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WORLD BOOK DAY
眼下,陪伴人闲暇时光的还是书籍吗?亦或完全变成了短视频、直播内容?2024的世界读书日期间,我们依然相信,编辑们在阅读引领层面的力量,但同时,我们希望用有趣、生动、更契合时代的方式来将这种“引领”传播开去。因此,我们特别设计了“拍照纪录”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编辑们在碰到心仪之书时,那种心灵产生的共鸣以及情不自禁的“勾勾画画”,还有编辑们各自阅读时,为自己收拾的读书空间。
我在儿童乐园家长等候区看书
安 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小阅读主编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我没有在书上做笔记的习惯,翻开我的书都是干干净净的。但去年我确实遇到了一本刷新了我眼界的书,那就是《被遗弃的日子》。这是埃莱娜·费兰特的第二本书,写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前,但中文版去年年底才出。我买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很吸引人,我想看看作者怎么处理这个题材。“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一些简介让人误以为是“雌竞”的书,所以我一直提不起兴致看。
《被遗弃的日子》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只花了一下午,很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的阅读感受。我的感觉是“如见天人”。以前一直在讲“女性文本”,但我从没见过这么直接、坦率、准确、流畅的女性文本,它完全没有以前的“女性文本”那种幽暗、抽象、欲说还休的晦涩。埃莱娜·费兰特的文本像马蒂斯画里的女人体,无遮无拦,大胆直接,丰满有力。它像阳光可以照亮女性内部阴暗的褶皱,女性看了她的书会觉得:原来这也是可以说的,原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原来这不是理所应当的。
从埃莱娜·费兰特开始我才理解什么是“女性文本”,后来我又看了安妮·埃尔诺、艾丽丝·门罗的作品,这两位对女性体验也有很准确的描述,但还是不像埃莱娜·费兰特那样毫无顾忌、令人激动。我开始理解女性主义成为这几年的流量所在,因为女性体验处在阴翳之中,被遮盖、被忽视,或是女性出于不自信没有大声说出自己体验的时间太长了,相当于未被开发的西部世界。
《被遗弃的日子》里埃莱娜·费兰特花了一章来讨论“怨妇”。这个形象在“那不勒斯四部曲”里是贯穿全书的人物形象“疯寡妇”梅丽娜。“怨妇”是在男性情爱中失势的人。埃莱娜·费兰特清楚地写出了在与男性情爱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人”,这些人物其实就是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但在过去的文本中没有尖锐地点出这一点:“怨妇”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怨妇”的形象让女性感到羞耻和恐惧,是所有女性要避免的悲惨命运,从这一点开始女性才能摆脱对男性世界的依附,走向自由。看了这本书之后我陆续买了埃莱娜·费兰特所有的书。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说来惭愧,我没有什么定点读书的地方,因为我更需要的是读书时间。我的儿子4岁,我下班后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要陪他,能读书的时间就是我不用陪他的时间。去年开始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给他在一个儿童乐园办了卡,他可以在儿童乐园玩一天,他疯玩的时候就是我读书的时间。家长等候区的家长一般都看手机、发呆或者打瞌睡,我在家长等候区读书。
春节我去土耳其旅游,报了一个旅游团,安排好了所有食宿,这个行程在10天内跑了8个城市,每天都有三四小时在大巴上。我发现这个时间读书也很高效。“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我是在旅游团的大巴上读完的。书中描写的那不勒斯破败的旧城区和土耳其的城区很像,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还喜欢在咖啡馆看书,只需要一张舒服的椅子和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读书是一种前往异世界的探险,是一种充电。
读书让心灵栖息,让自我安放
刘美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美文工作室负责人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最近正在反复阅读、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是《阅读是最好的陪伴:校长爸爸给孩子的亲子书单》。与这本书的相遇,是与人结缘、与书结缘的奇妙缘分。江苏兴化有一位读书教书人的老师——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何伟俊主任,他既是小学语文教研员,又是阅读爱好者,热心于推动师生阅读,被称为“兴化教育阅读点灯人”,其所开设的“心远”教师读书会,培养出如冷玉斌、赵冬俊、潘健等一批教师中的读书人。我有幸编辑过他的《<论语>里住着的孔子》《孟子的理想国》。去年上海书展,我与何主任所带领的兴化教师读书人团队一行喜相逢。何主任介绍了潘健校长自己读书、带学生读书、陪女儿读书,并在博雅云课堂开设“致女儿书”的专栏,以书信的形式,开启“聊书”之旅的历程,后潘健校长将这些“爱的语言”结集出版,来到我的手中。
