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对于我来说本来是备了一箱红牛,要跟一堆宣传大制作、精良、服化道在线的好剧打持久战的。
结果,本来准备看到肾虚的几部,全都反响不如预期。
《武动乾坤》已经糊到刷微博都不配在首页有姓名的惨状。
打入关键字之后出现了……真相
《如懿传》虽然话题还在,但是吐槽也是很猛的,目前话题度最高的还是迅哥儿的脸和妆容。
值得欣慰的是《如懿传》近来口碑有小幅上涨,宫斗大场面也正式开始了。
还有一部至今都让我觉得糊得莫名其妙的剧《天盛长歌》,最近的收视也有所上升。
这两天算是曲线回归了
这部剧的糊掉真是这个暑期档最玄学的一件事。
按道理说,这部剧,要咖位有咖位,要资金有资金,要美感有美感。
可……一个字就是糊,前二十集的收视,糊得像传说里的纯元皇后,非常美好,但就是没人见过。
我感到非常不解,《天盛长歌》,一个班底如此优良、平台如此强势的剧,怎么就播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呢?
节奏和逻辑,到底怎样才算“权谋剧”?
几年前《琅琊榜》大火的时候,有记者采访原著作者海宴和导演侯鸿亮,说起怎么创造了这么优秀的剧本的问题,两人把原因都指向——“贴合美剧”。
via.广电独家
如果要我写美剧到底好在哪儿,可能会写出十万字小论文。不过美剧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精良、高端、制作好、逻辑强。
去年大热的《白夜追凶》也是公认很有“美剧节奏”的作品
如果以美剧为标杆,只以《天盛长歌》做为对比对象,我觉得这部剧最明显的弱势在于逻辑与节奏。
就别的条件而言,《天盛长歌》可以说是截止到8月份为止,本年度演员咖位、制作、服化道都挑不出毛病的唯一作品。
陈坤和倪妮就不用说了,前辈里有倪大红和赵立新这对见了又见的老兄弟、刘敏涛老师这样连声音都是戏的老戏骨,90后里有白敬亭这样的小生,连只有几场戏的角色,都能让人发现亮点。
和张晓晨一起出使的占壁,是陶醉哥哥
之前看《琅琊榜》的时候,唯一的遗憾就是女性的造型会时常下线,这次在《天盛长歌》里这部“男性向”的剧里,女性全员造型居然美翻天。
题外话,兰香院真是我见过颜值水平最高的青楼,小姐姐们表情也很得当
总是让人担心发际线的张叔平,这次也并没有虐待大家的头皮,七小福的元彬前辈,《琅琊榜》的礼仪指导李斌老师,也都集体加持着这部剧的硬件效果。
只有一个问题,目前本剧已经播到20多集了,看过的小伙伴们,能不能说一下——
本剧的主要线索是啥?
你可能大约有个印象,但一时半会儿,很难对旁边等待被安利的人讲清楚。
这个问题,很多观众归结为“演得太慢”,“剧情拖沓”,但从剧组方面来说,可以说是“需要铺垫”,“因为我们认真精致”。
故事到底要说什么事儿,肯定还是有的,但就是表现不出来。这不是剧本的问题。
从一开始,观众就知道,这部剧说的是陈坤扮演的宁弈,作为一个被诬陷的皇子,出狱后开始漫长的复仇,目标是洗清三哥的罪责,以及当皇帝。
目标非常明确,明确到演员的每一个嘴角眉梢,都告诉你,我有计划,我要复仇。
而演出来,却觉得有股子不知道主角在打什么算盘的意味。先说前20集左右的剧情,主要是借血浮屠一事扳倒太子,炮制巫蛊案弄死五皇子。
其中,血浮屠一案,是局中局。线索分两条,一条以男主视角,一条以太子视角。男主视角戏份比较少,大部分是太子视角。
先是血浮屠重现江湖,所以太子要去剿灭,但因为太子本身也养了一批血浮屠,所以就找他们演一出戏,找了一群替死鬼,这样看起来就是既让大家看到了真血浮屠,又能交出尸体。
虽然后面交代了血浮屠是太子豢养的,可是前几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处理方式竟然是:随着新线索的出现,这个被一国皇帝要求严查的事件,随着太子的死,下线了。
正如台词里所说的,可以说是前期大事件的“血浮屠重现”一事,就这么消失了。
太子死了,但这件事完全没有被解决,而且还衍生出了吃瓜群众的大量疑惑,比如“血浮屠到底有几拨”,“血浮屠又不听使唤太子干嘛养他们”,“血浮屠现在去哪儿啦?”
