领导服务行政部门、行政部门服务临床一线、临床一线服务患者。
在陈尉华看来,医院的健康发展,最要不得“衙门作风”。在要求临床医护像亲人、朋友般对待患者的同时,医务人员也应被善待。支持科室的发展、尊重医护的需求,全院职工尤其是行政部门要与临床科室形成紧密配合,从内激发强大合力,赋能医者仁心代代传。
“做新疆人、干新疆事、说新疆话”!在上海援疆医疗队与喀什二院融为一体的同时,陈尉华要求队员,“不仅要低头干活,更要抬头看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高质量开展卫生健康援疆工作,为建设健康喀什、健康新疆贡献力量。”
对于未来的两年半,陈尉华目标明确:对标国考,让医院在国内排名大幅提升;组团带教,让人才体制机制初见成效,人才队伍培养更上一层楼;填补一批临床技术空白、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争取各方支持实现院区能级提升;搭建医院融媒体科普阵地,潜移默化改变居民卫生健康习惯,让大家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目标很多、援疆时间却相对紧迫,陈尉华甘愿做那个挖井栽树的“前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相信,今天每一分的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日子结出硕果;他相信,现在每一位援疆专家的付出,都会为喀什二院的新一轮发展、为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编辑/田疆 审核/夏莉涓)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