阅读这本书,有钦佩赞叹。常见的亲子共读,往往是妈妈担负起这个使命。而潘健校长,却用男性的温情真切和广博深邃,将孩子带向辽远,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尤其是本人这十几年育儿路上的“猪队友”学习的楷模。更让我们看到:爸爸,才是最好的伴读者。
阅读这本书,有共情共鸣。潘健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本人也曾是一线的语文教师,从他的这些阅读笔记中,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教育之爱,“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本书精选了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等领域堪称伟大的50种经典著作,涉及成长、人生困惑、道德、人性等内容,囊括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应该靠什么活下去等生命成长中真正重要的问题和答案,就是以阅读来传递陪伴与“爱”的极好榜样。“亲子书单”,“亲子”一词是定制,是私有,更是大爱和精选,陪伴孩子阅读,也是教育人闪耀着幸福光芒的美好时光。
阅读这本书,还带我闪回儿时坐在父亲膝上,听他读书讲故事的珍贵记忆。在我最敬爱的父亲离去的这十几年,心底总是回避,伤痛不敢提及。读到潘健以父之名,如此真诚、温柔、贴切地为女儿读书,不禁润湿了眼眶。在《我们都是长耳兔》这篇共读笔记中,潘健校长摘选了作家李崇建的话:“分离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功课,因为我们总要离开现在的时空,到达另一个陌生的地方。经历分离,会珍惜相处的美好,在离开与归来之间,寻求一份重要的意义。”
父亲给我读过的书,说过的话,珍藏在我内心深处,一直是我困惑时的明灯、孤独时的慰藉、疲累时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阅读是最好的陪伴:校长爸爸给孩子的亲子书单》就是一份给父母和孩子爱的礼物。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史学家陈寿曾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阅读已成为我的生活必需。我的读书空间不限场地、不分时空,但有闲暇即是最美的阅读时空。家中和办公场所的阅读空间,必有生机勃勃的盎然绿意和抬眼可及的整架成排书籍。类型自然多样,教育专业多样,文、史、哲、财经、科技、管理、各类童书不少。感谢这些书的陪伴,让心灵栖息,让自我安放,让每天每时每刻都是有意义的幸福时光。
钢笔抄诗很解压
蔡 欣
中信出版·大方总经理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我个人阅读书单里专门有一个出版人及编辑的书单,缘起于刚入行的时候,前辈推荐阅读的几本行业相关书籍,比如格罗斯的《编辑人的世界》、贝内特·塞尔夫的《我与兰登书屋》以及贾森·爱泼斯坦的《图书业》。这些书形塑了我对于出版行业的职业认知,也开始理解作为一位编辑、一位出版人应该做些什么。再后来,从《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作家和出版人》到《我信仰阅读:传奇出版人罗伯特·戈特利布回忆录》(大方策划与出版),出版人的传记和出版品牌的故事,一直也是我喜欢阅读的门类。
近些年,这个书单里有一本书是我反复阅读的,那就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的艺术》,这是意大利知名文学出版社阿德尔菲(Adelphi)出版社成立50周年之际,其掌舵人罗伯托·卡拉索(Roberto Calasso),一位高贵的文学出版人和绅士出版家关于出版业的11篇文章,每每读来,都让我忍俊不禁,并获得能量。
卡拉索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外祖父是佛罗伦萨大学的哲学系教授,叔叔是教育部部长,父母均是学者。12岁开始写作,13岁读完了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除母语意大利语之外,他操流利的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对梵语亦有研究。得益于良好的出身和家庭教育,卡拉索一直活跃在意大利文化圈。1962年,他进入刚成立的阿德尔菲出版社做编辑,6年后成为编辑部主任。1999年出任该出版社董事长,该出版社引介了尼采、卡夫卡、瓦尔泽等人进入意大利语世界,并推出了“传世之藏”丛书,这一套在卡拉索看来,是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必须拥有的传家丛书。他在阿德尔菲社工作了60多年。作为意大利出版业巨子,他被誉为独一无二的“文学出版规范”。2021年在米兰去世,享年80岁。