第三集里,太子等皇兄和宁弈团聚,之后就发生了血浮屠余孽现身的事儿,一干人等全被皇上提溜去问话。
在这个大型狗咬狗的环节里,本来皇上对此事的第一矛头就是指向太子的,因为在剧情里,太子是当年剿灭血浮屠的人。自然也会怀疑在场当事人,以及现身之处的管辖者。
正在此时,男主来一段装作迷糊,顺便暗戳了所有哥哥一顿的表演。
看到这里,本来以为借机男主会放什么大招,结果。
没了。剧情直接跳到了他们出去。
此时我的心态——
同时进行的巫蛊案2.0版一事,一个帮太子捂漏锅底多年的五皇子,被男主三言两语就动摇内心世界,有种在宫斗剧里这就是夏冬春的命的feel。
可他,居然在前一次巫蛊案后活了八年!还啥事儿没有!!!
说起大型狗咬狗环节的正确处理方式,还是推荐一下虽然拍了《武动乾坤》,不过还是有封神之作的张黎导演的《大明王朝1566》。
一个镜头,就说明了目前朝局的敌我双方势力分布。
这边说,诶诶诶你们超支了,那边说,胡闹,我怎么知道今年要花这么多钱?
话正说着,路子就从“今年的财政总结大会”,变成了“咱们到底是给谁办事儿,这得表忠心”。
作为开篇的几出戏里,东厂和严党的斗嘴皮子算是非常经典了。
一做到了开篇点题,二做到了说明现状,三做到了艺术加工。十来分钟,观众就知道,这两拨人不对付,国家缺钱,所以想了个新办法。
大家咬来咬去,并没有伤到谁,还把背景都介绍了。
《大明王朝1566》里要是删了这段戏,绝对影响剧情,而《天盛长歌》里,不说这件事,皇上也会自动带下去这条线索。
这也就是《天盛长歌》目前给人最难接受的问题——主线有但被大量支线掩埋,而且有些地方用力大,却没意义;有些地方需要说明,却没了。
这是节奏和逻辑双层的问题,如果逻辑好,节奏就不会忽快忽慢,忽重忽轻;如果节奏好,就能发现其中环环相扣的逻辑哪里有断层。
可惜,至少目前来说,这些地方很多时候是下线的。
先天不足与后天营养过剩的失衡
早在立项的时候,当时还叫《凰权》的《天盛长歌》就立志做精品剧,而且官宣也一直都是宣传自己多么优良的。文案、用图都走高大上路线。
就现在来说,观众能感受到金碧辉煌、威武严肃的场景,还有充满故事感的摆设布置,绮丽精美的服装。
可就是会觉得,故事的亮点欠火候。
这个要稍微吐槽一下原著,对原著稍微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原著是一篇和《延禧宫略》不分上下的金大腿女强文,女主开挂水平和科学唤雷的魏姐不相上下。
虽有“权谋”之名,却没半点实料,而且有时候还会有让人头大的鬼畜题材。
没错这是原文的“擢英卷”考试内容
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剧版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要改到书粉看不出来这是同一部作品,二是原本的书粉会大所失望。
暂且不讨论改剧本多费力费时,只从后者来说,就出现了一个哈姆雷特式问题——改还是不改,这可咋整。
改IP本来就是借助原有的人气,结果改得太多,原有书粉难以消化,难以成为自来水。
原本人气极高的角色被踏平成路人,金手指全部下线
不改,对不起这咖位和制作,改了,宣发难度爆炸式增加。
