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更多了解、更好爱护——记者探访全国多个大熊猫基地
新华社记者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深受人们喜爱,前不久结束的“五一”假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吸引了26.4万人次打卡,大熊猫“花花”的圈舍前人山人海,为见“花花”一面,不少游客清晨6点就去排队。
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记者探访全国多地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园看到,大熊猫生活丰富多彩。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照护圈养大熊猫、保护野生大熊猫,不断取得成效。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各地对大熊猫的科普宣传不断深入,人们在更多了解大熊猫的基础上,更好爱护着这些可爱的“国宝”们。
大熊猫生活日常
5月的清晨,广西南宁市气温已接近30摄氏度。走进南宁市动物园大熊猫馆,大熊猫龙凤胎“绩美”“绩兰”在各自的“空调大居室”里享用美味早餐。哥哥“绩美”挺直腰背坐在石头上,一口接一口快节奏啃食;妹妹“绩兰”在木制滑梯顶上半躺着,抱着竹子,慢慢悠悠咀嚼。
拼版动图:春日里,大熊猫“绩美”(左)、“绩兰”(右)趴在石头上喝水。(覃栩 摄)
南宁市动物园大熊猫馆馆长邓加奖说,两只大熊猫2019年“落户”南宁,动物园专门为它们建造的大熊猫馆总面积8360.42平方米,包括室外活动场、室内饲养间、沉浸式智慧体验室和科普工作室等。
在秦岭北麓、西安市郊的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目前全球唯一人工圈养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在圈舍户外活动区的小山坡上正尽情玩耍。它利用地上的积水自制了一个“泥巴滑梯”,灵活地爬上又滑下,泥巴沾上它棕白相间的毛发。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棕色大熊猫“七仔”正在吃竹笋。(徐光岚 摄)
棕色大熊猫是秦岭大熊猫家族中的特殊成员。“漫长岁月里,生活在秦岭的大熊猫与其他地区的大熊猫‘未曾谋面’,基因交流中断,形成了独特的秦岭亚种,与四川亚种存在明显差异。从外形上看,四川亚种头大嘴尖,长得像熊,秦岭亚种头圆嘴短,长得像猫。”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学林介绍。
大熊猫为我国特有野生动物。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大熊猫约2600只,其中野外约1900只,圈养近700只。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不断推进,受保护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其连通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攻关,促进圈养繁殖大熊猫数量和质量实现较快发展。
养、护大熊猫各地有妙招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饲养员、51岁的谭金淘被熊猫“粉丝”亲切地称为“谭爷爷”。由于“花花”个子矮,后肢力量差,因此在“花花”吃饭上,他很是花费了心思:拿一根长长的竹竿,在另一头吊上苹果或窝头,像钓鱼一样“钓熊猫”,让它站立起来摘取食物。这既能控制进食量,也能帮助它锻炼后肢。考虑到“花花”咬合力较差,谭金淘还细心地把食物切成小块。
2022年7月4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龙凤胎大熊猫“和花”(即“花花”,左)与“和叶”(右)举办2岁生日会,两只大熊猫抢着吃特制的生日蛋糕。新华社记者胥冰洁 摄
如何度过每年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是大熊猫在南宁生活的一大考验。为了确保“绩美 ”“绩兰”免受热浪侵袭,除了在室内活动区域安装中央空调外,园方还增加了6台挂式空调备用。“我们还会给它们放冰块,帮助降温和丰容,它们都喜欢趴在冰块上吃东西。”邓加奖说。
除了对圈养大熊猫悉心照护,各地还采取措施保护和扩大野生大熊猫种群。
2022年6月底,雌性大熊猫“博斯”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野化培训圈内,顺利诞下2022年全球首对大熊猫双胞胎,其中一只已被纳入最新一轮野化培训计划。
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是该中心首创的关键技术,分为培训、放归、监测等三个阶段;开展近20年,现已建立起完善的大熊猫野化培训技术体系和放归监测技术体系。
2023年初,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一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供图)
“108国道秦岭大熊猫廊道项目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18年。我们非常幸运地取得了一些进展,2020年、2022年以及今年3月,红外相机在廊道的核心区域都拍到了大熊猫活动的影像。”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西部区域项目经理何天虎说,监测数据说明,经过18年的恢复工作,廊道已具备初步连通效果,这对两侧的大熊猫种群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加强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促进大熊猫野生种群复壮,不断提升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2021年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总区划面积2.2万平方公里,进一步增强了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和完整性,为大熊猫生存繁衍提供更好的栖息地生境。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需不断加强大熊猫栖息地的完整保护、提升其连通性,加强大熊猫圈养种群的疾病防控和遗传多样性保护,加大圈养种群野化放归,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监测管理水平,提升科学保护能力。
了解大熊猫才能更好地爱它
桌上盘子里有一块黄绿色纺锤状物体,孩子们围着课桌七嘴八舌地讨论。科普老师周杨戴着手套,用镊子将这团“纺锤”轻轻拨开,淡淡的竹子味儿散开。
这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开展的大熊猫科普教育课堂上的一幕。周杨说:“大熊猫的粪便我们称作‘青团’,‘青团’的颜色和气味能告诉我们这只大熊猫今天吃了什么、身体健康状况等。根据大熊猫粪便还能够统计出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对我们了解大熊猫栖息地环境和保护生态具有重要作用。”
隔着玻璃,资深“熊猫粉”、南宁市民覃栩把镜头对准了正在玩滑梯的“绩兰”。覃栩告诉记者,他一有空就过来蹲守拍摄,经常一蹲就是一天。他将拍摄到的画面社交媒体上,收获了不少点赞,也在视频中积极科普大熊猫知识,呼吁游客文明观看大熊猫。“千万不要为了拍到所谓有趣的镜头,故意刺激或惊扰它们。”覃栩说。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和叶”趴在架上睡觉,引来不少游客围观。新华社记者胥冰洁 摄
因为喜爱大熊猫,人们关注它的一举一动,关心它的冷暖,关切它的全部。只有了解它,才能更好地爱它。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研发了30套大熊猫科普教育规范化课程;利用3个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基地开展科普研学等项目,通过打扫圈舍、制作大熊猫食用“窝窝头”等方式,让公众以直接的方式接受大熊猫科普教育;以24小时直播方式向全球网友展示大熊猫……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我们还将不断创新,把这些信息以更加通俗易懂、便捷有效的方式进行普及,让青少年和众多喜爱大熊猫的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真正、深入了解大熊猫,更好地保护它、爱它,助推大熊猫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余里、付瑞霞、黄凯莹、严赋憬、陈露缘)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