《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的艺术》里的一章“独一无二的作品”探讨了选题的原则,全篇细致介绍阿德尔菲出版社的伟大书系“传世之藏”丛书的选题理念、装帧的审美系统,还有很长一段精彩的批驳凯文·凯利“宣言书”《扫描/略读这本书!》的段落,以“传世之藏”40余年600多本的出版实践,强调了文学出版的行为,即出版的艺术,就是出版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人应该取悦谁?”也挺击中我内心的,也许在当下的中国面临着太多不同,全球的出版时代也从绅士出版家时代早已变化到了资本出版家的时代,但这个古老行业的那些古老手艺,就像迷人的非遗遗产,也许保存着某种传承的密码。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我的蜗居小舍留有阅读专属空间——一个单人沙发、一盏落地台灯,是我梦想中的阅读场景,所以,我也给自己布置了一个这样的小角落。除了书架上的书,可随意推动的小推车,近期正在阅读的图书都归置在此。我习惯同时阅读好几本书,会有多条阅读线索,比如传记、出版与传媒、诗歌、近期思潮热点、商业思维类读物等。阅读过程倒没有什么仪式感,但我喜欢阅读诗集,我会抄写喜欢的诗句,有一个专门的抄诗本,也许是从小喜欢写字,用钢笔写字是一个很解压的过程,抄写喜欢的诗句,更能放松。
读书让我进入心流状态
邓煦婷
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几乎在读每一本书时,我都喜欢用铅笔涂涂画画。如果某一天从包里掏出书来读,却发现忘了带笔,会有点难受。我涂画的方式很随意,直线、曲线、括号……大多是标记一些有意思的观点、精彩的描述,或是激起共鸣的文字。书上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奇怪的表情符号:咧嘴大笑的、张大嘴巴的、哗哗流泪的,都是阅读当下心情的记录。还有一些没有“营养”的文字,如“哈哈哈哈”“好酷!”“好耶!”“隔空击掌”……当然,也会有正儿八经的笔记。在读到某段文字,突然产生了想要说点什么的冲动时,就会刷刷刷写下来:或是联想到了某本书、自己的某段经历;或是冒出了某种相似或相异的观点;或是产生了一些困惑与不解……即便是同一本书,在不同时间、空间相遇,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因此,我想记录下来,记录一些当下的思绪,留下一些在场的痕迹、一些对话的可能。
在高铁上,我读了《涅朵奇卡——一个女人的一生》。此前有朋友推荐过,在万圣书园月排行里又一次看到了这本书,便买了下来。高铁上人很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交谈声、视频声、音乐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把将我拉入他笔下的世界,用文字砌上了一堵又一堵隔音墙。我想我会永远记住叶菲莫夫,这个不得志的天才、懦弱的幻想家,他“用自己的绝望毁掉自己,既没有耐心,也没有勇气”。陀对他的刻画是那样深入骨髓,叫人心惊。书的封底上印着王小波的话——“我永远也忘不了叶菲莫夫的遭遇,它使我日夜不安。并且我的灵魂里好像从此有了一个恶魔,它不停地对我说:人生不可空过,伙计!”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我通常在地铁和卧室阅读。习惯用阅读来打发漫长的通勤时间。相比电子书,更喜欢纸质书。上车后找寻到一小块空地,两只脚站定,掏出书,翻开,阅读。状态好时,会进入某种心流状态,身旁外放视频的声音也会变成某种白噪音。有感欲发时会从包里掏出笔涂画,尤其喜欢笔尖触及纸张的感觉。
一次正在地铁上看书,突然有人递来一包坚果,我惊讶地抬头一看,发现是一个陌生的女孩——“那个,可以问下你看的是什么书吗?感觉好好看……”我瞬间被可爱到,迫不及待地向她分享手里的《明亮的夜晚》。很快就到站了,我们互换了零食,挥手告别,转眼就淹没在人群中。我并不知道她的名字,也可能不会再见,但经由书籍带来的这种微小而温暖的连接,有趣又幸福。
另一处固定的阅读空间,是我的卧室。床头柜和床边的可移动小桌上,都随意摆放着最近在读的书。没有任何仪式,想读时就随意拿起书读,不过天气好时,会把窗户打开,让阳光从落地窗跃入,再打开小音箱,播放喜欢的音乐。
书稿里经常夹着几根猫毛
晏 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遇见《离岛》和作者库索,是一个不算意外的意外。去年春天,我在一家和书没什么关系的咖啡馆里看到她的作品,摸了摸封面,心想这个作者的名字念着还挺清脆。彼时我做外版小说居多,没想过会和一位优秀的原创非虚构作者打上交道。
后来我花了一段时间旅行和思考,和很多同龄的年轻人一样。幸运的是,在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上,我接到了库索的原稿。沉甸甸的27万字,和一声轻松愉快的“早上好!”——我们开启了半年之久的合作,一点点看着“离岛之旅”在纸面上丰满起来。
那些存在于偏僻陌生之地的人事物,一点点有了颜色与轮廓。他们在库索的文字里走向我,带着从零开始重建生活的勇气,带着身处种种不确定之中仍坚定前行的态度,走向那个试图寻求突破却看不清前路的我。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不是《离岛》的编辑,我是《离岛》命中注定的第一个读者。是这本书和书中的人给了我力量,让我对生活可能有(或许应该有)的样子,多了期待。
我和市场部同事说,在最近三年里写我们大家身边生活且能让人感到幸福的书不多见。《离岛》记录了那些逃离城市、选择定居于一无所有之地的开拓者们,如何开垦、建设、转向与失败,又如何一次次在未知中摸索想要的未来。即使从第三人称视角看来,离岛生活仍然困难重重,但身在其中的人们反而不焦虑、不迷茫、不困惑。他们放弃了既有价值体系的评判,放弃了不必要的物质与*,却没有放弃靠自己的双手去接近理想的可能。
离岛上的他们,或多或少也有我们的影子。