原著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权谋,而是让人看得过瘾看得爽快。现在把这些爽文因素踢掉一大块,那就和原创剧本几乎没有区别,只不过借用了下名字和背景了。
同一个作者的《扶摇》也是让看过原著的人表示消化不良,不过原著更神奇,结局是五个国家的王都爱扶摇爱到终身不娶,还有一个娶了扶摇。
个人认为,选IP剧改,是需要前瞻性的——
一定要具备“有爆点”,“包袱新”,“观众吃”三个必备要素。
之前曾经捧红张天爱、盛一伦的《太子妃升职记》,完全没有半点大制作的踪影。
但是这部剧有足够的爆点:穿越、性改。
2015年的《琅琊榜》,算是架空权谋剧的开山老祖。
虽然放在现在看也有点金手指,但是一方面制作、演技在线,另一方面根本没有同类剧比较,所以口碑和人气都不错。
其实也不用完全选用没有拍过的题材,《香蜜》就是一个例子,仙侠,甜宠都有先例,再把两个融合在一起就好了
《延禧宫略》其实是有些四不像的。服化道虽然好,但是调色方面有人觉得高级,有人觉得完全没血色,很失真;说是宫斗,但是路数幼稚,更不是纯感情戏。
可这部剧完全吃透了观众的喜好,大家就是想看女主一路***地升级打怪。
《凰权》的剧改,注定是不好走的路子。如果由着原著,那就是赤裸裸地对观众进行诈骗,大女主 金手指 不权谋的权谋,恐怕豆瓣评分不会太好看。
其实《天盛长歌》的二次创作真的够努力了,加了大量丰富每个小势力团的剧情,让整部剧看起来更有势均力敌的权谋感。不过,还是难以撼动原著本身的骨架。
五皇子是个阿斗,葛侍郎则是老江湖。太子借小利把葛侍郎指派到外地,葛侍郎临表涕零拜别五皇子这段戏,演员发挥得很好,而且剧情里也需要这一点。
可稍微再想一下,这么聪明的葛侍郎,为什么要扶持五皇子这么菜的人十几年?
可能是因为爱~
之所以说原著是不权谋的权谋,是因为“谋”有了,“权”不在。
作为架空作品,《琅琊榜》好歹还让六部有点镜头,而在《天盛长歌》里,一个管书院,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算什么部门的辛子砚,就可以成为男主的大助攻。
这个也是目前架空权谋剧最大的一个矛盾,当然不仅仅是《天盛长歌》出现这个现象,甚至包括之前的《琅琊榜》也有这个问题,就是比起真正的权谋剧,架空剧更突出主角的作用,以至于六部的大佬们都几乎处于隐身状态。
出现问题,公关文应该怎么写?
先天不足导致的最终效果格局失衡,以及缺乏轻重与起伏的节奏,导致大家对这个写得其实还挺精妙的剧本,一时感到难以消化。
8.24晚间电视剧收视
大家纷纷表示很着急,隔壁《如懿传》跳过前六集就进正规了,咱们这边怎么还是在铺垫的感觉?
面对血扑的收视,官方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发声明,立起高高的flag,说自己数据不造假。
简单来说,声明里先把自己夸了一下,说我们的剧在豆瓣和猫眼评分都很高,而且我们很清白绝不注水,所以和收视率不成正比的现象,肯定是因为其他剧都刷收视,所以我们就落后了。
这份宛如剧版《追梦演艺圈》的声明,让本来对《天盛长歌》至少还有口碑好评的路人纷纷表示,收视低就低吧,还感觉是被别家坑害的吗?