书做出来以后,我带着《离岛》去北海道,回到十年前库索开始写作的雪天:一个日语还不算太流利、喜爱日本文化的中国女孩,背起包,带着查好的攻略,气势汹汹地走在陌生的城市中,路过陌生的人。十年后,她还在路上,却已经可以走进那么多当地人的生活,和田间地头的村民聊上一整天。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很多同行家里都喜欢养猫,我也不例外。大一点的是缅因,去年又收养了一只流浪的加菲。自打它们出现,我交回社里的纸稿里经常夹着几根猫毛,坐实了“编辑上班看书、下班看稿”的刻板印象。
经历过断断续续的居家办公后,我把家里的闲书分为几类:需要静下心来铺垫情绪的书放床头,可以即兴开始和结束的书丢地毯上,必须画线做笔记的书在工作台的一侧排队。阅读既切分了空间,也切分了时间:好处在于房间有如一整个散漫的灵感宇宙,坏处在于经常找不到想要的星星——所以日常中不时会有开盲盒般的惊喜与惊吓。
我爱在读书时点香薰
史 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在一个静谧的午后,阳光斜斜地洒进办公室,我偶然在同事的书桌上发现了这本刚印完的《采香者》,绿色的封面,像香草一样的纸张肌理纹路,在光线下若隐若现。我们办公室是全女环境。同事笑言,好像每个女孩子都有过一段迷恋香水的时光。此言不虚,高跟鞋、口红与香水,仿佛每个女孩子小时候都跃跃欲试过,在成年自立后会买给自己的三件套。我也不例外。这本书的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王祎慈分享过,她买过的第一瓶香水是雅顿的“第五大道”,从此她买别的香水都会不由自主地和这一瓶作比较。我买的第一瓶香水是玫瑰味的。“为生产1千克玫瑰精油,需要手工采摘100万朵花。”这句话是此书开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它不是一句广告语,作者借此致敬全世界各地的“采香者”,并告诉我们永远不要瞧不起一瓶小小的香水,它的里面有一整个宇宙。
气味具有特殊的魔力,它能够消弭时间的壁垒,将我们带回那些已经消逝的瞬间。然而气味本身又是不可停留的、稍纵即逝的,甚至难以铭记的。《采香者》的开篇就讲述了类似的故事,作者于法国5月的朗布依埃森林中闻到了铃兰的味道:“这香气令我惊奇不已,因为我想起了母亲,她从前常爱用‘迪奥之韵’(Diorissimo)这款向白色铃铛形小花致敬的奢华香水。”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故事,毕竟“人们终其一生都难以忘怀那一抹丁香的气息,忆得起某条生满金雀花的小路,以及所爱之人的气味”。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读这本书时我是点了香薰的,这就是我的阅读仪式。有时候读书时我会在椅子边点个香薰,最近常用的这款来自一位友人,是“柑橘、茉莉、玫瑰木”味道。在这些味道中,由着这本书将自己带向玫瑰、茉莉、香柠檬、香根草、安息香等各类香料的故乡,带去遥远的土地与森林的深处,掀开香水世界神秘又浪漫的面纱,看着采香者们的汗水挥洒在农田、工厂里,看着香料被采摘、提炼,感受自然的馈赠、人类的智慧和美好被记录下来的瞬间。
在周末阳台的懒人沙发上享受阅读
袁晓丹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低幼出版中心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想分享的第一本书是最近很喜欢的散文集,业余写作者洪爱珠在母亲逝后写就的一本怀念之书《老派少女购物路线》。去年深冬经朋友推荐获知,一读就觉得很熨帖,字字句句都很珍重。
“声音绒厚,却含着盐粒”,是写美空云雀唱歌;“最浅的香气,只比空气略雾一层,不艳不抢,白纸一张,隐约有幼纹”,是写纯米的香气;“磨点姜泥……共处的记忆如潮水般步步退后,活着的人还得努力向前走——家中老人、老菜、老物件、菜市场等“老派”事物落于笔端,即在生活下桩,以锚定、稳定自我。洪女士一双清白之眼,凝视日常里简单又平静的镜头。写饮食审美,也是人生的句点逗点;写世俗家园,也是怀亲以爱重修心。
第二本书是我平日在工作里最常用到的经典专业书——彭懿编著的《图画书 阅读与经典》。年轻人满腔赤诚,刚开始只是隐隐地喜欢画画、喜欢故事,喜欢有趣又优美的表达,以为会画画会写字就是懂绘本了,直到读到这本书才好像窥到门庭,见其身后汪洋、深奥浩渺,处处都是学问和用心。作为一名绘本发烧友,很开心很荣幸进入童书领域成为绘本编辑,愿在这条路上深耕细作、持续探索,自我教育、终身学习!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我的读书空间很简单,根据阅读的时间和方式可分为四类:地铁、工位、睡前卧榻、阳台懒人沙发。首先是早晚通勤,感谢地铁,我每天通勤单程需一小时,45分钟一堂课的时间捧着平板电子阅读(注意不要低头,保护颈椎),用的软件是“微信读书”;15分钟走路到公司是蹦蹦跳跳“小宇宙”播客时间,顺便给大家推荐我超喜欢的读书播客——“文化有限”“蜜獾吃书”和魏小河老师的“不止读书”。其次是中午不算短的午休时间,感谢公司的人性化,一般就坐在工位上像读稿子那么读书,感谢支架,非常好用,或者就轻松瘫坐在公司童书馆的待客沙发里。再次是睡前,感谢舒适枕靠和卧榻,从中学念书时期养成的习惯,此时宜以纸质助眠内容为主,比如恬静小散文,定时定量。最后是周末阳台懒人沙发,感谢阳光,时不时地拉自己和书一起晒太阳,算是最惬意的阅读时光。
通勤路上阅读时间最多
崔晓敏
明室营销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最近一本就是我们自己出版的《格》。一直很喜欢随机波动(播客节目),三位女性的声音曾经陪伴我度过很多一个人的时间,直到现在她们关心的话题、对周围人、事、物的关怀依旧会让我觉得松弛。所以当我们有机会做她们的书,当这本书在今年1月来到我的眼前,又需要我介绍给更多读者的时候,我格外认真地看了每一页内容。看到图书最终呈现出的状态,甚至不忍心勾画太多,而是用便利贴记下当时的感受和联想,也写下那些和书相关的幕后故事,准备给读者讲述。同时,也越看越觉得,这是一本奢侈的书,一本传统出版工作人员不敢尝试的书,一本让人再次感受到纸质书的唯一性和图文互动之妙的出版物。全书有5种内文纸、6处手工,每一处都是许多人的匠心。比如智能手机这一节,特意用了一种反光的银色纸张,让人在阅读的时候也需要像看手机一样,只有在某种角度才能看清上面的字,甚至需要一种偷窥视角。这和“智能手机”概念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互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产生了一种对“格”所代表的规范和日常的一种反省。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在“格”中,就不可能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也就无法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深度的关怀,而跳出格子,啃噬痛苦,拿起手中的笔,关怀自我和他人,恰恰是我们作为现代人一定要具备的自我秩序。所以对我们来说,《格》也不仅仅是一次在场和参与,这本书本身也在帮助我们用不同文体、图像和设计语言抵达每一个当下。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产生了一种对“格”所代表的规范和日常的一种反省。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在“格”中,就不可能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也就无法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深度的关怀,而跳出格子,啃噬痛苦,拿起手中的笔,关怀自我和他人,恰恰是我们作为现代人一定要具备的自我秩序。所以对我们来说,《格》也不仅仅是一次在场和参与,这本书本身也在帮助我们用不同文体、图像和设计语言抵达每一个当下。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纯粹属于我自己的阅读时间更多是在通勤的路上,大多是其他出版社的好书,上班前的摇晃和下班后的脱力,都会被它们一一消解。周中睡前也会读个几页,但更多还是手机上的小红书、抖音和淘宝,美其名曰,营销编辑的工作需要。到了周末,才会重新整理我堆满书的床边桌(它已经失去了作为桌子的功能),并且挑一本去阁楼上喝茶、点香和猫猫共读,偶尔,也会外卖一束应季的、对猫无毒的花。
阁楼上只有两扇小窗能在固定时间透出阳光,也不太恒温,夏天需要风扇,冬天需要“小太阳”,但却足够安全——只要不把脚伸到猫猫的地盘,就不会被打。在那里我甚至不需要被书籍环绕的氛围,只要眼前的书和猫猫在,就是不会被打扰的夜航船。常常抬头就是饭点,然后默默叹一口气,带着不舍和对这些时间的怀恋,重新拿起手机,问自己一句:饿了么,吃什么?
享受读书得来的自由和友谊
虞桑玲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看到此次专题发起词中“我们希望用有趣、生动、更契合时代的方式”将阅读习惯传递下去的呼吁,很受鼓舞。在我身边,有不少可以称得上真正“读书人”的师长和朋友,与他们相比,我实在只能算是一个读书道路上的探寻者。不过很幸运,因为遇见这些读书人,我早早地了解了一些关于阅读的知识,并愉快地享有因读书得来的自由和友谊。
聊一聊《杜诗详注》,以及“杜诗读书会”。阅读这本书已经是几年前的事。当时因一个偶然机缘,我的老师刘奕先生决定开办一个“杜诗读书会”,并推荐了清初学者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读书会起初只有3人,后来越来越多同学听说,纷纷加入,那几年人数慢慢增长;一年一年人来人往,规模渐趋稳定了。
杜甫的诗歌读起来并不简单,历代有很多注家、注本,聚讼纷纭。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每个词句的含义、每首诗的情境、每小段时空里诗人的心境等,在每场读书会开始前,我会提前查阅很多材料,比如宋代的赵次公、蔡梦弼,清代的钱谦益、朱鹤龄、黄生、仇兆鳌、杨伦等等,历史上各家的说法如何,并把需要的信息誊录在我的“工作本”即《杜诗详注》上。
这样的阅读过程美妙,且充满新奇的探索感、踏实的耕耘感。在一个个句子背后,可以看到一条条“弹幕”,不同时间里的人“隔空对话”。而每次“针锋相对”的目的,是帮助我们这些千百年后的读者更加接近杜甫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体会他身处的忧患岁月、走过的崎岖道路。我逐渐明白,对读者来说,杜甫的诗,读与不读、读到何种程度,生命的厚度将会不同。
就个人阅读倾向而言,我关注更多的是杜甫对近人(尤其亲人和朋友)的情感表达,以及人生事件具体情境下道路选择的话题。印象比较深的是《醉时歌》,杜甫写给自己的“忘年交”、广文馆博士郑虔的一首七言古体诗。首句“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是上面所说的道路选择问题。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空灵、澄澈又温柔的意象,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灵。那是在一个春日夜晚,我放下书,也放下了心中很多杂念,走出寝室阳台——在那天结束前的最后几小时里,比起这句话,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可以占据我的内心。