结果这份声明一发,口碑和路人缘都开始下降了。原本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的其他剧粉,因为感受到对“爱豆”的挑衅,也纷纷化身“毒唯”来护主反黑。
这里我想说,很多时候,主创团队因为过度的亲妈心态,往往会对外界的不良评价产生疑心和被害妄想,于是做出过激反应,成功劝退路人好感。
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存在于影视界,说起官方回应产生大型脱粉现场的,还有几年前《仙剑奇侠传六》的回应。
作为国产单机游戏的翘楚,《仙剑》的动向是不少玩家关注的焦点。
几年前的《仙剑奇侠传六》,为了修正之前被玩家吐槽“故事总是围着李逍遥和,都快成李家奇侠传了”的问题,采用了基本和前作没有什么相似背景的新剧情。
为了让力证自己是“全新格局”,游戏里引入了大量前作完全没出现过的概念。
大量的新概念和新玩法,对于熟悉仙剑背景的玩家一下子无所适从,加上混乱的即时战斗场面和硬件克星的低水准优化,网上对《仙六》的吐槽一波接一波。
民间自制好于官方系列
面对这些问题,仙剑官方运营商的回应,简直是劝退现场。意思就是你们说不好的,肯定都是竞争对手的抹黑。
你们都是水军
技术这边的回复也让人堪忧,游戏严重卡顿,给的建议是“你把电脑重启一下”。
via.中关村在线
不反省自己的问题,先开始甩锅,这种回应让不少玩家表示失望。
这个问题神似《天盛长歌》遇到的窘境,剧糊不反省自己的“不入屋”,也不去做一些接地气的沙雕物料圈一波路人粉,反而小媳妇般悲愤地发声明指责“我糊是因为我拒绝共同造假”——不仅没有成功挽尊,还为自己结结实实招了一大波嘲讽和黑子。
官方沙雕,演员这边的配合度也较低。
作为剧里相对人气较高的顾南衣,扮演者白敬亭从来没在自己的微博里宣传过一次《天盛长歌》。
工作室发了一大堆,好像也没转发过
唯一一次相关的好像是去年12月的一次剧透照。
要知道,多少观众都是冲着“顾我南衣”的小少年去的啊。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那边厂花基本天天刷屏,不过已经是自嘲“小糊剧”的状态了。
如果说前面剧本身的问题是硬伤,那不成功的宣传和公关就是软肋。
所以,对于先期扑街的“糊剧预定”,宣发方面有效的挽尊方式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有一部分,官博做对了。
此剧格局太大,一定要先把人物关系给观众理清楚。
但更重要的事情,官方宣发没有做到。
我数了一下《天盛》开播以来疑似投放的各类文章和微博,发现大多数安利的重点都在“良心制作”、“精美服化造”、“电影质感”、“戏骨加持”,但绝少有资料直指目前的瓶颈口——
这部剧是讲什么的,到底有多少条线索。
播出之后,很多人搞不清线索,连门都入不了,怎么自来水?官方没做,反而有野生博主在网上梳理“看剧指南”,观众发现了看剧指南也很开心,就好像明明离一块金子只有一墙之隔,突然有人给你送梯子,心里美滋滋。
其实做影视最忌讳的,就是嫌观众看不懂作品是水平有问题——
就算你是电影质感,那也得首先让人看明白不是?毕竟很少有电视剧观众是愿意一边看剧一边查攻略的。
E姐结语
总体来说,《天盛长歌》仍然是一部高水准电视剧,最近又喜提了Netflix。
几乎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在线,前几天天盛帝夜探王才人的戏,让我着实惊喜。
嘴上说着“你可安好”,其实眼睛根本没看对方,先是四下瞅摆设,心里已经对王氏这几年过的如何有些底
大家坐等的宁弈和凤知微的,小黑屋也已经解锁。
女装衣衣上线,开启花式暴揍赫连铮的快乐剧情。
题外话,安利大家去找找张晓晨在《新水浒》里扮演的没羽箭张清
活脱脱是真人版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么说来,《明侦》里的魏大勋、白敬亭、吴磊达成了全员女装的成就了
虽然前面我们各种吐槽《天盛长歌》前20集的各种毛病,不过大家坚持一下,太子死了之后,目前剧情有种终于走上正轨的感觉。
太子:真是扎心,不过我们在《庆余年》里会再见面的
不过,《天盛长歌》前20集的倒掉也的确是一个提醒同行的活教材:
再好的东西,也不能想当然地就认为大家一定会主动接受。再好的艺术,也应该细致做好使用说明,方便服用。
后期的宣发和危机公关,更是有众多需要规避的问题,尤其忌讳激情立flag和一切的“拉踩”和“内涵”的行为。
毕竟,口碑这东西,要毁了太简单,要立起来,太难。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