可惜的是,因家中有事,我没能参加接下来的那场读书会,便给刘老师留言,告诉他我的遗憾。老师相当认真地对待了这份读书的激动与遗憾,并与我细细分享了他对这首诗、这句话的理解。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日扫一室,净几明窗,焚香燕坐。或诵古书,或咏古诗,或临古帖。兴到则逍遥泉石间,鹤舞莺歌,不减孔稚圭、戴仲若。”(王世贞《灵洞山房记》)这或许就是我心目中阅读“仪式感”的天花板了。不过它仅仅停留在想象中。工作以来,搬家数次,我早已习惯随遇而安的阅读场景,对当下的我而言,一盏明亮的灯、一个舒适的座位,足矣。
在有得选、不费事的前提下,也会有意打造独属于我的阅读空间。首先,它一定是明亮的,于是在最近一次搬家中,我选择了一个两面临窗的客厅一角,作为我的阅读角。其次,有猫、有花,偶尔还有鸟,就太完美了。
我还模仿着古人,写了一副书房联:“四面云山供点笔,一庭花鸟助吟诗。” (何绍基七言联)尽管生活在城市,鸟笼般的房子里,只要心中有丘壑,有川海,有书,有花鸟的陪伴,便很好、很自由。
我的阅读范围除了因专业与工作所及,就是中国古典学术(尤其是诗学、宗教与哲学、艺术)相关的书籍,我对西方古典学、博物学、自然科学尤其是植物学也十分向往。不过,我时常按捺不住好奇心去探索新的领域,最近在读荣格的《心理类型》(吴康译),尝试着多个视角关心、了解自己和近人。
阅读是放松,怎么舒服怎么来
朱琛瑶
浦睿文化策划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我想聊一聊柳宗悦的《民艺四十年》,也借这个机会宣传一下我们做的新版本。虽然带有“私心”,但在最近两年,柳宗悦的文字确实改变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也让我的内心获得了一些平静。
第一次看《民艺四十年》是在2022年4月,那时正好是上海疫情封控,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待在屋子里看稿。稿子很厚,但读起来并不觉得厚重,40年的民艺发展历程被分成一个个小章节,柳宗悦就像一位可爱的老人,热情地讲述他热爱一辈子的事业。
我喜欢柳宗悦对待器物的态度:“器物若得不到使用,就不会变美。器物会在被使用时变美,变美以后人们也更愿意使用它们。”我从柳宗悦对器物的重视中受到启发,不仅重新拿起被遗忘在橱柜里的杯子,也对自己的生活投入了更多的热情。
比如我刚从景德镇踏青回来,穿梭在市集里,看着各种各样的手作时,脑子里会不自觉地想起柳宗悦的民艺美学理论,主动和手工艺人聊起他们关于创作的想法。
我还喜欢柳宗悦在书里引用的《临济录》里的一句话:“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在禅语中,“无事”是全然接受自己现在身处的状况,认真努力地面对每一件事。我又查了一下这句话,发现后面还有四个字,“只是平常”。保有“平常心”和对自己坦诚的“莫造作”,是一种多么美好简单的生活态度。
读到这里已经过半,我好像突然懂了柳宗悦的坚持,也开始理解他对民艺近乎执念般的热爱。他无条件地信任自己热爱的事物,为达成目标可以用20年走遍日本各地,研究从未有人涉足的陌生领域,挑战固有观念对美的认知,捡到被视作“破烂”的器物像孩子一样兴奋,全然不顾他人目光……
他不作西方式的审美,他要从日本传统和民众中发掘美。
反复去读柳宗悦,听他翻来覆去地赞美民间手工艺品,也许就会懂他为什么是“日本民艺之父”,又为何能影响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我的阅读空间,其实真的非常简单,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小空间,而是完全和我的生活融在了一起——地毯加沙发的组合。
我喜欢靠着沙发坐在地毯上看书,或者干脆趴在沙发上看,因为这种姿势很放松。我会把最近想看的书放在沙发上,方便随手拿起、随时阅读。沙发上还摆满了各种小玩偶,有时候人和书一起埋进沙发里,特别治愈。
其实阳台上有一处嵌入式书柜和书桌,但我一般不在那里看书,因为感觉过于正式。阅读是放松,怎么舒服怎么来。
我也没有什么阅读仪式,但有一个最喜欢阅读的时间段,就是下午4点左右。在阅读的过程中迎来日落,夕阳会照进屋子,阳光由充沛到逐渐暗淡,直到不得不打开日光灯。这时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最后聊一聊书籍的类别。我没有特别喜欢的类别,但看得比较多的是各类科普和漫画书。因为它们很有趣,从书里去发现新的世界,我喜欢这个探索的过程。同时作为日文编辑,我也喜欢看日语原版书,小小一本文库本,拿在手里轻松翻阅。
阅读是去看新世界,给大脑换一种运作状态。所以,让我们的阅读空间再松弛一点吧。
地铁车厢是高效的阅读空间
洋 葱
中国工人出版社|尺寸主编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我爱斯坦纳。《语言与沉默》是一刷再刷的作品。去年春天,因为一场线下的读书活动,在南京见到诗人少况老师,再次聊起斯坦纳的文艺评论,意犹未尽,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斯坦纳对“诗学”“小说”“语言”都有极为精彩的洞见。谈论卡夫卡与普拉斯,又堪称作家论的典范。虽然不能完全认同书中观点,但仍被作者无比细腻的双眼、简洁精准的语言折服。当然,对于一位文学编辑来说,没有比斯坦纳所说:“那么,请尽可能地与文学同道”,更振奋人心的表达,“一个人读了《伊利亚特》第十四卷(普里阿摩斯夜会阿基琉斯),读了阿廖沙·卡拉玛佐夫跪向星空那一幕,读了《蒙田随笔》的第二十章,读了哈姆莱特对这章的引用,如果他的人生没有改变,他对自己生命的领悟没有改变,他没有用一点点彻底不同的方式打量他行走其中的屋子,打量那些敲门的人,那么,他虽然是用肉眼在阅读,但他的心眼却是盲视。”
通过一本书重新审视“语言”与“阅读”是可贵的经验,也希望我们提供的作品能够成为读者的“一支敲开内心冰原的冰镐。”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我的大部分私人的阅读是在通勤时间完成的,地铁车厢(如果不算太挤的话)是很高效的阅读空间。我也很喜欢车厢与铁轨撞击的白噪音,个人认为是很棒的读书BGM。强烈推荐各位在地铁上完成年度阅读计划打卡,成就感拉满。相对来说,我不大喜欢在书桌前那种形式更为正式的阅读,也可能和我疼痛的颈椎有关。
不过说起仪式感,我的工位可以提一提,因为承担了改稿、写作、阅读、拍照宣传等多重功能,该有的氛围都有:香薰、插画、摆件、氛围灯……我们的各大平台:公众号(尺寸),豆瓣(尺寸),小红书(尺寸图书)常常有出镜,欢迎各位定期围观。
以最舒服的状态,读心仪的书
朱 姝
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任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难得一个可以独处的日子,该怎样度过才算不负时光呢?当然是,以最舒服的状态,阅读一本心仪的书。
最近在看的,是一本久负盛名的近代史著作《中国的奋斗》。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同事工位上,当时只是感觉:嚯!大部头。也许是封面上清晰的时间线1600~2000勾起了我的兴趣,翻开目录看了看,从明末清初,到清廷的盛极而衰,到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100年,再到现代中国的建立、成长和崛起,近400年荡气回肠的历史在作者的梳理下有着清晰而完整的脉络。
作者是美籍华裔、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徐中约教授。这本书之所以好看,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几位优秀的译者,让整本书基本没有外版书常见的翻译腔,即便是长句,也能够顺应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显得流畅宜读。
序言中,徐教授即强调了“近代中国”的概念。在他看来,西方历史与中国历史的交汇始于16世纪初,其时在西方的剧烈活动和中国内部的政权动荡共同作用下,引发了中国的急剧变化,因此全书内容也是从1600年至1800年间中国内政与外交的发展进程开始探讨的。
后来了解到,这本书最早作为教材出现于徐教授所执教的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分校,原书名为The Rise of Modern China,于1970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到2000年,这部书的英文版已经出了六版。香港中文大学于2001年根据第六版出版了中译本繁体版,而我手上这个版本,则是该版本的中文简体版。有评论说,这个经过大量删减的版本不再“劲爆”。但我想,不管怎样,它终归能给我们更多细致、独特且清醒的视角,去看到时间长河的隐秘角落里,那些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小人物是如何通过一些不经意的行为,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以史为鉴知兴替。在第一编《传统制度的延续》的第六章《国运逆转:由盛到衰》中,徐教授在描述清廷行政无能时写道:“官场中形成了一种息事宁人、做表面文章和敷衍了事的倾向——凡事不要破坏现状。然而这种状况并不让朝廷担心,因为朝廷最关注的并非实施有活力的或者至少是有效的管理,而是关注王朝的安全。采取大的决策不是行政官员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而是皇帝的特权,所以国家能否繁荣完全依赖于皇帝的能力高下。这样一种高度集权,当最高*踟蹰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船便放任自流了。而在乾隆之后,清朝再未有过伟大的皇帝。”
即便小至个人、企业,也能从历史滚滚向前的辙印中,得到前人留给我们的警示。
总之,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感觉熟悉又陌生的书,熟悉的人物背后也可能会有颠覆以往认知的故事,也可能会随时刷新你的历史观。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家里的书柜不大。以前尝试过开放式大书架,能占满一面墙,摆满书的样子着实令人心满意足,但清洁是个大难题,北方的天气动辄大风沙尘,收拾起来实在麻烦。后来陆续把那些太陈旧的书转手,换成了封闭式书柜,虽然不大,窄窄的五层,但每层基本都摆放了里外两排,不易落灰方便整理。
类别上,就比较杂了,做编辑好像什么都得看一些,关注点需要跟随热点变化,连兴趣点都可能随时转移。工作中还常常会碰到自己不了解的行业,那便又是增补知识空白的好时机了。
不管读哪类书,都需要一个舒适的、放松的、可以完全沉浸的环境。工作时,我喜欢在自家客厅的茶几前席地而坐,背靠沙发角;阅读时则往沙发里一窝,看困了可以随时躺倒,便是美美一觉。
家人都喜欢喝茶,所以家里有各种茶叶。同阅读一样,对茶叶的喜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早些年喜欢绿茶,后来喜欢乌龙一阵子,近几年更偏爱醇厚的红茶。书被翻开前,一定会先泡好一壶红茶。在茶香与墨香的环绕中,一天的困倦都消散了。
在静静的阅读中,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不禁会想,如果每一天都是这么惬意该多好,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轻松是要有适当的忙碌作为交换的,也只有因为热爱而忙碌奔波甚至精疲力尽过后,才更加珍惜难得的时光。
一本有上千条“思考问题 ”的书
黄 婧
信谊图画书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From Cover to Cover是一本儿童读物理论书。这本书一直放在我的桌前,家里一本,办公室一本,无外乎是为了做书时多翻翻(多圈圈多画画)。最初,它只是我在进修出版专业时的指定课本,后来在实际编辑工作中,成了一道极有帮助的思考路径。以至于,在求职笔试中,我用这本书作了虚拟选题报告,取名《童书之道:如何评价一本儿童读物》;一本书教会你如何评价、选择、欣赏儿童读物。
与其他同类书不同,这本书是站在文学批评的角度,启发读者客观、专业地评价一本童书,甚至撰写专业的文学评论。作者鼓励读者形成自己独立、客观的评价体系。所以,全书被“圈圈画画”最多的是作者构架出来的“思考问题”。
比方说,当你打算评价一本图画书的文本故事时,想想以下几个问题:故事页面之间的翻页节奏合适吗?当你大声朗读时,故事的文字发声自如、语意流畅吗?这个故事听起来如何?这本图画书的文本使你注意到其中的图像语言了吗?文本里的句式与节奏能帮助你了解故事的可预测性吗?(翻译自2010年版,P95)
虽然没数过,但全书大约能有上千条“思考问题”。至于标准答案,也许需要编辑和作者用无数的创作实践来钻研了。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没有花草也没有猫咪,我的阅读伴侣必须有这几样:书和书架、笔和标签纸。如果手里不拿支笔,就会觉得白读了;如果手里捧的不是纸书,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会在5分钟后发生——电影视频已点开。比起整洁空旷的书桌,我喜欢搭建“围墙”,且视线前方需要有可供大脑休息的外景。书桌与皮肤接触的地方,需要是温暖的木质或棉布触感。这样说来,阅读越发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读《响堂》如口干舌燥之际
吃上一口极新鲜的胡萝卜
马志远
接力出版社编辑
Q
那些读起来激动人心,圈圈画画、做了好多笔记的书?
我看书时很少有做笔记的习惯,家里有不少书的封面早已被翻烂,但内文还是干净如初。起初因为自觉水平不足,羞于将自己的浅显认知胡乱涂在书上,避免产生“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惨剧。许多年过去,自己毫无长进,这一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归根到底,还是自己过于懒惰的缘故,实在惭愧。
前一阵子,我遇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响堂》。之前我很少接触京剧题材的小说,自己也不是戏曲票友,觉得门槛太高,读起来磕磕绊绊,但《响堂》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
这部儿童小说篇幅不长,但我还是花了一两天的时间才看完,因为书中的“干货”太多了:首先是大量的京剧知识,比如曲目、唱法、行话等等;其次是北京方言的融入;最后是情节丰富,包含三代人追梦、抗战等元素。但故事并不沉闷,这些“干货”并没有让小说的阅读有障碍感,相反,我的阅读体验是异常流畅的,这完全归功于作者周锐的语言。
汪曾祺曾说,小说的语言不纯粹是外部的东西,语言和内容是同时存在、不可剥夺的。小时候我读周锐的童话,惊讶于他的奇思妙想和惊人的观察力,如今再看他的小说,我才知道,语言亦是周锐的一大特点:多用“白描”,不重修饰,短句偏多,使人读之有错落有致的韵律感。书中的“干货”也同这种语言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小说因京剧知识充满了古典元素,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本有故事情节的戏曲词典。北京方言、俗语的融入让故事更具有烟火气息,构建出一个更为真实的日常生活。
周锐曾多次说过自己的写作极少列大纲,常常一气呵成,这种率性洒脱的风格也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读《响堂》,如口干舌燥之际吃上一口极新鲜的胡萝卜,干脆爽利,毫不拖泥带水,既生津解渴,还能品出别样的甘甜。不粘牙,就是我读周锐小说的最大感受。
Q
当阅读变成有仪式感的美好生活事件,请聊聊你的读书小空间吧。
多年前,我坐火车回家,在将近13个小时的硬座时光里,看完了一本《鲁迅杂文集》。后来我只记得了鲁迅的凛冽笔锋以及座位下让人无处下脚的塑料桶,至于内容,早已忘得烟消云散。
这件事情后,我意识到,自己更喜欢固定一些的阅读空间。大学时期,我的时间极为充裕,有时候坐在走廊上,低头是书,抬头是一片翠绿的樟树叶,十分惬意;有时候趴在被窝里,凭借一点点微弱的光,看书直至深夜,也不觉困倦。彼时的我毫无时间和空间的顾虑,完全沉浸在书本里,现在对固定阅读地点的执着应当是学生时代养成的习惯。
如今,我还是像往常那样,习惯坐在周边无人的环境中静静地阅读。但自己已经迈出了校园,再不能像往常那样无拘无束,对固定阅读空间的执着反而成为我看书的最大障碍。环境上的变化让我对阅读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有沉迷互联网视频的倾向,这种全新“奶头乐”某种程度上麻痹了人对周遭世界感知的灵敏度。而在荒废了一段时日后,我重拾起书本,才意识到,环境变化并非是我们放弃一切的借口,怯懦和安于现状才是。书籍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广度与深度,还教会了我们如何认识自我。
校 对:马 葵
编 辑:戴佳运
初 审: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